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一條毛茸茸汪星人,後來我懷孕的時候一直堅持把小汪留在身邊。
身邊有很多阿姨媽媽表示過各種不理解,說你還是醫生呢,怎麼大著肚子還養狗,balabala……對這樣的質疑我只能笑笑,心中慶幸我是一名產科醫生,當年我要留著小汪比一般的孕婦多了些說服力。可能別的孕婦家的寵物就沒那麼好命了。
一、孕婦養寵物究竟有什麼危害?
可以說健康的貓狗本身對懷孕並沒有什麼不良影響,但是一旦貓狗感染了寄生蟲,就會危害到胎兒。
這裡提到的寄生蟲基本就是指弓形蟲,這是一種人畜共患的寄生蟲,可以寄生在動物和人的細胞內,隨血液流動,到達全身各部位,破壞大腦、心臟、眼底,引起各種疾病。
孕婦一旦感染了弓形蟲有可能導致流產或胎兒畸形,危害很大。宮內感染弓形蟲可導致多種胎兒畸形,如小頭畸形,影響寶寶的神經系統;引起脈絡膜視網膜炎,導致小眼畸形、無眼;更嚴重的,可引發腦積水、顱內鈣化等病症,甚至胎死宮內。普通人感染了弓形蟲可能只是有一些發燒的症狀,或是在短暫的時間內會有不適反應,不易察覺,但過後體內便會產生抗體。
二、弓形蟲是怎樣傳播的?
貓科動物是弓形蟲的最終宿主,弓形蟲寄生在貓的小腸上皮細胞內,形成囊合子隨糞便排出,其他哺乳動物和鳥吃進去發生感染。
所以生活中如果有感染了弓形蟲的貓,即有可能通過糞便排出弓形蟲卵,多數貓咪有埋糞便的習慣,當它用爪子接觸過糞便以後,再用爪子接觸居室內的其他物品,物品就會受到汙染。人接觸了這些被汙染的物品,就有可能感染弓形蟲病。
注意這裡用了「可能」二字,是由於病貓排出蟲卵的機率其實並不太高,貓的一生只排一次弓形蟲卵。如果排出的糞便24小時內,被人接觸了,則這個接觸的人很有可能被感染弓形蟲。然而弓形蟲原蟲在乾燥的空氣中生存時間很短,因此,只要對居室進行一段時間的通風就可以達到消滅弓形蟲病原體的目的,另外,紫外線也可以殺滅弓形蟲原蟲,因此在晴朗的天氣裡,不妨讓陽光幫你趕走弓形蟲。
除了貓科動物以外,其他哺乳動物如豬、牛、羊、馬、兔、狗等,以及鳥類都只能是弓形蟲的中間宿主。這些動物吃進蟲卵(囊合子)發生感染時,弓形蟲只在它們身體的組織內發育成為包囊。囊合子和包囊是弓形蟲的不同發育階段。雖然弓形蟲並不「挑剔」,但是除了終宿主以外,在其他動物體內只能進行無性繁殖,不能向外界散播它的後代。所以,我們的大眾寵物狗是不排弓形蟲卵的。
然而,如果人吃了未煮熟的動物肉(牛、羊、豬),是有很大的機會感染弓形蟲的。這種風險比養寵物更大,因為通常被用來做食用的動物更容易攜帶弓形蟲,這些動物壽命較短,而數量龐大。
所以請準媽媽不要吃未熟透的肉,家裡的貓貓狗狗也同樣不要吃。
三、懷孕了還想繼續養寵物,需要注意什麼?
1.打疫苗。要科學養寵物,定期給阿貓阿狗們打疫苗。
2.注意寵物的衛生。避免和外面的流浪貓狗接觸,防止寵物感染弓形蟲。鏟屎官的光榮任務就得交給準媽媽以外的人來完成了,並保持生活環境的衛生。
3.一定不要吃沒有全熟的肉。半熟的牛排是不行的,吃火鍋請把肉片多煮一會兒,吃飯前記得洗手。
4.避免抓傷。貓就不要抱抱了,也要避免跟狗狗過分親熱,要儘量避免被寵物抓傷。研究表明,通過破損的皮膚也可能感染弓形蟲病,撫摸完狗狗之後也要洗手。
5.不要遛大狗。如果你的狗狗還喜歡撲人,這點是比較危險的,若是經批評教育效果不大,就要考慮是不是要跟它減少接觸。
6.當心熊孩子。其實熊孩子也有同樣的危險,還要小心地上的玩具,孕婦可不要被絆倒了。
我作為一個媽媽的角度,覺得給孩子養個小動物還有些額外的好處。讓孩子親手照顧它、陪伴它,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愛心和責任心,更能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交際能力、表達能力、團體精神和平等意識。小狗狗樂於交往的天性也能撫慰獨生子女的孤獨,如今小汪和寶寶已經是好朋友了,將來寶寶長大成人時一定會記得這個特別的朋友!
圖文來自網絡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快樂孕媽幫)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