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應家遺址考古成果發布

2020-12-17 環球網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本報杭州12月7日電 (竇瀚洋、沈朝暉)近日,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應家遺址考古發掘成果發布,遺存時期從史前跨越到明清。

應家遺址位於寧波市鎮海區九龍湖鎮應家村舊址,分布面積約1.2萬平方米。應家遺址發掘區平均下挖深度約250釐米,地層有12層,由早至晚可分為史前時期(河姆渡文化三、四期,良渚文化晚期)、商代末期至西周早期、春秋晚期至戰國時期和歷史時期(漢六朝、唐宋和明清時期)等4個階段,遺址主體堆積為商周和春秋戰國時期遺存。目前,在應家遺址考古發掘中,共發現古代水井、灰坑、灰溝、基槽、柱洞群、燒土堆等各類遺蹟220餘處,出土陶、瓷、石、銅、木器等各類完整或可復原文物1000餘件。

應家遺址文化堆積深厚,時間跨度較大,遺蹟和遺物的種類、數量均十分豐富。遺址發掘負責人介紹,應家遺址商周時期遺存對盤活浙江地區青銅時代文化譜系具有重大意義。

相關焦點

  • 寧波應家遺址考古成果發布,遺存時期從史前到明清
    新華社寧波12月3日消息,記者從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獲悉,寧波市鎮海區應家遺址考古發掘成果近日發布。該遺址文化堆積深厚,遺蹟和遺物的種類、數量豐富,遺存時期從史前跨越到明清,為深化相關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據了解,應家遺址位於寧波市鎮海區九龍湖鎮應家村舊址,分布面積約12000平方米。
  • 寧波應家遺址考古成果發布 遺存時期從史前到明清
    中國網12月4日訊 記者從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獲悉,寧波市鎮海區應家遺址考古發掘成果近日發布。該遺址文化堆積深厚,遺蹟和遺物的種類、數量豐富,遺存時期從史前跨越到明清,為深化相關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據了解,應家遺址位於寧波市鎮海區九龍湖鎮應家村舊址,分布面積約12000平方米。
  • 寧波發布魚山烏龜山遺址考古成果 來自遠古的「微笑」令人心動
    在寧波鎮海魚山、烏龜山遺址,出土了一件刻畫神秘笑臉的陶耳,似乎向我們傳遞著先民樂觀開朗的精神風貌。12月3日,寧波鎮海區發布了「魚山烏龜山遺址」考古成果,為寧紹平原考古學文化的時空框架、人地關係與譜系研究等構建了新的坐標。 2010年夏天,一位名叫陳宏的村民在魚山腳下發現有散落的印紋陶片。
  • 橋頭遺址、應家遺址……浙江考古2019年有這些重要發現
    12月7日至8日,2019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匯報會在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召開。省內各考古機構將推薦19個考古發掘項目進行現場匯報,接受專家點評,並進行「2019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項目評選。項目內容主要涉及上山文化考古新進展、河姆渡文化探源、商周考古新發現、漢唐墓葬考古、瓷窯址考古、城市考古、佛教考古、海塘遺址考古新發現等方面。
  • 江蘇如東掘港國清寺遺址考古成果發布
    江蘇如東掘港國清寺遺址考古成果發布 2018年07月21日 17:5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王廣祿 字號 內容摘要:7月20日,由南京大學和江蘇省如東縣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南通市如東縣掘港國清寺遺址考古發掘成果新聞發布會在如東舉行
  • 餘姚花園新村漢六朝遺址考古成果公布 寧波地區首次出土簡牘類文書
    記者從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獲悉,寧波餘姚花園新村漢六朝遺址考古成果近日正式發布。簡牘類文書是本次考古發掘的一項重要收穫,對於全面認識本地區漢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遺址地處明清時期的餘姚縣城南城的巽水門外,地勢低洼。
  • 寧波又發現一處重要遺址
    本文圖片均由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提供 今天(12月1日),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和鎮海區文物保護管理所發布了寧波市鎮海區應家遺址考古發掘成果,該遺址文化堆積深厚,時間跨度較大,遺蹟和遺物的種類、數量均十分豐富,價值和意義頗為重要。
  • 洛陽四個都城遺址考古成果豐碩
    12日,洛報融媒記者從文物考古部門獲悉,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近日公布2020年度30餘項田野考古發掘項目成果,其中,洛陽四個都城遺址考古成果豐碩。  12日,洛報融媒記者從文物考古部門獲悉,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近日公布2020年度30餘項田野考古發掘項目成果,其中,洛陽四個都城遺址考古成果豐碩。
  • 龍門石窟考古新成果發布
    10月19日,在龍門石窟保護成果發布暨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二十周年學術交流大會上,龍門石窟研究院院長、研究員史家珍發布了龍門石窟考古新成果,吸引了人們濃厚興趣。擂鼓臺三洞窟前遺址、古遺址鑽探、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西山北坡僧人墓地、香山寺遺址考古發掘,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新成果。
  • 寧波發現一處重要遺址
    今天,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和鎮海區文物保護管理所發布了寧波市鎮海區應家遺址考古發掘成果,該遺址文化堆積深厚,時間跨度較大,遺蹟和遺物的種類、數量均十分豐富,價值和意義頗為重要。應家遺址出土戰國時期銅器。
  • 泉州城考古學術研討會召開!發布多項考古成果
    此次研討會共收集論文30多篇,內容涵蓋泉州城考古各個研究領域。杭侃、董新林分別作了題為《泉為大邦:有關泉州城的讀書札記》《關於泉州城市考古的幾點思考》主旨發言。隨後,大會發布泉州南外宗正司、市舶司遺址、安溪青陽冶鐵遺址以及德化尾林、內坂窯考古發掘成果。
  • 2020浙江考古十大重要發現揭曉 寧波佔"半壁江山"
    昨日,歷經一天半的精彩匯報與無記名投票評選,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正式揭曉,全省共有10個項目入選,寧波成功入選5個,按遺址主體年代先後,分別為:餘姚井頭山遺址、餘姚施岙遺址古稻田、寧波鎮海九龍湖應家遺址、寧波江北慈城東門村遺址、餘姚花園新村漢六朝遺址。
  •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陝西澄城劉家窪東周遺址考古成果展開展
    央廣網西安7月15日消息(記者雷愷)「古芮新跡——陝西澄城劉家窪東周遺址考古成果展」今天(7月15日)在陝西歷史博物館開展,展出文物精品175組300餘件,展期3個月。「古芮新跡——陝西澄城劉家窪東周遺址考古成果展」匯集了劉家窪等遺址最新的考古發掘成果,是自國家博物館展出後,首次在陝西面向公眾集體亮相。
  • 2017年度遼寧省重要考古成果發布
    喀左山嘴子鎮土城子遺址2017年發掘區    1月18日,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召開2017年度業務匯報會,公布2017年我省文物考古工作的重要成果。  與此同時,我省文物保護工作也取得了豐碩成果,完成多項可移動文物保護工作,全年累計修復文物百件,配合北鎮小河北遼墓的考古發掘工作,完成了該墓考古發現壁畫的清理工作,並參與了壁畫的保護揭取工作。
  • 陶寺遺址考古成果發布 堯都從傳說走向信史
    6月1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在國新辦舉行山西陶寺遺址考古成果新聞發布會,稱「堯都平陽」正從傳說走向信史,多年考古形成的一系列證據指向陶寺很可能就是堯的都城。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王偉光,山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胡蘇平出席並講話。來自考古發掘地的山西省和臨汾市有關領導及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等研究機構相關專家應邀出席發布會。
  • 周口淮陽平糧臺遺址考古成果展亮相省城
    11月15日,由國家文物局和河南省文物局牽頭,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淮陽縣人民政府主辦的「手鏟釋宛丘——淮陽平糧臺古城遺址考古發掘成果展」在河南博物院隆重開幕。
  • 龍門石窟研究院發布六大重要考古成果
    新華社鄭州10月22日電(記者桂娟、史林靜)近日,在龍門石窟保護研究成果發布暨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周年學術交流大會上,龍門石窟研究院發布了20年來六大重要考古成果。分別是:奉先寺遺址考古發掘、擂鼓臺三洞窟前遺址考古發掘、香山寺遺址發掘、萬佛溝第1窟窟前建築遺址發掘、龍門西山北坡唐代僧人墓地發掘、瘞窟考古清理工作。
  • 寧波又發現一處重要遺址!
    應家遺址發掘區航拍照 12月1日中午,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鎮海區文物保護管理所發布鎮海區應家遺址考古發掘成果。 應家遺址位於寧波市鎮海區九龍湖鎮應家村舊址,分布面積約12000平方米。本次考古共發現古代水井、灰坑、灰溝、基槽、柱洞群、燒土堆等各類遺蹟約220餘處,出土陶、瓷、石、銅、木器等各類完整或可復原文物約1000餘件。
  • 「考古中國」發布5項重大考古新成果,河南佔4項!
    今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會議發布了5項重大考古新成果,河南佔4項,分別是偃師二里頭遺址、周口淮陽時莊遺址、平頂山葉縣餘莊遺址、南陽黃山遺址。此外,安徽蚌埠禹會村遺址也同時發布。
  • 寧波餘姚發現史前貝丘遺址 井頭山遺址介紹
    5月30日,井頭山遺址考古成果新聞發布會在寧波餘姚舉行。經考古發掘,井頭山遺址距今7800年至8300年之間,早於河姆渡文化1000年左右,是浙江境內迄今發現的唯一一處史前貝丘遺址,也是迄今發現的中國沿海最早的貝丘遺址,它將寧波地區人文起源的歷史再往前推進了10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