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上幾期文章中我們針對水司的痛點進行了多方位的探討,而「智能水錶的推行是解決水司痛點的關鍵」話題,也是目前行業熱議和關注的熱點。為開展更加深入的討論,我們先來做如下幾個方面的分析。
智能水錶的概念
智能水錶是一種利用現代微電子技術、現代傳感技術、現代信息與通訊技術對用水量進行計量並進行用水數據傳遞及結算交易的新型水錶,與傳統水錶一般只具有流量採集和機械指針顯示用水量的功能相比,有很大的進步。智能水錶優勢明顯,除了可對用水量進行記錄和電子顯示外,還可以按照約定對用水量進行控制。
因此,在國家政策支持及政府推行智慧水務和階梯水價發展的過程中,我國水錶從非智能的機械錶,演變為IC 卡智能表、光電直讀式智能水錶,最後過渡到目前的無線遠傳式水錶。而基於Wi-Fi、藍牙、紅外、UWB、Zig Bee 等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並融合了當今最先進的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的無線智能抄水錶系統成為新興的、先進的抄表方式。再進一步,在物聯網和5G技術發展的大背景下,基於NB-IoT技術的發展,物聯網智能水錶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
供水企業面臨的痛點
長期以來,供水行業在運營管理中存在許多痛點,如漏損問題、貿易結算問題、運營人工成本等。2015年4月國家頒布了《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其中明確:對使用超過50年和材質落後的供水管網進行更新改造,到2017年,全國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12%以內;到2020年,控制在10%以內。而當時2015年全國603個建制市供水企業平均產銷差率高於20.72%。理論上講,產銷差主要來自於物理漏損、表觀漏損以及免費和非法用水。貿易結算上存在水錶故障和人工抄錄數據錯誤等情況。人工抄表上,存在人工成本上升和人工抄錄周期長等問題。因此,越來越多的供水企業開始使用智能水錶。採用智能水錶後,除了智能抄表外,管網監控、水泵站監控、分區管理DMA、水質檢測、大數據分析等高級應用也可在供水公司行業獲得推廣應用。綜合考量,供水企業面臨四大痛點:漏損控制問題;貿易結算問題;水錶功耗問題;運維成本問題。
仔細分析這四個方面的痛點都和計量管理與運維相關,從產品升級換代來看,智能水錶相對於人工抄表而言成本低、數據更準確、信息上報及時;同時智能水錶可實現遠程抄讀和實時抄讀,數據客觀、準確,既可實時讀取、實時監控表具的運行狀況,又可加載水質、水壓等監測數據,方便水務公司進行數據分析和加強用水管理,還可以提供智能收費等管理和服務,解決了機械水錶人工抄讀效率低、抄錄數據誤差大、自來水公司長期墊資運營等狀況。以抄錄數據誤差為例,每年可為水務公司減少損失幾億甚至百億元的費用。
目前,由於漏水、計量精度低以及管理上的漏洞,國內水務公司的產銷差損失比較大,而如果在主要節點上安裝智能水錶,就可以很大程度上節約水資源,降低產銷差。按照2018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水的生產和供應營業收入為2658億元計算,假設經過智能水錶改造可降低5%左右的產銷差率,則每年可以為水務公司減少百億以上的誤差損失。
國家從政策層面上也亦大力推行節水政策,工業用水計量、農業用水計量、企事業單位用水計量都會被納入節水與科學用水管理範圍。一方面,隨著國家「兩化融合」的政策推動,智慧城市項下智慧水務及智能水錶技術逐漸成熟,存在自上而下的推動力;另一方面,2019年國家出臺的《國家節水行動方案》加強節水控制和推進精細化用水計量工作,明確了到2020年,全國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要控制在10%以內的主要目標。隨著管網漏損考核的日趨嚴格,水司的管理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同時對水錶六年一更換的執行力度也在不斷加強。水司面臨較大的考核壓力,持續加大改進力度以提升管控水平,降低漏損率。
政策與市場雙驅動智能水錶的推廣
除了上述幾個方面的政策驅動智能水錶的發展外,縱觀行業發展歷程,推動較大的政策還包括「一戶一表」政策。2013年發改委、住建部在2013年12月發布《關於加快建立完善城鎮居民用水階梯價格制度的指導意見》,要求充分發揮階梯價格機制的調節作用,促進節約用水,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意見中強調推進「一戶一表」改造是實行階梯水價制度的重要基礎。「一戶一表」政策的實施,使得中國在短時期內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獨立水錶市場。
隨著國家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及國家節水行動政策的出臺,新型城鎮化、智慧城市、海綿城市、節水型城市的建設,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鼓勵企業「走出去」等政策的推行,供排水企業及工農業、企事業單位用水與節水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網絡化工作進程的加快,居民與農業用水階梯水價政策的實施,直飲水供水系統的建設,均為水錶的智能化發展和更新提供了較為廣闊的市場機遇。加之,新農村建設、「三供一業」改造等利好政策也意味著水錶更換將加快速度執行。受益於此,2019年以來智能水錶的市場發展邁入提速階段。
綜合分析,智能水錶依存於當下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網絡時代,與傳統水錶相比,智能水錶及其系統的優勢較為明顯。具體表現為: (1)遠程控制; (2)水價計量; (3)電子帳單; (4)數據平臺; (5)柔性管理; (6)異常消費分析; (7)委託代管等多方面。
從技術進步及其適應性上看,智能水錶有如下特點和發展前景:
智能水錶功能強大,適用性強
智能水錶可實現集中抄讀、遠程抄讀和實時抄讀、數據管理、準確;即可實時讀取,實時監控表計的運行狀態,又可加載水質,水壓等檢查。
當前的NB-IoT技術將引領智能水錶行業新變革
NB-IoT適用於低功耗廣域網市場,有望實現物聯網智能水錶及終端的低功耗和低成本,覆蓋範圍廣、不需要自組網絡、網絡接入方便等嚴格要求。
智能表市場前景廣闊,增速迅速
雖然目前國內房地產市場已趨於平穩,但棚戶區改造同樣是巨大的市場、隨著技術的不斷提升以及智慧城市的演進,智能水錶將會獲得廣泛應用,智能水錶行業將穩步發展。
綜合上述粗淺分析,智能水錶的推行是解決水司痛點的關鍵之一!您贊成嗎?小編的分析如有不足或錯誤的地方,歡迎行業讀者批評指正!也歡迎讀者對智能水錶的推行對水司解決痛點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環球表計,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