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膠東經濟圈媒體聯盟的成立,由青島、煙臺、威海、濰坊、日照五市報社聯合組織的「潮起膠東」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啟動。今天,採訪團走進威海市環翠區,對張村鎮王家疃村和新威附路歷史文化街區進行集中採訪,用圖片、視頻、文字等形式,全面立體展現環翠區在精緻城市建設、文明城市創建等方面取得的優異成果。
採訪團首先來到張村鎮王家疃村。溪水潺潺、花草繁盛,柏油路直達深山,百年柿樹沿路成排,鄉村老房修葺一新……位於裡口山近郊休閒樣板片區的王家疃村,生態文明、風光優美、產業業態豐富,已經成為一處網紅打卡地。採訪團成員先後走進柿園民宿、悅己萱咖啡吧、鄉村美學堂、何長峰美術館等處,感受美麗鄉村的精緻變化。
在柿園民宿,大家被古色古香的膠東傳統民居吸引,紛紛圍住老闆,讓他講講「致富經」。「裡口山的旅遊發展得越來越好,各種業態越來越豐富,我們也是看中這個機會,打造了特色民宿。現在4間客房都有人住,而且已經預定到9月份了。」柿園民宿老闆姜飛高興地告訴記者們。
沿著蜿蜒的山路向下漫步,路邊有很多擺攤賣自家農產品的村民,年輕的劉俊彤就是其中之一,記者們紛紛與她攀談起來。「咱們村建設得越來越好,吸引了很多外地遊客。有一些遊客買了一次我家水果,回去之後會通過網絡再次向我購買。我們的收入越來越高,將來還考慮發展農產品深加工,越來越離不開咱村了。」劉俊彤介紹。
「走在風景如畫的慢街上,我看到了很多村民通過發展鄉村旅遊、農家樂、水果採摘等,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我覺得王家疃村就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典型代表。在王家疃村,我感受到了環翠區鄉村振興的勃勃生機。」青島日報記者周偉說。
「來到王家疃,第一感受就是這裡像世外桃源,處處都透著精緻和美麗,同時我也感受到這裡產業興旺、村民幸福。這次採訪活動我們想通過視頻、文字、圖片以及網絡直播的形式,向更多的網友推薦這個『桃花源』。」濰坊日報記者付凱表示。
下午,採訪團來到新威附路歷史文化街區。高大的梧桐樹灑下斑駁的樹影,漫步於這條充滿了文化藝術氣息的老街,記者們的鏡頭不時對準路邊的特色小店,記錄下這個有顏值更有底蘊的特色商業街區。
新威附路歷史文化街區始建於1902年,以「威海1902」時光漫步為主題,將威海衛第一個黨小組紅色文化、威海船廠文化、威海陶瓷文化與現代文化相融合,引入英國、馬來、泰國等異域文化元素,聚集了文創咖啡、特色酒吧等9類文化業態47家商鋪,讓老城古街孕育出蓬勃的時尚活力。
與此同時,街區建成了全市首家紅色歷史主題的觀海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展示街區風貌隨威海歷史變遷的時光牆、融入現代威海「食尚元素」的六角亭等,成為網紅「新寵」。「新威附路名聲在外,開業以來我們的生意特別好,客源幾乎不斷。」蠔寶物種起源創始人安紅介紹,「我們依託於新威附路特色街區的打造,將店鋪的裝修風格與整條街區的氣質相符合,在打造特色飲食的同時,也加入書房這樣的文化元素。」
參觀了「初心·1932」紅色印記館和見證老街蝶變的雲南小廚餐館後,日照報業集團記者劉江雪感慨:「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環翠區將人文元素融入到了精緻城市建設的各個環節,開發和保護並重,讓城市特色亮起來、城市發展動起來,這樣的典型經驗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採訪團成員紛紛表示,今天他們看到了生態旅遊蓬勃發展的精緻鄉村,看到了「精緻」元素閃現在每個角落的特色街區,感受到了環翠區以追求極致的精神推進精緻城市建設,「精緻」已經成為威海這座城市靚麗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