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寧波網訊 (記者許玉芬) 近日,家住江東區華光城的劉純一老人把他保存了26年的一份《日本向同盟國投降之降書複本》,鄭重地交到記者手中。他激動地表示,要用這份珍貴的文物告訴現在的年輕人,歷史是不能忘卻的。
寧波市新四軍研究會的王泰棟先生在鑑定了日本投降書複本後認為,這份重要的歷史文件在寧波還是首次發現,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前夕面世,有重大的教育意義和紀念意義。
1979年親家見面所贈
劉純一老人曾經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是一位老革命。1979年,他女兒未來的公公第一次和他見面。按照寧波的風俗,親家公見面應該互贈禮品。當時男方的父母居住在臺灣,據說親家公還曾擔任過國民黨空軍高級將領。
令劉純一老人意外的是,親家公拿出的禮物卻是一份薄薄的文件複本。這份禮物的分量太重了!劉純一老人清楚地記得,當時親家公將禮物交給他時一臉鄭重,雙手不住顫抖。親家公當年也參加過抗戰,至於他是如何得到這份日本投降書複本、複本共有幾本等,則未聞其詳。
告訴年輕人記住歷史
26年來,劉純一老人一直珍藏著這份日本投降書複本,從未向媒體或檔案館藏部門透露。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他決定將這份文件交給東南商報,由東南商報向外界披露。
劉純一老人說,「作為一名參加過抗戰的老兵,我有責任將這份資料公諸於眾,讓年輕人受到一次愛國主義教育,感受抗戰勝利是多麼的來之不易,如今的幸福生活是多麼的來之不易!」
正本現存華盛頓國會圖書館
記者在仔細閱讀日本投降書複本時發現,複本是英文版的,文件名稱是《INSTRUMENT OF SURRENDER》(投降書),上面有日本方面和同盟國方面共12個相關人物的籤名,包括當時中國受降代表徐永昌、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美國受降代表尼米茲,以及投降一方的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陸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籤字日期是1945年9月2日。
複本共兩頁,裝裱在一張長約50釐米、寬約40釐米的白色絲綢織物上。由於年代已久,紙質明顯發黃。織物的背面貼著一張細長的紙條,上面用中文繁體字寫著「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日本向同盟國投降之降書複本」,並註明「正本現存華盛頓國會圖書館」。
見證歷史一刻
1945年9月2日,由美國、中國、英國、蘇聯以及其他對日作戰的戰勝國於日本東京灣受降。受降儀式在美軍戰列艦「密蘇裡」號上舉行。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拖著在上海被暗殺者炸斷的左腿,和日軍陸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一起,一瘸一拐地爬上戰艦扶梯,極其狼狽。上午9時04分,重光葵受命代表日本天皇及日本政府,梅津美治郎受命代表日本軍隊,在投降書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
日本投降書複本記錄了正義與邪惡殊死較量後的歷史結局以及和平曙光。其中有一段寫道:「我們謹代表日本天皇、日本政府及日本皇軍總部,茲此接受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六日由美利堅合眾國政府、中國政府及大不列顛政府于波茨坦協議所擬訂的四個條款,和此後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提出的附款。我們茲此宣布日本皇軍總部,所有日本陸軍部隊以及所有日本轄下地區的武裝部隊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我們茲此頒令所有日本轄下地區的武裝部隊以及日本人民立即停止任何敵視行為……我們茲此命令日本皇軍總部立即向日本陸軍部隊以及所有日本轄下地區的武裝部隊的各司令官下達指令,令(他們)必須自發性無條件地投降,確保所有部隊受他們監管。天皇內閣及日本政府必須服從盟軍最高統帥將制定實行投降條款的步驟行政以治理國家……」
史學上有句常說的話: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寧波發現的日本投降書複本是彌足珍貴的歷史檔案,它永遠向中華民族昭示:這是一個不能忘卻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