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寧波發現二戰時日本投降書英文版複本

2020-12-18 荊楚網

中國寧波網訊 (記者許玉芬) 近日,家住江東區華光城的劉純一老人把他保存了26年的一份《日本向同盟國投降之降書複本》,鄭重地交到記者手中。他激動地表示,要用這份珍貴的文物告訴現在的年輕人,歷史是不能忘卻的。

寧波市新四軍研究會的王泰棟先生在鑑定了日本投降書複本後認為,這份重要的歷史文件在寧波還是首次發現,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前夕面世,有重大的教育意義和紀念意義。

1979年親家見面所贈

劉純一老人曾經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是一位老革命。1979年,他女兒未來的公公第一次和他見面。按照寧波的風俗,親家公見面應該互贈禮品。當時男方的父母居住在臺灣,據說親家公還曾擔任過國民黨空軍高級將領。

令劉純一老人意外的是,親家公拿出的禮物卻是一份薄薄的文件複本。這份禮物的分量太重了!劉純一老人清楚地記得,當時親家公將禮物交給他時一臉鄭重,雙手不住顫抖。親家公當年也參加過抗戰,至於他是如何得到這份日本投降書複本、複本共有幾本等,則未聞其詳。

告訴年輕人記住歷史

26年來,劉純一老人一直珍藏著這份日本投降書複本,從未向媒體或檔案館藏部門透露。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他決定將這份文件交給東南商報,由東南商報向外界披露。

劉純一老人說,「作為一名參加過抗戰的老兵,我有責任將這份資料公諸於眾,讓年輕人受到一次愛國主義教育,感受抗戰勝利是多麼的來之不易,如今的幸福生活是多麼的來之不易!」

正本現存華盛頓國會圖書館

記者在仔細閱讀日本投降書複本時發現,複本是英文版的,文件名稱是《INSTRUMENT OF SURRENDER》(投降書),上面有日本方面和同盟國方面共12個相關人物的籤名,包括當時中國受降代表徐永昌、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美國受降代表尼米茲,以及投降一方的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陸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籤字日期是1945年9月2日。

複本共兩頁,裝裱在一張長約50釐米、寬約40釐米的白色絲綢織物上。由於年代已久,紙質明顯發黃。織物的背面貼著一張細長的紙條,上面用中文繁體字寫著「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日本向同盟國投降之降書複本」,並註明「正本現存華盛頓國會圖書館」。

見證歷史一刻

1945年9月2日,由美國、中國、英國、蘇聯以及其他對日作戰的戰勝國於日本東京灣受降。受降儀式在美軍戰列艦「密蘇裡」號上舉行。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拖著在上海被暗殺者炸斷的左腿,和日軍陸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一起,一瘸一拐地爬上戰艦扶梯,極其狼狽。上午9時04分,重光葵受命代表日本天皇及日本政府,梅津美治郎受命代表日本軍隊,在投降書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

日本投降書複本記錄了正義與邪惡殊死較量後的歷史結局以及和平曙光。其中有一段寫道:「我們謹代表日本天皇、日本政府及日本皇軍總部,茲此接受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六日由美利堅合眾國政府、中國政府及大不列顛政府于波茨坦協議所擬訂的四個條款,和此後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提出的附款。我們茲此宣布日本皇軍總部,所有日本陸軍部隊以及所有日本轄下地區的武裝部隊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我們茲此頒令所有日本轄下地區的武裝部隊以及日本人民立即停止任何敵視行為……我們茲此命令日本皇軍總部立即向日本陸軍部隊以及所有日本轄下地區的武裝部隊的各司令官下達指令,令(他們)必須自發性無條件地投降,確保所有部隊受他們監管。天皇內閣及日本政府必須服從盟軍最高統帥將制定實行投降條款的步驟行政以治理國家……」

史學上有句常說的話: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寧波發現的日本投降書複本是彌足珍貴的歷史檔案,它永遠向中華民族昭示:這是一個不能忘卻的紀念。

相關焦點

  • 二戰日本投降書的原件
    二戰日本投降書的原件(現存中國臺北) 二戰日本投降書的原件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結束戰爭。
  • 你所不知道的英文版《日本投降書》:是誰代表中國籤字
    英文版《日本投降書》復件現滬東方網記者看到,何先生帶來的復件是英文版,文件名稱是《INSTRUMENT OF SURRENDER》(投降書),上面有日本方面和同盟國方面共12個相關人物的籤名,包括當時中國的受降代表徐永昌、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美國受降代表尼米茲,以及投降一方的日本時任外相重光葵和陸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
  • 美國旅行最佳紀念品:日本二戰投降書
    我個人推薦:不妨花上3.99美元,把《日本二戰投降書》帶回家。&nbsp&nbsp&nbsp&nbsp說起二戰日本投降,你一定熟悉這樣的畫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日本國歌宣揚軍國主義 被改成英文版向二戰懺悔
    中新網5月30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日本政府自1999年立法通過「日之丸」(Hinomaru)為國旗及《君之代》(Kimigayo)為國歌后,遭到多個民間組織反對,他們最近為喚起國民勿忘二次世界大戰時日軍的侵略暴行,故在網站將《君之代》改寫成兩個英文版本,音韻雖與日語極為相似,但內容則諷刺日本二戰時的罪行,包括南京大屠殺及慰安婦。
  • 日美有一個無法克服致命缺陷 在二戰日本投降書上都寫著呢
    但是,我們發現在這1000年當中,除了元朝曾經2次遠徵日本本土,但是遭遇超級颱風以外。中國一直處於守勢,可以說基本上都只是被動的接招。有時候,從戰略上說,圍魏救趙是一個非常高明的策略。也就是說,你根本無需回應對方給你出的題目,而是從對方存在的弱點反問。因此解放軍大校戴旭教授,就特別強調說;其實日本與中國爭奪釣島,天天擺所謂法律。
  • 二戰日本籤訂投降書時,麥克阿瑟籤名共用5支筆,每支意義都不同
    在1945年的時候,日本在看到原子彈的威力之後,終於撐不下去,選擇了投降,他們在8月15日正式向中國籤訂投降書,9月2號向所有的盟軍宣布投降,而盟軍接受他們投降的代表就是美國的那位麥克阿瑟。那天上午八點左右,日本十一人組成的代表團按時來到美軍的那艘海艦上,準備在投降書上簽字。
  • 1945年9月2日,日本籤署投降書,二戰結束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裕仁天皇發表《終戰詔書》,宣布日本政府願意遵從同盟國提出的無條件投降之要求。圖為8月28日,東京灣內的盟軍艦隊。9月2日,日本投降代表團共11人登上停泊於日本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裡號籤署《日本投降書》,正式無條件投降。同盟國與日本以此形式達成停戰協定。受降儀式在密蘇裡號上持續了23分鐘,並向全世界實況廣播。《日本投降書》首先由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及日本政府籤字(圖),接著由日本帝國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將軍代表日本帝國大本營籤字。
  • 二戰德國籤署蘭斯投降書內幕:史達林拒絕承認
    參考消息網5月14日報導 俄羅斯戰略文化基金會網站5月6日發表題為《蘭斯投降書:「不能取消,也不能承認」》的文章稱,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拒絕按照傳統在5月9日慶祝二戰結束。最近波蘭也加入到這一行列,該國議會通過法律確定5月8日為民族勝利日,同時取消5月9日為勝利和自由日。
  • 日本投降書全文,中國人應永遠銘記心中
    新華社資料圖 視頻資料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標誌著二戰結束的日本投降的籤字儀式,在停泊在東京灣的密蘇裡號主甲板上舉行。 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日本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書上簽字。
  • 和平時刻:《日本投降書》的籤署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投降,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實際結束。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籤字儀式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裡號」上舉行。日本投降書的籤署,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完全結束。
  • 寧波展出二戰日軍地圖 標註軍事目標和物產分布
    孩子們圍著日本投降書等複製件認真觀看昨天上午,寧波市檔案館門口擠滿了人,由寧波市委宣傳部、寧波市委黨史研究室、寧波市檔案局、寧波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聯合主辦,寧波市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 美軍對外執行任務的時候,為什麼要自帶「投降書」呢?
    美帝這個國家與東亞諸國,如中國、日本、朝韓等國不同,投降在美帝的字典裡從來就沒有「可恥」這個含義。無論是被俘後投降、還是主動舉白旗投降,只要符合相關規定,就都是合法行為。▲成建制投降的美國大兵這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便是二戰時期美帝駐菲律賓的太平洋陸軍司令喬納森·溫萊特中將了。在彈盡糧絕之後(顯然有些誇張了),溫萊特中將居然帶著建制基本完整的一萬兩千餘美軍向小鬼子舉起了白旗!
  • 二戰時日本如果不騷擾美國,直接攻打蘇聯,歷史會改變嗎?
    美國一開始處於中立地位,但日本被當時的軍國主義光環衝昏了頭腦,決定偷襲珍珠港,攻打美國。美國一怒之下加入二戰,日本一路敗退,最終在兩顆原子彈的打擊下被迫交出投降書。但是歷史專家在分析二戰時曾提出一個問題:如果日本沒有偷襲珍珠港,轉而攻打蘇聯,二戰會出現不同的結果嗎?答案是不會。
  • 二戰末期,日本「天才」翻譯官一次筆誤,間接讓60萬日本人離世
    1945年5月9日,德國已經正式籤了無條件投降書,法西斯妄想建立的未來世界已經化成夢幻泡影,但盟友雖然倒下了,日本卻有很大一部分勢力在繼續負隅頑抗,甚至準備發動更瘋狂的反撲,而那個時候
  • 二戰日本投降書為啥隻字不提中國?而且用一侮辱性稱呼
    1945年,眼看著再不投降,日本將面臨著滅國滅族的危險,無奈之下,天皇發布詔書,宣告天下,全面停止戰爭,日本無條件投降,消息傳來,日本的軍國主義分子全部呆在原地,繼而抱頭痛哭。而熱愛和平的全世界人民則舉國歡慶。
  • 二戰「勝利之筆」重返「密蘇裡號」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儀式在停泊於日本東京灣的「密蘇裡號」主甲板上舉行,日本外相重光葵和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書上簽字,標誌著二戰以同盟國的勝利而結束。回望70年前的勝利,人們感慨不已。
  • 俄將二戰勝利日調整為9月3日,和中國一致!二戰結束日期有幾種?
    根據該法案,俄羅斯的二戰結束紀念日從9月2日調整為9月3日,將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為同一天。《日本經濟新聞》15日就趕緊對外宣稱:蘇聯曾宣布9月3日為「戰勝日本法西斯勝利日」,在二戰勝利75周年之際,俄羅斯調整二戰結束紀念日,旨在向日本強調戰勝國姿態。
  • 日本投降書原文是什麼?
    據日本宮內廳保存的原版,投降書原名為《大東亜戦爭終結ノ詔書》,由日本漢學家用訓讀體寫成,即用漢字寫出,日語讀音與我們的讀法不同。日本人對重要的事都用漢字書寫,用語非常考究,近似文言文,所以普通日本人很難聽懂。當天天皇通過廣播播送時,不少人只知道跪地聽「鶴音」,不知道到底講的啥,所以紛紛找人解讀翻譯。終戰詔書由天皇裕仁在8月10日召內閣書記官長迫水起草,迫水和資深漢學團隊用了3天時間起草、修改,內閣用了6個小時討論再修改,最後由裕仁籤字通過。
  • 美軍隨身攜帶多國語言投降書,為何偏沒有日文版?多數人都不知道
    要知道訓練出一名美國士兵的代價和成本是極高的,所以美國士兵在作戰前都會隨身攜帶多國語言的投降書,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在關鍵時刻救自己一命!然而很多人發現,美國士兵偏偏從不會攜帶日文版的投降書,這究竟是為什麼?實際上這還是要追溯到二戰,日本作為法西斯國家,多次發動侵略戰爭,士兵各個心狠手辣,什麼手段都能夠用的出來。
  • 二戰勝利75周年紀念日:關於日本二戰投降的五件事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投降,當時在東京灣的美國密蘇裡號戰艦上簽署了文件,正式結束了多年的血腥戰鬥。在一些國家,二戰結束日被稱為V-J日。然而,一些國家將8月15日作為戰爭結束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日本天皇發表講話宣布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