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包公家鄉來」 2020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再出發 首站走進河南商丘

2020-12-21 安徽網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1 月18 日上午,「 我從包公家鄉來」2020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出發儀式在安徽日報報業集團一樓大廳舉行。安徽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編輯李陳續,新安傳媒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丁傳光,中共肥東縣委副書記、縣長姚飛,新安晚報社總編輯刁廣冰,肥東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許高彬等領導,以及中央、省、市主流媒體代表參加了出發儀式。合肥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洪書霞主持出發儀式活動。

本次活動由安徽日報報業集團、中共合肥市委宣傳部、中共肥東縣委主辦,新安晚報社、中共肥東縣委宣傳部承辦。新安晚報社副總編輯甘社會,合肥市委宣傳部副調研員尹道忠,肥東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許澤夫等領導,文史專家、安徽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合肥市政協原副秘書長、文史委主任戴健,安徽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理論法與行政法學系副主任沈嵐等專家學者也參加了儀式。

採訪團接過旗幟後,首站將走進河南省商丘市。

合肥市肥東縣是包公的家鄉,包公也曾在河南開封、商丘,廣東肇慶等多地為官,留下了為官清廉、秉公執法的故事,形成了在國內外影響深遠的「包公文化」。2019 年,「我從包公家鄉來」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先後赴開封、肇慶等地,大力推介包公文化,在海內外引起較大反響,活動還獲得了2019年度全國報刊最高獎項「金推手」經典案例獎。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為進一步弘揚清正廉明的社會環境,將「包公精神」發揚光大,展示美好安徽的深厚文化內涵,11 月18 日上午,「我從包公家鄉來」2020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再度出徵,邀請中央、省內外媒體同行、文化界人士共同前往河南商丘、浙江寧波等地推介「包公文化」,宣傳合肥市、肥東縣近年來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建設的巨大成就。

近年來,肥東縣一直致力於包公文化的發掘,中共肥東縣委副書記、縣長姚飛在致辭中說道,包公千百年來受到中國老百姓的尊崇,究其原因是他身上蘊含著許多為人、為官、為民的可貴品質,至今仍影響著人們的意識和社會的價值判斷。以此次活動為契機,肥東縣將繼續沿著包公足跡,一起傳承好、發掘好、弘揚好包公文化精神,也為提升包公故裡品牌價值、擴大包公廉政文化影響共同努力奮鬥。

作為安徽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的安徽第一都市報,新安晚報也在講好包公故事、弘揚包公文化、傳播包公精神方面筆耕不輟。新安晚報社總編輯刁廣冰在代表承辦方致辭時表示,包公精神是安徽文化的重要標誌之一,包公文化中的廉政清明,在新時代裡煥發新的生命。此次大型採訪活動不僅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也體現出濃厚的時代精神,更是安徽媒體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

儀式最後,安徽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編輯李陳續將「我從包公家鄉來」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旗授予採訪團代表,並宣布採訪活動正式出發。

據了解,採訪團首站走進河南省商丘市。這裡流傳著很多與包公有關的故事,採訪團將探尋當地的包公廟、包公晾米臺、商丘包河等包公曾經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搜集包公故事。此外,還將以座談會、推介會等方式,將「包公家鄉」肥東、合肥的發展成就宣傳出去。隨後,採訪團還將前往包公後裔和其精神傳承的主要地區浙江寧波等地,弘揚包公文化、傳承包公精神。

著力打造包公品牌

中共肥東縣委副書記、縣長姚飛

千百年來,包公受到中國老百姓的尊崇,究其原因是他身上蘊含著許多為人、為官、為民的可貴品質,至今仍影響著人們的意識和社會的價值判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當現代的「鐵包公」,對腐敗「零容忍」。借鑑以包公精神為代表的優秀廉政文化,對於縱深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具有現實意義。肥東縣深挖廉政文化富礦,先後成立「包公廉政文化研究會」「安徽包公研究中心」;製作「包公家宴」萊譜,推動鄉村移風易俗;建設以包公出生地和包氏宗祠等古遺蹟為依託的包公文化園,打造廉政教育的重要基地。

面向未來,肥東縣將著力打造包公品牌。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上,研究包公廉政思想,弘揚包公廉政文化,更顯得意義重大。以此次活動為契機,肥東縣將沿著包公的足跡一起傳承好、發掘好、弘揚好包公文化精神,也希望各位專家學者和媒體朋友們一如既往地關注肥東、支持肥東、推介肥東,為提升包公故裡品牌價值、擴大包公廉政文化影響共同努力奮鬥。

包公精神煥發時代生命

新安晚報社總編輯刁廣冰

包公是安徽著名歷史文化人物之一,其為官清廉、秉公執法、剛正不阿,所體現的包公精神,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包公精神是安徽文化的重要標誌之一,包公文化中的廉正清明,更在新時代裡煥發新的生命。

2019 年,安徽日報報業集團、合肥市委宣傳部、肥東縣委聯合主辦了「我從包公家鄉來」首次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採訪團先後前往廣東肇慶、河南開封等包公故地,推介包公、宣傳安徽,吸引了數十家中央及省市主流媒體廣泛關注,全國有40 多家媒體對此活動進行了全程報導,活動影響覆蓋人群超過一億群體。

新安晚報作為安徽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的安徽第一都市報,目前正在全力推進媒體深度融合,著力打造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新型媒體群。講好包公故事,弘揚包公文化,傳播包公精神,樹立文化自信,是安徽媒體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扛起傳揚包公文化的大旗,肩負起講好包公故事的使命,更是責無旁貸。

文史專家、安徽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合肥市政協原副秘書長、文史委主任戴健:

進一步挖掘包公文化內涵

戴健是包公文化的資深研究學者,去年就參加過「我從包公家鄉來」大型融媒體採風活動,為合肥與肇慶、開封等地的包公文化交流和傳承,積極建言獻策。

戴健說,河南商丘是包拯重要的仕履地之一,他曾經在這裡擔任京東路轉運使,相當於現在的採購運輸部長,朝廷把包拯放在這個地方,是相信他的清正廉潔。不僅如此,他還開鑿、疏浚汴河,打通漕運通道,老百姓為了紀念包拯的漕運功績,就把汴河叫做包河。

在商丘,還有包公廟、放糧池、包公晾米臺等歷史遺蹟和與包公有關的傳說。「我們這次去探尋包公足跡,既把包公在家鄉的事跡宣傳到商丘,也促進了合肥肥東和商丘兩地包公文化的交流聯動。」戴健說,此行要進一步挖掘包公的文化內涵,將包公清正廉潔、剛正不阿的精神與新時代精神相結合,鼓舞兩地人民去打造今天的美好社會。

為了支持本次活動,戴健還特意作古詩一首:悠悠歲月顯精神,包拯鄉人來覓親。汴水包河同一脈,理漕轉運任千斤。冰心有度風顏近,關節難通鐵面真。贊化調元公本色,主賓皆仰孝廉人。

安徽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理論法與行政法學系副主任沈嵐:

探尋包公文化意義重大

沈嵐表示,她很榮幸能作為「安徽包公研究中心」的代表參加此次「我從包公家鄉來」再出發活動。去年,該活動首次出徵廣東肇慶和河南開封,取得了圓滿成功,為挖掘包公文化,傳承包公精神作出了積極貢獻。

「包公被譽為包青天,中國古代清官不少,有青天之譽的包公居首。從清官到青天,究竟包公有多大的魅力能在百姓心目中封神?」沈嵐表示,此行她帶著很多疑問來探究:包公的清正廉潔和秉公執法究竟還有哪些未鮮為人知的故事?包公曾在商丘求學和任職,這片熱土上的經歷又為他的人格塑造及職業素養的積澱提供了哪些人生助力?……在她看來,作為包公家鄉的後人,此行從源頭出發,一路尋訪,串聯足跡,融匯故事,勾畫出「包青天」真實的人生軌跡,探尋出包公精神的源流,意義重大。

「此次徵程再出發,將進一步加強合肥商丘兩地關於包公文化學術上的合作研究。」沈嵐建議,此行舉辦的研討會,其研究成果可在會後集中展示,將包公精神傳播得更廣更遠。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記者劉暘 姚一鳴/文 王從啟/攝

相關焦點

  • 「我從包公家鄉來」11月18日再度出徵 首站走進河南商丘
    繼2019年「我從包公家鄉來」走進肇慶、開封活動成功舉辦後,由安徽日報報業集團、中共合肥市委宣傳部、中共肥東縣委主辦,新安晚報社、中共肥東縣委宣傳部承辦的「我從包公家鄉來」2020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明天將再度出徵,首站走進河南商丘。
  • 探尋包公故事,弘揚包公文化—— 「我從包公家鄉來」2020再出發!
    11月18日上午,「我從包公家鄉來」2020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出發儀式在安徽日報報業集團一樓大廳舉行。
  • 「我從包公家鄉來」尋訪活動走進商丘
    「家住安徽廬州府,小包村上有我的門庭……」一段當地耳熟能詳的商丘四平調《小包公》,拉近了合肥和商丘兩地的距離。日前,「我從包公家鄉來」融媒體採訪團從合肥來到河南商丘,開展又一次的尋訪活動。據了解,在商丘,還有包河、包公晾米臺,雖然包公在此地為官時間不長,但是事做得很多,造福一方,留下不少遺存。包公戲深入人心與包公的家鄉肥東一樣,「文學藝術包公」形象在商丘得到了廣泛深入的傳承弘揚。
  • 商丘人對包公的喜愛,讓「包公家鄉人」都感動了!
    11月20 日上午,「我從包公家鄉來」大型融媒體採訪團與商丘市委宣傳部、商丘專家學者、媒體代表等一起召開座談會,就弘揚包公文化、傳承包公精神交流座談發言,紛紛表示將以包公精神為紐帶,建立起更加廣泛深入的聯繫,不斷促進兩地文化交流邁上新的臺階。 「包公的故事在商丘可謂家喻戶曉。」
  • 「我從包公家鄉來」採訪團探訪商丘包公廟
    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1月19日上午,「我從包公家鄉來」2020大型融媒體採訪團來到位於商丘市睢陽區包公廟鎮的包公廟,探尋包公足跡,聆聽包公故事。
  • 我從包公家鄉來|「包公家鄉」與「殷商之源」共話包公傳承之路
    11月20 日上午,「我從包公家鄉來」大型融媒體採訪團與商丘市委宣傳部、商丘專家學者、媒體代表等一起召開座談會,就弘揚包公文化、傳承包公精神交流座談發言,紛紛表示將以包公精神為紐帶,建立起更加廣泛深入的聯繫,不斷促進兩地文化交流邁上新的臺階。
  • 我從包公家鄉來 | 沒想到!河南這裡還有一個「包公廟鄉」!
    11 月19 日上午,「我從包公家鄉來」2020大型融媒體採訪團首站走進商丘,包公廟、放糧池等與包拯相關的傳說,給採訪團成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採訪團從商丘市沿105國道向南行駛大約40多公裡,就來到了包公廟鄉。與其他鄉鎮不同的是,包公廟鄉在十字路口矗立著一尊包公像。包公廟就坐落在包公廟鄉包公廟村西頭。
  • 包公家鄉來人了,參觀了包公廟,去了李學生老家中華樓…
    11 月19 日上午,「我從包公家鄉來」2020大型融媒體採訪團首站走進商丘,包公廟、放糧池等與包拯相關的傳說,給採訪團成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鄉民自發組織籌建包公廟採訪團從商丘市沿105 國道向南行駛大約40 多公裡,就來到了包公廟鄉。與其他鄉鎮不同的是,包公廟鄉在十字路口矗立著一尊包公像。包公廟就坐落在包公廟鄉包公廟村西頭。
  • 探尋包公足跡 弘揚包公文化
    來源:安徽日報11月18日上午,「我從包公家鄉來」2020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出發儀式在合肥舉行,來自省內外多家媒體共二十多名記者及相關行業的專家學者參加。包公的家鄉在合肥市肥東縣。為官清廉、秉公執法的包公,曾在河南開封、商丘,廣東肇慶等地為官,留給後世巨大的精神財富,形成了在國內外影響深遠的「包公文化」。
  • 商丘處處留下包公深深印跡
    繼2019年「我從包公家鄉來」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走進肇慶、開封成功舉辦以來,今年11月,2020年「我從包公家鄉來」再度出徵,首站走進河南商丘。乍來:出任京東路轉運使商丘,簡稱「商」,是河南省轄地級市。史載,商族始祖契(xie)佐禹治水有功,封於商,後遷徙,後人便稱商族人居住過的廢墟之地為「商丘」。
  • 河南廣播電視臺「黃河流域省份融媒體大型系列採訪」今天啟動
    2020年7月16日上午,「黃河岸邊的梆子聲」河南廣播電視臺「黃河流域省份融媒體大型系列採訪」啟動儀式在河南廣播大廈舉行。本次活動由中華豫劇文化促進會指導,河南廣播電視臺主辦,河南廣播電視臺信息·戲曲廣播、河南省戲劇家協會協辦。
  • 「我從包公家鄉來」寧波行:採訪團走訪河姆渡鎮 共話文化旅遊特色...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月18日下午,「我從包公家鄉來」2020大型融媒體採訪團走進擁有7000年古文化的浙江省餘姚市姆渡遺址,同時參觀走訪了河姆渡鎮農耕文化印象館、錢家老宅、越瓷坊、古法榨油坊、浪墅橋古村等「茭美古渡」美麗鄉村示範線上的各個節點,合肥寧波兩地就如何打造文化旅遊特色小鎮打造展開探討
  • 全國廣電融媒體南粵行採訪活動走進陽江
    6日、7日兩天, 「請到廣東過大年——全國廣電融媒體南粵行」採訪活動走進了陽江,來自中央和全國各地廣電媒體的40多名記者、節目主持人共同領略陽江美麗的濱海風光、感受濃濃的漁家風情。一起去看一下。6日下午,採訪團抵達了陽東區東平鎮的大澳漁村。
  • 「潮起膠東」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走進環翠
    伴隨著膠東經濟圈媒體聯盟的成立,由青島、煙臺、威海、濰坊、日照五市報社聯合組織的「潮起膠東」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啟動。今天,採訪團走進威海市環翠區,對張村鎮王家疃村和新威附路歷史文化街區進行集中採訪,用圖片、視頻、文字等形式,全面立體展現環翠區在精緻城市建設、文明城市創建等方面取得的優異成果。
  • 「我從包公家鄉來」|在寧波感悟包公文化和孝肅精神的傳承
    12月16日,由安徽日報報業集團、中共合肥市委宣傳部、中共肥東縣委、安徽包公研究中心主辦,新安晚報、中共肥東縣委宣傳部承辦的「我從包公家鄉來」2020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第二站來到了包公後裔及其精神傳承的主要地區——浙江寧波,先後探訪了包玉剛故居、寧波幫博物館、天一閣等地,包玉剛家族勤儉建業,對祖國家鄉心懷大愛,讓人肅然起敬。
  • 「丈量五千年 蝶變黃河岸——主流融媒體沿黃看河南」啟程
    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一周年之際,由河南文化和旅遊廳、黃河水利委員會河南河務局、河南廣播電視臺主辦,大象新聞客戶端承辦的「丈量五千年 蝶變黃河岸」主流融媒體沿黃實地探訪河南活動正式啟動,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60多家主流媒體代表組成的採訪團,首站「打卡」鄭州中原福塔,在
  • 「服務自貿港 文化興文昌」海南文昌融媒體行首站走進溪北書院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19日消息(記者 吳嶽文)由文昌市委宣傳部主辦,南海網承辦的「服務自貿港 文化興文昌」海南文昌融媒體行推介活動9月19日啟程。記者 劉洋 攝融媒體行記者在文昌溪北書院參觀採訪。記者 劉洋 攝19日上午,採訪團20家融媒體30人首站來到文昌市鋪前鎮溪北書院。記者舉目望去,清代建築群規模大,工藝高超。
  • 邯鄲「智慧媒體採風行」活動首站走進河北邱縣
    12月10日,邯鄲市「智慧媒體採風行」活動在邱縣正式啟動。圖為活動現場。河北新聞網12月10日訊(通訊員薛廣豔)今天,邯鄲市「智慧媒體採風行」活動在河北邱縣啟動。活動由邯鄲市委宣傳部聯合河北日報報業集團邯鄲分社主辦,時間將持續至2021年底,旨在深入學習宣傳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省市全會精神,用足用好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成果,推動市縣媒體機構提升融媒體產品製作生產能力,擴大優質融媒體產品產能,提高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能力,服務邯鄲市中心工作。
  • 發現新「齊跡」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圓滿結束
    12月18日,由市委網信辦主辦的「尋訪齊文化的改革開放基因 見證高質量發展的淄博作為——發現新『齊跡』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圓滿結束。4天時間裡,來自人民網、新華網、央廣網、鳳凰網等中央、省、市30餘家近50名媒體記者積極踐行「四力」,冒著嚴寒,深入一線前往我市20餘個採訪點實地採訪。涉及齊文化創新精神挖掘、高層次文旅融合、對標深圳優化營商環境、氫能源產業發展、新經濟培育和數字農業發展、吸引外來人才,以及樹立城市榜樣、打造「齊品·淄博」城市IP等等。
  • 「我愛我的家鄉」大型融媒直播正式啟動 首場直播「走進西安」成功...
    11月29日下午,「我愛我的家鄉」 大型融媒直播活動啟動儀式在陝西廣電大劇院隆重舉行。懷著家鄉情懷,從西安出發,開啟一場貫穿陝西十一個地市的發現之旅與逐夢之旅。「我愛我的家鄉」直播活動由陝西省委宣傳部、陝西省委網信辦指導,由陝西廣電融媒體集團(陝西廣播電視臺)、人民網人民視頻共同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