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溫哥華新移民到3家公司老闆有何訣竅?人家賣盒飯,她賣飯盒

2020-12-13 海外即時通

文|Flora

在加拿大餐飲食品界,本文主人公是小有名氣的人物,以中加聯營方式管理著兩家加拿大公司、一家中國公司。在大溫地區,她的故事也常常為人所津津樂道。不過基於隱私考慮,我們還是暫且稱呼她為C小姐吧。

作為專供食品包裝產品的批發商,C小姐的客戶不僅包括了華人熟悉的大統華、豐泰、佳廉等超市,還有眾多的烘培店、餐飲食肆和奶茶甜品店。

她家的產品,從一次性外賣餐具、奶茶塑料杯、吸管、塑料刀叉湯羹,到麵包蛋糕包裝袋、盒、圍邊條、蠟燭、紙盤,再到用於生鮮食品的各種規格、門類、用途的包裝用品,林林總總多達1000餘種。

因此,不誇張地說,生活在大溫地區和加拿大東部的小夥伴們,只要曾經光顧過華人超市,或者在餐館帶過外賣,又或者在烘培店買過麵包蛋糕,在奶茶店買過外帶飲品的,基本上沒有誰沒用過C小姐家產品,只是不知道而已。

從15年前移民溫哥華,到成為三家公司的老闆,C小姐走過了怎麼樣的人生道路?

一、 千禧年:趕上好機會,雅思5分移民加拿大

C小姐從小家庭環境不錯,90年代大學畢業後,供職於中國南方某個大省的省會電信部門,負責各種電信項目的統籌、協調、測試和上線。

在那個年代,電信行業可是炙手可熱的單位,其收入之穩定、福利之豐厚,羨煞旁人。

不過,千禧年一次偶然的出國考察機會後,公司派駐美國的技術人員考察團中,一半人選擇了移民。

C小姐大受震動,決定也要跟隨大部隊一探究竟,可父母親戚都覺得她太瘋狂了——這高薪厚職,多少人削尖了腦袋也求之不得的啊,怎可輕言放棄!

C小姐卻堅持,沒有什麼是永恆不變的,只要有真本事,走遍天下都不怕。外國的月亮不見得一定就特別圓,但這麼多人的一致選擇,總有些什麼蹊蹺吧?

於是,C小姐鑽研起了移民攻略,卻意外發現加拿大這個國家更適合自己。而且,當時的技術移民條件也不高,雅思5分足以。試考了一下,居然通過了,一切順利得不像話。

就這樣,C小姐舉家移居溫哥華。

二、尋找商機:發現一次性餐具需求量大

落地後,首要問題是如何融入,找到自己的定位。

當年的大溫哥華,剛剛經歷了香港移民潮,又迎來了大陸的移民高峰。當地的餐館,先是「港式西餐」獨步天下,後來隨著各地華人移民的洶湧而至,餐飲風味和經營策略都在變換,從臺灣的「任點任食」,到北方餃子、上海菜、川菜和麻辣火鍋......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領風騷三五年。

由此,大溫地區的酒樓、自助餐、風味小吃、外賣、茶餐廳等中餐館迅猛發展,一下子增加到數千家;出品也從早期為了迎合西人口味的什碎,發展到粵、川、魯、湘、浙、京、滬、臺灣等菜系品種;經營的主要食品既有各種飯菜、麵食,也有海鮮、素食、中式料理、火鍋、肉粉、餃子、包子等地方小吃。

另一方面,更貼近中國人口味的港式烘培店也在迅速興起,麵包店遍布大街小巷。

總體上,食品服務業每年為BC省經濟貢獻約150億加元,佔省內生產總值的5%,逐步發展成為一大重要產業。

而且,C小姐發現,大概是源於節儉的傳統,許多顧客就餐後都有打包的習慣。加之,由於租金不菲,許多餐館、小店提供的更多是外賣,而非堂食,故而餐飲業對一次性餐具需求量很大。

由此,C小姐看到了這個產業鏈裡的商機——從中國進口塑膠袋、紙盒等各種材質的食品包裝產品,專供大溫的餐廳、烘培店、奶茶店。

三、創業之初:兩眼一抹黑

拿定主意後,C小姐說幹就幹,立馬註冊了公司運作起來。

剛開始可謂兩眼一抹黑——作為一個新移民和業界新手,要在別人的地盤上開創一番事業,難度可想而知。

首先,加拿大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規,對食品的生產經營、安全監督、違規懲罰都有明確而詳細的規定。

其中一個流傳甚廣的經典故事,最能道出創業者的艱辛。上世紀 90年代,華人喜愛的美食烤鴨、臘肉在唐人街公開銷售屬於非法。原因很簡單——加拿大白人不知道如何制定衛生管理條例。為此,華人黃威特地來到渥太華國會山莊,親自表演燒烤,並讓國會議員們品嘗,最終才促成了烤鴨、臘肉等食品經營在加拿大的合法化。

雖然進口一次性餐具無需加拿大食品檢驗局(CFIA)檢查,但也馬虎不得。因為根據規定,經營者有責任確保所銷售食品的安全,不得出售任何被汙染和不適宜人類食用的食品。

幸好,政府對創業者的支持力度在不斷加大。在BC省商業機構中,90%以上是小型生意(僱用員工少於50人的公司或是自僱人士),並為超過100萬人提供就業機會,佔BC省私營企業就業人數的55%。為此,BC省專門設立了小型生意服務處,通過提供貿易教育、一對一貿易指導和公司註冊,來幫助小企業發展。因此,在加拿大創辦生意,不再是什麼難事。

其次,將貨物進口到加拿大,也必須遵守很多規章和條例。C小姐選擇了諮詢政府專業人士意見,並向同行前輩學習,同時回國尋找到了靠譜的供應商,最終摸索出一套符合規定而又行之有效的流程、方法。從國內備貨、發貨、商檢、報關、繳稅、海運、到港、報關、入倉、送貨,C小姐都成竹在胸。

四、創業艱難:剛拓展新客戶,轉眼失去舊客戶

不過,雖然方法找到了,功夫還是要到家。

創業之初,C小姐只僱傭了一名女員工,銷售、採購、報關、倉儲、送貨、記帳等等都要一手包辦,事事親歷親為。

甚至於,有時候兩個女人還要親自卸下大型貨櫃的貨物。要知道,這種體力活,是連一般男子都不願意幹的。

除了體力活,作為創業者,第一要緊的還是腦力活。要解決的問題包括:每年加拿大海關都會抽檢進口貨櫃,影響到貨時間;根據季節、客戶的習慣制定採購計劃,還要綜合考慮中西方甚至其他族裔的傳統節日和消費旺季,如農曆春節、端午、中秋,西方的聖誕節、萬聖節、復活節,印度人的新年等等,其中的艱辛和摔過的跟鬥,不足為外人道也。

此外,大溫地區的餐飲業競爭激烈,高達70%的新開業餐館無法撐過第一年。因此,對於C小姐而言,往往是剛拓展了一個新客戶,轉眼又失去了一個舊客戶。

不過,C小姐也看出門道來了——無論客戶怎麼走馬燈似地變換,大溫地區餐飲市場的繁榮是確定的,食品包裝產品的巨大需求也是確定的。為此,她果斷轉變營銷策略,找人設計了公司網站,把部分業務從線下轉到線上,並加大宣傳力度,努力打造公司品牌和知名度。漸漸地,walk-in的客戶多起來了,無需再費時費力走家竄巷上門推銷產品了。

為了進一步穩定供應鏈,C小姐又在中國成立了一家貿易公司,與加拿大公司互相配合,為客戶尋找最新、最快、最優的貨源。現在,從淘寶商家到各地工廠,中國最新最炫的貨源,都能通過這一貿易鏈,第一時間送到加國消費者手中。

但C小姐並未滿足於此。在原來加拿大公司的基礎上,她又成立了另一家公司,形成了產品的互補:一家專供塑料製品,一家提供其他各種材質的食品包裝、裝飾和烘培用品。自此,公司的產品門類日漸齊全,在業界的名氣也越來越大。

C小姐坦言,大溫地區從事食品包裝產品貿易的公司不少,但能做到像她家公司的規模和低價的,不多。

幾年下來,C小姐公司不僅越做越大,客戶群體也漸漸穩定下來,公司員工也多達20多人,從前臺、採購、銷售到倉儲、送貨,都配備齊全。

不過最讓C小姐引以為傲的,是她自己的眼光。當年大統華等華人超市起步時,C小姐憑藉國內公司的優勢,找到了各種貨源,爭取到了這個大客戶,從此相伴成長。近年來,隨著大統華在加拿大的不斷擴張,C小姐的生意也越做越大,還從加西做到了加東。一時間,貨如輪轉,供不應求,已成常態。

至此,C小姐從一個新移民,華麗轉身成為了三家公司的老闆,還在寸土寸金的大溫購置了上萬平方尺的辦公場所和倉庫。

五、 疫情來襲,經營受阻

可人生總是充滿意外。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加拿大的餐飲業措手不及,備受打擊。C小姐的公司作為產業鏈上的一環,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衝擊。

先是疫情爆發後,很多人避免到華裔餐館消費。接著,不僅春節及年初的各種聚會及大型活動被取消,旅遊業也大受打擊,一些依賴旅行團的餐館,更是門庭冷落,生意一落千丈,有的營業額甚至下降八成多,部分被迫停業。

截至6月份,加拿大餐館協會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在只做外賣或送餐,或者提供有限度堂食的餐館中,高達60%仍處於虧損經營狀態。僅有22%單店經營主,以及15%多店經營主表示達到盈虧平衡。

許多餐廳老闆甚至戲稱,一場疫情,自己又回到了創業時——自己接單、下單、煮菜、搖菜、打包、收帳......

很明顯,疫情將使本地餐飲業「重新洗牌」,甚至有預計表明,今夏之後,50%的中餐館將面臨倒閉。

形勢嚴峻。不過C小姐認為,所有行業都會起起落落,加拿大餐飲業的長線發展後勁仍很足。而且,大溫地區美食聲名在外,早就有「美食天堂」、「亞洲美食之都」的美譽。更何況,「民以食為天」已融入華人的生活方式,人們對美食的追求也從未停歇。因此,市場對食品包裝產品的需求仍在。

此外,經歷過居家避疫的加拿大人,已經慢慢適應了外賣和自取,外賣配送平臺更是迎來了大發展。隨著「無接觸配送」的大行其道,有的外賣公司業務量飆升了80%,連帶催生了大量IT、司機、送餐員崗位,一次性外賣餐具的需求也隨之水漲船高。

還有,C小姐的客戶結構多元,除了餐飲業和烘培店,還有大量業務來源於大統華等華人超市。疫情雖猛,但飯還是要吃的,菜也還是要買的,超市也從未停業,因此這部分訂單未受太大影響。

總體而言,公司業務發展雖然遇到阻力,但後勁仍在,平穩過渡不成問題。對於後市,C小姐仍充滿信心。

六、什麼樣的人適合移民?

從一個新移民到三家公司的老闆,C小姐一路打拼,把一個個小小的不起眼包裝產品,變成了一盤人人羨慕的大生意,也成為了別人眼中的成功人士。

總有人會問,為什麼當初要選擇移民?C小姐的回答是,為了過想要的生活。雖然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家庭、學歷、工作、性格、英語水平千差萬別,但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沒有人會比你自己更明白。

聽從自己的內心,是啟航的第一步。

二是要有敢闖敢拼的精神。創業多年,C小姐見過各種大大小小的風浪,但每次都能逢兇化吉,憑的是一份堅持和毅力。

C小姐認為,思想獨立、經濟獨立、生活獨立的人更適合移民。因為移民路上、創業途中,少不了各種各樣的阻礙、魚龍混雜的信息、形形色色的路人……他們都會讓人動搖、懷疑、困惑、迷茫甚至失去信心。一個遠行人,必須有自己堅定的想法、自己長遠的規劃,才能堅持走自己的路。

三是要愛好學習,動手能力強。外國人友好,願意提供幫助,但很多事情還是要自己解決。要想走得遠,須得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開得了汽車、記得住地名、修得了馬桶、換得了燈泡、講得了英語、讀得懂報紙、分得清垃圾、交得起罰款……總之,要能在新環境中善於學習,主動融入、迅速掌握生存技能。

最後,作為創業者,還要敢於突破,富有開創精神。C小姐身邊的許多人,都是出國後憑藉著身為中國人的優勢,在國外尋找到了發展的機會,如開中國餐廳、教中國功夫或漢語、做電商、做海外置業或留學、幫國外品牌推廣中國市場等,在中外經濟、文化和科技交流與合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最終找到了自己的社會定位。

最後,C小姐總結說,能放棄國內安穩日子,走出國門從頭再來的人,一定具備「敢於突破自己」的特質:

只有這樣的人,才能一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作者簡介:

Flora,陪讀媽媽+高齡留學生,工商管理碩士,現居溫哥華。

相關焦點

  • 為啥火車上有賣盒飯,但農民工寧可餓著也不買,原因很扎心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每次一到假期,我們總能夠看到有農民工從城市回鄉下,而且農民工的身影充斥著火車站,這些外出工作的農民工帶著滿滿的思念和激動回家,無論什麼都似乎阻擋不了他們想要回家的步伐。為啥火車上有賣盒飯,但農民工寧可餓著也不買,原因很扎心。這些從不同的農村來到城市,又搭乘車火車回到農村的農民工,一般情況都需要在火車上待上一到兩天,有的甚至還要在火車上面待上一星期。這就出現了一個比較奇怪的情況,讓我們都非常不理解,如果坐過火車的朋友應該就知道,在路上的顛簸是非常不好受的,那麼長時間的挨餓就更加難受。
  • 香港「盒飯」28,叉燒加燒鵝滿的飯盒裝不下,網友:就問你服不服
    ,然後就可以回家用10分鐘把這頓飯解決掉,隨著盒飯的興起,似乎很多美食都可以用飯盒裝起來了,比如說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種盒飯,他是在香港的一種盒飯,用盒子裝起來的飯價格是28元一份,不過裡邊的叉燒加燒鵝已經滿的讓飯盒裝不下了,網友表示就問你服不服。
  • 移民就是任性:溫哥華華人社區十大休閒人群
    她的先生是居住地一家醫院的醫生,更不可能放棄職業和她一起過來。結果,她把自己搞得進退兩難。好在和單位領導關係不錯,每年都能過來居住上大半年。在溫哥華熬身份的日子裡,她每天就靠上網、看電視以及玩微信來度過。記者了解到,像這位大陸媒體工作者這樣的熬身份者,在溫哥華有一定規模。他們都有幾個特點。其一:無意去找工作,因為說回就回。其二:無意在溫哥華長期居住,因為家並沒有移過來。
  • 直擊我國「火車盒飯」大變化,鋁飯盒變成了一次性,味道也縮水了
    「盒飯」是我們經常吃的東西,畢竟對於中國人來說,飯菜才是最「正經」的一日三餐,有的時候,我們出門在外,比如說在火車上,也想吃飯菜怎麼辦呢,又不能自己從家裡帶,那樣都涼了,於是火車盒飯就成為了人們的一個十分好的選擇。
  • 美國米其林餐廳因疫情淪落到賣盒飯,看到盒飯價格,這誰吃得起啊?
    這不,在最近紐約的一家米其林餐廳,為了能夠有收入也是被迫去買三文魚飯盒了啊! 美國米其林餐廳因疫情淪落到賣盒飯,看到盒飯價格,這誰吃得起啊?可以看到這個三文魚飯盒看起來就非常豐富,裡面不僅有三文魚還有魚籽。
  • 日本有一種美食——鐵路飯盒
    簡略總結,有以下幾個原因:1.火車上的盒飯不是現做的;2.現階段我國高鐵盒飯供應流程是醬紫的:快餐生產單位→成品配送→(保溫箱)→列車組→冰箱冷藏→微波爐加熱→售賣;3.由於不是現做的,所以火車上的食物口感和味道會大打折扣,一般來說,高鐵上售賣的盒飯都有長達90天的保質期
  • 火車上的盒飯又貴又難賣,為何卻不願降價促銷?內行人道出緣由!
    當然,無論您選擇哪種交通方式,都會涉及到食物問題,乘坐飛機的話,一般來說航班通常很短,而且可以在飛機上享受免費的一餐。坐火車,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坐火車的時間一般比較長,基本上都需要在火車上吃飯,雖然一次火車能載上千人,但很多時候幾十份盒飯都很難賣出去,真的很「不受歡迎」。
  • 火車上的盒飯又貴又難賣,為何卻不願降價促銷?內行人道出緣由!
    當然,無論您選擇哪種交通方式,都會涉及到食物問題,乘坐飛機的話,一般來說航班通常很短,而且可以在飛機上享受免費的一餐。過去,過去西方國家有「將牛奶倒掉也不分給窮人」的情況,如今,火車上的盒飯也往往因為太貴而賣不出去。那他們為什麼不降價呢?對此,知情者說出了「門道」。
  • 溫哥華即將連開3家中國超市,大統華有對手了?
    溫哥華繼續走在宜居的前頭,住在溫哥華的華人小夥伴們又有福了!不遠的將來,溫哥華將多出3家中國超市——元初食品Sungiven Foods!元初食品來自中國廈門,目前已設有85家超市門店,溫哥華是他們海外擴張的第一站。他們的老闆還是一名移民,2004年才從中國移居溫哥華。溫哥華第一家元初食品超市將開在City Square,佔地13,000平方英尺,目前超市還在打圍裝修中,預計於本月中旬開業。
  • 春運到了,想不想看看別人家的火車盒飯長什麼樣?
    很好奇的是,我們的火車盒飯跟別人家的盒飯比起來怎麼樣?別的國家在火車上都吃什麼呢?我們首先看看美國人的盒飯長什麼樣。稍微長途點的火車很多也沒有餐車,僅用手推車賣飲料零食代替。只有很少的火車線路上有餐車,情形也和美國類似。真正把中國式盒飯秒成渣的,是日本的火車便當。前方高能預警中國火車盒飯大概長這樣。
  • 大學生去人才市場求職,覺得盒飯難吃。於是做飯自己賣,兩天掙了600元
    轉眼到了中午,有賣盒飯的人推著車叫賣。董欣說早晨起來早了,沒吃飽餓了,就要掏錢買,她們掏錢的瞬間,又幫年輕人上來圍住了賣盒飯的女人,等兩個女孩湊上前,蓋澆飯已經快沒了,光剩下很少的滷子和已經泡軟了的打滷面,很難吃。兩個女孩坐在廣場林蔭深處,吃不下,卻還餓。董欣說:「你包的餃子,做的炸醬麵,都比這好吃多少倍。」
  • 高鐵上賣60元的盒飯,全靠上面的大蝦撐場子!網友:不如泡麵香
    之前出行靠兩腳,如果想遠行的話,交通只能靠自行車摩託車,但現在已經有了公交車、高鐵、飛機等。而且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這些交通工具也越來越先進,這就縮短了很多出行時間。我們大多數人現在都乘高鐵旅行。由於它的速度快,能耗低,環保,全國人民都很重視,國外看到高鐵的速度也很驚訝。但是經常坐高鐵的人都知道高鐵上的菜,三菜一湯,五十到八十不等,今天就來看看高鐵上的盒飯。
  • 一趟火車有上千乘客,卻連幾十份盒飯都賣不掉,知道答案了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說到火車,我相信你們都很熟悉。很多人乘火車旅行。在火車上,只有飲料、瓜子、方便麵等才能賣出去。每列火車的乘務員還會賣快餐。每天都有很多人坐火車去。火車上有成千上萬的人。但是為什麼幾十個盒飯就賣不出去呢?
  • 日本JR便當賣到了中國,就在上海!
    相信很多人有這種感覺:雖然我們中國是美食大國但是說實話,高鐵的盒飯真是不太給力都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此話真心不假本來已經有點接受了高鐵飯盒就是這樣的設定但最近一場日本列車便當VS我國高鐵盒飯的比較又在微博上掀起曾經是因價格引發過一場比拼
  • 見識下土豪的30萬盒飯是長啥樣,這是把一頭牛濃縮在飯盒裡了
    我們平時吃盒飯一般也就十幾二十塊,要是吃到二十塊以上,就要心疼得個半死了,歸根結底還是沒錢啊!土豪盒飯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個盒飯長什麼樣子,整個飯盒子都是定製的,專門邀請日本有名的木匠手工製作出來的。看出來了嗎,飯盒裡面是一頭牛的造型。
  • 從賣襪子到佔領「第三市場」
    孟繁中想到了做買賣,可是既沒本錢又沒有經驗的他,卻不知從何下手。「經過一番考慮,我決定賣報紙」。   第一天,孟繁中夾著一疊報紙在開往郊區的火車車廂裡徘徊,卻無論如何張不開口叫賣。「從這節車廂到那節車廂,我來回走了好幾趟,始終喊不出『賣報啦』3個字。嗓子好像被一個瓶塞給堵住了」。
  • 俏江南困局:屢次上市碰壁 賣盒飯自救
    盒飯包裝看上去比較精緻但分量不多,時令鮮果僅有3片切得較薄的西瓜和兩粒聖女果。工作人員介紹,接受電話和現場預訂盒飯,10時到11時30分及14時到17時可以外送,2公裡內免收外送費。超過2公裡,按實際計程車費收取服務費。「購買盒飯的顧客只能帶走吃,不能在餐廳用餐,這是上面的規定。」工作人員解釋,原因是餐廳生意很好,沒有空位供顧客堂食。
  • 移民難移民之後更難:溫哥華新移民的"流淚"生活
    當最初的激情褪去,回歸到每天柴米油鹽的生活,你會發現它跟渡假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就如同所有在異國他鄉從零開始的人一樣,生活會給你數不清的考驗。大部分到溫哥華的移民都有一段辛酸的故事,都有因為各種原因而流淚的經歷。
  • 90後大學生創業賣「盒飯」,有肉有菜分量足,一天能賣100多份
    對於中國人來說,再好吃的食物都沒有飯菜來的實在,尤其是一天三餐必須要有一頓或者兩頓是吃飯的,大米飯配菜是最好吃的,也是最頂餓的,所以很多人即使在外面不能回家吃飯,也會在飯店裡買盒飯來吃,除了飯店裡的盒飯之外,還有不少人在路邊擺攤賣盒飯,一般都是
  • 鞍山這3家環境簡陋卻天天爆滿的盒飯老店,你吃過幾家?
    在一個城市裡最接地氣的美食,一定是盒飯了。便宜好吃,方便快捷,對食客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在飢腸轆轆的時候,吃上一口熱乎的飽飯。味道上大多算不上驚豔,但就是這樣的小店,每到飯點總是格外熱鬧。所以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三家專做盒飯快餐的老店,看看有沒有你總去吃的哪家呢?(各地圖app均可導航)第一家:長大王姐盒飯,10元一人王姐盒飯是挺多吃貨推薦給我的,在長大這邊開了十多年,10元一個人,自助形式,管飽管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