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旅遊妙不可言,記冷水包公廟

2020-12-21 瀏陽之窗

瀏陽之窗12月19日訊 普遍的觀點認為,在一年四季中,最適合旅遊的季節是春天、夏天和秋天,而不適合旅遊的季節是冬天。因為在我國很多地方冬天萬物凋零,天氣寒冷,不僅景色不如其他季節那樣繁榮,而且在寒冷的天氣裡,身穿厚實的衣物對旅遊來說也諸多不便,因此對於很多人來說,即時熱愛旅遊冬天也不會安排旅遊行程,寧願宅在家裡也不願出門。其實在筆者看來,所謂境由心生,祖國大好山河一年四季皆有風景,冬天旅遊在筆者看來至少有以下幾點好處:身心洗禮、有益健康、欣賞冬季之美。冬季景觀有自己的特色,有其它季節沒有的魅力。此時出遊,見所未見,藏中帶發,在稍顯寒冷的風景區行走,體驗冬日之美,也是人生一大盛世。基於以上的好處,筆者建議大家在冬天也不妨選擇一些天氣晴朗的日子,邀請朋友,攜帶家人,一起出去走走,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湖南長株潭的周邊旅遊景點冷水包公廟。

老百姓歷來崇敬清官,民國時,醴陵縣境有9處包公廟。冷水包公廟是市內規模較大,保存較好的明代建築。現存包公廟,位於慄山壩鎮冷水村,始建於明正德九年(1514),清朝曾多次維修。1928年,主殿部分損毀。1985年,當地群眾集資,按原貌修復。

廟座北朝南。主殿為磚木石結構,硬山式頂,門兩旁有對聯:「孝於親,忠於君,勞心於國,施惠於民,德望重千秋,今日猶思賢宰輔;冤則雪,訟則解,弊政則除,-則賅,威名傳萬代,當年共頌話閻羅」。

戲臺面積約50平方米,歇山式頂,翼角鳳狀上翹,藻井與梁、木方均繪彩龍。戲臺與主殿間為庭院,中有石板過道,兩側走廊相連。1989年,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冬季旅遊妙不可言

春賞花、夏樂水、秋登山、冬悅雪,一年四季皆可出遊。

(瀏陽之窗)

瀏陽之窗提示:這篇"冬季旅遊妙不可言,記冷水包公廟"的資訊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不對內容真實性負責,僅供用戶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使用等行為的建議。請讀者使用之前核實真實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風險,任何後果均由讀者自行承擔。文章圖片、文字若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在第一時間處理,聯繫方式見網站首頁,版權所有,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包公是安徽人,為何在福州閩江邊和海邊建有包公廟祠?
    安徽合肥包公祠內包拯故裡包公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是清明廉潔、剛正不阿的清官形象。這位安徽人,不但在故鄉有他的祠、廟等,在全國其它地方也有類似的紀念性建築。福州南臺島上潘墩村包公廟在福州也有包公祠廟。福州南臺島上的潘墩村,在文天祥祠廟的東側,一棵龐大的二級保護古榕樹下,就有一座小規模的包公廟。包公廟旁邊是文昌宮。潘墩村的這個包公廟在古榕下,應該是重修的仿古建築,鋼筋水泥結構,好像一個亭子。包公廟中央「公正廉明」牌匾下,供奉一尊包公像,紅面黑須,被村民以鋼筋及玻璃保護起來了,大概這個包公廟是開放式的,才出此策。
  • 臺灣包公廟代表參訪合肥包公祠
    原標題:臺灣包公廟代表參訪合肥包公祠  中新社合肥1月20日電 (倪欣然 路夢)由臺灣各地包公廟代表組成的參訪團一行33人20日來到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內的包公祠,進行參訪交流。   參訪團參觀了包公墓、包公祠、清風閣等,隨後與合肥包公園代表進行了座談交流。
  • 「我從包公家鄉來」採訪團探訪商丘包公廟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1月19日上午,「我從包公家鄉來」2020大型融媒體採訪團來到位於商丘市睢陽區包公廟鎮的包公廟,探尋包公足跡,聆聽包公故事。據介紹,北宋時代的包公廟位於商丘古城南六十餘裡,現在為包公廟鄉政府所在地,此廟是為紀念為官清正的包拯而立的。據包公廟守護者王尊才介紹,此廟最早建於宋仁宗慶曆七年(公元1047年),距今960多年了。
  • 臺灣高雄包公廟參訪團來安徽合肥祭拜包公
    臺灣高雄包公廟參訪團來安徽合肥祭拜包公 2019年09月19日 09:5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包河區臺辦  中國臺灣網9月19日訊 9月17日上午,合肥包公園迎來了海峽對岸的賓朋——臺灣高雄大發開封宮包公廟參訪團一行
  • 包公家鄉來人了,參觀了包公廟,去了李學生老家中華樓…
    11 月19 日上午,「我從包公家鄉來」2020大型融媒體採訪團首站走進商丘,包公廟、放糧池等與包拯相關的傳說,給採訪團成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鄉民自發組織籌建包公廟採訪團從商丘市沿105 國道向南行駛大約40 多公裡,就來到了包公廟鄉。與其他鄉鎮不同的是,包公廟鄉在十字路口矗立著一尊包公像。包公廟就坐落在包公廟鄉包公廟村西頭。
  • 我從包公家鄉來 | 沒想到!河南這裡還有一個「包公廟鄉」!
    11 月19 日上午,「我從包公家鄉來」2020大型融媒體採訪團首站走進商丘,包公廟、放糧池等與包拯相關的傳說,給採訪團成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採訪團從商丘市沿105國道向南行駛大約40多公裡,就來到了包公廟鄉。與其他鄉鎮不同的是,包公廟鄉在十字路口矗立著一尊包公像。包公廟就坐落在包公廟鄉包公廟村西頭。
  • 冬季旅遊妙不可言,記湘鄉水府廟國家溼地公園
    因為在我國很多地方冬天萬物凋零,天氣寒冷,不僅景色不如其他季節那樣繁榮,而且在寒冷的天氣裡,身穿厚實的衣物對旅遊來說也諸多不便,因此對於很多人來說,即時熱愛旅遊冬天也不會安排旅遊行程,寧願宅在家裡也不願出門。
  • 赤馬殿包公廟的故事
    赤馬殿位於瀏陽縣境內,這裡曾有一座歷史悠久、遠近聞名的包公廟。解放前,廟會之期,前來祈福的人絡繹不絕,而廟內也至少要唱五至七天的大(湘)戲還願酬神。  為什麼在瀏陽這樣偏僻的山村能修建如此一座規模可觀的包公廟?原來這與當地流傳的一則故事有關。
  • 新加坡竟然有個包公廟,快來看看長啥樣~
    新加坡竟然有個包公廟,它坐落在盛港附近,說起它的來歷,還有幾分傳奇,原來這包公廟裡的包公像,就來源於中國。上世紀六十年代,一個林姓新加坡人,從中國帶來一尊包公像。新中國經過「解放」和「文革」,「反對封建迷信」、「破四舊、立四新」後,很多廟宇、神像都砸毀了,許多文物也都毀之一旦,類似的塑像也都被破壞了,更不允許隨便帶出國了。
  • 探尋包公足跡 弘揚包公文化
    王大爺是河南省商丘市包公廟鄉包公廟的義務「看家人」,他每天早起,先是揮起大掃帚將規模不算小的包公廟裡外清掃一遍,然後來到廟旁的水池邊打幾桶水,用抹布將門楣、桌案擦一遍。這個工作,從上世紀90年代包公廟重新建好開始,王大爺一做就是20多年。
  • 商丘市公安局包公廟派出所 全面加強社會治安管理
    □記者 倪政偉    通訊員 張富昌    東方今報商丘訊  為全面加強冬季農村社會治安管理,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群眾工作,不斷提升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提昇平安創建工作水平,包公廟派出所依託「一村一警」加強各村(社區)冬季社會治安管理工作。
  • 河南包公廟:貧困戶變「紅衣衫」扮靚美麗鄉村
    法治周刊河南訊(陳 旗 通訊員 江 裡)今年以來,包公廟鄉積極開展農村環境整治行動。針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實際情況,包公廟鄉結合環境整治工作,安排他們從事環衛工作。「現在我不僅有事可做,生活也有保障,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啊。」貧困戶環衛工人認為打掃好衛生清掃是村裡的「門面」,幹起工作一絲不苟。全鄉將貧困戶納入到公益性崗位隊伍,不僅可增加貧困戶的收入,更能激發他們的感恩之心,同時也能和目前的人居環境整治工程結合起來。
  • 商丘市睢陽區包公廟派出所踐行群眾路線教育活動
    自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一村一警工作開展以來,商丘市公安局睢陽區包公廟派出所全體民警迅速行動,踐行群眾路線教育活動,推進一村一警工作。 在轄區中華樓村委會走訪中,包公廟派出所所長安磊發現有村民李立功家庭經濟困難,父母多病,因沒有出生證明,兒子七八歲了還沒有上戶口,了解情況後,安磊決定對此戶進行幫扶,將其列為一對一幫扶對象,經常去李立功家送大米、白面,還為李立功的孩子買書包、鉛筆、文具盒等學生用品,解決戶口問題,並承諾對其孩子幫扶一直到大學畢業。
  • 商丘市睢陽區包公廟鄉組織小學生參觀紅色紀念館
    原標題:睢陽區包公廟鄉組織小學生參觀紅色紀念館清明時節緬先烈,革命紅旗有後生。4月3日,在睢陽區包公廟丁莊村人民領袖商丘丁莊紀念館門前,彩旗飄揚,人頭攢動。
  • 商丘包公廟灌區節水配套改造項目獲國家有關部門批覆
    4月19日,從商丘市水利局獲悉,商丘市睢陽區包公廟灌區節水配套改造項目實施計劃於近日得到水利部、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批覆。該工程計劃總投資1999.68萬元,是商丘市首個得到中央財政資金補助的農業綜合開發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項目。
  • 我從包公家鄉來|「包公家鄉」與「殷商之源」共話包公傳承之路
    以包公精神為紐帶促進兩地深入合作「包公的故事在商丘可謂家喻戶曉。」商丘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劉玉傑在致辭中說,商丘是「戲劇之鄉」,包公戲是最受歡迎的,有關包公的戲曲一直傳唱至今,「這次包公家鄉人到商丘,是一次感情的聯絡,文化的追求。商丘和包公有著非常深厚的歷史淵源,流傳著很多與包公有關的故事。
  • 商丘人對包公的喜愛,讓「包公家鄉人」都感動了!
    商丘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劉玉傑在致辭中說,商丘是「戲劇之鄉」,包公戲是最受歡迎的,有關包公的戲曲一直傳唱至今,「這次包公家鄉人到商丘,是一次感情的聯絡,文化的追求。商丘和包公有著非常深厚的歷史淵源,流傳著很多與包公有關的故事。包公廟、包公戲、包河等都是商丘人民熱愛包公、敬仰包公的見證。」
  • 商丘處處留下包公深深印跡
    沿著這條主幹道一直往西,在包公廟鄉包公廟村西頭就坐落著上文中提到的包公廟。筆者看到,包公廟在兩尊威武的石獅子護衛下,莊嚴肅穆地矗立在高臺之上,方方正正,布局嚴謹,是一座典型的四合院式的北方廟宇。拾階而上,可以看到門額上方由當地書法家書寫的「包公廟」三個鎦金大字,前中門額書「孝肅公廟」,左右邊門各書「贊化」「調元」。
  • 商丘愛心企業家深入包公廟鄉慰問五保老人和困難群眾
    為了使困難群眾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 2月9日上午 ,商丘市豐增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孫永軍和企業員工們一起來到了睢陽區包公廟鄉,在老書記田金營、村支書江其魁等的陪同下探望慰問五保老人和困難群眾,並送來了大米、食用油和慰問金。
  • 包公祠裡的三個傳說,都和包公有牽連,不說大家不知道
    包公祠在包公文化園內的香花墩上,據《廬州府志》記載:「香花墩,在城東南門外濠中,是包公青少年讀書處,本為公祠,蒲葦數重,魚鳧上下,長橋徑渡,竹樹陰翳。」另據碑文記載:包河小洲上原有一座小廟,明朝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 廬州知府宋鑑見小洲環境風景幽雅,遂將小廟拆除,改建為「包公書院」,並改洲名為「香花墩」。1539年,御史楊瞻把「包公書院」易名為「包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