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圍著日本投降書等複製件認真觀看
昨天上午,寧波市檔案館門口擠滿了人,由寧波市委宣傳部、寧波市委黨史研究室、寧波市檔案局、寧波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聯合主辦,寧波市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圖片展正式開幕。本次展覽免費向市民開放,展出時間持續到10月10日。浙江省委常委、寧波市委書記劉奇也來到現場參觀,他表示,這次展出的圖片,是一部了解寧波抗戰歷史的生動教材,是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生動課堂,我們要永遠銘記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的偉大貢獻,永遠銘記在四明大地上革命先烈、先輩們打擊日本侵略者的英雄壯舉。
□記者 樊瑩 攝影 記者 張培堅
侵華日軍繪製的軍用地圖首次對外展出
進入展區的左側,市民會發現三張日軍繪製的軍用地圖複製件,圖紙進行了局部放大。據悉,這些圖紙是首次對外展出。
「早在1905年的時候,日軍就開始對中國進行盜測。1938年,日本間諜資原平三郎以商人面目出現在奉化溪口,並在附近一帶測量地形。」現場負責解說的是寧波市檔案局檔案管理處主任科員鮑林南。作為土生土長的寧波人,她特別提到了兩張地圖:一張是東京新聞社在東京印刷的《東亞軍備態勢明細圖》,另一張是東京丹誠堂作圖印製的《繪入東亞現勢地圖》。
《東亞軍備態勢明細圖》主要是對中國東部各省空軍機場等分布進行標註,每一處都非常精準。仔細研究滬杭甬局部,鄞州方向的寧波櫟社機場清楚可見,當時鎮海附近還有一個用紅筆標出的方框。鮑林南和幾個同事猜測,這個地方可能是日軍在文字資料寫到的「南弘機場」,只可惜寧波本地沒找到更多資料。
《繪入東亞現勢地圖》記錄的是整個中國東部物產分布。我們浙東地區,哪裡盛產柑橘、茶,哪裡盛產酒或者生絲製品,都是一目了然。「我們看到左下角附錄,清晰註明印刷時間,昭和十三年十二月二日,也就是公元1938年12月2日。」鮑林南認為,從這張地圖上可以看出日軍的侵華野心,為了掠奪中國物資。
66歲阿姨感嘆:「歷史不能忘記」
開明街鼠疫災難,上上一輩老寧波人都不會忘記。1940年8月,由石井四郎的七三一部隊與南「榮」字一六四四部隊匯合,在杭州筧橋機場集結,在10月27日飛往寧波開明街上空,瘋狂地投撒許多染有鼠疫病毒的跳蚤、麥粒、麵粉等雜物。
短短三四天,開明街一帶爆發鼠疫災難,僅一個月就死亡110多人。2008年,寧波市黨史研究室調查,當時死亡總人數實際達135人。「小時候,聽長輩們說起那時的慘狀。才幾個晚上,平房裡一家子人都死了,能活下來的都是非常幸運的。」66歲的周阿姨,家住鼓樓街道文昌社區。聽說市裡辦了個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圖片展,早早拉著幾個好姐妹跑來參觀。「歷史不能忘記。」面對三十多年前拍攝的開明街鼠疫場遺址照片,她感嘆,「現在的生活來得不容易,我們每個人都要好好珍惜,以後最好多安排這樣的活動。」
展區現場,還有一群可愛的孩子圍著日本投降書等複製件認真地看。原來,他們都是來自海曙中心小學405班。班主任金海燕說,這是一次難得的愛國主義教育機會,孩子們通過看圖片、文字,對那段有些距離的歷史,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
相關新聞
老英雄向醫院員工講述70多年前抗戰往事
「想起那些犧牲的戰友,回憶70多年前的抗戰歲月,我還是很難過。」9月2日下午,一場名為「向老兵致敬——友好醫院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座談會在寧波海曙友好醫院舉行,劉允棟、章藝林、許寶林、翟秀升、吳湘等多位在友好醫院住院治療的抗戰老兵,面對著醫院的員工,講述起那段槍林彈雨的日子,依舊慷慨激昂。馬石山慘案、平頂山慘案……說到動情處,想到曾經的戰友,以及親眼目睹的日軍罪行,老兵們數度哽咽。
現年90歲高齡的劉允棟老人,16歲就參加了八路軍,參軍不久便遇上了日軍的膠東半島圍剿,經歷了慘烈的馬石山慘案。從反掃蕩,到突圍,到戰鬥,回憶起70多年前的戰爭往事,老人依然印象深刻。「在反圍剿時,看到好多同志在我面前倒下去,現在還是非常難過,我之所以能突圍成功,能活到現在,都是因為他們……」劉老流下了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