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有位專家曾說:一個國家的消費能力強了,也能助推國家經濟向前發展。比如,美國人的消費能力就比較強,美國也就成了第一經濟大國。
根據其他媒體報導,在去年,美國的社會品零售總額達62375億美元。在去年,中國的消費總額為41萬億元,如果把41萬億元折算為美元,則意味著美國的消費總額比中國多了約2000億美元。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末,我國總人口為14億;截至2019年1月份,美國總人口約3.3億。顯而易見,中國人口比美國多了10億還不止。
就目前來看,我國是世界上人口做多的國家,我國的消費市場也是巨大的。
電商界成功人物馬雲,之前曾表示,中國有13億人,因此中國是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
根據麥肯錫之前發布的《中國奢侈品報告2019》顯示:2018年,中國人在境內外的奢侈品消費額達到7700億元人民幣,佔到全球奢侈品消費總額的三分之一。
單從這些數據來看,我國的消費能力還是很強的。不過,在「玻璃大王」曹德旺看來,中國雖然有14億人,真正具備消費能力的大概只有2億人。
筆者個人的觀點,馬雲和曹德旺的看法可能都沒問題,可能兩個人的立場不同,看法就不同。馬雲的意思,中國有13億人,這13億人都要消費的,日常生活用品都算消費。
曹德旺的意思,可能是指一個家庭在除去基本的生活開支後,還有比較高的消費能力。因此,筆者認為兩位企業家說的可沒問題。畢竟我國富人還是少數的,普通百姓賺的錢也就是能滿足日常消費的。普通百姓買別墅的也不多,普通百姓買保時捷、奔馳豪車的也不多。
美國的消費總額能比中國多2000億美元,也意味著美國的消費能力可能比中國要強。對此,有人就納悶了,難道中國人口14億,還抵不上美國3.3億人的消費能力嗎?
實際上,一個國家消費能力強了,未必就真的富裕了。比如,我國居民存款達92萬億,美國居民存了多少錢呢?再比如,今年美國公共事件比較嚴重的情況下,造成很多美國人失業,這些人因為沒有存款只能靠政府來救濟。
就目前來看,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但它也是全球最大的債務國。今年美國的國債規模已擴大到了26萬億,已超過GDP的總量。
根據一項調查數據顯示,美國的居民愛超前消費,美國約50%的人沒有存款,美國的「負債族」較為普遍。
可能美國的網際網路借貸產品不多,而美國的信用卡發行量很大,美國人均持有信用卡達到了3張。美國人也習慣用信用卡來消費,只要他們保持良好的信用記錄,信貸額度就會不斷提高。有數據顯示,美國人均負債約4.3萬美元,折算人民幣約30萬元。
對此,有業內人表示,美國的消費能力比中國強,也會有不少的「水分」。就那今年來說,算是明白美國人的現狀了。而在美國壯觀的消費力背後,也蘊藏的不穩定因素。試想下,美國人均負債30萬元人民幣是什麼概念呢?
反觀我國,長期以來,我國經濟都是在穩健中向前發展,中國百姓愛存錢意識一直在,也可能我國百姓沒有美國百姓消費能力強。我國多數人的想法是,手裡有多少錢,就辦多少事。中國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手裡有糧,心不慌」。
另外,也有外國專家表示,中國的高儲蓄更有利於世界經濟穩步向前發展。對於這個消費問題,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
本文來自作者原創,任何媒體禁止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