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堅冰第一人:1986年,他突然駕駛飛機從臺灣飛向大陸

2020-12-09 不精準的人

《西遊記》裡寫道,唐僧奉命去西天取經時,臨走前,皇帝送給他一份珍貴的禮物,大唐的一抔土。對他說:「寧念本鄉一捻土,莫貪他鄉萬兩金」。從古至今,中國人對故鄉的眷戀,從未改變。

年少離鄉

王錫爵的故鄉是四川省的遂寧市,1943年他進入空軍學院初中部就讀,成績十分優異。1949年因解放戰爭勝利,他只能隨校遷去臺灣東港,這一走,就是37年,從此遠離故土親人,再也聽不到熟悉的鄉音。

從空軍軍官學校畢業之後,王錫爵成為了一名飛行員,正式進入空軍部隊服役,服役期間還曾獲頒「1957年度中華民國國軍第八屆克難英雄」的榮譽,1963年赴美受訓後,他加入了臺灣空軍35中隊,因中隊的隊徽是一隻黑貓,又名黑貓中隊。

他開始出生入死執行中情局的U-2飛行偵察任務。因為任務的高度危險性和機密性,中情局規定飛滿10次就可以「功成身退」。黑貓中隊只有3人飛滿了10次,王錫爵便是其中之一。

1967年王錫爵從部隊退役,進入了中華航空公司,正式成為了一名民航飛行員。中華航空對飛行員的福利待遇很好,彼時,王錫爵在臺灣已經成家,生活條件上十分優越,家庭和諧幸福,但舒適的生活並沒有磨滅他思鄉的愁緒。

夜深人靜時,王錫爵躺在床上卻經常無法入睡,他總是回想起自己的父母,他們是不是已經年邁失去了經濟來源,他們還活著嗎?自己親如手足的兄弟姐妹,他們過得還好嗎?

他們是不是也在想念,他這個身在異鄉的兒子,他們是不是像我惦記著他們一樣,也時時刻刻的惦記著我,夜不能寐。每當想起這些,王錫爵就心痛難忍,情緒十分的低落。

久別重逢

八十年代初期,通過海外轉寄的方式,王錫爵終於和四川的親人們通了信。得知高齡的父親還在人世,他高興的喜極而泣,他迫不及待地想見父親一面,又幾經周折,在1984年,他終於和家人在香港見了一面。這更增加了他回到大陸,與親人共同生活的決心。

人生是這樣的短暫,父親已經年邁,還有多少時間可以用來等待?可當時,臺灣和大陸的關係是那樣的僵硬,「通商、通郵、通航」也不知道在遙遠的未來能不能實現。有生之年,他還能不能承歡於父母膝下?耄耋之年的雙親還能不能等到團聚的那一天?

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心裡產生了。

震驚世界

在1986年5月3日,一個平靜的下午,卻發生了一件不平凡的事情,一架本應該由曼谷飛往香港最終降落在臺灣桃園機場的波音747號貨機,卻突然降臨在了廣州白雲機場。

飛機上走下一個神色激動的人,他正是747號貨機的機長王錫爵,時隔三十七之年之後,他終於又一次站到了故鄉的土地上,他深吸了一口故鄉的空氣……對剛剛得到消息趕來的當地負責人心情激動的說:「我要和家人團聚 ,我要求到祖國大陸定居。」

這便是當時震驚海峽兩岸的「華航事件」的始末,也是兩岸溝通歷史上的一次裡程碑事件,王錫爵也因此被譽為「兩岸直航第一人」。

當時,廣東省委書記、省長聞訊趕來,對王錫爵一行人表示了誠摯的問候,歡迎他駕機飛回祖國大陸。與王錫爵一同到達的還有被拷的副駕駛和一名機械師,另外有22萬磅的貨物。如何妥善處理的人和貨物,在當時的國際社會上爭論不斷。

解放戰爭後的三十幾年裡,一奶同胞的海峽兩岸之間,卻處在完全封閉的狀態。在飛機著陸的當天,中國大陸馬上就指派專人致電華航方,闡明事件性質,並邀請他們儘快派人來北京,商量人員和貨物的最終歸屬。

但當時的臺灣則是極力避免與大陸的接觸,華航方寄希望於香港國泰航空公司或國際紅十字會等與大陸交涉。而我方則重點說明這是兩個航空公司之間的業務往來,並不涉及政治問題,堅持「不讓第三者插手」。臺方最終妥協,雙方選定香港作為談判地點。

我方藉此千載難逢的機會,與臺方展開了四次會談。最終會議決定,除了強烈要求在大陸定居長留故土的王錫爵,其他人、機、物均送還給臺灣當局,這樣的決定在海內外受到了普遍讚譽。

23日,華航的客機抵達香港,大陸方按照協定,將副機長董光興和機械師邱明志兩人的體檢表、飛機檢修記錄以及貨物清單,交給華航的工作人員,接完畢後,大陸方面祝福董、邱兩位早日與家人團聚,還贈送了禮物,不過被婉拒,董說:心意感受到了,但禮物實在不能接受。隨後,雙方代表高興地握手告別。

王錫爵的行動,表達了炎黃子孫想要落葉歸根的欲望,他想念祖國美好的河山,古老的文化,他渴望聽到熟悉的鄉音,吃那一口熟悉的芥末春卷,王錫爵的行動,直接點燃了老兵們一波又一波的回歸故土的激情。成功促使了87年老兵探親政策的成功。

所以,王錫爵又被人們親切稱為「打破兩岸堅冰第一人」。

如今,年近耄耋之年的王錫爵雖然已經退休,但是他依然關注著海峽兩岸風雲。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親眼目睹祖國的統一。

明月何曾照兩鄉,對王錫爵來說,生根發芽是家,落葉歸根也是家。他的經歷告訴我們,一輩輩人不能忘祖輩,不能忘生養自己的土地,無論走得再遠,故土難離,只要你回來,廣袤的黃土地都會張開她溫柔的臂彎,葉落歸根。

相關焦點

  • 1986年,一人駕駛飛機從臺灣飛向大陸,降落在白雲機場,他是誰?
    1986年,一個人駕駛著飛機從臺灣飛向大陸,降落在白雲機場。這架飛機的駕駛者是誰?飛機為何無端降落?失敗的國民政府軍隊漸漸在臺灣紮下根來,而臺灣與大陸內部勢力水火難容,因此雙方斷絕往來,臺灣與大陸再次分離。背井離鄉的國民政府軍隊在臺灣生活了很多年,儘管人們對那裡已經十分熟悉,但依舊無法停止對故鄉的思念。
  • 他是打破兩岸堅冰第一人,因思鄉情切,直接將臺灣飛機開回了大陸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是臺灣空軍當中的一名非常優秀的飛行員,曾經多次執行偵查任務,後來退役,便進入到中華航空公司當中成為一名貨機機長,而他能夠被大家熟知,則是因為他太過思念家鄉,直接開著飛機就回到了大陸,此舉讓全世界都驚呆了!
  • 1986年,此臺灣老兵開著飛機突然來到大陸,如今還在渴望祖國統一
    余光中於1949年離開大陸去臺灣,當時由於臺灣和大陸長時間的隔絕,致使余光中多年沒有回過大陸。余光中一直思念親人,渴望祖國的統一和親人的團聚。詩中的思鄉之情,打動著臺灣和大陸的每一個人。1986年5月3日,一架機號B-198、由曼谷飛往香港臺灣的「中華航空公司」波音貨機突然降臨廣州白雲機場。
  • 1986年,他駕機從臺灣飛向大陸,後來怎麼樣了?
    1949年4月渡江戰役打響後,百萬雄師過大江,在南方各省殘喘的國軍力量也很快被消滅殆盡,大勢已去的蔣介石敗走臺灣,跟隨他來到臺灣的還有幾十萬的殘兵敗將。轉眼間,他們已在海峽對面生活了很多年,已經習慣了那裡的人文環境,但落葉歸根,留戀故土是每個中國人的情愫,在他們的內心中非常想念自己的家鄉,也有很多人想方設法回到大陸,今天講述的王錫爵就是其中一人。
  • 在1986年,突然從臺灣駕機飛回大陸的飛行員,後來怎麼樣了
    在1986年,突然從臺灣駕機飛回大陸的飛行員,後來怎麼樣了.   家鄉對一個人意味著什麼,那是一個人靈魂深處的歸屬,可能沒有真正離開過家鄉的人不會懂這種體會。當你離開家鄉之後,也許會被外面的世界的新奇所吸引一段時間,但是新鮮感過了之後,還是會陷入深深的空虛之中。
  • 當年那個突然從臺灣駕機飛向大陸的空軍飛行員,如今怎樣了?
    當年那個突然從臺灣駕機飛向大陸的空軍飛行員,如今怎樣了?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我們中國的領土就是一點都不能少,是我們的,我們一定會要回來,而不是我們的,我們也不會去拿。中國人活得就是要頂天立地。而在過去的日子裡面,也有這樣的一位士兵,為我們中國的統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就是王錫爵。當年那個突然從臺灣駕機飛向大陸的空軍飛行員,如今怎樣了?我們可以先來了解一下他,他是一名臺灣的飛行員。
  • 34年前,他突然駕駛戰機從臺灣飛向大陸,最後結局如何
    在抗戰之後,大勢已去的蔣介石帶著自己的手下,逃到了臺灣,至此大部分人都留在了臺灣,但那些從大陸去臺灣的人卻非常思念自己的故土。34年前,曾經有一位男子,突然駕駛飛機從臺灣飛往大陸,只為回到故土看一眼,那麼,他最後的結局又如何了呢?王錫爵出生於四川,他從小在國民黨軍校接受訓練,成為了一位飛行員。
  • 當年駕駛波音飛機回到大陸的臺灣飛行員王錫爵,後來過得怎樣?
    在1986年,王錫爵駕駛著波音飛機回到了大陸,那麼王錫爵到底經歷了什麼,歸國後他過的怎麼樣,而他的行為對於大陸和臺灣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王錫爵是四川遂寧人,在1943年進入到當時位於都江堰的空軍幼年學校學習。
  • 1949年,從臺灣駕駛飛機飛回大陸的杜道時,後來的結局怎麼樣?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起義投誠人員比較特殊,他是一名國民黨的空軍上尉飛行員,解放戰爭末期駐守在臺灣,最終選擇駕駛飛機回歸大陸。這位駐守在臺灣的上尉飛行員名叫杜道時,杜道時回歸大陸的過程可謂歷經千難萬險,他從臺灣新竹機場駕駛飛機起飛後便遭到國民黨空軍的圍追堵截,飛機也被多次擊中,不過好在他幸運回到大陸。
  • 1986年的時候,有個臺灣飛行員,駕駛飛機起義回到大陸,結局怎樣?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可惜在解放戰爭結束之後,老蔣帶著國民黨敗退臺灣,自此臺灣和大陸,就一直處於分離的狀態,一開始兩地的關係非常緊張,近年來隨著大家的努力,兩地的關係越來越好。其實國民黨那些人,他們的家鄉也都是在大陸,在多年前有一個人叫做王錫爵,此人祖籍是在四川,但是因為一些原因,就到了臺灣生活,因為他非常優秀,從軍校畢業了之後,就到了美國,進行一些系統訓練。
  • 臺灣飛行員黃綱存,主動駕駛飛機回歸大陸,只要了八千元安家費
    解放戰爭末期,蔣介石率領國民黨殘部逃到臺灣,他並不僅帶去了軍隊,還把一些學校也遷到臺灣,因此有很多學生被迫與蔣介石一起逃到臺灣,比如黃綱存。國民黨統治大陸時期辦了很多學校,敗退臺灣時,很多學校也一起跟隨國民黨搬到了臺灣,黃綱存就是其中一所航空學校的學生。
  • 1986年這名臺灣空軍飛行員,駕機突然降落廣州,最後結果怎樣?
    1986年,一個在臺灣服役的精英飛行員,在執行任務時突然毫無預兆的駕駛飛機去往大陸,在廣州降落,這名飛行員就是王錫爵。他祖籍四川,在上學的時候因為某些原因來到臺灣,並決定在臺灣發展,因為他個人的出色表現,被上級調到精英部隊裡面執行一些旁人無法完成的任務。退役之後,他從駕駛戰鬥機變成了駕駛貨機。
  • 34年前,那個駕駛臺灣飛機飛回大陸的飛行員,後來命運如何?
    1986年5月3日,這天萬裡無雲,陽光明媚,廣州白雲機場突然降落一位「不速之客」,這是一輛來自臺灣華航的波音747貨機。要知道當時兩岸還互相隔絕,怎麼就突然來了一架對岸的飛機?隨著機門緩緩打開,機長走下來,然後激動地說:「我要跟家人團聚,來祖國大陸定居!」。
  • 飛行員黃綱存,主動駕駛飛機回歸大陸,最後只要了八千元安家費!
    解放戰爭末期,蔣介石率領國民黨殘部逃到臺灣,他並不僅帶去了軍隊,還把一些學校也遷到臺灣,因此有很多學生被迫與蔣介石一起逃到臺灣,比如黃綱存。國民黨統治大陸時期辦了很多學校,敗退臺灣時,很多學校也一起跟隨國民黨搬到了臺灣,黃綱存就是其中一所航空學校的學生。
  • 1986年,他從臺灣飛到大陸後來發生了什麼?
    輸了大勢的蔣介石失去了臺灣,帶著幾十萬敗兵跟隨他來到臺灣。轉眼間,他們在海峽對岸生活多年,已經習慣了那裡的人文環境。然而,回歸故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情懷。在他們心中,他們非常想念家鄉,很多人想方設法回到大陸。今天描述的王錫爵就是其中之一。1929年,王錫爵出生於四川遂寧。
  • 1989年,林賢順駕駛戰機,從臺灣飛回大陸,後來的結局如何?
    不過人的思想都是難以揣摩的,在我國就出現了條件明顯較好的臺灣飛行員願意回歸當時條件相對落後的中國大陸的情況。那是在1989年,飛行員林賢順駕駛戰機,從臺灣飛回大陸,那麼他後來的結局如何?但是隨著自己越發朝著目標前進,他也越發不能理解,為何大陸和臺灣,明明都是一家人,為何還要互相針對。他在這一時期,內心就埋下了對大陸的嚮往,這也是為什麼,在1989年,林賢順能駕駛戰機從臺灣飛向大陸,歸根結底都是源自於對國家的熱愛。少年時期樹立的軍人夢想,在他用十幾年的努力學習和辛苦訓練的光陰付出下,終究得到了回報。
  • 他開飛機從臺灣逃回大陸,遭12架戰鬥機追擊,落地6字感動眾人
    他說:''我雖然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臺灣人,但我對大陸卻一直有很深的感情。我的祖先是廣東梅州客家人,因此,對大陸我們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親切感。在我的心底,一直深埋著一個夢,那就是,有朝一日,我想親眼回大陸看一看。於是,他做出了一個改變命運的決定,從臺灣駕駛飛機逃回大陸。遭12架戰鬥機追擊,落地1句話感動眾人!
  • 臺灣飛行員林賢順,駕駛飛機回歸大陸,現在情況怎麼樣?
    此前有過大陸飛行員叛逃臺灣受到了熱烈歡迎,也有臺灣飛行員逃往大陸也受到大陸的熱情接待。本期要講的一個人是林賢順,他曾經駕駛著戰鬥機飛往大陸,現在情況如何呢?林賢順出生於一戶臺灣普通農村家庭,但家庭出生不好的他十分努力,考上了軍校,畢業後的他在臺灣東部的一個飛行基地工作,隨後就被調任前往臺灣桃源空軍飛行基地。
  • 第一個駕駛飛機回歸大陸的臺灣飛行員,回來後擔任了哪些職務?
    大家知道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駕駛飛機回歸大陸的臺灣飛行員是誰嗎?此人名叫徐廷澤,於1963年6月1日駕駛戰鬥機在福建龍田機場降落,主動回歸大陸。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新中國成立後至1963年6月1日這段時間,也有臺灣飛行員駕機回歸大陸,不過他們要麼是教官,要麼是在我黨策劃下回歸大陸,真正意義上第一個駕機回歸大陸的臺灣飛行員是徐廷澤,那麼,徐廷澤回歸大陸後的結局怎麼樣呢?徐廷澤出生於1928年,他是重慶黔江人,從小在大陸長大。
  • 那個把臺灣高級教練機帶回大陸的飛行員黃綱存,後來的結局如何?
    1949年,蔣介石逃到臺灣時把很多大陸的學校也遷到了臺灣,蔣介石重視空軍力量,因此很多航空學校也一併隨國民黨遷到臺灣。而那些在航空學校讀書的學生雖然家在大陸,但也無奈跟隨學校遷移,從此遠離了自己的故鄉。黃綱存就是這些航校學生中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