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農村的俗語包含著很多的哲理和智慧,而這些話雖然看起來比較簡單,但實際上卻能夠表達多種意思。雖然這些俗語看起來比較簡單,沒有什麼深刻的意義,但一旦深入的理解卻能夠發現其中的哲理性體驗,比如說「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留子孫」說的就是大智若愚的處世態度。但也有一些俗語並不是適應於現在的社會,比如說「有錢不買河邊地,有錢不娶活漢妻」這句話在今天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而對於「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這句諺語,而這句話的最初流傳的原話是「初一的官,十五的娘娘」,那麼怎麼理解這句話呢?在過去的時候有一個地主人家,他家裡雖然家財萬貫,但兩個孩子卻長得非常的醜陋。女兒是十五出生的,為了能讓女兒嫁人,他送出了幾大車的嫁妝,這樣一來很多人都搶著嫁給他的閨女。而出嫁的當日大家看到了這麼多的嫁妝,於是很多人動起了殺人越貨的心思。在剛嫁過去的當天晚上新郎官就被殺害,財寶也被搶劫一空。而這個地主的兒子長的也非常的醜,因此沒有女子想要嫁給他,但之後有一個長相奇醜的女子嫁給了他,同時也獲得了豐盛的彩禮。但在結婚當天兒子看到這麼醜的媳婦,一怒之下將其殺害。
而這個故事流傳到今天就已經變成了男孩不能初一生,女孩不能十五生,因為這些人畢竟克命,能夠讓最親近的人招來禍害。不然的話就是在這些日子出生的子女會一輩子非常的坎坷,多半會死於非命。所以說在過去如果孩子是這兩個日子裡出生的,那大家都會選擇避開這個日子,提前一天或者推遲一天以避開這個不吉利的日子。同時初一和十五兩天都是上香、敬拜神佛的日子,所以在這一天出生的人命會比較硬,孩子一般會克父母。
畢竟十五的時候月亮最圓,這時候的陰氣比較重,所以孩子出生的話會不吉利。而大年初一的時候一般都會放鞭炮,同時這一天也不能做其他的事情,這樣的話孩子出生,那意味著這家人以後都是勞碌命。農村一般都會讓孩子重新認領一個父母,對親生父母只能叫叔、嬸,這樣父母才能不會被孩子影響到。當然也有人說初一十五出生的人一般會大富大貴,但這些都只是一種迷信現象,在今天已經完成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