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立志做復旦校園的斜槓青年,學術、實習、學工、點亮星火;我奮發當中華民族的有為後生,科研、創業、實踐、志在神州!與1000多個復旦好友相處的1000多個日夜裡,感謝太多太多的復旦人在這過程中給予我的支持,我願意成為會發光的人,是因為不願意錯過如此耀眼的你們!我是陳大慈,我愛,所以我在。
陳大慈
法學院
陳大慈同學在學術研究、社會實踐、學生工作等方面均追求卓越,成績斐然;作為一名臺灣學生,她對校園公共事務的參與度極高,熱衷於各類社會實踐、支教公益等活動;作為班級的副班長,運營班級的微信公眾平臺,使其成為班級凝聚力的結晶,廣獲好評;她不僅是一名自我追求上進的學生,更可貴的是待人真誠,堅持保有為集體奉獻的誠摯熱忱。
陳大慈生活照
1、學術科研:博觀約取,厚積法源
在本科學習階段,陳大慈同學有較為長期的學術研究經歷。2018年秋季,在復旦大學本科生學術研究資助計劃望道項目的支持與陳梁教授的指導下,她開展了《海事糾紛委託仲裁調解工作機制運行情況的調研》課題的研究,共走訪上海海事法院、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北京仲裁委等多家機構,形成超過10萬字的調查訪談報告。在研究期間,她與導師曾經受邀參加CIETAC、CMAC、HKIAC、SCMC等組織的多項會議與專家對話。在2019年春季通過望道項目中期答辯後,陳大慈同學通過學校教務處選拔前往北京大學進行兩岸秦惠莙與李政道中國大學生見習進修基金項目的學術交流。2019年暑期,她完成了《中國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應用》的課題研究,受到導師張瀟劍教授的肯定。
此外,陳大慈同學還跟隨香港大學喬仕彤助理教授有長期的課題研究經歷,做過豐富的田野調查。她在院長的推薦下參與了喬教授的課題《中國小產權法律與社會規範的共同演進》的實證研究,於2018年下半年深度調研上海社區,形成超過10萬字的調查分析報告,研究成果已發表,並以此成果參加「改革開放40年上海法學法律人見證的改革發展」主題演講。
最後,自2017年10月起至今,她就擔任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褚榮偉教授研究助理,開展中國市場營銷學術前沿研究與設計學生實踐。陳大慈同學還是觀察中國(OBCN)項目總負責人,該項目已在復旦開展五期,吸引超過300名學生參與調研60個中國城市,並與尼爾森、螞蟻金服、MSC諮詢、我的打工網、木蘭圖創新諮詢、小零科技深度合作,發表研究白皮書。
陳大慈參加滬港商事調解研討會(右一)
2、實習創業:適才廣所,泛舟詣海
在實習與實踐中,陳大慈同學致力於參與全球治理,挑戰自主創業。2019年秋季,她申請並通過了由亞太經合組織設立的亞太示範電子口岸網絡 (APMEN)的實習,在五個月的工作中,她總是熱情澎湃,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彰顯中國青年參與全球治理的志向。因實習期間表現優異,她獲評復旦大學「榮昶學者」全球治理人才培養項目2019年度榮昶高級學者。在2019年12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外交部共同主辦的「2019南南人權論壇」上海參訪活動中,她通過陸志安教授的邀請和推薦,擔任接待參訪團組第四組的組長,圓滿完成了活動組織、要客陪同、外賓接待等各項工作。未來,陳大慈同學志向於盡己之力在本職工作之餘完成更多任務,為改革和優化全球治理注入中國力量。
另外,陳大慈同學帶領團隊參加第四屆與第五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暨2018、2019年復旦大學「泛海杯」創業大賽,2019年項目獲復旦一等獎(僅2個本科生團隊)與三等獎,2018年項目獲復旦二等獎和上海市優秀獎,並且註冊成立公司,獲得復旦大學創新創業學院泛海創業基金支持。創新創業經歷帶給她的是更廣的視野與更強的民族認同感。
陳大慈參加「網際網路+」比賽答辯(左一)
3、學工實踐:同心院校,以道會友
在學生工作與校園活動中,陳大慈同學從不設限,探索大學生活的無邊界精彩。在一次競職演說中,她曾說過,「我希望讓大家相信,我們戮力同心,可以建成復旦大學能留住人、能激發人、很酷很暖的學生組織。」四年實踐,她擔任了復旦大學法學院分團委學生會副主席、復旦大學學生會社團工作部、人力資源部、權益工作委員會等多部門部長,她做到了,她熱愛自己為之奉獻的每一個崗位,她喜歡因此而相遇並共同努力的每一個人。
其次,她活躍在校內校外的大型辯論舞臺上,四年內曾代表復旦大學參加三次國際級比賽,五次國家級比賽與四次上海市級比賽,獲多項國際國內大型辯論賽事獎項與最佳辯手稱號。此外,她還多次擔任復旦大學留學生漢語辯論賽的教練與評委,以辯論之力促進校園內來自各國的同學們用漢語交流,碰撞精彩。
最後,陳大慈同學積極參與復旦大學團委組織的社會實踐、鄉村支教與公益志願項目,本科四年內以負責人身份立項四項實踐,帶隊前往四川巴中支教,獲評2018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大賽二等獎。她還參與海南樂東公益支教項目,連續三個學年擔任復旦大學圖書館志願者,可證明的累計志願服務時長超700小時。
陳大慈參加首屆全國高校電影辯論賽
4、活動志願:點亮星火,志在神州
作為一名在復旦求學的臺灣學生,她熱愛母校、熱愛中國,盡己之力為兩岸青年交流與兩岸融合發展貢獻力量。
她曾代表學校赴廈門大學參加2017年高校港澳臺青年骨幹峰會,赴武漢大學參加第二屆海峽兩岸青年東湖論壇,赴四川省參加2018年中外大學生四川感知行與赴上海財經大學參加2018年「匡時新聲」滬上高校論壇。
陳大慈同學說:「以交流促學習,以溝通促認同,當今中國臺灣青年受惠兩岸和平發展紅利,我是其中之一,更應學會反哺。未來,我將繼續學習深造,以期為兩岸關係的進一步推進和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陳大慈參加中外大學生四川感知行(第一排右二)
陳大慈認為,當代世界,議題從單一走向多元,人從扁平走向立體,她說:「我與在臺的所有愛國青年一樣,我們追求求同存異、和平發展、國家統一。」未來,她將繼續為此,身體力行、不懈努力。
所獲榮譽:
· 2017-2018年度 復旦大學寶鋼教育基金會優秀學生獎學金
· 2018-2019年度 復旦大學本科臺灣優秀學生獎學金特等獎
· 2020年 復旦大學本科優秀畢業生
· 2019年 復旦大學「榮昶學者」全球治理人才培養項目2019年度榮昶高級學者
· 2019年 「泛海杯」復旦大學創新創業大賽暨第五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復旦大學校內選拔賽一等獎(副隊長)、三等獎(隊長)
· 2018年 「知行杯」上海市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大賽二等獎(隊長)
· 2017年 上海市高校政策性辯論邀請賽冠軍與半決賽最佳辯手
· 2019年 復旦大學第二十屆系際辯論賽冠軍;第十九屆系際辯論賽亞軍與大決賽最佳辯手
· 2017年 華語辯論世界盃八強
· 2017年 首屆復旦大學校園治理大賽冠軍(隊長)、季軍
來源:復旦大學 卿雲歌 編輯:材料科學系 劉靜 責編:化學系 王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