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車在新疆哈密境內的京新高速公路上行駛(2017年7月15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發
京新高速公路是世界沙漠公路中裡程最長、等級最高、工程量最大、施工期最短的高速公路,被譽為國家「超級工程」「創新工程」,也被世人譽為「鋪展是天路,矗立乃豐碑」的奇蹟,它讓北京進疆公路裡程比經西安或蘭州繞道連霍高速公路縮短近1300公裡。
2017年7月15日,京新高速公路內蒙古臨河至白疙瘩段、甘肅白疙瘩至明水段、新疆明水至哈密段3個路段聯動通車,標誌著從北京到新疆更便捷的公路大通道全線貫通,北京進疆公路裡程比經西安或蘭州繞道連霍高速公路縮短近1300公裡。這條世界沙漠公路中裡程最長、等級最高、工程量最大、施工期最短的高速公路,被譽為國家「超級工程」「創新工程」,也被譽為「鋪展是天路,矗立乃豐碑」的奇蹟。
創新施工無縫管理
京新高速巴彥淖爾段主線全長116公裡,沿途自東向西穿越了河套平原、哈騰套海國家自然保護區。與其他路段相比,這段路自然條件最好,但是水多卻成了施工難題。
「黏土含量大,易形成翻漿。」原中建京新總承包部工程部副經理趙殿濤說,河套平原地下水位高、土質差、地基溼軟。往下挖1米就會出水,只能用井底打水的辦法,把水位往下降。
面對困難,施工單位在標準化建設的基礎上,大力引進智能化施工設備,以科技創新打造智能化施工新常態。
在鋼筋加工方面,引進了阿拉善盟第一臺全自動數控鋼筋籠滾焊機。該設備製作出的鋼筋籠主筋間距均勻,加工精度高,有效保證了鋼筋籠的加工質量,且加工速度是人工製作的4倍至6倍,在橋梁樁基、墩柱鋼筋籠的加工上具有明顯優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根據預製箱梁生產任務重的實際,在預製箱梁養生方面,引進了預製箱梁自動噴淋養生裝置及蒸汽養生技術。自動噴淋養生裝置為全自動定時噴淋養生,有效減少人工作業,且養生效果良好;蒸汽養生技術既能保證箱梁養護質量,又能縮短箱梁預製佔用預製臺座的時間,不僅提升工作效率,也提高預製箱梁產量。
將路輕輕放在戈壁灘上
京新高速穿越路段常年乾旱少雨,串聯多個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脆弱,如何在施工過程中保護生態環境?
為確保沿線沒有白色垃圾汙染,每月24日,中鐵總包部和各項目部都會組織全體員工到沿線收撿垃圾,集中處理。定期舉辦的環保講座,讓中鐵總包部的參建者們對如何保護戈壁灘生態環境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和更有力的行動。
中鐵總包部第三項目部聘請了6名專職保潔員,每天在沿線負責環境保護宣講和垃圾收撿。第二項目部推行「三個空塑料瓶換一瓶礦泉水」活動,在全線迅速推廣;第三項目部每天穿梭在工地沿線招手即停的「送水車」,從根源上減少了對礦泉水瓶等的使用。
為最大限度地保護環境,項目全線選用低噪聲的施工機械和工藝,對強噪聲施工機械採取臨時性噪聲隔擋措施;料場、拌和場等的選址都設置在保護區外;不允許在保護區內設置臨時施工用地和施工便道,利用永久佔地進行迂迴施工……
「原先的取土場,恢復原貌後已經長出了30釐米高的紅柳。修路不僅沒有破壞環境,還在改善環境。」牧民根登說。
不破壞環境,「將路輕輕放在戈壁灘上」成為京新築路者共同努力的目標。
讓「一帶一路」更暢通
此前進出新疆的高速公路大通道只有一條G30。京新高速公路通車後,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重大推動作用。
京新高速的修建大大改善了沿線百姓的生活。在高速公路修築過程中,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的阿拉善新建了935公裡通電、通訊和458公裡的供水管道工程等基礎設施。通車後,該地區增加了2000多個就業崗位。
按照國家提出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及孟中印緬、中巴經濟走廊綜合交通通道」構想,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中段通道,由3條國家高速公路和國家幹線鐵路並行組成,分別是北通道、中通道和南通道。其中,北通道就是由京新高速公路和北京到烏魯木齊的鐵路共同組成,幾乎覆蓋了阿拉善盟全部重點城鎮、礦業園區、重點經濟開發區和旅遊景區。它的建設,對完善交通網絡布局,推動阿拉善盟經濟社會發展,促進「一帶一路」和「向北開放」戰略實施具有重要作用。
位於京新高速公路白明段的甘肅省馬鬃山鎮正計劃發展旅遊業和精細加工產業。曾經,馬鬃山鎮牧民出行只能沿著土路走上三四個小時。
「京新高速公路通車後,出行更加方便,農畜產品外運全國更加便捷,來這裡旅遊的人越來越多。隨著農牧、旅遊產業的興旺,沿線農牧區群眾收入大大增加,對未來生活充滿了信心。」根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