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市牤牛河歷史文化公園位於市區東部,是未來霸州新城區的中心,由牤牛河帶狀公園和牤牛湖兩部分組成,規劃佔地面積137.52公頃,項目總投資2億元。牤牛河帶狀公園北至迎賓道,南達建設道,規劃用地面積33.92公頃,由古霸州「益津八景」之北樓山色、霸臺朝陽、老堤晚渡和宋朝古戰道、景觀橋、親水平臺等組成。
北樓山色景觀和益津關佔地3690平方米,位於牤牛河帶狀公園北端的主入口處,由城樓、箭樓和甕城組成,主樓建築面積642平方米,城樓高24.59米,箭樓高15.51米,城牆高7.9米,為明清時期的典型建築風格。其周圍是一系列供市民娛樂、休閒、健身的綠地和廣場。
霸臺朝陽景觀和點將臺處於整個帶狀公園的中心區,建築形制依據歷史記載按原貌等尺寸復原而成,佔地1296平方米,建築面積725平方米,臺高6.5米,臺上復建雙層式樓閣。立在閣臺之上,噴薄如燦的太陽盡收眼底,故有「霸臺朝陽」之說。
老堤晚渡景觀位於霸臺朝陽的東側,依河傍水,堤上別致的仿古商埠,堤內垂柳依依的碼頭,遊人和市民登船遊園,定會別有一番興趣。宋朝古戰道景觀全長500餘米,位於牤牛河的東側,為連接益津關和點將臺的重要節點,是霸州邊關文化的縮影。
古戰道結構獨特、地形複雜,高矮不一,寬窄有別,蜿蜒曲折,而且多為直轉角,個別為蛇形,洞內既有寬大實用的藏兵洞,又有千迴百轉的迷魂洞,還有翻板、翻眼、掩體、放燈處、議事廳、糧草處等軍事專用設施。整個古戰道具有藏兵運兵、快速傳遞情報以及充分運用「聲學」監測敵情的作用,立體展示了霸州古代軍事文化的厚重與久遠,堪稱軍事史上的「地下長城」。
牤牛湖位於牤牛河帶狀公園東側,規劃用地面積為103.6公頃。由「益津八景」之苑口秋濤、鹽河春鳥、環城煙柳、堂澱風荷、東廟波光等風景組成。它與帶狀公園一起,共同呈現了霸州的水文化、邊關文化和榷場文化,展示了霸州的歷史自然風貌,體現出廣大人民創造歷史、書寫歷史、推動歷史發展的演變過程,構築起霸州未來發展的強壯根脈與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