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過來!你知道嗎,原來故宮三大殿門前的牌匾是這個意思!

2020-12-17 愛寫字的talker

對於牌匾,很多人都以為只有「正大光明」四個字。而故宮三大殿擁有「高大上」意義的三塊匾額,全部由乾隆皇帝御筆親題。只不過現在懸掛的,都是在故宮維修時的複製品。一直在逛故宮,你可知道這三塊牌匾有什麼含義?

太和殿:「建極綏猷」匾

建:即創建、建立之意;極:原指房屋中脊之棟梁,在此引申為治理國家的最高準則;綏(suí):原義是古代的旌旗或上車時繩索製成的拉手兒,後來也有安撫、順應的意思;猷 (yóu):既有謀劃、功績的意思,也指道和法則。「建極」二字出自《尚書·周書·洪範》中的:「皇建其有極」。

商朝末年,紂王之叔箕子為中華第一哲人,可是被紂王囚禁。後來武王伐紂,紂王自焚而死,周朝建立。箕子重獲自由,武王求教於箕子,箕子為其講解 「洪範大法」,即天地間宏大的法則,其中第五條即為「皇極」,意思就是說君王為萬民之主,應當自己建立宏大中正之道,然後才能教化臣民。「綏猷」同樣出自《尚書》,夏朝末年,夏桀王殘暴不仁,湯順應民意討伐夏桀,建立大商。然後將伐桀的大義誥示天下,即是《湯誥》。《尚書·湯誥》所載:「惟皇上帝,降衷於下民。若有恆性,克綏厥猷惟後」,意思就是天帝將善道賦予世人,使人們有常性,能順乎其道的則為天子。

因此「建極綏猷」的意思就是:身為皇帝,肩負著上對蒼天、下對黎民的雙重使命,既要順承天意建立宏大中正的法則,又要順應大道安撫天下萬民。

太和殿

中和殿:「允執厥中」匾

允:既有同意、答應之意,也指公平、誠信;執:含義很多,在這裡指遵守、堅持;厥( jué):在這兒沒有昏厥的意思,而是代表乃、其、於是;中:即指中正。允執厥中出自《尚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舜為上古時期「五帝」之一,他的王位是堯禪讓的,堯禪讓王位時傳給舜四個字,即「允執厥中」;後來舜將王位禪讓給了大禹,並告誡了他十六個字,便是剛才提到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這十六個字被尊為中華心法,是中華民族的至高文化理論,意思是:「人心危險難安,道心幽微難明,只有精心一意,誠懇地秉執中正之道,才能把國家治理好」。所以中和殿「允執厥中」匾的意思就是:皇帝的言行需要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這是治理國家最好的方法。

中和殿

保和殿:「皇建有極」匾

皇建有極與建極綏猷一樣,同是出自《尚書·周書·洪範》:「皇建其有極」。此乃箕子為周武王講解 「洪範大法」時提到的,別看短短五個字,其中包含著五行、五福、五祀、三德、八政等等諸多信息,是帝王治理天下之根本。

總結起來,意思就是:「天子的訓導,可以作為百姓永遠的行為準則」。因此,「皇建有極」匾代表不偏不倚,取中庸之意,告訴世人,由天子來制定中正的法則,是天下最高準則,在這裡有強調皇權的意思。

保和殿

結語

三大殿的匾額,都是包含強調皇權、和治理天下的大道理,這與三大殿的作用和地位有關,三大殿是紫禁城外朝的核心,也是級別最高的建築,其中又以太和殿為最,太和殿就是俗稱的金鑾殿,是舉行重大朝會和盛大典禮的地方,如皇帝登基、大婚、冊立皇后、命將出徵等。

中和殿居中,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並接受執事官員的朝拜的地方;皇帝參加親祭儀式,會在前一日在中和殿閱視祝文;皇太后上徽號,玉牒也存放在中和殿,並舉行隆重的存放儀式。保和殿在最後,明清兩代用途不同,明代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冊立皇后、太子時,皇帝在此殿受賀;到了清代,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賜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就在保和殿。

匾額所蘊含的意義,集中體現封建帝王治理天下的理想,和至高無上的皇權。家國一體、家國思想自古便有,直到今天不斷傳承。

遇見故宮:御貓、銀杏、紅牆、冬雪……你還想了解故宮的什麼?

「人間仙境」九寨溝:現實版「童話鎮」,有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

還在糾結老人摔倒「扶不扶」?看看你不了解的古代「孝」文化傳承

相關焦點

  • 故宮太和殿門前的獅子,為何導遊不讓遊客合影?原來是保護獅子
    故宮,作為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裡面隱藏著太多秘密和故事。在這個被稱為紫禁城的地方,見證過各個王朝的興衰,也見證過美好或悽慘的故事。來北京旅遊,故宮可以說是每個人必打卡的景點。不論是它的歷史故事還是古典建築,都為人津津樂道。故宮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以及保和殿。
  • 故宮牌匾的秘密,看完這3點你就明白了!
    匾額上的字你都認識嗎?有些匾額上還有「錯別字」,但幾百年過去了都沒人修改,你知道是為什麼嗎?不要急,萃花馬上告訴你!你發現匾額上的「錯別字」了嗎?小夥伴們在午門排隊買票的時候注意過上面的匾額嗎?午門的「門」字最後一筆是直寫下來的,不像我們平時寫的那樣帶一個小鉤。
  • 故宮太和殿牌匾發現塗抹痕跡,前朝牌匾皆為滿文,唯獨後宮有兩種文字
    2006年,故宮博物院對太和殿進行了一次大修。在修繕過程中,工作人員發現了一些不同尋常之處——在大殿的木牌匾上仿佛有滿文的痕跡。太和殿眾所周知,清朝入關,明朝滅亡,滿族皇帝成為了紫禁城的新主人,在對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進行了一番大刀闊斧的修整後,三大殿的牌匾上便刻上了兩種文字:滿文和漢文。前朝三大殿據小哇了解,三大殿還有過曾用名。公元1521年,明朝正德皇帝駕崩,朱厚熜繼位,改年號嘉靖。
  • 北京故宮中和殿懸掛的牌匾是聖賢心法
    說起北京故宮,大多數人都知道,有好多人還曾經遊過故宮。據說外國人來中國旅遊,北京給故宮是必遊之地,因為故宮是中華文明的標誌性建築。很多關於故宮的有趣傳說,比如故宮的房子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故宮內歷代皇帝御筆書寫的牌匾也很多,為人所熟知的大概就是「正大光明」匾額,緣於這個牌匾在影視劇中多次出現。來過故宮旅遊的人們也許有印象,故宮中和殿懸掛的匾額「允執厥中」,是清朝的乾隆皇帝御筆書寫。「允執厥中」一詞值得研讀,這塊牌匾其實大有深意。允執厥中一詞來源於聖賢心法,相傳遠古時期堯將此傳給舜,後來舜又傳給禹。
  • 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誰的牌匾書法好?
    不說到臺北故宮都要看的三件鎮館之寶,單是那些歷代名家法書,都是在書法史上響噹噹的經典之作。 還記得前年在日本舉辦的顏真卿書法特展嗎,其中最重要的展品一大部分出自臺北故宮。
  • 這3個牌匾,內涵豐富,讀了感慨中國文字真是博大精深
    故人們去遊玩,探訪古蹟,不可忽視的首先就是認識牌匾。說起牌匾,避不過去的自然非故宮的兩大牌匾莫屬。1.太和殿的「建極綏(suí)猷(yóu)」太和殿牌匾到過故宮旅遊的人都知道,沿著中軸線,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最為雄偉壯觀的太和殿。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故宮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築物,但並不用於上朝,而用於舉辦各種盛大典禮。
  • 郭沫若題寫的故宮博物院,和臺北的故宮牌匾,哪個書法水平高?
    不說到臺北故宮都要看的三件鎮館之寶,單是那些歷代名家法書,都是在書法史上響噹噹的經典之作。還記得前年在日本舉辦的顏真卿書法特展嗎,其中最重要的展品一大部分出自臺北故宮。李石曾題故宮博物院民國時期,故宮博物院還沒有分家,那時候的牌匾,是由民國元老李石曾所題寫的,書體帶著明顯的掩體風格,大氣沉穩。這個牌匾的字徑很大,每個字超過一米。
  • 你知道為什麼西安的城隍廟叫「都城隍廟」嗎?有什麼特別意思嗎?
    城隍廟,大家都熟悉,在我們中國的古代,城隍廟可以說是當地一個很重要的角色,通常都是過去一個有功於當地百姓的人,才能被封為城隍爺,可以說城隍爺是我國古代眾多神靈中雖不起眼,但受祭祀也是非常多的一位神,民間相傳,城隍爺會守護這個城和城裡的百姓,所以基本上中國那個時候每一個城市、鄉鎮都會有一個城隍廟
  • 中國除北京故宮之外,還有其他三大故宮,你知道在哪嗎?
    說到故宮,相信大家都會很熟悉,很多朋友都已經去過故宮了,我們都知道故宮位於北京,但實際上中國有四個故宮,你知道另外三個故宮在哪裡嗎?今天,我想向你介紹這三個紫禁城。首先,南京故宮又稱明故宮、南京故宮,是明朝首都應天府的皇宮,前後歷時20多年,佔地面積101.25萬多平方米,它是中世紀世界最大的宮殿建築群,被稱為「世界上第一座宮殿」,作為中國古代都城建築的大師,南京故宮承襲了明官建築的母系北京故宮。
  • 韓國「故宮」牌匾都是中文,當地人需要導遊,而中國遊客仿佛回家
    有多少人已經厭倦了大都市的快節奏生活,想去親近自然到世界各地出去走走,看一看這個世界美妙的風景。只要能夠讓自己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很多人會選擇出國旅遊,去異國風情的地方了解其他國家的人,風俗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讓自己的知識更加的豐富。
  • 鹿港天后宮中有很多牌匾,其中有三塊牌匾,一般人不知是什麼意思
    建築精緻,香火鼎盛,門頭掛有許多牌匾,其中有三塊牌匾,一般人卻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鹿港天后宮是怎麼來的?與媽祖有關。「媽祖」是中國東南沿海人民的海神信仰。她原名林默,因救助海難,於宋太宗雍熙四年九月初九逝世。
  • 故宮的這些小知識你都知道嗎?原來故宮大缸是這個作用,午門不是...
    文丨看乎Li(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一座紫禁城,寒來暑往多少風霜吹不散他的過往,金磚紅瓦多少來客猜不透他的神秘。世人都愛雪中的故宮,漫天鵝白的大雪覆壓著琉璃金瓦,點點雪花的間隙中閃耀的,不是青磚紅牆,鎏金尖頂,而是遺留在這片巍峨城樓中的回憶。
  • 故宮大殿上牌匾背後的故事你可知道?
    昨天在紫禁城裡些牌匾背後的國家哲學(一)這邊文章裡,分別為大家分享了故宮太和殿建極綏猷匾、中和殿允執厥中匾、保和殿皇建有極匾背後的故事,今天接著分享故宮另外幾塊耳熟能詳的牌匾背後的故事。從雍正朝開始實行秘密立儲制度,把裝有皇儲名字的錦匣放在正大光明匾後,使得這塊匾的附加值與神秘性大大增加,在戲曲小說、影視作品中頻頻出鏡,知名度也一路走高,不管來沒來過故宮,很多人都能對正大光明說上幾句。
  • 故宮真的經常鬧鬼嗎?有怎樣的經歷嗎?
    大家都知道,故宮又名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皇宮是什麼地方?皇帝住的地方,尋常百姓是不可以進入的,越是進不去的地方人們的好奇感越強越覺得神秘,都不知道裡面到底怎麼樣。同時和皇帝住一塊的不是太監宮女就是妃嬪,中國人自古就有「陰陽」的這個概念,在傳統觀念看來,女子屬「陰」,而太監又是缺少了「陽」,這樣一來,故宮裡的人除了皇帝是「陽」以外,都是「極陰」的。
  • 去吃自助餐,為啥服務員一直過來收盤子?原來還有另外的意思
    去吃自助餐,為啥服務員一直過來收盤子?原來還有另外的意思就是現在自助餐在我們身邊已經是越來越多了,其實自助餐這個隱身模式也是讓大家都非常喜歡的,很多人都在吃飯的時候會選擇去吃自助餐,因為大家都知道自助餐,這個飲食也是非常方便的,大家進去之後可以想吃什麼拿什麼,而且自助餐廳裡面的食物種類很多,可以滿足不同人的需求,所以說現在也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歡的。
  • 說說故宮裡的牌匾:太和殿裡的這塊最高大上
    這幅照片攝於故宮最重要的大殿——太和殿,相信每個去故宮的人不管是第幾次去都會在這裡駐足,沒辦法,影視劇把它渲染的太高大上了,天天熒幕裡就只見皇帝坐裡面,但其實這座大殿皇帝平時用的很少,只有上大朝禮,比如新皇登基、冊立皇后等才在裡面坐一坐,其餘時間都是關著大門的。
  • 越南「山寨」版的故宮,到處是漢字牌匾,居然還成了世界遺產
    當然了,這也跟故宮曾經的歷史有著關係,作為曾經的皇宮,故宮見證了一個個朝代的興盛衰敗,這裡也誕生了獨特的故宮文化。那你知道麼?在世界上有這麼一個「翻版」的故宮,在那裡到處都能看到漢字牌匾,有著濃濃的中國風格,而這個景區還被評選為了世界遺產,這個景區就是位於越南的順化皇城。
  • 揭秘北京故宮不為人知的神秘之處,乾清門前耷耳獅、段虹橋上護襠獅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時稱為紫禁城,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的精華。故宮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其中外朝的中心是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稱為前三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則是乾清、交泰、坤寧三大宮,稱為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地方。
  • 情報站|濟南大明湖牌匾上的「明」字為啥多了「一橫」?你知道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互動編輯 王雪飛大明湖是山東省濟南市區湖泊、濟南三大歷史名勝之一,大明湖景色優美秀麗,湖水水色澄碧,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天下第一泉風景區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那麼,你知道大明湖的牌匾上,「明」字為什麼多了「一橫」呢?11月23日下午,壹粉「老馬視圖8612」向齊魯晚報官方客戶端齊魯壹點情報站發來一則情報,壹粉發現濟南大明湖的牌匾上,明字多了一橫,這到底是故意為之還是錯字呢?經常行走在大明湖的你,是否也發現了這一情況呢?
  • 去故宮吃個火鍋嗎?故宮裡開了火鍋店,菜單就像聖旨,有點意思!
    去故宮吃個火鍋嗎?故宮裡開了火鍋店,菜單就像聖旨,有點意思!前段時間朋友和我說,要去故宮一起吃個火鍋嗎?我以為他是在開玩笑,但是這是真的!因為故宮裡真的開了一家火鍋店。在大年初一,故宮奉旨開業,在神武門東側的角樓餐廳,開了一家火鍋店。這家火鍋店賣的是慈禧太后最愛的萬壽菊花鍋,雞湯加上菊花,美味又美容。故宮是一個神聖的地方,是古時候的皇宮,是皇帝居住的地方。隨著新中國的成立,故宮成為了國民的博物館,裡面很多人地方還是保留了原有的樣子提供遊客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