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包公廟:貧困戶變「紅衣衫」扮靚美麗鄉村

2020-12-21 百家號

法治周刊河南訊(陳 旗 通訊員 江 裡)今年以來,包公廟鄉積極開展農村環境整治行動。期間,為充分發揮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能動性,針對貧困戶的身體狀況,為他們提供適宜的崗位,增加貧困戶的收入,又達到美化村居環境的目的。

每天清晨或是傍晚,在全鄉各村,總會看見「紅衣衫」環衛工人拿著拿著掃帚,清掃村路面垃圾。「我一定要幹好這份工作,為我們的村盡一份力,珍惜鄉村領導分給我們的工作」貧困戶環衛工人紛紛表示。針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實際情況,包公廟鄉結合環境整治工作,安排他們從事環衛工作。「現在我不僅有事可做,生活也有保障,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啊。」貧困戶環衛工人認為打掃好衛生清掃是村裡的「門面」,幹起工作一絲不苟。

全鄉將貧困戶納入到公益性崗位隊伍,不僅可增加貧困戶的收入,更能激發他們的感恩之心,同時也能和目前的人居環境整治工程結合起來。目前正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著力打造「美麗和諧鄉村」。在做好清掃和保潔的同時,該村還發動全村群眾參與環境整治,引導每家每戶清理垃圾,淨化家園。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著力清掃農村主幹道可視範圍內白色垃圾,破除亂扔、亂倒、亂堆等陋習,加強村民環境衛生意識,提高農村人居環境質量,提升村容村貌,樹立良好文明新風尚,共同建設美好團結家園。

「現在環境好多了,家裡家外乾乾淨淨的,感覺生活越來越好。」包公廟鄉群眾一說起村容村貌新變化,無不拍手稱讚。

相關焦點

  • 我從包公家鄉來 | 沒想到!河南這裡還有一個「包公廟鄉」!
    11 月19 日上午,「我從包公家鄉來」2020大型融媒體採訪團首站走進商丘,包公廟、放糧池等與包拯相關的傳說,給採訪團成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採訪團從商丘市沿105國道向南行駛大約40多公裡,就來到了包公廟鄉。與其他鄉鎮不同的是,包公廟鄉在十字路口矗立著一尊包公像。包公廟就坐落在包公廟鄉包公廟村西頭。
  • 探尋包公足跡 弘揚包公文化
    此次採訪團一行前往河南商丘,正是為了探訪包公曾在當地為官留下的遺蹟、傳說,以此回顧包公造福一方的事跡。演員們正在表演豫劇《包青天》中的「見皇姑」一折。王大爺是河南省商丘市包公廟鄉包公廟的義務「看家人」,他每天早起,先是揮起大掃帚將規模不算小的包公廟裡外清掃一遍,然後來到廟旁的水池邊打幾桶水,用抹布將門楣、桌案擦一遍。這個工作,從上世紀90年代包公廟重新建好開始,王大爺一做就是20多年。
  • 臺灣包公廟代表參訪合肥包公祠
    原標題:臺灣包公廟代表參訪合肥包公祠  中新社合肥1月20日電 (倪欣然 路夢)由臺灣各地包公廟代表組成的參訪團一行33人20日來到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內的包公祠,進行參訪交流。   參訪團參觀了包公墓、包公祠、清風閣等,隨後與合肥包公園代表進行了座談交流。
  • 「我從包公家鄉來」採訪團探訪商丘包公廟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1月19日上午,「我從包公家鄉來」2020大型融媒體採訪團來到位於商丘市睢陽區包公廟鎮的包公廟,探尋包公足跡,聆聽包公故事。據介紹,北宋時代的包公廟位於商丘古城南六十餘裡,現在為包公廟鄉政府所在地,此廟是為紀念為官清正的包拯而立的。據包公廟守護者王尊才介紹,此廟最早建於宋仁宗慶曆七年(公元1047年),距今960多年了。
  • 臺灣高雄包公廟參訪團來安徽合肥祭拜包公
    臺灣高雄包公廟參訪團來安徽合肥祭拜包公 2019年09月19日 09:5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包河區臺辦  中國臺灣網9月19日訊 9月17日上午,合肥包公園迎來了海峽對岸的賓朋——臺灣高雄大發開封宮包公廟參訪團一行
  • 包公家鄉來人了,參觀了包公廟,去了李學生老家中華樓…
    11 月19 日上午,「我從包公家鄉來」2020大型融媒體採訪團首站走進商丘,包公廟、放糧池等與包拯相關的傳說,給採訪團成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鄉民自發組織籌建包公廟採訪團從商丘市沿105 國道向南行駛大約40 多公裡,就來到了包公廟鄉。與其他鄉鎮不同的是,包公廟鄉在十字路口矗立著一尊包公像。包公廟就坐落在包公廟鄉包公廟村西頭。
  • 新鄭市辛店鎮:「美麗庭院」扮靚鄉村 巾幗助力推動鄉村振興
    大河網訊(記者 王君傑 通訊員 李麗)為持續推進「美麗庭院」創建工作,動員引領廣大農村婦女和家庭積極投身到人居環境整治與鄉村振興工作中來,共建共享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美麗辛店,12月12日,新鄭市辛店鎮舉辦了2020年度「美麗庭院」創建觀摩活動暨總結大會,各行政村婦聯主席及群眾代表共
  • 包公是安徽人,為何在福州閩江邊和海邊建有包公廟祠?
    安徽合肥包公祠內包拯故裡包公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是清明廉潔、剛正不阿的清官形象。這位安徽人,不但在故鄉有他的祠、廟等,在全國其它地方也有類似的紀念性建築。福州南臺島上潘墩村包公廟在福州也有包公祠廟。福州南臺島上的潘墩村,在文天祥祠廟的東側,一棵龐大的二級保護古榕樹下,就有一座小規模的包公廟。包公廟旁邊是文昌宮。潘墩村的這個包公廟在古榕下,應該是重修的仿古建築,鋼筋水泥結構,好像一個亭子。包公廟中央「公正廉明」牌匾下,供奉一尊包公像,紅面黑須,被村民以鋼筋及玻璃保護起來了,大概這個包公廟是開放式的,才出此策。
  • 赤馬殿包公廟的故事
    赤馬殿位於瀏陽縣境內,這裡曾有一座歷史悠久、遠近聞名的包公廟。解放前,廟會之期,前來祈福的人絡繹不絕,而廟內也至少要唱五至七天的大(湘)戲還願酬神。  為什麼在瀏陽這樣偏僻的山村能修建如此一座規模可觀的包公廟?原來這與當地流傳的一則故事有關。
  • 昌榮「最美庭院」扮靚美麗鄉村
    原標題:昌榮「最美庭院」扮靚美麗鄉村   12月16日,興化市昌榮鎮黨委、政府隆重表彰「整潔農戶」「最美庭院」。
  • 探尋包公故事,弘揚包公文化—— 「我從包公家鄉來」2020再出發!
    ▲參加活動出發儀式的領導和採訪團代表合肥市肥東縣是包公的家鄉,包公也曾在河南開封、商丘、廣東肇慶等多地為官,留下了為官清廉、秉公執法的故事,形成了在國內外影響深遠的「包公文化」。這裡流傳著很多與包公有關的故事,採訪團將探尋當地的包公廟、包公晾米臺、商丘包河和商丘古城等包公曾經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搜集包公故事。此外,還將以座談會、推介會等方式,將「包公家鄉」肥東、合肥的發展成就宣傳出去。隨後,採訪團還將前往包公後裔和其精神傳承的主要地區浙江寧波等地,通過一系列活動弘揚包公文化、傳承包公精神。
  • 新加坡竟然有個包公廟,快來看看長啥樣~
    漲知識!新
  • 江西婺源:農作物扮靚美麗鄉村
    農作物扮靚美麗鄉村(林晨 攝)人民網南昌8月17日電(記者 秦海峰)一盤盤辣椒、玉米、綠豆、南瓜裝點了整個景區,讓遊客流連忘返。
  • 我從包公家鄉來|「包公家鄉」與「殷商之源」共話包公傳承之路
    包公廟、包公戲、包河等都是商丘人民熱愛包公、敬仰包公的見證。」「安徽和河南兩地風土人情接近,地緣文化相親,座談會對包公精神和商丘歷史文化進行深入的探討,對促進兩地的交流有很好的作用。」他希望通過這次採訪活動,以包公精神為紐帶,能夠使商丘與合肥市、肥東縣等建立更加廣泛、深入的聯繫,促進兩地的文化交流邁上新的臺階。
  • 商丘人對包公的喜愛,讓「包公家鄉人」都感動了!
    商丘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劉玉傑在致辭中說,商丘是「戲劇之鄉」,包公戲是最受歡迎的,有關包公的戲曲一直傳唱至今,「這次包公家鄉人到商丘,是一次感情的聯絡,文化的追求。商丘和包公有著非常深厚的歷史淵源,流傳著很多與包公有關的故事。包公廟、包公戲、包河等都是商丘人民熱愛包公、敬仰包公的見證。」
  • 河南郟縣冢頭鎮打造美麗鄉村有新招
    河南郟縣訊(張鴻雨 楊冰冰) 4月20日,媒體在河南省郟縣有關部門獲悉,縣冢頭鎮打造美麗鄉村出新招,效果好。你看,昔日破危房,今朝小遊園……危房不住人、住人無危房。冢頭鎮把整治危舊房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作為助推精準脫貧,實施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通過拆危舊物再利用,實現了花小錢辦大事,建設美麗鄉村新局面。「老劉,你這拆下來的門墩用不用了?村裡建遊園當個凳子怪美,多少錢村裡收了吧?」「建設遊園大家受益,我免費出倆門墩我高興,不要錢,搬走吧!」
  • 冬季旅遊妙不可言,記冷水包公廟
    基於以上的好處,筆者建議大家在冬天也不妨選擇一些天氣晴朗的日子,邀請朋友,攜帶家人,一起出去走走,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湖南長株潭的周邊旅遊景點冷水包公廟。老百姓歷來崇敬清官,民國時,醴陵縣境有9處包公廟。冷水包公廟是市內規模較大,保存較好的明代建築。現存包公廟,位於慄山壩鎮冷水村,始建於明正德九年(1514),清朝曾多次維修。1928年,主殿部分損毀。
  • 美麗鄉村我代言 年輕幹部「腦洞大開」扮靚村莊
    自己設計,自己搬磚運石,自己塗塗畫畫,有人中暑,也有人受傷,普遍被六七月的驕陽曬出了「鄉鎮黑」,這是東陽市各鎮鄉街道的年輕幹部們在「美麗鄉村我代言
  • ...從包公家鄉來」 2020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再出發 首站走進河南商丘
    儀式最後,安徽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編輯李陳續將「我從包公家鄉來」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旗授予採訪團代表,並宣布採訪活動正式出發。據了解,採訪團首站走進河南省商丘市。這裡流傳著很多與包公有關的故事,採訪團將探尋當地的包公廟、包公晾米臺、商丘包河等包公曾經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搜集包公故事。
  • 睢陽區包公廟鄉后庄戶村民主治理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11月29日,睢陽區包公廟鄉后庄戶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高峰說。   治國安邦,重在基層;管黨治黨,重在基礎。近年來,后庄戶村黨支部不斷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有效路徑,不斷完善黨組織引領下的基層治理體系,不斷提高現代化治理水平,走出一條黨群同心、共繪基層治理「同心圓」的新路徑。   「這幾年村裡的變化真是翻天覆地,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一件件都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