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堆鎮:貧困戶成了建設美麗鄉村的「主力軍」

2020-12-13 瀟湘晨報

周口日報·新周口客戶端記者 張猛 通訊員 魯中行

每天早早起床打掃街道,對西華縣聶堆鎮村級保潔員來說,既是一份工作,又是一種習慣。這些村級保潔員基本上都是本村的貧困戶或困難群眾,在人居環境改善中發揮著積極作用,已成為了建設美麗鄉村的「主力軍」。

近年來,聶堆鎮把人居環境改善與脫貧攻堅相結合,引導貧困戶參與人居環境改善,不斷增強貧困戶建設美麗家園的「主人翁」意識,提高貧困戶勞動改變現狀的思想認識,激發內生動力,助力脫貧攻堅。

改善環境,轉變貧困戶思想觀念。聶堆鎮在推進脫貧攻堅工作中從貧困戶「小家庭」環境著手,以打造美好的貧困戶居家環境,提升貧困戶生活品質,增強貧困戶對生活的信心和改變現狀的決心,自覺轉變思想觀念,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圍繞貧困戶「髒、亂、差」的庭院環境精準落實危房改造、「六改一增」政策,全鎮實施危房改造780餘戶,「六改一增」750餘戶,有效改善了貧困戶居住條件。

積分激勵,提升貧困戶參與熱情。依託聶堆鎮愛心美德公益超市平臺,創新實施積分制管理,以積分激勵貧困戶自覺維護乾淨整潔的「小家」環境,提升參與人居環境改善的熱情。同時,由婦聯牽頭充分發揮婦女在家庭建設中的獨特作用,創新開展「五美庭院」評選活動,並進行隆重表彰,評選中堅持貧困戶優先的原則,進一步激發了貧困戶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在已經評選出的941戶「五美庭院」戶中,貧困戶佔據了近三成。

精準設崗,增加貧困戶家庭收入。結合人居環境改善工作,聶堆鎮保潔員聘用時,注重向貧困戶傾斜,全鎮380名保潔員一大半是貧困戶,少半是低保、五保等困難家庭成員,每人每年可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實實在在增加了貧困戶家庭收入。同時,還依託光伏扶貧政策設置保潔員公益崗位60餘個提供給未脫貧戶和脫貧不穩定戶,進一步加大扶貧力度,鞏固脫貧成效。

【來源:周口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信陽市平橋區建設全域美麗鄉村
    本報訊(通訊員楊瑩瑩王清明記者尹小劍)「以美麗鄉村建設助推脫貧攻堅為引領,實現小康社會朝美麗鄉村邁進,堅持以文化為魂、生態為本、旅遊唱戲,打造東西兩大崗旅遊循環線,把產業帶動起來,實現農村美、農民富、農業強,建設全域美麗鄉村,讓農民生活得更幸福,讓鄉下成為人人嚮往的地方。」
  • 河南包公廟:貧困戶變「紅衣衫」扮靚美麗鄉村
    期間,為充分發揮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能動性,針對貧困戶的身體狀況,為他們提供適宜的崗位,增加貧困戶的收入,又達到美化村居環境的目的。每天清晨或是傍晚,在全鄉各村,總會看見「紅衣衫」環衛工人拿著拿著掃帚,清掃村路面垃圾。「我一定要幹好這份工作,為我們的村盡一份力,珍惜鄉村領導分給我們的工作」貧困戶環衛工人紛紛表示。
  • 王衛兵調研美麗鄉村建設工作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14日訊(通訊員 付琴)5月14日,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王衛兵到公田鎮向佳村調研美麗鄉村建設工作。2019年,向佳村在美麗鄉村建設方面,成績顯著:修建了一條3.5公裡的高標準精品公路,完成了4條斷頭組級公路的硬化、拓寬;同時全村開展環保整治行動,重點解決了汙水排放處理、危舊房改造等問題,並打造了向佳莊等3個精品屋場。 王衛兵一行沿著向佳村的精品線路實地察看,詳細了解基礎設施建設、村莊環境整治等情況。
  • 河南包公廟:貧困戶變「紅衣衫」扮靚美麗鄉村
    期間,為充分發揮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能動性,針對貧困戶的身體狀況,為他們提供適宜的崗位,增加貧困戶的收入,又達到美化村居環境的目的。每天清晨或是傍晚,在全鄉各村,總會看見「紅衣衫」環衛工人拿著拿著掃帚,清掃村路面垃圾。「我一定要幹好這份工作,為我們的村盡一份力,珍惜鄉村領導分給我們的工作」貧困戶環衛工人紛紛表示。
  • 蓬萊:建設「美麗鄉村」的探索與啟示
    素有「人間仙境」美譽的山東省蓬萊市,自2012年初起開展「美麗鄉村」創建工作。記者跟蹤調研發現,蓬萊市堅持把「美麗鄉村」一張藍圖繪到底,將其創建活動作為統領農村群眾工作的總抓手,通過穩步推進、深耕細作,不僅讓農民看到美麗、收穫美麗,而且還自覺自發成為創造美麗、經營美麗的主力軍。不建盆景建花園,從點到片再到面,美麗鄉村,蓬萊夢正圓。
  • 鄉村旅遊成旅遊行業復甦主力軍,半邊山下宿集助力鄉村振興
    復甦主力軍鄉村旅遊在中國旅遊業中日益重要,目前已成為出遊熱點和行業復甦的主力軍,未來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當前和今後,人們出遊最關心的問題是衛生、安全、品質和特色。因此,鄉村旅遊迫切需要提升品質、創新業態,以滿足遊客觀光、度假、休閒、旅居等多元需求。
  • 多措並舉書寫美麗鄉村建設新篇章
    中國小康網訊 按照建設小城鎮示範區的工作要求,將美麗鄉村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關鍵抓手,古雲鎮以生態文明為指引,大力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扶貧扶志、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全力書寫村莊美、生活美、鄉風美的美麗鄉村建設新篇章。人居環境整治持續發力。
  • 吹面不寒「楊柳風」——楊柳灣鎮美麗鄉村建設走筆
    近年來,楊柳灣鎮堅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籌推進農村黨支部建設、經濟建設、基礎設施和文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 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新鄉賢」成為鄉村振興主力軍
    新華網濟南4月13日電(通訊員 張豔芹 田蕾 戴巍)走進淄博市博山區源泉鎮岱北村,一條條平整乾淨的道路,一面面生動活潑的文化牆,一排排的揮汗如雨的身影,猶如一幅幅充滿生機的生態畫卷,讓這個村莊的文明氣息、純樸鄉情撲面而來……  「以前,說起鄉賢總覺得離我們很遙遠,但我們的新鄉賢在主推美麗鄉村建設
  • 杉山鎮:美麗鄉村建設讓荒山變花海
    近年來,杉山鎮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總要求,大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強調生態底色,厚植文化底蘊,突出發展特色,讓村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讓鄉村成為生態宜居的美麗家園。
  • 周江:利洋村、三河村建設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美麗宜居鄉村
    聚焦美麗鄉村建設話題。近年來,周江鎮利洋村、三河村全面打響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構建了生產生活生態融合、人和自然和諧共生、自然人文特色彰顯的美麗宜居鄉村,出現了村容村貌品質化、生態保護系統化、城鄉區域一體化的喜人景象。
  • 霍山縣但家廟鎮觀音巖村美麗鄉村建設側記
    霍山縣但家廟鎮觀音巖村美麗鄉村建設側記 2020-11-12 12:52:44   來源:六安新聞網
  • 莘縣櫻桃園鎮:環境綜合治理 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從「兩不愁三保障」到生活富裕、從生態扶貧到生態宜居、從精神文明建設到鄉風文明、從社會轉型到治理有效,有力的推動著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有效銜接,重構著農村社會新秩序,煥發著美麗鄉村建設新活力。環境綜合治理,是打贏鄉村振興的第一場硬仗。
  • 新餘市努力走出美麗鄉村建設新路子
    馬洪村委的變化是新餘市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新型城鎮化步伐不斷加快,村莊「空心化」和住房「貴族化」日益嚴重。「只見新房、不見新村」現象嚴重,與美麗新餘建設格格不入。如何破解這個難題,全市通過「拆三房、建三園」,提「顏值」塑「氣質」,走出了一條美麗鄉村建設的新路子。
  • 康縣太石鄉:美麗鄉村建設成效顯著
    今年以來,太石鄉大力推動美麗鄉村建設,以村莊基礎建設為抓手,以服務民生為宗旨,優化整改村落環境,建設村史館、文化廣場等節點,取得了生態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齊頭並進的成效。柑柏村作為美麗鄉村建設點,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積極謀劃,採取多種措施,全力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為了確保柑柏村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順利開展,按照「合理規劃、分步實施、典型示範、穩步推進」的原則,鄉黨委、政府按照縣委1號文件上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意見的要求,制定了太石鄉2019年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對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細化項目,量化目標,為科學實施規劃奠定了基礎。
  • 鄉村蝶變譜新篇——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鄉村振興暨美麗鄉村建設...
    深秋時節的南漳縣鄉村,景色醉人,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向鄉村大地,喚起無限生機與活力,錯落有致的村莊展露出新顏。11月16日至17日,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鄉村振興暨美麗鄉村建設拉練活動如期舉行。兩天時間裡,拉練觀摩團成員走進22個村、社區,實地觀摩美麗鄉村補短板強弱項建設進展情況。
  • 移步皆是景 舉目滿眼新 ——美麗鄉村建設的「建甌路徑」
    這句話對鄉村建設亦有啟發。人們眷戀鄉村,是因為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光,曾經溫暖我們的記憶,治癒我們的心靈。因此尋回鄉村的美學、續顯鄉村的美麗,是建甌實踐不可或缺的一環。­  「見山見水,記得住鄉愁」,字字句句,敲打著人們的心靈。
  • 羅河鎮高橋村:「五老」不言老,美麗鄉村建設勇當先
    羅河鎮高橋村是2019年度省級美麗鄉村,自規劃建設之初,考慮到美麗鄉村涉及面廣,事情繁雜,為了幫助村委會宣傳協調美麗鄉村建設,4月12日,由李根如、葉和昌、葉聲陽、範旭升、葉玉田組成的五老理事會應運而生。
  • 美在文竹 ——永新文竹鎮開展美麗鄉村建設記事
    曾經的文竹鎮,也是「房前柴草垛、屋後糞土堆、汙水靠蒸發、垃圾靠風颳」,近年來,這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鎮裡持續加大投入,集中建設推動環境美,產業發展帶去生活美,提升素養促使心靈美,打造了一個個美麗鄉村。集中建設環境美走進文竹鎮龍源村泉水塘自然村美麗鄉村建設點,映入眼帘的是規劃齊整的住宅、潔淨的庭院和人們歡樂的笑臉。
  • 丹寨:「三育」鍛造主力軍
    近年來,丹寨縣深入實施把村幹部培育成頭雁、把產業大戶培育成村幹部和把致富能人培育成黨員的「三育」工程,選好「領頭雁」配好「當家人」,培育鄉村振興主力軍。  「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中,村幹部舍小家為大家,不要讓他們流血又流淚。」丹寨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黨校校長曾菲說。  鄉村振興,頭雁引領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