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X生活X進修:一個臺灣的復旦大學交換學生這樣玩中國(大陸)

2022-01-04 兩岸青年

作者:王永霖

出版社:上奇時代

出版日:2012/9/5

語言:中文繁體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內容簡介:

《旅遊X生活X進修:一個臺灣的復旦大學交換學生這樣玩中國》

一個熱血且充滿夢想的臺灣學生,到中國大陸復旦大學當交換學生,念書+旅遊的生活日記,在旅遊生活中全方位體驗中國大陸特色,發現了不一樣的中國大陸視角。

我的指導教授說:「你的膽子真的很大!」但他也說:「跨出這一步是需要勇氣的。」

我想,翹掉在復旦選修2學分的期末考是需要勇氣的,但很高興因為這2學分的勇氣,讓我看見了不一樣的中國。

我記得我曾經跟朋友說過,我想環遊中國大陸,想去登珠穆朗瑪峰,想去北京故宮,還有感受東北的冷。

朋友問我說,中國大陸現在很多詐騙,一個人去中國大陸,會不會危險?又有另一些朋友說,你一個人環遊中國大陸,遇到了危險怎麼辦?生病了怎麼辦?但這些都是我的夢想。

我想說的是,人生要有夢。因為有夢想,你才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活;也為了夢想,你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本書特點

★最真實的中國大陸印象大揭露

給想要去中國大陸旅遊的人,不管是要幾天遊,都可以在書中找到適合的玩法

★屬於年輕人的熱血漫遊  

打破旅行書上的行程規劃,提供相關的住宿費用與交通信息哦,包括如何買票、各種狀況的處理的疑難雜症。

★交換學生的歡樂與辛酸

大陸與臺灣交換學生的實際生活與申請小撇步,出門在外的各種緊急應對方法,讓爸媽放心的終極絕招。

作者介紹:

王永霖

1987年出生,東吳大學經濟系碩士。

屏東人(但我家離墾丁有100km),熱愛衝浪,還有閱讀一些有的沒的書籍,目前偏好推理小說、歷史小說以及科幻小說,平常沒事喜歡宅在家做鋼彈模型。願意嘗試不一樣的東西,因為我總是相信今天跨出一小步,明天就能跨出一大步;也喜歡體驗不同的事物,畢竟這世界這麼大,沒理由不去看看嘛。但目前的志願是想成為一名經濟學家。

目錄:

‍第一部份

面對未知,我有瘋狂的勇氣 ─西藏

魚在天上遊,鳥在水裡飛 ─四川‧九寨溝

第二部份

因為彷徨,所以有了故事 ─湖南

沒有計劃的享受─貴州

安靜的古鎮─ 雲南

穿梭在歷史場景中─ 重慶

雪白色的驚嘆─ 湖北‧武當山

心碎的意外─ 河南‧少林寺

謎樣的忐忑─ 山東

在古老城都裡,壯麗的記憶 ─北京

當下的溫暖,永遠獨一無二 ─哈爾濱

途中的浪漫─ 內蒙古

第三部份

讀萬卷書,不如去一趟武漢

青春正好─香港

(以上內容轉在自博客來書內容介紹,《兩岸青年》不享有版權)

書評後記:

本書作者是一位東吳大學到上海復旦大學的交換生,小編也是在同跟本書作者一樣在同一個學期到大陸交換學習的,但只不過在遙遠的長春吉林大學。做為一名臺灣赴大陸交換生的生涯,尤其又是研究生的話,的的確確就是在旅行大陸遊遍整個神州大地每片的好山好水。

大陸之大和各地大江南北風土民情的不同,惟有透過自己親身走訪才知道,本書作者透過自己親自走訪旅行神州大地的每個角落,又以精緻細微的方式觀察大陸土地上每個時事物,用自身的經歷分享給每位讀者,本書不只是一本旅行攻略書,最重要的這是一本帶著有故事的旅行文學書。小編在翻開此書時,也不時回憶起當時在交換時走遍大江南北的心得。

小編目前也在大陸求學,加上之前在大陸交換的經驗,在本書中提到在大陸交換的歡樂與辛酸,其實小編覺得出門在外,尤其在大陸求學交換,許多大陸的師長同學對於我們臺灣都是非常熱情且好奇的,我們臺灣同學們其實只要敞開心胸拋開臺灣固有的思維,慢慢融入與大陸同學們深度交流交朋友,我想不管做為到大陸的交換生或學位生,有著大陸生活的經驗在人生的歲月裡也是一種非常難得的體驗,畢竟本身也都是同文同種的中國人,在大陸求學或交換基本上都不會有甚麼太大的困難。

本書在最後也整理的許多到大陸旅行各地的小功略,但本書最大的賣點小編還是覺得是在旅行文學觀察大陸的方面值得一看,因為大江南北太大了,雖然作者去了不少地方但也不全面,要真正做為一個攻略旅行工具書的話還是以坊間旅行工具書比較詳實。小編另外也意外發現到跟小編同一學期到復旦大學的同班同學豪哥,也意外入鏡到本書當中,小編與本書的緣分大概就是同一個學期一起到大陸交換,王同學出了一本旅遊文學書,但小編則用另一種方是默默的記錄兩岸,我想未來相信也會有更多的臺灣同學出版類似求學大陸或交換的書,讓兩岸青年們能夠更加多點機會透過書了解彼此。

註:以上內容除書評後記為《兩岸青年》微信公眾平臺整理編輯外,其他都轉載自博客來網絡書店介紹,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兩岸青年========

投稿郵箱:497748393@qq.com

投稿內容:關於你和臺灣、大陸的所有,字數不限

具體詳情可點擊底部的「閱讀原文」直達徵稿頁面。

「兩岸青年」由一幫臺灣本土青年和從大陸去過臺灣念書的青年合夥創建,旨在帶來兩岸青年最真實的臺灣生活體驗。所推送的內容涉及臺灣遊學、演出、趨勢、臺灣妹妹語音、旅遊等等,歡迎關注我們獲得更多資訊!

相關焦點

  • 大陸學生觀臺灣 記錄臺灣佛教慈濟大學交換生活
    大二下學期,幾乎整整一個學期我把所有精力都放到交換生這件事情上。從一開始的了解交換生,然後看到通知,接下來申請面試,最後成功入選。我是在敦煌的火車上得知自己入選的,興奮之餘把消息告訴給了家人和朋友們。也使得敦煌之行我異常的刻骨銘心。在去臺灣交換之前,剛好認識從臺灣來蘭大交換的幾位臺灣交換學生。
  • 臺灣學生參訪復旦大學:感受真實的上海校園
    中新網上海7月16日電 從光華樓、圖書館、校史館,到燕園、曦園、老校門,十五日,參加「華夏情 文化行」夏令營的臺灣師生,在上海復旦大學參訪交流。  用心感受真實的上海   在復旦就讀的臺灣學生謝東升,向師生們介紹了他在復旦的生活:「吃住都很方便,七、八元在食堂可以吃得很豐盛。大陸學生都很用功,圖書館常常八點半就沒有位置了。復旦有上百個社團,凡是你們能想到的,這裡基本都有。」
  • 她是在復旦求學的臺灣學生,辯論賽最佳辯手,北大見習進修基金項目
    在2019年春季通過望道項目中期答辯後,陳大慈同學通過學校教務處選拔前往北京大學進行兩岸秦惠莙與李政道中國大學生見習進修基金項目的學術交流。2019年暑期,她完成了《中國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應用》的課題研究,受到導師張瀟劍教授的肯定。此外,陳大慈同學還跟隨香港大學喬仕彤助理教授有長期的課題研究經歷,做過豐富的田野調查。
  • 臺灣學生參訪復旦大學:感受真實的上海校園
    中新網上海7月16日電 從光華樓、圖書館、校史館,到燕園、曦園、老校門,十五日,參加「華夏情 文化行」夏令營的臺灣師生,在上海復旦大學參訪交流。  用心感受真實的上海   在復旦就讀的臺灣學生謝東升,向師生們介紹了他在復旦的生活:「吃住都很方便,七、八元在食堂可以吃得很豐盛。大陸學生都很用功,圖書館常常八點半就沒有位置了。復旦有上百個社團,凡是你們能想到的,這裡基本都有。」
  • 大陸學生有望到臺灣上大學
    鄭又平:這一次臺灣的教育部門宣布說即將開始推動讓大陸的學生來臺灣念書,其實他是在落實馬英九他當時在競選的時候做出來的一個承諾,馬英九曾經說過,今天中國大陸整個經濟的崛起,而它的學術水平在全世界也都受到了肯定與重視。如果我們還在那邊做鴕鳥式的心態,拒絕承認中國大陸學歷,拒絕跟中國大陸的學術進行交流的話,會被人家當做笑話來看,會說我們是一個自我閉鎖的心態。
  • 從澳洲交換回中國復旦|淺談回國短期遊學
    按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遊學上海復旦大學為例,需要選修課2個名額,但是等於修了2門課,也就是去遊學14天=2門選修學分,既然是交一樣的學費,也很多同學糾結不知道做什麼選修的同時,也為大家省出不少時間,比如商科本科的同學們,四個選修課的前提,如果連續兩個假期遊學交換項目,就可以提早一個學期畢業喲!
  • 臺報評出臺灣學生最愛10所大陸高校
    參考消息網2月22日報導 臺媒稱,大學學測成績20日已寄發,不少臺灣學生考慮申請大陸名校。目前臺灣學生最愛的大陸10所大學,除了名氣最高的北京、清華、復旦、上海交通大學外,就屬距離臺灣最近的廈門大學最受臺灣學生青睞。
  • 大陸學生有望到臺灣上大學
    鄭又平:這一次臺灣的教育部門宣布說即將開始推動讓大陸的學生來臺灣念書,其實他是在落實馬英九他當時在競選的時候做出來的一個承諾,馬英九曾經說過,今天中國大陸整個經濟的崛起,而它的學術水平在全世界也都受到了肯定與重視。如果我們還在那邊做鴕鳥式的心態,拒絕承認中國大陸學歷,拒絕跟中國大陸的學術進行交流的話,會被人家當做笑話來看,會說我們是一個自我閉鎖的心態。
  • 大陸學生:為什麼我們不願意再去臺灣讀書
    在銘傳大學做過交換學生的劉凱告訴小編,銘傳大學在臺灣私立大學中排名靠前,在國際上也有一定聲望,並且是對陸生最重視的臺灣高校之一。銘傳大學招收的陸生人數大幅下滑,臺灣其他高校也一樣難得陸生青睞。從臺灣媒體公布的數據看,今年臺灣有134校參與招生,比去年142減少8校,但招生名額更是大砍逾半。
  • 臺灣藝術大學校長:可望招收更多大陸學生
    (記者 陳悅)曾培養出李安、侯孝賢、朱宗慶等知名人士的臺灣藝術大學,24日在廈門與福州大學、廈門理工學院籤訂合作協議,未來將在師生交換、文創項目開發等方面進行合作。  協議籤署於正在廈門舉行的第七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由臺灣藝術大學校長謝顒丞與福州大學副校長王健、廈門理工學院副校長吳克壽籤署。
  • 【壹x壹】戶外主題電影分享會 x 何亦紅
    //壹 x 壹,一場戶外主題電影 x 一席思想經歷的對談碰撞
  • 專訪臺灣義守大學校長:已準備好招收大陸學生
    多年來,義守大學熱心兩岸教育交流,是目前臺灣高校中接受大陸交換學生最多的大學。面對即將開放大陸學生來臺就讀,義守大學有怎樣的規劃和準備?日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採訪了義守大學校長傅勝利先生。  傅校長說,多年來,義守大學先後與大陸三十多所大陸結成姐妹校。為此,義守大學特別設立了一個「學文」獎學金,選派優秀學生去大陸高校進行假期的交流活動。從2005年以來,義大吸收了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山東大學、武漢大學、華東科技大學、廈門大學等大陸高校學生來交換學習,而且人數逐年增加。新學期一開學,又迎來211位大陸學生到義大來交換學習。
  • 大陸學生:為什麼我們不願意再去臺灣讀書
    在銘傳大學做過交換學生的劉凱告訴小編,銘傳大學在臺灣私立大學中排名靠前,在國際上也有一定聲望,並且是對陸生最重視的臺灣高校之一。銘傳大學招收的陸生人數大幅下滑,臺灣其他高校也一樣難得陸生青睞。從臺灣媒體公布的數據看,今年臺灣有134校參與招生,比去年142減少8校,但招生名額更是大砍逾半。
  • 專訪臺灣義守大學校長:已準備好招收大陸學生
    多年來,義守大學熱心兩岸教育交流,是目前臺灣高校中接受大陸交換學生最多的大學。面對即將開放大陸學生來臺就讀,義守大學有怎樣的規劃和準備?日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採訪了義守大學校長傅勝利先生。  傅校長說,多年來,義守大學先後與大陸三十多所大陸結成姐妹校。為此,義守大學特別設立了一個「學文」獎學金,選派優秀學生去大陸高校進行假期的交流活動。從2005年以來,義大吸收了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山東大學、武漢大學、華東科技大學、廈門大學等大陸高校學生來交換學習,而且人數逐年增加。新學期一開學,又迎來211位大陸學生到義大來交換學習。
  • 臺籍復旦博士:蔡當局迫使臺胞留大陸以「除後患」?
    (中國臺灣網資料圖)中國臺灣網10月8日訊擁有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的臺中科技大學國貿系教授李隆生接受香港媒體「中評社」訪問時表示,臺灣人申辦大陸居住證存在「推力跟拉力」,拉力是為了生活方便性,推力是大陸的惠臺方案。
  • 臺灣海洋大學攻略 | 在雨都城市的交換生活
    6.當天學校會有電話卡售賣,遠傳和臺灣之星兩種,交換期間無限流量,3000臺幣左右。4.碩士不能修本科生課程,但可以蹭課,我蹭了書法課和法語課,不圖學分和成績,只為充實交換生活。5.學校有很多面向校內校外的進修推廣研習班,如瑜伽、繪畫等,每周一堂課,學生可以打85折,性價比也不錯。
  • 臺灣國立交通大學 交換心得
    而即將選擇踏上這篇土地開啟這段交換生涯的你,必將收穫更加精彩的故事。每個人選擇到臺灣國立交通大學交換,想必都會有自己的初衷。或許,你來這兒只是想放鬆自己,在寶島遊山玩水;或許,你只是想換個環境,呼吸一下異鄉的新鮮空氣;或許,你想在這兒做一個學霸,刷題刷課刷績點做做科研拿拿推薦信……但無論你抱著怎樣的想法選擇來到交大,來到這座島嶼,都希望你能分出自己一部分的時間與精力,嘗試著去更多地了解這片神奇的土地。這一場交換生涯,很可能是你這輩子深入了解臺灣的唯一機會。
  • 兩位李登輝,一位是復旦大學精神領袖,一個卻因賣國被國人唾棄
    《隴西李氏族譜》李登輝像李登輝畢業於臺灣大學農業經濟系,曾在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農業經濟系進修,後赴美國愛荷華大學研究《隴西李氏族譜》是這樣評價李登輝的:「李登輝身為大陸李氏宗族後裔,祖祖輩輩一脈相承,膽敢妄言把臺灣從大陸分割出去,搞什麼」一中一臺「,否認一個中國,令人痛心疾首,這種背祖忘宗行為,不僅吾族廣大李氏宗親,也是全中國人民所不屑的。
  • 【從未名湖到日月潭•人物】一個臺灣大學交換生的北大生活
    在臺期間,北京大學在臺灣大學隆重舉辦「北京大學日」系列活動,並參訪中研院、成功大學、政治大學、臺灣師範大學、中央大學、中山大學(高雄)、東海大學等臺灣高校和研究機構,籤署多項交流合作協議,拜會臺灣友好人士與機構。此外,北大學生藝術團的40名同學還將在臺舉行4場文藝演出。此次訪臺,無論是在人員規模、活動層次還是交流深度方面,在北大校際交流史上都是空前的,也為兩岸的高等教育交流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 大陸學生開始臺大學生活 在臺灣人眼裡很優秀
    隨著臺灣院校的陸續開學,首批赴臺讀本科的大陸學生開始了他們嶄新的大學生活。衣食住行一陣忙亂後,「第一次吃螃蟹」的大陸學生在「社交」中驚奇地發現:原來在臺灣人眼裡自己很優秀。臺灣大學的班級有班代、副班代、學藝、康樂、總務、衛生六個職務,班代即班代表,相當於內地的班長。學藝類似生活委員和宣傳委員的結合,康樂是體育代表,衛生是健康代表,總務則相當於「財政大臣」,管理班級費用等。競選當天,黃志鑫連這幾個名稱都還沒完全弄清楚,根本不在票選範圍內。6名臺灣同學上臺競選,後兩人棄權。競選班代的那個男生,在全班投票時沒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