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想法中:
「牙疼真的不算病」
但常常把下半句給忘了
「疼起來真要命」
有些人的牙齒拯救一下
補一補還能用
但有些人的牙
被迫早早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牙」本該是人體最堅硬的部分
怎麼會淪落到這種「境地」呢?
牙周炎
牙周炎會侵入牙槽骨,導致牙齦紅腫、質地鬆軟,嚴重時牙齦會溢膿,牙齦退縮、牙槽骨吸收,牙縫慢慢變大,最後牙齒鬆動甚至需要拔除。
@西安牙醫老聶 供圖
牙齦炎
主要表現為牙齦腫脹、發紅,可能伴有牙齦出血,口臭。
齲病
細菌腐蝕牙釉質,導致牙齒出現黑點、黑線、爛洞。
牙疼
牙齒出現的疼痛是病症發展嚴重的信號,這時候還不趕緊去醫院,你等啥呢你?
牙齒一旦出現了肉眼可見的症狀,可都不是小事!
牙齦出血
據《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35~44歲居民中,牙齦出血檢出率為87.4%。
牙齦出血意味著細菌太!多!了!
牙齦炎、牙周炎都可能導致牙齦出血。
由於牙結石形成,牙齦受刺激處於慢性炎症狀態,炎症狀態下的牙齦充血脆弱,稍微觸碰(比如日常的刷牙)就很容易出血。
有些全身性的疾病,比如出血性疾病(白血病)也可能表現為局部的牙齦出血症狀。
持續出血意味著牙周炎的發展和加重,或者全身性疾病的局部體現,若不及時就診,容易導致疾病無法得到及時處理而加重!
出現黑點、黑線
牙齒黑了、爛了、有洞洞了、酸痛不適、咬合不適,有可能是發生了齲病,也就是蛀牙。
這些症狀看似輕微,其實都是牙周疾病的早期症狀。
如果發現牙齒有黑點,但未感到疼痛,該不該治呢?
答案是:必須!立刻!馬上!去看醫生!
要知道,齲病是有發展階段的,早期牙齒表面可能仍然比較堅固,沒有爛洞,但細菌有可能已經在腐蝕你的牙釉質了......
有時,喝茶、進食有色飲料或食物的行為會導致牙齒有色斑,可能被誤會成黑點。
但部分早期的齲病無任何不適症狀,等到你察覺到不舒服甚至疼痛時,齲病已發展到中後期了。
等到那時,牙神經的問題可就大了,甚至還需要做進一步的根管治療。
口臭
很多人口臭的第一反應懷疑是不是胃腸問題,但其實,大多數口臭都是來自口腔問題。
患有牙齦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人,口腔容易滋生厭氧菌,它們產生的硫化物,就是口臭的來源。
01
每天都刷牙,一天不刷沒關係?
誰給你的自信不刷牙?
一定要堅持早晚刷牙,使用牙線清潔口腔。
刷牙次數不夠、不使用牙線會直接對牙體、牙周衛生產生很大的影響。
洗牙前後對比圖
02
吃什麼跟牙齒健不健康沒有關係?
其實,進食過硬、刺激性太強的食物都會傷害牙齒。
03
刷牙出血,用止血牙膏就好了?
選用含氟牙膏,必須慎用止血類牙膏。
關於止血牙膏:牙醫界對於這類牙膏是「累覺不愛」的,因為它會讓牙醫誤以為牙齒止住了血,其實出血的源頭(牙周炎)並未得到治療,還會繼續發展。
04
洗牙會把牙洗「酸」了,最好不要洗?
有些人洗牙以後感到酸痛,是因為本身有牙周炎,牙齦退縮,洗掉的牙結石暴露了牙根表面。
事實上,成年人每年需要到正規醫療場所做1-2次的口腔檢查、洗牙。
看!你的牙縫就是這樣「變大」的
來源:「小桃額娘」微信公眾號
05
孩子不願意刷牙,反正要換牙
那就不刷了?
孩子的口腔衛生防護不能忽視。
很多孩子由於長期吸奶瓶、吃糖、喝可樂,早早地將自己的乳牙給蛀壞了,最後會影響到恆牙胚的發育。
孩子從第一顆牙萌出就該開始刷牙,3歲以前可以選擇不含氟的牙膏,3歲以後應該教導孩子自主刷牙,並選用含氟牙膏,每次黃豆大小即可,教導孩子不要誤吞。
06
小孩子牙疼不要緊,肯定是糖吃多了
戒掉糖就能好?
事實上,由於小孩子對痛感遲鈍,所以對疼痛的感知程度低於成年人。
因此,當孩子喊痛時,其病症可能會更加嚴重!
在孩子的口腔衛生這事上,家長們要敏感一些。
牙病不能拖
它不會自己痊癒,只會變得更糟!
牙齒一旦出現問題
最好的辦法就是及時就醫
千萬不要聽信
網絡、「鄰居」、「熟人」的說法
-End-
來源:「深圳市人民醫院」微信公眾號
科普指導:深圳市人民醫院口腔科 楊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