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潯溪「改水改廁」工程不紮實 自來水不能喝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9月22日,南城縣潯溪鄉潯溪村村民擰開自來水龍頭,流出來的水渾濁不堪。村民們說,這水只能將就著用來洗衣服,做飯、燒開水仍要用壓水井裡的水。在部分村民看來,去年,該村在新農村建設中實施的「改水」工程虎頭蛇尾,「改」出的水根本不能飲用,修建的過濾水塘和化糞池也未達到相關要求。

  水龍頭流出渾濁的自來水

  面對記者對「改水」和「改廁」的詢問,村民們都搖頭。

  「自來水是通了,但水根本沒過濾,就是山泉水從山上流到池塘裡,再從池塘裡流到我們家裡來。」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村民向記者透露。

  另一名村民也證實了這種說法:「那水不能喝,雨季的時候山上流下來的都是渾濁的泥水,池塘就是一個中轉站,沒有任何過濾設備。」

  記者在村民中走訪得到證實,由於接通的山泉水經常渾濁不堪,且沒有經過任何過濾處理,潯溪村大部分村民飲用的依舊是自家的井水。

  潯溪鄉鄉長鄧一鳴承認,去年在新農村建設時只修了一口蓄水池,接到村民家中的自來水,的確沒經過淨化和過濾處理。

  化糞池是沒出口的水泥坑

  類似的問題也出現在「改廁」中。

  「都建了化糞池,但我沒用,我還是用我家原來的。」說到為何不用政府建的化糞池時,一名村民說:「它沒有通向外面的管子,就是一個封閉的水泥坑,沒法用。」村幹部當場打開幾個修建的化糞池,均是沒出口的水泥坑,有的甚至連池子底部都沒用水泥「兜底」,任由糞水往地下滲漏。

  「因為沒接管子,排不出去,所以我讓他們別封底,讓糞水自己慢慢向地下滲。如果封了底,糞水不久就會溢出來,很麻煩。」在該村民看來,雖然化糞池沒兜底是自己的意願,但也是因為化糞池的糞水不能通過管道往外排,才做出這般無奈之舉。

  鄧一鳴解釋稱:「我們考慮到方便一些村民掏糞水澆菜的習慣,有的就沒有出水口,因為他自己會時不時掏掉,就不會溢出來。」

  對於「新農改」文件中對於化糞池的具體要求和標準,鄧一鳴表示按常理是應該接管子,讓糞水外流,但文件中對此並沒有詳細要求。

  省新農村建設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按常理,新改造的農村化糞池應是包含糞槽口和過糞口的,但不排除改造過程中尊重村民意見,將化糞池完全封閉,有助於村民澆菜使用。該村化糞池是否合乎標準需現場查看才能下結論。

  鄉裡稱新農村建設資金緊張

  「我們去年就完成了『改水』項目的建設,主要是方便村民生活用水,其實就是接水方便他們衝廁所。」據鄧一鳴介紹,潯溪村的絕大多數村民飲用水都是取地下水,不會去喝山泉水,該村新建的池塘也並非過濾池,改造後的自來水是方便村民的生活用水。

  談及對自來水的理解時,鄧一鳴稱:「『改水』確實是要求通自來水,但沒說一定是要能喝的,生活用水也是『自來水』,而且新農村建設資金有限,如果要接通達到飲用標準的自來水,還要修淨水池和過濾池,錢根本不夠。」對於「改水」中「水」的具體達標要求,鄧一鳴表示自己也並不十分確定,需要到縣裡相關部門去了解。

  鄧一鳴告訴記者,政府在潯溪村「改水」項目上花了4萬元左右,潯溪鄉所有村莊在去年底就基本完成了包括「改水」在內的「三清理六改造」的新農村建設,並於今年2月通過相關部門驗收,驗收時也沒出現問題。

  潯溪鄉黨委書記徐國斌透露,新農村建設在實際推廣中存在特殊性和困難:「這次新農村建設和以往的一些政策相比有點不同,文件很明確,建設需要政府、社會、農村和農民共同投入,政府出資的比例就一半左右,需要發動社會和村民積極籌款,但實際上很難從村民身上籌到錢。」

  縣裡稱改造只能一步步來

  據悉,我省2006年就下發了相關文件,對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了較細緻的要求。關於改水,文件要求:做到逐步飲用上衛生安全的自來水。根據不同地方的水源條件,50戶以上的村莊以自然村為單位,使用小型供水設備抽取地下水或引山泉水……基本實現自來水。自來水的水質要衛生安全,收費要規範,儘可能減輕農民負擔。

  談到對「改水」工程中的「自來水」的理解,南城縣委農工部部長陳景平說:「目標當然是可以飲用的自來水。」得知潯溪村的相關情況後,陳景平表示:「南城此次新農村建設資金上確實存在缺口,在項目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只能逐步建設改造,畢竟我們很多農村原來條件比較差,在改造時不能一蹴而就,只能在現有資金條件下一步一步來。」

  陳景平說,雖然南城縣大部分鄉鎮最近這一輪的「新農改」工作已經驗收結束,但依然會去各鄉鎮檢查工作成果,確保工程中專款得到專用,讓群眾滿意。 江西日報記者 杜金存 見習記者 卞 曄

相關焦點

  • 民樂:改水工程讓2.54萬人喝上甘甜水
    民樂:改水工程讓2.54萬人喝上甘甜水每日甘肅網12月17日張掖訊(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鄭朝華 通訊員鄧永德)水是生命之源,更是民生所需。今年,民樂縣加快實施苦鹹水改水工程項目,通過採取水源置換、集中淨化消毒等工程措施,不斷提高農村飲水安全保障,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告別苦鹹水,喝上了便捷健康的甘甜水。
  • 兗州美麗鄉村改廁記
    他高興地說:「由旱廁改成水衝式的廁所,乾淨衛生,沒味了。」  從去年7月份開始,兗州區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在全市率先開展改廚改廁試點建設。目前,全區已有4萬多戶(含城中村和新型農村社區)完成水衝式改造,38個村整村完成改造,走出了一條具有兗州特色的廁所改造之路。
  • 山東榮成:改廁「改」出新生活
    新華社濟南7月3日電(記者王陽)「現在家家戶戶旱廁改水廁,方便又乾淨,而且老百姓不花一分錢。」走進山東榮成市蔭子鎮店子泊村村民王長國家中,只見院角的廁所小房裡裡外外都收拾得乾淨整潔。味大不說,夏天蒼蠅蚊子都碰頭,孩子回家都不願意進去。談及農村改廁和汙水處理一體化建設,俚島鎮煙墩角村村黨支部書記曲學軍感觸頗深。「以前村裡的汙水直接流到村南河裡,河水汙染嚴重,由於天鵝喝淡水,對水質要求非常高,這裡天鵝也越來越少了。
  • 農村改廁為什麼廁所裡面不管?
    農村改廁是好事,但是改不到位,只能是農民遭罪。我們這裡就實行了農村改廁,已經有五六年了,讓我來談一下改廁以後的實際情況。2014年我們村村委會通知願意改廁的農戶趕快報名,農村改廁的原則是自覺自愿不強迫,改廁所需材料全是國家管,改廁戶只需提供一對陶瓷大甕。
  • 華陰市羅敷鎮:讓「改廁革命」點亮鄉村美麗家園
    我作為五裡村包村幹部,參與農村改廁工作,操作一些資料整理等工作。從挨家挨戶排查衛生廁所的戶數開始,到與非衛生廁所戶群眾溝通是否願意改廁,向他們講明獎補政策,在到統計同意改廁農戶的姓名身份證號等信息。從各個方面參與這項工作,更加全面的了解了這項重要的民生工程。說起農村衛生廁所,所有人都會嗤著鼻子的說:「又髒又臭!」
  • 宜秀區大橋街道象山村:「美麗鄉村」助力貧困戶改廁,改出美好生活
    安徽網安慶消息   「沒花一分錢,我家的水衝式廁所就改造完成了,輕輕一按,既乾淨又方便,真要感謝黨的好政策!」提起家中用上的水衝式廁所,宜秀區大橋街道象山村婁戶組貧困戶曹鳳霞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說起以前的廁所,曹鳳霞感受頗深。「上個世紀90年代的廁所,都是茅廁,一個茅坑兩塊磚,三尺土牆圍三邊,一塊布簾遮半邊。
  • 馬鞍山和縣烏江鎮:建立改廁維修清掏服務站 推進「改廁」後續管護
    馬鞍山和縣烏江鎮:建立改廁維修清掏服務站
  • 明光:「五到位」全面完成2020年農村改廁任務
    截至7月底,全市已完成農村改廁5122戶,佔全年5000戶任務的102.4%,已全面完成2020年農村改廁工作任務。系統謀劃到位。認真總結借鑑省內改廁工作成功地區的經驗,以工程化思維謀劃2020年改廁項目,從摸清底數、制定方案到開工建設、建成運行等各個環節,按不同技術路線編制相應的標準化操作規範。組織指導到位。
  • 普寧農村改水惠及40萬百姓
    「飲水難」,用上了潔淨衛生的自來水,喝上了「健康水」。2001年,普寧市多方籌資2000多萬元投入改水工程,解決了燎原、麒麟、南徑、軍埠鎮和流沙北街道等部分村10多萬人飲水問題,喝上自來水的群眾將市委市政府改水舉措稱為最得民心的「民心工程」。 據悉,自2002年開始,普寧市開展新一輪改水工程,至今全市又有30多萬農民用上了自來水。普寧市委認為,改水是普寧的大事,政府要將這件深得民心的大事抓緊抓好,才能將民心工程真正落到實處。
  • 南陵縣:貧困戶改廁「123」
    小康路上不落一人,脫貧途中不丟一戶。讓貧困戶生活脫貧,更要讓他們精神面貌和生活習慣上有所轉變。如何讓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轉變傳統農村衛生習慣,享受廁所革命帶來的健康生活,南陵縣工山鎮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今年65歲的趙明海,是南陵縣工山鎮柏二村的一名貧困戶,在政府的幫助下,如今老趙的年純收入達到1.2萬元,已經順利脫了貧。
  • 餘嶽雄督查農村改廁工作
    8月13日上午,市委副書記餘嶽雄前往雲湖街道和長塘鎮督查農村改廁工作。副市長夏逢響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餘嶽雄一行先後來到雲湖街道石咀村、長塘鎮馬安村,每到一處都認真聽取各村改廁情況匯報,詳細了解改廁施工標準、工程進度、目標完成等情況,對改廁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建議和要求。
  • 盤錦市實施農村改廁10.1萬戶
    原標題:實施農村改廁10.1萬戶「冬天在室內上廁所,真是太方便了!」盤錦市盤山縣太平街道張家村村民張淑琴家的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工程完成後,她家的衛生間讓人眼前一亮,水衝式陶瓷坐便器、熱水器、洗漱盆等設施一應俱全。
  • 雨花區跳馬鎮近三年改廁10170座 石燕湖美麗屋場「美翻了」
    (今年,跳馬鎮有關部門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推進、好字當頭、質量優先」的要求,紮實推進農村改廁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今年,跳馬鎮有關部門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推進、好字當頭、質量優先」的要求,紮實推進農村改廁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數據:近三年改廁10170座  「一個土坑兩塊磚,三尺土牆圍四邊。」這曾是農村廁所的真實寫照。而如今,農村還是這個農村,「味道」卻大不一樣。「我家最開始用的是旱廁,搭兩塊板,稻草蓋一蓋,蒼蠅、蚊子多得很。
  • 【嶽陽市】君山區萬餘農戶自主申請改廁
    「改廁是件大好事啊!過去的廁所又髒又臭,蒼蠅滿天飛。現在改了水廁,既方便又衛生。」9月22日,嶽陽市君山區許市鎮黃金村村民張忠義高興地指著新改建的化糞池向記者介紹。  君山區將旱廁作為本年度重點改廁對象,目前農戶改廁自主申請10585戶。
  • 因地制宜改廁 群眾才會說好
    他告訴記者,7年前,他家翻蓋房屋時,按照村裡的標準修建了水衝式廁所,樣式、潔具自己選,村裡驗收達標後給予補助。&nbsp&nbsp&nbsp&nbsp前南峪村是我省較早進行改廁的村莊,該村所有農戶都用上了水衝式廁所。記者在村裡看到,各家廁所有蹲便、有座便,都非常乾淨衛生。
  • 農村改廁是一個旱廁蹲便器能直接在上面安裝個坐便器嗎?為什麼?
    農村改廁是件大事,也已經推行幾年了。我們這邊基本上已經改完,改造流程和花費程度是各不相同的,這個由於各地規定不一樣,所以出現不同也屬正常。有人說他們改的都是蹲便,我想在原有的蹲便上安裝一個坐便可以嗎?這個改廁各的規定是不一樣的,黑嫂說一下我們這邊是怎麼改的,然後咱們再說一下這個蹲便上面改坐便可以不可以。
  • 板橋鎮環保2020年度工作總結及下年工作計劃(改水改廁、垃圾處理)
    三、加強目標管理,開展重點整治1、板橋鎮水平村山許新村汙水處理廠建設完工後由於沒有專人維護等原因,已不能正常運行。於今年10月份開展內部設施檢修,維護和更換工作。目前所有管道已進行清理、清掏和重新施工,設備已更換調試,汙水處理廠已整改結束,能正常運行。2、加強對「小散亂汙」企業的專項整治。
  • 匯鑫街道為292戶貧困群眾「改廁」
    這個月初,街道帶人來看了,覺得不安全,就幫我將牆面、地面進行了硬化,還幫著安裝上了防雨頂棚和廁所門。」近日,記者在高唐縣匯鑫街道楊老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王長山家,見到了改造後的廁所。王長山說,令他想不到的是,整個「改廁」過程他沒花一分錢。    今年9月初,高唐縣匯鑫街道以貧困戶庭院環境提升工作為契機,將提升貧困戶廁所環境納入重點,在全街道範圍內大力推進貧困戶「改廁」工程。
  • 紮實開展各項工作 太原市尖草坪區立行立改984個問題
    自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以來,尖草坪區把學和做結合起來、把查和改貫通起來,紮實開展各項工作,並結合實際,創新實踐、多措並舉、多管齊下,讓主題教育出新出彩、亮點紛呈。12月23日尖草坪區消息,通過出實招、做實功,該區立行立改問題984個,提高主題教育成效。
  • 【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衛生小角落 改廁大民生
    【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衛生小角落 改廁大民生 2020-12-09 1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