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石中英教授一行到成都天立學校開展調研,並就踐行立德樹人使命、探索民辦教育發展方向等主題,與200餘位成都教育界人士進行深入交流。記者從現場獲悉,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與天立教育集團已擬定合作備忘錄,將在成都天立學校設立科研基地。
探索合作:學術研究+教育實踐,聯合設立科研基地
當天上午,石中英一行對天立教育總部和成都天立學校展開實地考察調研,詳細了解了天立教育的初心和辦學理念、軟硬體設施優勢、創新課程體系等。他充分肯定了天立教育在中國民辦教育領域的代表性和創新性,希望以本次交流為契機,雙方加強在學術研究和教育實踐等領域的具體合作,為踐行「立德樹人」使命、推動教育強國匯聚力量。
雙方在交流中,就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在天立設立科研基地等事項擬定了合作備忘錄,為今後開展更深入的合作打下基礎。
主題報告:紮實踐行「立德樹人」教育使命
「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是黨在新時期就教育任務和目的所提出的一個重大命題,是貫穿在整個教育事業發展中的一條紅線。」當天下午,石中英以主題報告會的形式,深入淺出地剖析了「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產生的背景與定位、內容框架與核心觀點、實踐層面的基本要求,為現場的教育從業者帶來了一場充滿哲學思辨的思想盛宴。
「學校立身之本在於立德樹人。」石中英表示,學校辦得怎麼樣,就看立德樹人做得怎麼樣,這是根本標準。從歷史上看, 那些被後世敬仰的學校、被津津樂道的學校,無不是在樹德立人上做出了突出成績。他提到,成都天立學校開展「立己達人」教育很好地契合了立德樹人的要求,值得肯定。
交流互動:論教育初心使命,探民辦教育方向
在當天的交流環節,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石中英與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羅清紅、成都市郫都區教育局局長鄧志民、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秘書長兼課題辦主任楊東,以及成都天立學校總校長楊昭濤,圍繞「教育的初心與使命」展開對話,從理論研究、政府管理、民辦教育實踐等不同角度切入展開探討。
「年過八旬的父母對我說,天立的老師是國家培養出來的,天立學校也要努力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成都天立學校總校長楊昭濤詮釋天立教育的初心和使命時說,自己在天命之年從零開始參與創辦一所新學校,是出於強烈的家國情懷,也是出於自己作為一個母親多年來的教育求索,「要辦一所成就每一個孩子的學校。」成都天立學校追求在中國的土地上創辦世界最好的學校,培養立己達人的天之驕子。
成都天立學校總校長 楊昭濤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石中英高度贊同成都天立學校「立己達人」的教育初心。他指出,教師先達人再立己,通過幫助他人實現有價值的生活或實現有價值的理想來成就自己,通過幫助他人、促進社會進步、實現大眾理想來完善自己的德行。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 石中英(右)
「唯有教育可以改變一個國家。」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羅清紅從自己的從學經歷說起,強調教育改變個人命運、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性。他認為,成都天立學校所倡導的培養國際化的世界頂尖人才很有必要,這樣的人才才能夠引領世界往前發展。
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 羅清紅
郫都區教育局局長鄧志民也在現場分享了引進天立學校的初心,是「要辦家門口的好學校。」同時,他也希望成都天立學校在「立己」方面把學校辦好,在「達人」方面與郫都區各公辦學校互促互進,推動共同進步。
郫都區教育局局長 鄧志民
「教育具有超時代的不變的價值。」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秘書長兼課題辦主任楊東認為,教育是一種服務,教育的初心就在於學校要為學生的成長服好務。他希望在場教育人能辦真教育,真辦教育,辦讓老百姓真正滿意的教育。
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秘書長兼課題辦主任 楊東
據悉,成都天立學校是一所新開辦的民辦學校,是天立教育根植中華文化、融合國際先進理念,面向未來打造的一所旗艦學校,立志打造中國基礎教育的創新者和引領者。學校融合國際視野、人文關懷、愛與智慧,正在通過構建「立己達人」課程體系,紮實踐行「立德樹人」使命,為國家培養更多面向未來的國際化領袖型人才。
(四川手機報記者 劉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