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區大橋街道象山村:「美麗鄉村」助力貧困戶改廁,改出美好生活

2020-12-13 安徽網

安徽網安慶消息   「沒花一分錢,我家的水衝式廁所就改造完成了,輕輕一按,既乾淨又方便,真要感謝黨的好政策!」提起家中用上的水衝式廁所,宜秀區大橋街道象山村婁戶組貧困戶曹鳳霞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說起以前的廁所,曹鳳霞感受頗深。「上個世紀90年代的廁所,都是茅廁,一個茅坑兩塊磚,三尺土牆圍三邊,一塊布簾遮半邊。一到下雨天,上廁所還得打傘,腳下更是溼滑,就怕一個不小心給掉進糞坑裡。你別說,小時候真的有孩子掉進去過,那時候的廁所,不僅髒臭還不安全。」曹鳳霞對象山村扶貧專幹說。

判斷一個村是否文明,是否富裕,從廁所上面就能夠看出來。象山村位於安慶市宜秀區北部,距離安慶市區10公裡,毗鄰高速入口及安慶民航機場,機場大道穿村而過,交通便捷,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全村轄10個村民組,居民戶557餘戶,人口140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4戶83人。於2017年全部實現脫貧。2018及2019年象山村依託」美麗鄉村」政策開始了對象山村中心村3個村民組進行「廁所革命」,所有中心村貧困戶旱廁改成了水衝廁所,現在中心村裡的衛生面貌徹底改變,生活環境越來越好。

「現在好了,政府出錢幫我修了水衝式廁所,還在廁所裡面裝上了太陽能燈,再也不用擔心颳風下雨,也不用半夜打手電筒出門了,蹲在裡面解手真是安逸。」象山村桃園組貧困戶黃仲奇說。

「衛生改廁作為一項民生工程,對老百姓來說是件好事,可以讓農村家庭用上乾淨無味的衛生廁所,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也是重塑農村文明新風重要舉措,讓群眾獲得更多的滿足感。 」象山村委會主任潘宜順說。

象山村依託」美麗鄉村」政策進行「廁所革命」只是安慶市宜秀區大橋街道農村改廁的一個縮影。小廁所連著大民生。據了解,宜秀區紮實開展人居環境提升民生工程改造,按照「試點先行、逐步推廣、先易後難」的原則,穩步實施農村改廁工作。宜秀區根據農戶房屋結構、地形地貌、家庭情況以及實際需求,因地制宜,確定改廁模式,分門別類,實行一戶一策。對改廁戶的檔案做好審查、驗收、歸檔,並安排專職人員進行「一戶一檔」系統錄入。      

象山村充分利用廣播、村微信政策宣傳群、上門入戶等方式,宣傳農村改廁的優惠政策,積極鼓勵一部分家庭條件好,衛生意識強,有改廁意願的貧困戶率先進行改廁,抓點帶面,號召群眾參與到改廁施工、監督管理等工作中來,提高群眾參與度和工作透明度。目前,象山村新改造廁所170個,投入上級撥款和村自籌資金共計85萬元。下一步計劃對接宜秀區相關部門,準備對剩下的7個村民組進行「廁所革命」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象山村的老百姓都會用上乾淨衛生的水衝式廁所。(江濤)

相關焦點

  • 南陵縣:貧困戶改廁「123」
    讓貧困戶生活脫貧,更要讓他們精神面貌和生活習慣上有所轉變。如何讓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轉變傳統農村衛生習慣,享受廁所革命帶來的健康生活,南陵縣工山鎮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今年65歲的趙明海,是南陵縣工山鎮柏二村的一名貧困戶,在政府的幫助下,如今老趙的年純收入達到1.2萬元,已經順利脫了貧。
  • 兗州美麗鄉村改廁記
    從去年7月份開始,兗州區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在全市率先開展改廚改廁試點建設。目前,全區已有4萬多戶(含城中村和新型農村社區)完成水衝式改造,38個村整村完成改造,走出了一條具有兗州特色的廁所改造之路。
  • 匯鑫街道為292戶貧困群眾「改廁」
    這個月初,街道帶人來看了,覺得不安全,就幫我將牆面、地面進行了硬化,還幫著安裝上了防雨頂棚和廁所門。」近日,記者在高唐縣匯鑫街道楊老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王長山家,見到了改造後的廁所。王長山說,令他想不到的是,整個「改廁」過程他沒花一分錢。    今年9月初,高唐縣匯鑫街道以貧困戶庭院環境提升工作為契機,將提升貧困戶廁所環境納入重點,在全街道範圍內大力推進貧困戶「改廁」工程。
  • 聶堆鎮:貧困戶成了建設美麗鄉村的「主力軍」
    周口日報·新周口客戶端記者 張猛 通訊員 魯中行每天早早起床打掃街道,對西華縣聶堆鎮村級保潔員來說,既是一份工作,又是一種習慣。這些村級保潔員基本上都是本村的貧困戶或困難群眾,在人居環境改善中發揮著積極作用,已成為了建設美麗鄉村的「主力軍」。近年來,聶堆鎮把人居環境改善與脫貧攻堅相結合,引導貧困戶參與人居環境改善,不斷增強貧困戶建設美麗家園的「主人翁」意識,提高貧困戶勞動改變現狀的思想認識,激發內生動力,助力脫貧攻堅。
  • 宜秀區大橋街道紅光社區:推進環境整治,打造宜居社區
    安徽網安慶消息   11月24日,為認真落實街道農村環境整治工作會議精神,全面推進社區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著力解決轄區突出環境問題,營造良好的人居環境,安慶宜秀區大橋街道紅光社區迅速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活動中。
  • 美了環境樂了村 海門街道農村小康看改廁
    中國江蘇網11月28日南通訊 這三年來,在推動及農村居民生活品質不斷提升的大潮流下,海門街道積極推進「廁所革命」,補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千家萬戶經歷蝶變。海門街道從農廁怎麼改、改後怎麼管等諸多方面進行了探索完善,讓村民改得順心、用得舒心。
  • 東城街道旱廁改造精準發力 助推美麗鄉村建設
    東城街道結合實際情況,整合項目資金,紮實推進旱廁改造工作。「我家的廁所,是我們自己壘的一個小茅房,夏天的時候蒼蠅、蚊子很多,不僅不衛生,而且打掃也不方便。聽說街道要給我們進行旱廁改造,旱廁改成水衝廁,衛生乾淨,我們是非常贊成和支持的。」田莊村村民王大爺對筆者說。蒼蠅、蚊蟲、老鼠出入其間,攜帶細菌和病毒,氣味難耐等等這些都是人們對於旱廁的直接感受。
  • 靜海婦聯:巾幗助力農村戶廁改造
    為有序推動全區農村戶廁改造,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近日,靜海區婦聯組織各鄉鎮、村街婦聯主席及未改廁家庭代表近40人開展農村戶廁改造觀摩活動。觀摩人員先後來到雙塘鎮增福堂村、梁頭鎮前鄧村,通過「一聽二看三問」,現場聽取先進經驗,實地查看完成和在建改廁戶施工進展情況,並向鎮、村幹部,戶主詢問改廁工作推進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及解決辦法。此次活動作為區婦聯開展農村「廁所革命」宣傳推動專項行動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實地觀摩、現場聆聽講解等方式,使各鄉鎮、村街婦聯主席及未改廁的家庭代表進一步認識到廁所改造工作的重要意義。
  • 深入實施「廁所革命」倡導現代生活理念 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黑龍江...
    如何通過「廁所革命」在改變農村面貌的同時,推進鄉村生活方式和文明建設的長足發展?圍繞這些熱點話題,20日,本報組織召開「深入實施『廁所革命』倡導現代生活理念助力鄉村振興發展」座談會,邀請有關部門、單位、企業負責人和鄉村基層幹部,就「廁所革命」談認識、講經驗、說打算、提建議,暢所欲言,建言獻策。
  • 蕉城:讓鄉村更美麗更宜居
    「我們堅持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加快鄉村振興和提高群眾生活品質的有力抓手,通過『一革命四行動』和『三清理一改變』,確保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完美收官,讓每一個轉身、每一處轉角都是一幅舒適宜居的鄉村美麗畫卷,讓鄉村更美麗更宜居。」在近日召開的寧德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會議上,蕉城區委副書記、區長何必良如是說。
  • 茌平區樂平鋪鎮:貧困戶有了「家庭醫生」
    11月18日,筆者來到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樂平鋪鎮趙堂村貧困戶劉同起家,寬敞的農家院子裡東南角的廁所非常顯眼,裡裡外外都收拾得乾淨整潔。「以前村裡都是旱廁,夏天蒼蠅蚊子到處都是,一進廁所能燻人一個跟頭。而現在不一樣了,上完廁所用水一衝,一點臭味都沒有。」
  • 日照莒縣:美麗庭院創建「一三五」工作模式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日照市莒縣婦聯緊緊圍繞中心大局,積極發揮職能優勢,探索實施「一三五」工作模式,紮實推動美麗庭院創建工作全面鋪開,著力改善家庭人居環境和文明素養提升,以小家之美助力鄉村大美。考核機制激動力。莒縣將美麗庭院創建納入全縣鄉村振興和農村人居環境綜合考核的重要內容,定期不定期組織外出學習、召開現場推進會議,與其他工作同部署、同調度、同考核;縣財政專門撥付美麗庭院創建資金51萬元,撥付貧困戶整潔庭院創建資金180萬元,有力地調動了各鄉鎮抓創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各鄉鎮(街道)也將「美麗庭院」創建工作納入對社區、村年度目標考核內容,定期組織人員入戶指導、評比、抽查,全縣形成了縣指導、鄉督導、村落實的工作考核機制
  • 2019宜秀區楊橋鎮荷花音樂節開幕
    美麗的荷花、清新的荷塘,是炎炎夏日裡的一道靚麗風景。 七月的鮑衝湖,每片花海,每片綠葉,都在傳遞清荷雅韻;七月的鮑衝湖,長長綠道,高高杉樹,都在開啟田園詩意。 今天,一年一度的宜秀區楊橋鎮荷花節正式開幕,此次荷花節的主題為「你好,安慶!2019宜秀區荷花音樂節」。
  • 盤錦市實施農村改廁10.1萬戶
    原標題:實施農村改廁10.1萬戶「冬天在室內上廁所,真是太方便了!」盤錦市盤山縣太平街道張家村村民張淑琴家的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工程完成後,她家的衛生間讓人眼前一亮,水衝式陶瓷坐便器、熱水器、洗漱盆等設施一應俱全。
  • 山東榮成:改廁「改」出新生活
    新華社濟南7月3日電(記者王陽)「現在家家戶戶旱廁改水廁,方便又乾淨,而且老百姓不花一分錢。」走進山東榮成市蔭子鎮店子泊村村民王長國家中,只見院角的廁所小房裡裡外外都收拾得乾淨整潔。談及農村改廁和汙水處理一體化建設,俚島鎮煙墩角村村黨支部書記曲學軍感觸頗深。「以前村裡的汙水直接流到村南河裡,河水汙染嚴重,由於天鵝喝淡水,對水質要求非常高,這裡天鵝也越來越少了。
  • 美麗中國 瀟湘華章丨瀏陽官渡鎮:「五治」齊頭並進打造美麗鄉村
    紅網時刻11月14日訊(記者 李璐)平坦的柏油馬路乾淨整潔,綠油油的草皮閃閃發光,一座座造型古樸的農家小屋點綴田野間,隨處可見的花草氣息撲鼻而來……11月12日,「美麗中國 瀟湘華章」網絡媒體生態文明行媒體團走進瀏陽市官渡鎮竹聯村。該村在治廁、治水、治房、治垃圾、治風氣的農村「五治」工作中齊頭並進,打造了一幅美麗鄉村新畫卷。
  • 【決勝全面小康】一個貧困村的美麗蛻變 ——高安市祥符鎮南山村...
    因為交通閉塞、基礎設施滯後、群眾生活水平不高、村集體經濟薄弱等原因,2014年南山村被列入了省級貧困村。  多年來,南山村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及有關部門的指導下,大力進行村莊整治,推進秀美鄉村建設,積極發展產業、帶動就業,村莊面貌、村民風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形勢一年勝似一年,群眾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徹底改變落後面貌,逐步實現了從省級貧困村到美麗鄉村的蛻變。
  • 招遠農村改廁讓「方便」的事更方便
    膠東在線12月8日訊(通訊員 王志嵩) 小廁所連著大民生,改廁工作是改善農村衛生條件、提高群眾生活質量的一項重要工作。自2016年開始,招遠市根據省住建廳相關文件精神,制定下發了《關於印發全市農村改廁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將農村改廁任務按三年計劃進行分解落實。
  • 改廁所清垃圾,鄉村環境大變樣
    改廁之後,8個月的時間才需要清掏一次,只需打個電話抽汙車就來到家門口,不到半小時糞汙就被清理得乾乾淨淨。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改廁是「細胞工程」,也是頭等大事。邱縣把推進「廁所革命」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頭戲,積極探索實施農村廁所糞汙處理「兩收集、兩利用」模式,即對生活汙水集中收集、二次利用,對廁汙集中收集處理、再次利用。
  • 美好生活,美麗鄉村,稅務與你並肩同行
    如今懷揣美好、靠己靠力為美麗鄉村奮鬥,為美好生活加油>在你身旁,始終有一抹稅務藍助力實現家門口就業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美好生活,美麗鄉村稅務與你並肩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