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中國社會,鄰裡關係是很值得注意的一種人際關係,當然,由於今天生活節奏快了,這種關係在城市裡面如同很多人都感覺到的那樣,也變得越來越淡了。但在古代的中國社會,正如同增廣賢文提到的「遠水難救近火,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一樣,由於地域的臨近,所以很多時候鄰裡之間的互助顯得比較及時,一個人就算親戚朋友再多,但碰到急事的時候,能夠第一時間伸出援手的必然還是住得近的人。
當然,隨著傳統社會的解體,這種關係的研究也就沒必要花太多時間深究了。
緊跟著這句話,作者立刻就提出了「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的觀點,人,最能靠得住的還是自己。
其實想想就能明白,很多人整天花時間在酒場酒桌上陪人喝酒,口口聲聲稱兄道弟,但是一旦生病臥床,這些兄弟能夠來看幾次呢?
頂夠義氣的,一星期看三次,一次看三小時能夠不?
倒也未必是別人薄情寡義,畢竟別人有別人的生活。
所以真正需要花時間多陪的,還是自己的親人。
而人真正能夠依靠的,還是只有自己。
所以看得明白了,看得開了,就知道,一個人如果一輩子的生活被人情牽著鼻子走,那就是很可笑的事情。
賢文上也就寫得很清楚了:「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雖然這裡說人情說得貌似很悽涼,但是大體也就不過如此罷了。
就算與人有恩,遇到感恩的人,逢年過節還能夠記得一聲問候,差一些的,也就是利用完了就結了。
所以要知道世界上的事情,每一件事都如同棋局一樣,是局局都新的。
以前的關係靠不靠得住,以前的思路行不行,這棋,要下了才知道。因為此一時彼一時,利害關係是會轉換的。
所以交朋友,相互之間沒有太多利益瓜葛的是比較好的。
大家都無拘無束,或者有共同的愛好,或者沒共同的愛好,相互談談說說,這是很愜意的事情。
所有也正是因為說明白了人情事故,人生無非就是這麼回事,所有好好過日子才顯得尤其關鍵,賢文的路人作者緊跟著就採編了這句:「山中也有千年樹,世上難逢百歲人。」
是啊,人的生命對比自然界來說太渺小了,而我們的一生的光陰,放在整個歷史長河和宇宙的時間來講,只是一霎而已。
人活這一世,重要的是活出自己,活出自己生命的意義和價值,而這個意義和價值,不該是別人來為你界定的。
能夠下這個界定的,只有自己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