去醫院給孩子掏耳朵,收費標準是統一的嗎?

2020-12-18 洛陽網

  -本期關注

  近日,一市民帶孩子到市區一家公立醫院掏耳朵時,發覺該院收費與另一家公立醫院有較大差別,一家210元,另一家70元,她希望晚報記者幫忙了解該項目是否有統一的收費標準,為何差距這麼大。

  -聽您傾訴

  市民侯女士家住西工區,寶寶11個月大。前不久,她發現寶寶常用手撓耳朵,婆婆說這可能是寶寶耳朵裡面有耳屎。

  24日上午,侯女士到市區一家公立醫院給孩子掏耳朵。接診醫生對寶寶的耳朵檢查後,讓侯女士拿著診療卡去交費。

  「我用醫院自助交費系統交費時,看到要210元,覺得費用有些多,就放棄交費。」侯女士說,她問醫生掏耳朵的相關收費標準,醫生稱基本就是這個價。而她了解到,一親戚帶女兒去市區另一家公立醫院掏耳朵才花了70元。

  -所跑單位

  市區部分公立醫院

  市發改委收費管理科

  -跑腿經過

  記者看到侯女士用手機拍下的交費系統頁面,210元的掏耳朵費用包括彩色列印照片12元/片,4片共計48元;硬性耳內窺鏡檢查68元/次,2次共計136元;耵聹(耳屎)衝洗(單側)13元/次,2側共計26元,3項費用共210元。

  27日,記者前往該醫院。門診醫生稱,三個項目費用均是按照省、市相關部門核定的醫療服務價格收取的,彩色照片是做硬性耳內窺鏡檢查時生成的類似於檢查報告的資料,此項檢查需要分別在耵聹衝洗之前和之後做一次,每次生成兩張照片,這樣做是為讓市民直觀地查看耵聹衝洗的效果。不過,該醫生說,並非所有人都必須做兩次硬性耳內窺鏡檢查、列印4張彩色照片,這主要看耳道內部環境是否複雜或有炎症等。

  隨後,記者採訪了市區另外3家公立醫院,它們在掏耳朵相關項目上,依照的都是統一收費標準,但在具體實施上不盡相同。比如有的醫院常使用電耳鏡檢查,檢查單價為17元/次,有的僅做一次硬性耳內窺鏡檢查等,導致不同醫院間的掏耳朵費用有差別。

  在市發改委收費管理科,記者看到一本《河南省醫療服務價格(試行)彙編》,上面顯示,在市級公立醫院,硬性耳內窺鏡檢查為68元/次,耵聹衝洗(單側,包括耳道衝洗)為13元/次,電耳鏡檢查為17元/次。

  不過,記者發現彩色照片列印費用《彙編》未有說明。對此,該科負責人稱將就此情況向省發改委反映,了解具體政策後再作答覆。

  -辦事結果

  經過記者採訪,侯女士明白了210元掏耳朵費用的由來。她說孩子的耳朵沒什麼毛病,只要掏出耳屎即可,不需要檢查其他項目,她再帶孩子去醫院時,會向醫生說明。

  -訴求人評價

  感謝晚報記者的熱情幫忙。(洛陽晚報記者 張慶旭)

相關焦點

  • 掏個耳朵如此收費,成都,你飄了
    事實上成都慢嗎? 你去公園裡看當然慢, 大家都是來玩的嘛, 走那麼急幹嘛。 吐槽不多說了, 我們接下來聊聊成都的文化與在成都旅遊那些糟心的事兒。非常多的資源供你選擇, 有非常多的大公司平臺都可以給你提供機會; 但這裡最重要的是, 如果你想慢下來歇一歇, 也沒有人會去幹涉你歇一歇的自由, 父母勸孩子最多的一句話是別那麼累, 而不會像上海蘇州一樣勸你一定要向上拼搏。 在這裡人們享受到更多的是生活本身的樂趣, 而不是去追求更多的財富, 所以在這裡生活很舒適, 人們的態度也很開明, 過好自己就行, 誰管你那麼多哦, 這才是這座城市最吸引我的地方。
  • 能給孩子掏耳朵嗎?亂掏耳朵危害多
    能給TA掏耳洞嗎?給孩子亂掏耳朵4危害不建議給寶寶亂掏耳朵,主要有4方面原因:1. 耳膜受損鼓膜是一層非常薄的膜,厚度僅約0.1毫米,如果掏耳朵時孩子亂動,稍不注意,掏耳勺就會傷及鼓膜或聽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響孩子的聽力。
  • 媽媽給娃掏耳朵「失聰」,千萬不要這樣給孩子掏耳朵了!
    在微博上,刷到一條耳鼻喉科醫生的就診記錄,著實嚇了一跳:一位媽媽發現孩子耳道被耳屎堵住,於是拿起掏耳勺幫助孩子清理。結果耳屎越掏越深,耳朵越掏越疼,甚至連孩子的聽力也開始受影響,越掏聽力越差。耳道連著鼓膜,莫不是鼓膜穿孔,影響了聽力?
  • 媽媽給孩子掏耳朵差點導致「失聰」,千萬不要輕易給孩子掏耳朵了
    一位媽媽帶著自己的孩子到醫院看醫生,說自己的孩子好好地突然就聽不見了,醫生給孩子檢查後,發現是耳屎進入了耳道內堵塞了,使得孩子聽力受到影響,一下子聽不到了。於是醫生就對孩子媽媽進行詢問。這位媽媽說,自己經常給孩子掏耳朵,覺得要把耳朵掏乾淨更好。
  • 去醫院可以掏耳朵嗎?小心掏出一坨耳粑粑
    網友對於耳屎能不能自己掏,一直持有多種意見。其中包含多個派別。人的耳朵從外向內依次是外耳,中耳,內耳。我們的耳屎主要集中在外耳道。耳屎的成分包括脫落的耳道上皮,耵聹腺分泌的油脂及分泌物混合形成。耳朵分為油耳和幹耳,油耳的耳屎不易自然脫落,會伴有異味。掏耳朵這個事情,有些人經常掏,有些人幾十年不用掏,因人而異,不過,一些錯誤的工具,會導致不好的結果。經常掏耳朵的人會準備掏耳勺,掏耳勺為勺子狀,易於對耳內耳屎的清理。
  • 孩子多大時,才能進行「掏耳朵」「挖鼻孔」?這裡告訴你標準答案
    前幾天看了一下朋友圈,一個朋友的朋友圈發布了一個消息:不要再亂給孩子掏耳朵了,她朋友就是給孩子掏耳朵時不小心把鼓膜掏傷了一點點,醫生說穿孔了。不少媽媽看到寶寶的耳朵有耳屎的時候,強迫症犯了就會想著要給孩子掏耳朵,對子好多耳屎暴露在外面,所以就給自己孩子掏耳朵,但是孩子的耳朵很小,媽媽的手不知輕重的話可能會傷到孩子。
  • 5歲孩子不停地掏耳朵,手電筒一照醫生都嚇壞了:早該來醫院了!
    前段時間@ 廣州日報發了這樣一條消息:5歲孩子到醫院掏耳朵花了5000元,甚至還做了全麻手術。來自浙江海寧的趙趙,耳朵裡塞滿了耳屎,並且耳屎已經成堅硬狀,必須要進行全麻手術才能將耳朵裡的汙垢清理乾淨。看了這篇新聞,讓青青媽媽不由得擔心起自己的女兒。
  • 可以給孩子掏耳朵嗎
    不論什麼人都是有耳屎的,耳屎是耳道的一種分泌物,外耳道軟骨部皮膚具有耵聹腺,其淡黃色黏稠的分泌物稱耵聹,也就是耳屎,我們大人在掏耳屎的時候會感覺很舒服,掏完之後神清氣爽,那麼我們可以給小孩子掏耳屎嗎?
  • 全國愛耳日,不要再這樣給你的孩子掏耳朵了,新手媽媽們要注意
    作為新手媽媽,關於家裡的小寶寶耳朵問題,你是否有細心的關注過嗎?新手媽媽們要注意,不要再這樣給你的孩子掏耳朵了耳朵是一個敏感的部位,相信很多人都很喜歡掏耳朵,而有的人也很喜歡給別人掏耳朵,認為清理掉耳朵裡的汙垢非常爽。
  • 孩子生下來就沒掏過耳朵,又長又寬的耳屎堵住耳道,家長需警惕!
    一塊長約1.4公分,寬約0.8公分的耳屎堵在耳朵裡是怎樣一種體會?對於大人來說都會很難受吧,更何況還是個5歲的孩子,這屬於巨型耳屎了,是耳屎中的戰鬥機啊。據悉,浙江海寧的一個5歲小男孩,突然喊自己的耳朵疼,止不住地掏耳朵,父母連忙把他送到醫院去檢查。
  • 經常掏耳朵會致癌嗎?如何為寶寶清理耳朵
    相信很多寶媽都有「清潔強迫症」,一旦觀察到寶寶的耳朵有耳屎等分泌物,就會馬上用棉籤或其他工具給寶寶掏耳朵,把耳朵裡的「髒東西」清理乾淨。但根據醫院門診數據統計,每年患耳道感染疾病的寶寶,85%皆是因掏耳朵不當引起!另外,也曾有新聞報導,長期掏耳朵有可能會致癌?天吶嚕!這是真的嗎?接著小編就給寶媽們聊一下,寶寶耳朵裡的髒東西能不能掏。
  • 出生後沒掏過耳朵?浙江5歲孩子耳屎成「水泥」,碰到就哇哇直叫
    大人可以有力度把握,可小孩就不行,所以孩子要掏耳朵要大人來幫忙,也不能過度清理。如果很長時間不清理耳朵,會影響孩子的聽力等問題。近日浙江一位5歲的孩子就被耳屎折磨著,他的耳朵裡的耳屎成了「水泥」,只要碰到就疼的哇哇直叫。大家能想像一塊長1.4公分左右,有0.8公分寬度的耳屎堵在耳朵裡的感受嗎?
  • 「耳屎不是你想掏,想掏就能掏」,別輕易掏孩子耳屎,應這樣處理
    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有掏耳朵的習慣吧,經常拿著掏耳勺或棉籤在耳朵中掏來掏去,掏完以後真是超爽。於是就有很多家長不光給自己掏,也要給孩子掏。據美國統計:每天大概有一萬兩千名兒童因為用棉籤掏耳朵,從而造成耳朵受傷而被送入急診。
  • 每天都有孩子因掏耳朵送醫 要不要給寶寶掏耳屎?
    每天都有孩子因掏耳朵送醫 要不要給寶寶掏耳屎?,一直掏一直爽。「耳屎」在不少人眼中都屬於「不乾淨的分泌物」,他們不僅自己掏,更將手伸向了身邊的寶寶,想讓寶寶變得更加「乾淨」。但美國的一項研究卻發現,每個月有1000個孩子因為掏耳朵導致耳朵受傷,被送進急診室。耳屎是怎麼形成的?該如何正確看待它?要不要給寶寶掏耳屎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於紅表示,耳屎,醫學名字叫「耵聹」,耵聹由外耳道內一種腺體分泌,分為乾性耵聹和溼性耵聹兩種。
  • 油耳與「糠耳」正確的掏耳朵方法,經常用棉籤好嗎?
    最近很流行的採耳,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嘗試一下?採耳是非常舒服的,但是既然和耳朵有關,有些關於耳朵的知識你就不得不知道了。所以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耳朵的那些事!油耳與「糠耳」正確的掏耳朵方法,經常用棉籤好嗎?
  • 寶寶耳屎需要清理嗎?別輕易給寶寶掏耳朵,小心傷了孩子
    有天晚上回家,看到婆婆拿著棉棒給寶寶掏耳朵,我就問婆婆:「小寶現在這麼小,能掏耳朵嗎?」婆婆說:「你看看小寶耳朵裡這麼多耳屎,不給他清理清理,會影響小寶的聽力。」不給寶寶清理耳洞會影響聽力?還是頭一回聽說,雖然婆婆這麼說,但還是心存疑慮。第二天休息剛好帶小寶去複診,因為前一段時間發燒了,順便就問了問醫生。
  • 嬰兒多大時,才能「掏耳朵」?很多父母不清楚,小心傷了孩子耳膜
    耳朵是我們人體最脆弱的器官之一,也許我們成人都有掏耳朵的習慣,如果不掏耳朵會感覺聽力有所下降。而有些父母覺得寶寶的耳朵太久沒清理,於是便私自給寶寶掏了耳朵,由於操作不當,傷到了寶寶的耳膜。而我身邊就有這樣一個例子,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件事的經過吧。
  • 掏耳朵讓孩子「鼓膜穿孔」?看似簡單,很多媽媽都沒做對
    最近,各位福爾摩斯媽媽們又開始寶媽群裡談論了:寶媽一:寶寶的耳朵裡還多耳屎,不直到是扣還是不扣?寶媽二:我家孩子也是,而且耳屎還是黏糊的,不是幹的,是不是發炎了?當寶寶出現聽力不佳、耳痛、耳鳴、瘙癢、經常用手掏耳朵等情況時,或許是寶寶有其他耳部感染的症狀,就可能是耳屎堆積造成的,這種情況需去醫院就診,不可以自己在家私自處理。
  • 掏耳朵竟讓鼓膜穿孔!寶寶的耳屎到底該不該掏?
    掏過耳屎的人都會深深愛上那種曼妙飛揚賽神仙的快感,但該不該給寶寶掏耳屎?媽媽們卻在心裡打鼓。掏吧,怕對寶寶耳朵有傷害,不掏吧,又怕孩子堵得慌,碩大的耳屎也在向你招手「快來掏我吧!」第一次給娃掏耳屎是什麼體驗?媽媽們的普遍反映是:一個星期前給掏了一次,第一次掏。實在是太多了,寶寶還總是用手指摳耳朵。
  • 寶寶耳朵進水怎麼辦?能掏耳朵嗎?視頻指導如何護理寶寶耳朵!
    天氣熱寶寶玩水的機會多,好幾位媽媽最近都在後臺問我們,夏天玩水遊泳,寶寶耳朵進水了怎麼辦?會得中耳炎嗎?等等。所以今天我們口袋育兒就專門說說寶寶的耳朵,把這方面寶媽最關心的問題說清楚,讓大家不再擔心!這時候如果大點的孩子,媽媽可能教孩子側著一邊的頭,蹦蹦跳跳幾下排水;而如果寶寶很小,比如還不會走路,很顯然這些「控水」方式就沒用了,媽媽們於是就有點擔心,哎呀,進水了咋辦呢?會不會感染髮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