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造快遞包裹騙貨款 揭秘「3·12」專案偵破始末

2020-12-23 溫州新聞網

  溫州網訊 這個案子,記者跟了一年多。

  2013年2月,「黨報熱線」接連接到市民投訴,稱他們電視購物買手機、平板電腦後,收到了假貨。蹊蹺的是,一兩天後,快遞員又送來同單的一件真貨。因為貨到付款,受害人的錢已經付給之前的假貨了。究竟是商家售假,還是有騙子「劫」了購物信息,搶先送假貨騙錢?受害人和快遞員都是一頭霧水。因為這些貨品大多價值在千元以下,達不到警方立案標準,受騙市民感覺維權無門。

  記者將這些信息反饋給市公安局交通治安分局,並向相關快遞公司核實情況時發現,警方和快遞公司也接到了不少類似報警、投訴,並且警方已經開始前期偵查取證,經警方允許,記者獲準全程參與。

  一個以溫州永嘉為中心、橫跨十幾個省份20多個城市的跨省詐騙巨網,就此被逐漸揭開真面目。

  一步之差

  到付驗貨還是被騙了

  2013年2月,瑞安的趙醫生通過電視購物買了一款平板電腦,500多元,貨到付款。幾天後,「快遞員」送貨上門,趙醫生驗貨發現,平板電腦可以開機,桌面上也有各類圖標,因「快遞員」急催,趙醫生沒有進行操作就付了錢。沒想到這個「平板電腦」,除了開機畫面外,不能進行任何操作。趙醫生以為收到了次品,立即撥打「快遞員」電話,卻發現對方已經關機,聯繫電視購物商家時,商家說貨剛發出來,還沒到呢。趙醫生這才意識到受騙了,但究竟是被誰騙,他還是不明白。

  同樣的時間段,溫州多地發生多起類似事件。

  永嘉橋下潘先生一天接到一個區號顯示為「010」的電話,對方自稱是北京廣電通訊公司的話務員,公司正在舉辦回饋老客戶活動,他被抽中,只要預存話費700元,就能獲得一部iPhone5手機,加一部平板電腦,貨到付款。潘先生覺得很划算,就訂購了,收到包裹後他才發現,手機和平板電腦竟然是模型,只有外殼像iPhone5,開機時,界面永遠只停留在正在開機的狀態。他想找這家公司算帳,但電話再也打不通。

  步步逼近

  小案牽出巨大詐騙網

  無獨有偶,市公安局交通治安分局副局長朱可強在「開門評警」走訪市區某快遞公司時,偶然從公司部門經理處了解到一樁「無頭案」:多名顧客和快遞員反映,快遞員正常派件時,顧客已被假冒該公司快遞員的人收走貨款,且收到的「貨物」都是假冒的模型。

  快件外包裝上,顧客的姓名、電話、地址、貨物名稱都對得上,騙子是怎麼截獲實時的顧客購買信息的?朱可強感覺這些小案件背後,可能暗藏一個專門進行「飛單」詐騙的新型詐騙團夥——要實時掌握顧客信息,要有人假扮快遞員送貨,還要準備大量假貨隨時供應,並且涉及多個縣域,沒有龐大的組織,這樣的行騙方式很難維繫。

  「飛單」案件集中爆發,引起了交通治安分局的重視,局領導立即指派偵查員,在半個多月時間裡走訪了全市20多位受害人研判。類似的案情,一大撥假快遞員,一步步驗證著警方的猜想。2013年3月12日,交通治安分局正式立案,成立「3·12」專案組展開系統偵查。

  通過半個多月的追蹤和技術研判,永嘉縣東甌街道和田大廈B幢2504室浮出水面。而華東、華北、西北、東北、西南出現的類似案件,源頭也都指向永嘉甌北。警方發現,這家永嘉縣躍龍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躍龍公司)每天有車進出提貨、送貨,也有快遞員前來收發貨。

  由於案情重大,當年5月,由市公安局副局長王造牽頭,成立由市公安局交通治安分局、龍灣公安分局、永嘉縣公安局共同組成的專案組進行深入偵查。

  萬裡追蹤

  騙子生意全國「聯網」

  之後的半年多時間裡,民警行程萬裡,對全國十幾個省份、25個城市進行了調查取證,終於摸清,這是一起由黑客入侵快遞公司伺服器,非法獲取客戶信息,再轉賣給永嘉人楊某,楊某糾集人員組成所謂的躍龍公司,搶在快遞公司派件前,假冒快遞員,用偽造的快遞包裹騙取貨款的新型電視購物詐騙案。

  這些包括公民姓名、電話、地址、物流單號、訂購的產品名稱、價格等信息,都是楊某從網上聯繫到河北人趙某、湖北人陳某購買的。而趙某、陳某的信息源,則來自一名網絡黑客「天空遼闊」(另案處理)。「天空遼闊」通過入侵快遞公司伺服器獲取客戶資料,趙某、陳某等人將資料進行篩選分解,尚未送達的當天信息,每條售價15元—25元。

  除了「飛單」詐騙外,楊某還假冒電視購物公司進行詐騙。他以每1萬條1000元的價格,從趙某等人處購買快遞公司已派件的歷史信息,讓合伙人謝某分析後,從中篩選出曾成功進行電視購物的客戶資料,冒充電視購物公司,發假貨進行二次詐騙。

  專案組民警偵查發現,僅楊某支付給趙某的錢就高達24萬元以上。警方取證的近200份詢問筆錄顯示,僅這部分人的總被騙金額,就超過100萬元,其中「飛單」詐騙逾70萬元,遠到西藏、新疆地區都有人被騙。

  楊某還在全國很多地區發展下線,因為他要「飛單」的貨,往往是從深圳、廣州等地發出,為了搶在快遞公司之前,他構建了華北、華中、華東、西北、西南5個「配送中心」。化妝品、電子產品、保健品、藥品,什麼賺錢他就做什麼。而他的假貨道具,也分別建立渠道,在全國20多個城市設立了倉庫,採取就地採購的方式。為了減少運輸成本,他甚至藉助快遞公司運貨,給他「打工」,「飛」快遞公司的單。

  這樣一個龐大的詐騙網絡,讓楊某「財源廣進」。他的假道具,進價30元左右,賣給下線80元,先賺第一筆;詐騙成功,他要和下線分成,又賺一筆;甚至自己詐騙過的客戶資料,他還能轉賣給下線賺一筆錢。

  意外收穫

  牽出電視購物二次詐騙團夥

  偵查躍龍公司詐騙案的同時,警方還有意外收穫——被躍龍公司「飛」過單的電視購物商家、位於甌北塘頭工業區的永嘉美潤貿易有限公司(下簡稱美潤公司),也可能涉嫌以假冒偽劣物品,坑害消費者進行詐騙。

  美潤公司是永嘉人陳某敏等人創辦的,通過購買部分省臺衛視購物頻道的電視購物廣告推銷化妝品、紀念品等。陳某敏的詐騙方式主要是以電視直銷為誘餌,「放長線釣大魚」式的步步設套。

  警方偵查發現,美潤公司在一些電視購物頻道推銷各種《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二、三套人民幣紀念大全》,聲稱「這是由中國人民銀行出具《收藏證書》的人民幣套裝,由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錢幣研究會聯合鐵通公司發行,具有巨大的升值空間。現優惠酬賓,進行等值交換。」引誘消費者打進美潤公司的電話詢問。

  據交通治安分局辦案民警鄭強介紹,「用戶第一次購買的錢幣紀念冊,基本上是真的,美潤賺得不多,為的是博取用戶信任。」

  客戶收到「錢幣紀念冊」後沒幾天,回訪部的「電話回訪」就跟過來了。以回訪老客戶、公司低價推出新產品等為由頭推銷,而這一次,如果你購買了,寄來的十有八九是假貨。

  警方對其中幾套號稱「中華國寶文物收藏協會」、「全國毛澤東紀念館聯誼會」和「中國錢幣研究會」等發行的錢幣、玉器等進行鑑定發現,中國根本就沒有這些單位;號稱含有999黃金的玉璽,其表面未發現貴金屬。

  警方初步查明,美潤公司一年的交易額就達到3000多萬元。

  一網打盡

  徹夜抓捕上百嫌疑人

  2013年12月4日凌晨,專案組分赴永嘉、龍灣,同時展開第一輪抓捕行動。本報6名記者通宵跟隨警方行動,全程記錄兩個詐騙團夥被摧毀過程。

  「忽悠」對象的信息疊半米高

  目標地點:和田大廈B幢2504室。目標人物:5人,凌晨5點50分,民警布控。

  8時35分,民警迅速控制陸續進入2504室上班的1男3女。

  2504室裡外間共有36個辦公席位,辦公桌上堆著的資料,都是一些「客戶」信息,包括姓名、地址、聯繫方式、所購商品等,甚至連「貨到先聯繫」、「送貨前聯繫」等備註細節都有。根據排列形式,每頁有20至50條信息,這些個人信息資料疊起來超過半米。辦公室角落還有一箱本子,上面記有他人姓名和電話,大多數記有「籤收」字樣。

  「珍藏版」錢幣卻堆成山

  經警方前期排查,發現市區括蒼西路20號六樓有兩個房間是躍龍公司的發貨點和倉庫。

  當天上午,警方在這裡查獲成箱堆放的眾多假貨,包括DV機、各式手錶、紀念幣和生發素等,不少已打包好,外面貼著EMS和快遞公司發貨單。

  記者隨手拿起一隻男士「金表」,雖然通體金燦燦,不過質感嚴重「縮水」,錶針也不動,根本不能使用。還有號稱「紀念價值極大」「極其稀有」的第四套、第五套人民幣同號紀念冊,僅這一個倉庫,就堆放了足足四個鐵架。警方在該點的一臺電腦裡發現,僅該點一天的營業額,就達到了31萬元。

  80「銷售人員」在打忽悠電話

  上午9時半,甌北健身路一家不起眼的工廠,民警敲開了4樓緊閉的房門。這是美潤公司的窩點。

  房間被玻璃門分隔成6間,三間大辦公室內,用隔板隔出許多電腦機位,近80位「銷售人員」在撥打或接聽「客服電話」。7名「管理層」正在開會,旁邊一間「培訓室」內,還有5名剛入職人員正在進行「入職培訓」。

  大辦公室一角,堆放著假冒紀念章、紀念幣及廉價工藝品。警方從經理辦公室內抽屜搜出一份貨單,記錄著銷售產品的種類、售價等信息,產品達百餘種之多,涵蓋生活用品、保健品、收藏品。一間不起眼的儲藏室夾牆裡,藏著一臺3米高的伺服器,技術人員說,這臺伺服器價值近百萬元。

    》》》相關連結:「美潤」騙術話單揭秘

  記者在和田大廈2504室,查到了大量「話術」文本。一套「話術」開頭為:「你好是XX是吧,上次向你推薦的錢幣紀念冊,回購款你收到了吧,現在我們推出新的收藏品……」其後的內容,就是利用這些收藏愛好者的心理,按照事先設計好的「話術」,無限量地誇大推銷產品的收藏、保值價值。

  這些標明「中華國寶文物收藏協會」等「權威機構」發行,一套一張「鑑定證書」,甚至連鋼印都有的「國寶級」玉璽,究竟是什麼東西呢?市公安局交通治安分局辦案民警鄭強說,河南的玉器市場,這樣一些玉璽一個只要幾百元,而美潤公司售價要達到數千元甚至上萬元。

  至於鑑定證書,「北京、河南的一些古玩市場,做一套證書,帶有鑑定機構的鋼印,成本不到10元錢。」鄭強說。

  小梁是美潤公司內一名「電話銷售人員」,「老闆每天會提供一大串客戶名單及聯繫方式給我,我只需要照著名單打電話就可以,一旦發現有可能『上鉤』的客戶,就趁機推銷產品。」小梁說他也清楚公司賣的是假貨。

  客戶電話投訴怎麼辦?小梁說相應的應對在上崗前有專人培訓,「什麼情況該說什麼話都有一個固定套路。」

本文轉自:溫州網

相關焦點

  • 揭秘新型毒品大案偵破始末!摧毀神秘「膠囊」背後的毒品犯罪網絡
    揭秘新型毒品大案偵破始末!摧毀神秘「膠囊」背後的毒品犯罪網絡 2020-12-10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揭秘新型毒品大案偵破始末!摧毀神秘「膠囊」背後的毒品犯罪網絡
    揭秘新型毒品大案偵破始末!摧毀神秘「膠囊」背後的毒品犯罪網絡 2020-12-10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包裹月」一定要警惕快遞詐騙
    提醒:1.代人收快遞時,要先與當事人進行確認;2.寄件人不詳或者聯繫不上的,建議直接拒收;3.難以確認時,可開箱驗貨看是不是自己的快遞,再決定是否籤收。面對面收貨類騙局網購後,「快遞員」迅速送貨。消費者想拆包裹驗貨,被「快遞員」制止:「必須先付貨款之後才能拿回去拆,否則如果拆了又說退貨,我得自己賠償損失。」等到付清了全部貨款,「快遞員」收了錢之後就藉口還有很多快遞要送,匆匆離開。消費者回家打開包裹一看,網購的物品居然是劣質產品。
  • 包裹丟了?原來快遞公司有內鬼 東莞火車站派出所偵破案值30萬的...
    趙雅婷 供圖南方日報訊 (記者/洪奕宜 通訊員/趙雅婷)快遞公司接連發生包裹被盜案,涉案價值30多萬元。經警方偵查,竟然是公司內部出了內鬼。近日,深圳鐵路公安處通報這起案例,快遞公司員工因心存貪念,監守自盜作案60多次,最終落入法網。
  • 中國郵政回應女快遞員冒充事件:偽造包裹涉嫌欺詐
    )北京】6月16日報導數日前,山東圓通快遞員聶桂英因包裹內缺一個芒果遭到用戶投訴,下跪求對方原諒。此事被網友放至微博後引起廣泛關注。令人意外的是,這一事件不斷反轉,甚至聶桂英還被爆料假冒郵政快遞員向上述客戶寄送芒果,試圖挽回局面。對此中國郵政發博直言:偽造包裹涉嫌欺詐。其昨日發布的微博原文如下:「偽造郵政快遞包裹涉嫌欺詐,是對中國郵政權益和聲譽的侵犯!來自五湖四海的一份份口碑,點滴匯聚的良好聲譽,值得被尊重,不容被侵犯!」
  • 從未下單卻收到「代收貨款」的快遞 小心被騙
    當她把這件來路不明的東西扔了以後,第二天,中通的快遞員竟找上門來,向她收取43元的「代收貨款」。  無獨有偶,全國各地有不少網友都收到了「MTSFhair」的「代收貨款」快遞。中通快遞事後承認,廣州的中通快遞網點曾在兩天內發送了1000件同類快遞,卻至今始終無法聯繫到發貨人,因為寄送「代收貨款」的快遞不需要對商家進行審核。
  • 「為芒果下跪」女快遞員偽造包裹 中國郵政:涉嫌欺詐
    來源: 觀察者網(原標題:圓通下跪女快遞員偽造郵政包裹,中國郵政:涉嫌欺詐、侵犯權益)山東圓通女快遞員因少個芒果遭到投訴下跪求客戶原諒一事持續發酵。6月14日,中國郵政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偽造郵政包裹涉嫌欺詐,是對中國郵政權益和聲譽的侵犯。
  • 廣西南寧警方偵破兩起特大傳銷專案,抓獲違法傳銷人員191名
    5月6日報導,5月6日,廣西南寧市公安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5月5日凌晨,根據廣西公安廳「亮劍·2019」掃黑除惡2號集中打擊收網行動部署,南寧警方調集多警種警力共550多名,充分依託「智慧警務」合成作戰聯偵平臺,破獲兩起特大傳銷專案,摧毀3個聚集型傳銷團夥。
  • 廣西南寧警方偵破兩起特大傳銷專案,抓獲違法傳銷人員191名
    5月6日報導,5月6日,廣西南寧市公安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5月5日凌晨,根據廣西公安廳「亮劍·2019」掃黑除惡2號集中打擊收網行動部署,南寧警方調集多警種警力共550多名,充分依託「智慧警務」合成作戰聯偵平臺,破獲兩起特大傳銷專案,摧毀3個聚集型傳銷團夥。
  • "為芒果下跪"女快遞員偽造包裹 中國郵政:涉嫌欺詐
    (原標題:圓通下跪女快遞員偽造郵政包裹,中國郵政:涉嫌欺詐、侵犯權益)
  • 快遞包裹暗藏貓膩!?這份快遞大有來頭!
    12月5日,西安市公安局經開分局向媒體通報了一起與雲南公安部門通力配合,經過近半年的縝密工作破獲的運輸、販賣毒品案,繳獲冰毒2000克。接到線索後,公安經開分局立即召開專案工作研判會,迅速作出部署:6月25日,由分局刑偵大隊禁毒中隊和明光路派出所成立專案組,明確專案組成員及各小組任務分工,對照時間節點,爭分奪秒展開偵查工作。
  • 自己給自己寄快遞為哪般?原來是保價商品故意損毀騙賠償
    江北警方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3月30日18時訊(記者 陳俊帆)跨省寄保價快遞,自己又乘火車去收件,看似這人有病,其實這人有「招」,咋回事呢?記者今(30)日從重慶警方獲悉,一起涉及全國多個省市,持續近兩年的利用保價快遞騙賠償詐騙案,於去年12月被江北觀音橋商圈派出所破獲。嫌疑人於某的落網也讓快遞公司冤枉賠償8萬餘元之後,終於真相大白。
  • 販毒團夥茶葉夾帶冰毒 快遞安檢時露馬腳
    12盒「鐵觀音」茶葉裡有2盒夾帶冰毒,配上精美包裝,堂而皇之地從廣東寄往甘肅省隴南市。近日,隴南警方跨省追捕,成功偵破了一起近年來隴南市最大的利用快遞運送販賣冰毒案件,共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16名,繳獲冰毒357.5克,海洛因2.75克,吸毒工具冰壺5個。
  • 取件碼在手上 快遞櫃裡的包裹被誰取走了?
    收到了快遞取件碼,打開快遞櫃卻發現裡面空無一物,這是家住南京浦口的王女士最近遇到的事情。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今天(12月16日)上午,南京浦口警方通報了這起案件的偵破情況。那麼,如果快遞包裹找不回來又該由誰來承擔責任呢?
  • 揭秘「網貸」如何變「網騙」:P圖偽造房產抵押證明
    揭秘「網貸」如何變「網騙」:P圖偽造房產抵押證明 原標題:   新華社廣州2月17日電 題:自建資金池 大發假標的——揭秘「網貸」如何變「網騙」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熊豐
  • 藥商王康年盜騙志願軍貨款真相
    王康年卻耍起了花招,據金城滬行報告:「查1951年12月15日廣州行承做大康藥房押匯之廣州鐵路局包裹票一紙(衡甲840號),計西林油十三公斤整,因大康過期未取,本行委託安餘報關行代為提取,殊知已為大康逕行提去,與本行約定殊有不合。」[7]接下來,金城滬行又報告,於此稍前:「大康在我粵行以西藥等押匯計人民幣103650萬元,又向我行續做押匯人民幣24390萬元。
  • 快遞客戶信息遭販賣催生假包裹:滋生利益鏈條
    這些交易網站顯示,被交易的快遞單號來自包括申通、圓通、中通、韻達在內的多個快遞公司,「淘單114」還寫著「單號來源於各地快遞員」。  令人擔憂的是,這些被洩露的快遞單號信息,除了被用來在淘寶「刷鑽」,還可能被用於製造 「假包裹」進行詐騙等違法行為。事實上,因快遞單號信息洩露而引發的入室搶劫案例不時見諸報端。
  • 揭陽警方偵破普寧「凱迪公館」涉黑專案,打掉「地下執法隊」
    (原標題:揭陽警方偵破普寧「凱迪公館」涉黑專案,打掉「地下執法隊」)
  • 離奇包裹郵費2000元 裡面寄的到底是什麼?
    佛山警方破獲公安部目標案件,一跨省郵寄包裹販毒團夥被端 南方法治報訊 記者 尹利勇 通訊員 佛公宣 文/圖 近日,佛山市公安局在禪城分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近期禪城警方偵破的毒品犯罪典型案例。自開展「颶風2016」專項行動以來,禪城分局在市公安局的統一部署下,全力打擊和防範涉毒品犯罪,今年以來共查處涉毒人員1878名,偵破千克以上毒品案件6宗,打掉製販毒團夥8個;偵破公安部、省公安廳督辦目標案件3宗,繳獲各類毒品約30千克。因協助貴州警方收網千克級毒品案件,禪城警方還獲得公安部部長郭聲琨籤發的嘉獎令。
  • 中國郵政推出「快遞包裹」 價格為普通包裹2~3倍
    近幾年一直強調以市場為導向、處於深化改革之中的中國郵政,其包裹快遞業務也悄然開啟了重組大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1月12日獨家獲悉,日前中國郵政內部下發了一份《中國郵政包裹快遞業務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將現行郵政公司和速遞物流公司(EMS)分別經營的包裹快遞業務產品進行了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