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何方迪
「無論是公辦民校或民辦學校,立德樹人是我們共同的價值取向和目標追求。」清華大學知名教授石中英的分享,贏得了會場內外嘉賓的一致認同。
冬日的成都,洋溢著學術的氣息,12月5日下午,一場旨在共話立德樹人使命,探尋教育初心的論壇在成都天立學校舉行,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石中英教授一行蒞臨成都天立學校,作《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重要論述》主題報告,並就新時代中國民辦教育發展方向展開調研與交流。
石中英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副院長趙琳博士,天立教育董事會主席、CEO羅實,成都天立學校總校長楊昭濤和來自郫都區的200餘名校長教師共同參與了此次教育論壇。
教育是一種社會事業,也是一個系統工程
主題講座中,石中英圍繞總書記關於「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相關重要論述展開探討,深入淺出地剖析了「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產生的背景與定位、內容框架與核心觀點、實踐層面的基本要求,為聽眾帶來了一場充滿哲學思辨的思想盛宴。
作為一名在教育領域深耕多年、著述豐碩的專家,石中英認為,無論是政府、學校還是研究機構,首先應明確教育價值觀。「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強調,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要圍繞這個目標來設計,教師要圍繞這個目標來教,學生要圍繞這個目標來學。」
石中英指出,立德樹人對於社會進步和國家建設具有重大意義,我們需要紮根中國大地,堅持在我國大地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道德觀。「無論是公辦民校、民辦學校以及培訓機構,立德樹人是我們共同的價值取向和目標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稍後的圓桌論壇中,石中英院長、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羅清紅,成都市郫都區教育局局長鄧志民、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秘書長兼課題辦主任楊東、楊昭濤校長等嘉賓圍繞「教育的初心與使命」展開對話,他們從理論研究、政府管理、民辦教育實踐等不同角度切入展開探討,並就後疫情時代提升教育質量與教育創新發展等眾多議題交流經驗、達成共識。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將在成都天立設立科研基地
在嘉賓對天立教育總部和成都天立學校的實地考察調研中,羅實、楊昭濤介紹了天立教育辦學初心和理念、創新課程體系等,「成都天立是天立教育根植中華文化、融合國際先進理念,面向未來打造的一所旗艦學校,並融合國際視野、人文關懷、愛與智慧,正在通過構建『立己達人』課程體系,紮實踐行立德樹人使命,為國家培養更多面向未來的國際化領袖型人才。」
參觀交流中,石中英院長充分肯定了天立教育在中國民辦教育領域的代表性和創新性,他希望以本次交流為契機,雙方加強在學術研究和教育實踐等領域的具體合作,為促進新時代中國民辦教育樹立天立樣本、貢獻天立力量,匯聚智慧,為踐行立德樹人使命、推動教育強國匯聚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雙方還就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在天立設立科研基地等事項擬定合作備忘錄,為今後開展深入合作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