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華縣西華營鎮文化滋養農民精氣神

2020-12-23 大河網

    本報訊(記者巴富強通訊員彭世繁)11月19日傍晚,西華縣西華營鎮後樓村文化廣場熱鬧非凡,興趣十足的大媽跳起老年舞,精力充沛的年輕人跳起廣場舞,天真活潑的兒童也跟著大人扭動「小身板」。該村「玩藝總管」高清祥向記者介紹說:「我們村的文藝活動有舞獅子、舞龍燈、竹馬、旱船、盤鼓、腰鼓、廣場舞、老年舞、扇子舞等十多種。」

    近年來,西華營鎮黨委、鎮政府加強文化建設,以文化建設的新成效,不斷滿足農民群眾對先進文化的需求,用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涵養積極向上的文明鄉風,滋養農民群眾幹事創業的精氣神,以文化振興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該鎮在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先後籌資100餘萬元,建成了兩層16間320多平方米的文化站,不但設立了圖書館、閱覽室、微機室、文體活動室、科技諮詢室、廣播影視室、多功能教室,還高標準建設了燈光籃球場,並投資80萬餘元建成面積3800平方米、可容納500人同時健身的文化廣場。文化站每天對外免費開放6個小時以上,為農民群眾提供信息服務、演出場地、圖書閱覽、交流培訓、體育健身、展覽展示、業餘文藝團體排練、讀報欄等8個免費項目。

    該鎮還加強了村級文化陣地建設,31個行政村村村建設文化廣場、農民書屋、圖書室、閱覽室,農民文化娛樂有陣地、有去處。積極挖掘鎮域內文化遺產,把傳統的民間藝術和現代藝術結合在一起,先後成立了26個藝術團隊、16個流動舞臺、20支嗩吶隊和書法繪畫、舞龍舞獅等9個協會,構建了全鎮31個行政村村村都有文藝團體的民間文化大格局。

    近年來,西華營鎮先後榮獲「河南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鎮」「中州名鎮」「周口市文明村鎮」等榮譽稱號。去年,西華營鎮文化站又獲得第七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稱號,成為全省唯一獲此殊榮的鄉鎮文化站。西華營鎮文化「軟實力」變成了「硬支撐」,在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引領下,西華營鎮農業興了、鄉村美了、農民富了,湧現出一批孝老愛親、致富帶頭人等先進典型。

相關焦點

  • 周口西華縣西華營鎮舉辦第六屆書畫展暨民間文化藝術節
    原標題:周口西華縣西華營鎮舉辦第六屆書畫展暨民間文化藝術節在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之際,2月19日,西華營鎮舉辦第六屆書畫展暨民間藝術節,助力脫貧攻堅。
  • 西華縣西華營鎮西華營行政村、新思想、新風貌
    發布時間:2019-08-29來源:河南電視臺作者:石和平村黨支部書記是中國共產黨最基層的負責人,就在這個小小的村官序列中,湧現出一位優秀的黨支部書記,他就是西華縣西華營鎮西華營行政村黨支部書記許小偉同志。
  • 周口西華縣30位農民元宵節舉辦書畫展 被贊"書法之鄉"
    然而周口市西華縣西華營鎮的30多位農民卻過了一個不同凡響的節日。經過數日的籌備,他們的書畫展終於拉開帷幕。近400幅作品布滿了展會大院,來參觀的「遊客」絡繹不絕。據該鎮黨委書記李二偉介紹,西華營鎮一直有寫毛筆字的傳統,曾被民間讚譽為「文化藝術之鄉」。本次參展的人員很多都是書法高手,儘管平時要務農勞作,但是在書法上卻造詣不淺。展會不僅弘揚了中國傳統文化,更加充盈了富裕起來的老百姓的精神世界。
  • 西華縣西華營鎮多形式慶祝黨的生日
    周口日報·新周口客戶端記者 張猛 通訊員 張文慶時值中國共產黨建黨98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西華縣西華營鎮利用多種形式舉行慶祝活動。為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圍繞慶祝新中國第98個生日,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回顧歷程、總結歷史、傳承文化、懷念感恩、發揚精神,營造濃厚氣氛,鎮黨委、政府全體黨員幹部聯合西華營中心校、西華營文化站開展慶祝建黨98周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快閃活動。
  • 西華縣公安局西華營鎮派出所抓獲一名現行盜竊嫌疑人
    2019年7月28日上午8時許,西華縣公安局西華營派出所接群眾報警稱,在西華營鎮李橋行政村附近發現一名形跡可疑人員、並進入王某堂院內準備實行盜竊,被村民當場發現。接警後,西華營所值班民警王克琛迅速出警,將王某貴當場控制。
  • 西華縣西華營鎮 打出脫貧攻堅「組合拳」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農村版記者巴富強 通訊員胡新生 劉勇峰)7月20日早晨,記者走進西華縣西華營鎮劉雙橋村,看到街道上幾位年長的村民正在打掃衛生,其中一位老人劉中書告訴記者,他今年60多歲,是該村貧困戶,過重的體力活幹不了,村裡給他安排了保潔員這份公益性崗位,每月給350元。
  • 河南西華縣舉行第三屆逍遙胡辣湯大賽
    昨日上午,由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河南省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西華縣人民政府主辦,西華縣文廣新局、逍遙鎮人民政府、西華縣胡辣湯協會承辦的中國?西華第三屆逍遙胡辣湯大賽,在中州名鎮——河南省西華縣逍遙鎮常村民族廣場舉行。 為突出大賽的群眾性、廣泛性,賽前,組委會從報名參賽的200多家中,經過資格審查、預賽等形式,決出40家進入決賽。
  • 西華縣2020年麥收紀實
    每年一到麥收季節,不但是農民朋友辛苦忙碌的時刻,也是我們這些攝影愛好者下鄉拍攝的大好時機。儘管天氣炎熱,可是大家的拍片激情一點兒不減。每天起五更搭黃昏,廢寢忘食,背著沉甸甸的攝影器材走東莊串西村,哪兒有收割機就往哪兒跑。特別是遇上個藍天白雲好天氣,簡直就像一群瘋子,啥也不顧了。
  • 西華縣胡辣湯催生「味」動力
    河南日報農村版記者巴富強通訊員胡新生12月4日,記者走進位於西華縣境內的河南胡三姐食品有限公司,看到現代化的胡辣湯湯料生產車間寬敞整潔,10多條自動化生產線有序運轉,車間內一派繁忙景象。在西華縣像宋獻紅這樣通過在胡辣湯湯料生產企業打工,走上脫貧致富路的農民不在少數。
  • 文化新農民 抖出精氣神
    核心閱讀他們是地道的農民,他們肚裡墨水不多,但是,他們在中華優秀文化中浸潤成長。他們的竹編手工藝、中國武術、民間小調、傳統捕魚等傳統文化的因子,被撲面而來的網絡文化、旅遊文化和演藝文化,一一激活,煥發新彩。
  • 新沂阿湖鎮: 「小戲臺」提起了農民的精氣神
    現在阿湖鎮幾乎每個村都有1個農民劇團。有的劇團以演出小戲、說唱、短劇、魔術為主,有的以表演腰鼓、舞獅子、雜耍、演唱為主,有的以歌舞為主。演員多的有近20人,少的也有8~9人,有的還是夫妻、父子或婆媳同臺演唱。阿湖鎮嶺東村支部書記雷佔廷介紹,村裡的幾名文藝愛好者,組成了小劇團,每天排練,義務為村民演出,他知道後當即表態,村裡出點錢,幫他們搭個臺子,購買點鑼鼓傢伙。
  • 河南省農科院糧作所西華縣專家服務工作站揭牌
    周口日報周道客戶端記者 張猛 通訊員 徐其傑12月9日,河南省農科院糧作所西華縣專家服務工作站揭牌儀式在西華縣農科所舉行。省農科院糧作所所長鄭飛,市農科院院長楊青春,西華縣政府副縣長毛茹等領導出席揭牌儀式。
  • 西華縣宋二華建起扶貧基地 幫豫黔兩省 500戶農民脫貧
    本報訊(記者巴富強通訊員彭世繁)3月26日,記者來到西華縣東王營鄉供港蔬菜生產基地——西華縣宋府園林家庭農場。只見上百名農民在採摘、裝卸、包裝、運輸蔬菜,一片繁忙景象。    實踐證明,規模經營土地,是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宋二華與家庭農場周邊村200戶貧困戶籤訂幫扶協議,利用家庭農場幫助200戶貧困戶脫貧。為了真扶貧,讓貧困戶早脫貧,宋二華除高價租賃貧困戶的土地外,還利用蔬菜種植是密集型勞動力的特點,積極吸收種植能手及貧困戶進入家庭農場幹活兒掙錢,保證他們月工資1500元。
  • 西華縣遭遇
    昨日,一個來漯河聯繫孩子轉學的周口市西華縣家長告訴記者,目前西華縣從幼兒園、小學到初中、高中,正刮一股學生「外逃」風。  記者調查發現,在西華縣黃橋鄉東湖村,全村不過數百戶,轉到外地上學者就有30多人。「全鄉就這一所初中,前幾年學生高達1500多人,今年不到1000人,到外地的很多。」黃橋鄉中學一教師對記者說。  因為距離近,高考成績好,漯河成為西華縣學生的首選。
  • 河南西華縣大力發展全鏈條胡辣湯產業
    原標題:河南西華縣大力發展全鏈條胡辣湯產業   近日,記者走進位於河南西華縣境內的河南胡三姐食品有限
  • 河南西華縣:讓孝賢文化活在生活中
    ——西華縣奉母鎮弘揚孝道文化的新探索西華縣奉母鎮敬老院的老人們在一起聊天。圖片來源:河南日報  政府有作為,老人更幸福  在西華縣奉母鎮,隨意走進一個村莊、一戶人家,隨機找一位老人聊聊天,他們都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  老人幸福度和滿意度提升,源於多年來當地弘揚孝道文化。
  • 周口市西華縣將新建一大型4A級文化景區,總投資6.5億元
    周口西華縣是女媧的故鄉,提起女媧都知道有鍊石補天的故事,沒錯,女媧的故鄉就是西華。近年來,西華縣經濟大發展,財政實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老百姓生活也過的越來越好了。人們經濟方面富裕了,就想著沒事到哪兒逛逛,休閒一下。
  • 西華縣:糧食深加工 黑小麥釀成「杯中酒」
    被西華縣當地稱為「釀酒經哥」的河南省宛丘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經文杰對黑小麥頗有研究,一見面就滔滔不絕地聊起了黑小麥的種種好處,富鋅、富硒、抗三高、抗疲勞、抗衰老、富含益生元和膳食纖維等。在他看來,黑小麥除了麵粉、饅頭、麵條這些最根本、最基礎的農產品加工方式,真正能將黑小麥產品的優勢體現出來的方式主要在於糧食深加工——釀酒。
  • 西華縣田口鄉:棗園打棗記
    「天下大棗,田口最好」,這是90年代在西華縣乃至全省流傳的一句家喻戶曉的廣告語。那時候,西華縣田口鄉的幾千畝棗園可謂是遠近聞名,也是全縣農業經濟的一個著名品牌。進入2000年以後,由於管理不善和農民比較利益的驅使等原因,這裡的棗樹大面積砍伐,改為種植其他農業經濟作物,只有該鄉的灘上行政村還有幾百畝棗樹保留了下來。近年來,每到白露季節,西華縣的一群攝影愛好者都要來這裡拍攝打棗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