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病例逾224萬 德認為「群體免疫」不適用

2020-12-25 南方周末

全球數據

世界衛生組織: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9日10時(北京時間19日16時),全球新冠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81153例,達到2241359例;死亡病例較前一日增加6463例,達到152551例。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截至北京時間20日5時38分,全球確診病例達2394291例,死亡病例為164938例。美國確診病例升至755533例。

新聞事件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18日晚在世界衛生組織參與舉辦的「同一世界:團結在家」線上音樂會上發表視頻致辭,呼籲全人類團結一致,共同戰勝新冠病毒。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19日呼籲二十國集團各國以科學和證據為指導,以堅定的決心繼續支持全球抗疫行動。譚德塞當天與二十國集團衛生部長就全球疫情防控召開視頻會議。

德國總理府部長黑爾格·布勞恩19日表示,「群體免疫」不是適合德國應對疫情的策略。布勞恩解釋說,若要在18個月內讓一半以上德國人口免疫,每天需有7.3萬人感染新冠病毒,而德國醫療系統將無法承受這種壓力。

法國總理菲利普19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法國在抗擊疫情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疫情正在緩慢改善,但法國還沒有走出這場健康危機。他表示,法國提高了口罩生產能力,同時從中國進口了大量口罩,提高了法國的醫療物資儲備。

俄羅斯總統普京19日發表電視講話指出,俄正分析其他國家的防控經驗,並與他國同行積極協作。俄後續有更多的資源和儲備用於採取措施,保護民眾生命健康並支撐俄經濟。

日本時事社19日報導稱,昭和大學客座教授二木芳人認為日本疫情今後一年都難以平息,完全平息可能需要兩三年。日本媒體分析認為,這可能會給已經推遲至2021年的東京奧運會前景蒙上陰影。

韓國政府19日宣布延長保持「社交距離」的措施至5月5日,但部分放寬實施中的高強度「社交距離」限制,並計劃在5月6日後轉入日常生活和防疫工作並行的生活防疫階段。

辛巴威總統姆南加古瓦19日宣布,為更好防控新冠疫情,將原定於19日結束的「封城」措施延長14天,至5月3日。為應對疫情,辛巴威從3月30日起在全國實施「封城」措施。

涉華動態

據瑞士旅遊部門消息,19日凌晨,瑞士採爾馬特市旅遊局用燈光將一面五星紅旗投射到附近阿爾卑斯山脈的馬特洪峰,以此表示在新冠疫情期間同中國人民團結一心。

中國援菲律賓抗疫醫療專家組19日結束在菲為期兩周工作,乘機回國。菲律賓外交部長洛欽、衛生部長杜凱和中國駐菲大使黃溪連等前往馬尼拉機場為專家組送行。

相關焦點

  • 白宮「擁抱」群體免疫宣言,美國距離群體免疫還有多遠?
    宣言中提出,任由新冠病毒在低風險的年輕群體中傳播,同時加強保護年長者和弱勢群體,以達到所謂的「群體免疫」效應而不需要依賴疫苗。為了在達到群體免疫的同時平衡風險與收益,最體恤民情的做法是允許死亡風險最低的群體繼續正常生活,通過自然感染來建立對病毒的免疫,同時加強對高風險群體的保護。我們稱之為『重點保護』。」 這份請願書出自美國經濟研究所,由英美高校的頂尖流行病學家起草,獲得了來自全球9000多位專家的籤名,但多數專家未公開姓名。
  • 這個發達國家首都,下個月就「群體免疫」了?
    瑞典駐美國大使:最早下個月我們在首都斯德哥爾摩就能實現「群體免疫」。全球首個實現「群體免疫」的國家將是瑞典?瑞典駐美國大使奧洛普斯多特26日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宣稱,斯德哥爾摩已有30%的人達到「免疫」,5月就可以實現「群體免疫」。此前一天世衛組織剛宣布沒有證據表明新冠肺炎治癒者可「免疫」,瑞典人真的能實現「群體免疫」嗎?
  • 英國「群體免疫」不靠譜?機票高達18萬留學生也要回國
    據英國衛生部公布的最新數據:截至3月14日,英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累計已達1140例,單日新增342例,累計死亡病例21例,單日新增10例死亡病例。「群體免疫」的背後是醫療資源的緊張與英國日益嚴峻的疫情形成強烈對比的,是英國政府採取的「溫和」抗疫方式。
  • 英國群體免疫華人爭搶回國,一張機票18萬;「疫情今夏結束不可能」
    8、英國群體免疫應對疫情引恐慌,華人一張機票18萬也要飛回國 9、美專家警告:未來兩個月美可能有480萬新冠肺炎患者住院 10、張文宏稱全球疫情今夏結束基本已不可能:中國下階段面臨管控輸入風險 11、美聯儲降低基礎利率至零,並推出7000億美元量化寬鬆計劃
  • 英國群體免疫華人爭回國,一張機票18萬;「疫情今夏結束不可能」
    8、英國群體免疫應對疫情引恐慌,華人一張機票18萬也要飛回國9、美專家警告:未來兩個月美可能有480萬新冠肺炎患者住院10、張文宏稱全球疫情今夏結束基本已不可能:中國下階段面臨管控輸入風險(財經網)解讀 主要國外疫情發展情況大大超出預期,英國都搞群體免疫,歐洲和美國情況也不樂觀,而國內基本得到控制。10.
  • 群體免疫破滅?瑞典首都新增病例出現大幅增長,或將實行部分封鎖
    據《每日郵報》報導,自新冠肺炎爆發以來,瑞典就因其不封城的抗疫政策備受矚目。而現在一切都可能改變,因為隨著首都斯德哥爾摩的新增病例出現大幅增長後, 瑞典官員正考慮在一些地方實施封鎖。
  • 全球首個群體免疫地區出現?義大利貝加莫57%人口有新冠抗體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單珊義大利北部疫情重災區的貝加莫市,逾半居民檢測後發現具有冠病抗體,這一水平已接近群體免疫。調查樣本顯示,共有9965名貝加莫市居民在4月23日到6月3日之間進行檢測,結果有57%具有抗體,這表示他們曾接觸過病毒。
  • 堅持群體免疫政策,瑞典現在怎麼樣了?
    疫情下,瑞典民眾享受好天氣/英國《衛報》這是瑞典堅持群體免疫政策的景象。堅持不封國的瑞典,目前無法對大多數人群進行檢測。自3月12日起,瑞典宣布對輕症和疑似患者不再檢測,只檢測已收治入院的患者或危險群體患者。截至4月27日,瑞典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8649例,死亡2194例。
  • 孫曉:瑞典「群體免疫」的「成功」,沒什麼值得吹捧的
    當地時間11日,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表示,群體免疫在農牧業中用於考慮牲畜整體健康而不考慮單個動物的情況。但人類不是獸群,當使用群體免疫的術語時要非常小心,殘酷的計算不考慮人民、生命以及所承受的痛苦。他接著指出,一些國家可能認為即使缺乏針對性措施,什麼都不做,也會突然神奇地實現群體免疫,就算在這一過程中失去一些老人又如何。
  • 美白宮顧問推「群體免疫」?巴西一旅遊地只接待「陽性」遊客
    9月1日印度新增確診病例逾6.9萬例,連續34天日增過5萬。美國「震中」佛羅裡達州自5月初經濟重啟以來,新增病例已經接近60萬例,增幅接近了驚人的1600%。世衛組織對105個國家展開的一項調查顯示,當中有九成國家在應對疫情期間,經歷了醫療系統的崩潰。
  • 「群體免疫」是什麼意思概念解釋 群體免疫的意義解讀
    新華社倫敦3月15日電新聞分析:英國的「群體免疫」,是科學還是無奈?  新華社記者張家偉 劉石磊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不斷加劇,英國採取的旨在延緩高峰而非強力控制的應對措施以及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有關「群體免疫」的言論引起很大爭議。  這究竟是英國政府依據最新科學證據做出的決策?還是面對衛生系統和經濟發展壓力下的無奈之舉?
  • 鍾南山稱群體免疫行不通怎麼回事 群體免疫是什麼意思
    另外中國每天都公開透明地通報實時病例,並且對密接者都要進行核酸檢測。多種手段下,疫情四周時間就得到了基本控制。這就是強力幹預帶來的結果。群體免疫行不通針對新冠肺炎的防控,鍾南山表示,現在應該考慮迅速發展疫苗。疫苗是人為的,接種免疫的辦法不能靠大多數人得了這個病以後產生群體免疫,這個方法行不通,付出的代價和犧牲太大,所以要進行人為幹預。
  • 全球疫情daily速報丨英教授稱群體免疫在英或已實現
    66萬例,達660706例,死亡病例超3萬例,達30652例。根據BNO Newsroom消息,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突破50萬例是在北京時間27日0時左右。這意味著,2天多的時間,全球新增了超16萬例確診病例。
  • ...德國官員:「群體免疫」不適合德國 韓國宣布部分放寬「社交距離...
    詳細>>>德國官員稱「群體免疫」策略不適合德國新華社柏林4月19日電(記者田穎)德國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19日公布的新冠疫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德國已累計確診病例近14萬例。德國總理府部長黑爾格·布勞恩19日表示,「群體免疫」不是適合德國應對疫情的策略。
  • 「深度」拿公眾安危「玩輪盤賭」的群體免疫,在歐美還有多少信徒?
    當歐洲人防範第二波疫情時,美國人自認為已經進入第三波疫情,對他們來說,這個冬季將迎來嚴峻考驗,有關堅持群體免疫的說法只能是幫倒忙。很快,英國《衛報》就曝光說,所謂的全球上萬名科學家和醫學界人士的籤名中,有很多人是濫竽充數。早期的群體免疫做法給英國人帶來巨大損失。目前,英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72萬。據報導,英國目前只有不到十個城鎮迄今沒有發現確診病例。「英國疫情正處在為期3到6個月的異常艱難時期。」
  • 倫敦或將封城,但英國仍保留「群體免疫」邏輯,以圖避免疫情二次暴發
    帝國理工學院報告指出:對於有能力的國家來說,壓制策略是首選,只是在許多國家,長期壓制可能不可行。對於英美而言,可考慮輕度的壓制策略,要求所有人保持社交疏離,以及病例隔離和有症狀的家庭隔離。如果有必要,則需要關閉各級學校和大學。研究認為,英國需要拋棄 「群體免疫」 觀念。
  • COVID19/WHO首席科學家:2021年底之前不太可能有群體免疫
    在北半球進入秋冬後,新冠肺炎真如預期捲土重來,病例數仍然以驚人的速度成長,全球感染的人數已經來到7800萬,雖然新冠疫苗已經成功研發並開始接種,但世界衛生組織的首席科學家蘇瑪·斯瓦米納坦(Soumya Swaminathan)博士表示,推出Covid疫苗時絕不能放鬆,因為要達到人群免疫需要時間
  • 瑞典承認群體免疫失敗,都是病毒傳播模型惹的禍?
    瑞典是一個人口剛剛超過1000萬的國家,目前已有34萬新冠確診病例和8000多個死亡病例,與芬蘭和挪威等北歐其他國家相比,死亡率超過10倍以上。瑞典統計部門早先也承認,雖然100多年來瑞典人的壽命預期值持續延長,但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已經縮短。11月底的民調顯示,對當局防疫能力仍有信心的人降到了42%,不足半數。
  • 英美專家號召「群體免疫」,德語區專家:堅決反對!
    華輿訊 據德國生活報報導 根據RKI數據,過去24小時內新增感染人數為7595人,明天就突破8000不是夢,現存病例也由此提高到了68800例。 美國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和英國牛津大學的三名醫學教授共同撰寫了《大巴靈頓宣言》並已經獲得了1萬多名醫學和公共健康專家,3萬多名醫學工作者和54.9萬名公民的籤名。 這麼大陣仗的宣言,到底說了些什麼?你猜猜!生活菌來劇透一下,就是關於號召群體免疫的理念。
  • 瑞典推群體免疫自食苦果,國王親口承認防疫失敗
    但西方世界不但不領情,反而借著疫情來抹黑我國,為的就是能夠達到政治污衊的效果。面對來勢洶洶的病毒,他們不僅不用強有力的管控措施,反而宣稱所謂的群體免疫,結果如今的疫情形勢給了這些國家當頭一棒。尤其是瑞典,作為當初最堅持群體免疫政策的國家,直到如今也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相反還為當初的一意孤行付出了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