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賢文:得饒人處且饒人,講的全是人生哲學,說的都是處世之道

2021-01-15 烽火系古今

增廣賢文:得饒人處且饒人,講的全是人生哲學,說的都是處世之道

在古代,聖賢常常會留下一些話、道理來闡述一些觀點,一些事情的本質。用話流傳於世的,經常是朗朗上口的,《增廣賢文》就是一本收錄聖賢們智慧的書籍。

增廣賢文:講的全是人生哲學,說的都是處世之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下面的這3句原文與翻譯。

得饒人處且饒人

饒人不是痴漢,痴漢不會饒人。是親不是親,非親卻是親。美不美,鄉中水,親不親,故鄉人。相逢不飲空歸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能寬恕他人的不是傻瓜,傻瓜則從來不會寬恕他人。有些人名義上是親戚卻不像親戚,有些人雖然不是親戚卻比親戚還親近。

不論甜美與否,家鄉的水都好喝,不論是不是親戚,故鄉的人都最親近。朋友相聚不飲酒,連洞口的桃花也會嘲笑你不懂得人情。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需要一個過程,人與人之間的個性是需要磨合的,而磨合是一種痛苦的經歷,得饒人處且饒人,做人應該懂得寬恕體諒別人,相處是需要寬容的。

饒人不是一種愚蠢的行為,懂得寬恕的人不是傻瓜而是智者。因為他們懂得什麼東西最寶貴,為一些無聊的小事斤斤計較,傷了和氣是不值得的。

求人須求大丈夫

若要斷酒法,醒眼看醉人。求人須求大丈夫,濟人須濟急時無。渴時一滴如甘露,醉後添杯不如無。久住令人賤,頻來親也疏。

如果想得到戒酒的方法,只需用清醒的眼光看看喝醉酒的人的醉態。

請求人幫助就去求真正的男子漢,救濟別人就救濟那些急需救濟的人。

口渴的時候一滴水也如同甘露一般甜美,喝醉酒後再添杯還不如不添。在別人家住久了會讓人討厭,親戚間頻繁往來反而會變得很疏遠。

對於維繫親友間的關係,有人喜歡雪中送炭,有人喜歡錦上添花,有人喜歡保持距離,有人喜歡親密無間。至於哪一種方式更好,那就要看自己如何理解了。

對於一個志得意滿的人來說,別人的錦上添花,對他而言並不會帶來什麼實質性的改變。而人們在危難之時,最需要的就是來自外界的支持,雪中送炭則就不同了。

公道自在人心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

善良的人往往被別人欺負,馴服的馬總是被人任意乘騎。人不發橫財就不能暴富,馬不吃夜草就不會長肥。惡人人們都害怕但天不怕,善良的人被人欺負但天不欺負。

無論是行善還是作惡,到頭來都會得到報應,區別在於來得早些或遲些而已。黃河尚且有澄清的時候,人怎麼可能沒有時來運轉的那一天。

做人應該善良一些,還是邪惡一些?善良與邪惡到底哪一個才更適合人類的生存?

答案是,做人還是善良一些的好,因為這個世界上還是好人多,要想在這個好人的世界中生活得好些,自然需要先做一個好人。

也許做好人暫時看不到什麼好處,但是做人本來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一點一滴的善行都會成為你時來運轉的契機。

《增廣賢文》中,古人通過自己的經歷為後人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學習聖賢們的至理名言,聆聽古人的孜孜教誨。

把《增廣賢文》當做人生的指路燈,我們會在人生旅途中少走一些彎路,他講的全是人生哲學,說的都是處世之道。

中國從古到今的各種格言、諺語、歷史典故在《增廣賢文》裡都有記載。《增廣賢文》,又名《古今賢文》,該書最早出現於明朝萬曆年間,為中國明代兒童啟蒙書籍。該書無明確作者,但經過歷代文人的編改增補,已經初步大成。

《增廣賢文》內容絕大多數都來自於詩詞歌賦、四書五經、格言、諺語等,書中講述的格言警句朗朗上口,蘊含著前人無盡的智慧,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所傳誦。

書中的內容題材廣泛,包含了社會人際關係、人性善惡、為人處世等,通過對前人經驗和智慧的總結,給予人借鑑和參考。

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遠水難救近火,遠親不如近鄰;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良言一句暖三冬,惡語傷人六月寒;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一句簡短話不僅有趣也是直擊人心,這也是為什麼有很多人,喜歡看格言和諺語的原因。不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往往讀到的卻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對人生經驗的深刻總結。

《增廣賢文》認為人性本惡,以冷峻的目光洞察社會人生,把社會諸多方面的陰暗現象高度概括,冷冰冰地陳列在讀者面前。結合儒釋道思想,闡述為人處世的道理,很有哲理性,人稱「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

這本《增廣賢文》是精裝正版,經久耐用。全文111篇,包含原文、注釋、譯文、評析和故事,內容十分完整,值得全家老少的閱讀和學習。

閒暇的時間,下班坐車或者睡前,都可以讀一下,充分的利用好碎片化時間,還能增長見識與智慧,豈不是一舉兩得。

一本精裝版《增廣賢文》的價格是59元,也就一頓飯錢,十分划算!能讓你終生受益!如果您想購買《增廣賢文》的話,點擊下面的商品卡,就能直接購買了。

相關焦點

  • 俗語:「得饒人處且饒人」,下半句才是精華所在,古人的處世之道
    常言道:「得饒人處且饒人」,說的是要寬厚待人,懂得寬容和體諒他人,莫要將事做絕,莫要將人逼到絕路,畢竟兔子還咬人,在《唾玉集·常談出處》中記載:蔡州褒信縣有一位下棋很厲害的道士,每次下棋就先讓對方一步,他曾經有詩說「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 古人講「得饒人處且饒人」,上半句霸氣外露,成英雄好漢的口頭禪
    人作為一種社會性動物,根本不可能不與其他人交往。但是在人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肯定會因為一些事情而產生矛盾。很多性格比較暴躁的人,在做事情的時候很容易不留餘地,這樣做對自己的他人都沒有好處。 如果按照古代人的處世哲學來看,人們在遇到事情的時候,總喜歡採用中庸之道。
  • 俗語「得饒人處且饒人」上半句更霸氣有力,可惜知道的人甚少!
    俗語「得饒人處且饒人」上半句更霸氣有力,成綠林好漢口頭禪 自古以來,中國都是個特別重情義的國家,人與人之間相互往來,要互敬互重,正所謂「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但是人生不可能是順風順水的,難免與人打交道會遇到斤斤計較胡攪蠻纏的人
  • 俗話說「得饒人處且饒人」,後半句才是精華,說透為人處世之道
    都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確實,在漫漫的歷史長河當中,老祖宗總結了很多的經驗教訓,凝結成了一些簡單易懂的俗語,即時到了現在還非常的有指導意義。就比如我們經常會說的「得饒人處且饒人」,其實從字面上面看,就是在自己佔著道理的時候,也不能夠咄咄逼人。
  • 「得饒人處且饒人」上一句為何很少人提?只因太犀利
    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勸世名言:得饒人處且饒人。意思就是能寬恕別人的地方就儘量寬恕,做事要留有餘地,不要趕盡殺絕。這句話也成了中華文化的一種標誌,和我們的求同存異、包容文化一脈相承。是啊,如果不是「得饒人處且饒人」,中華大地哪來的民族融合、四海皆兄弟?
  • 「得饒人處且饒人」這句名言,原來出自於詩句,上一句同樣很經典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麼一句話「得饒人處且饒人」,其實這也是一句詩,而且這一句話也是充滿了哲理,意思是告訴世人,沒有必要對別人痛下狠手,可以放過別人的時候,還是給別人一條生路,不要做的太過分了。畢竟大家都還需要見面,彼此之間保留一點真誠,給自己也留一條後路,這也是古人的經驗之談。而且這句話在現實生活中,也是頻繁地被人們使用。
  • 許可馨事件3個疑點如有結果,網友定會「得饒人處且饒人」
    或許是因為時間長了,輿論竟出現反彈,有少部分人在網上呼籲大家不要再堅持打卡了,說她還是個孩子,讓網友們理性對待,不要死抓著不放,給孩子一條活路,得饒人處且饒人。其實網友們堅持打卡「許可馨」事件的背後,無非是想獲得這3個問題的答案,只要這三個問題有結果,做到了公平正義的處理,網友們定會得饒人處且饒人!
  • 得饒人處且饒人,其實是一首詩,讀完全詩才發現理解錯了
    等,在武俠小說中,有一句話的出場率非常高,這句話即是「得饒人處且饒人」,武俠宣傳俠義精神,這種俠義精神中,便包含了寬容、仁善的理念,因此那些武林前輩常用這句話勸人點到為止,事情不要做絕。數年後,這個老人家為想為道人改葬,但是打開墳墓之後,裡面只有空空的棺材和一些衣服。看到這個場景,眾人十分驚奇,他們想到這位道士曾經留下一首七言絕句:爛柯真訣妙通神,一局曾經幾度春。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 古人說:「龍遊淺水遭蝦戲,虎落平原被犬欺」,蘊含為人處世之道
    陪客裡的一人見知府啼笑皆非的尷尬相,不免引起同情之心,便有意幫他解圍,接吟道:「單工是個工,加力還是功;撤去功邊力,添絲成了紅。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勸誡和開導胡知縣,冤家宜解不宜結,得饒人處且饒人。另一個陪客聽了,覺得陪客甲是狗拿耗子多管閒事,事不關己,何必自尋麻煩。
  • 「得饒人處且饒人」用英文該怎麼說?單詞組合非常簡單,你都會!
    之前大白介紹了「一竅不通」、「開門見山」等英文表達,今天呢我們來說一個難的表達,你知道「得饒人處且饒人」用英語怎麼說嗎?得饒人處且饒人這個表達的中文意思是,儘量去寬恕別人,別太為難人家,做事不要太絕情,要留有餘地,英文表達我們可以用「live and let live」。
  • 增廣賢文:3句話點明處世之道,沒事常看看,助你成為人生不倒翁
    「讀史使人明智」,這是17世紀英國哲學家培根的一句名言。而唐太宗李世民在其著名諫臣宰相魏徵死後曾多次對他的大臣說,「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這話比培根早了將近一千年。《增廣賢文》是一部集前人經驗教訓的精練總結,更是歷代民眾處世、治學的行為準則。雖然其中包含一些消極的內容,但是更多的卻是教人向善、練達處世的名言警句。
  • 增廣賢文: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
    在傳統中國社會,鄰裡關係是很值得注意的一種人際關係,當然,由於今天生活節奏快了,這種關係在城市裡面如同很多人都感覺到的那樣,也變得越來越淡了。但在古代的中國社會,正如同增廣賢文提到的「遠水難救近火,遠親不如近鄰。」
  • 最實用的:100本人生必讀書
    處世的學問(方州)11. 做自己想做的人(李踐)12. 黑白經(中石)13. 創新力(許長榮、李良婷)14. 口才學大全(歐陽謀)15. 攀登幸福階梯(戴維*勒諾哈特)16. 快樂與人生(J*所羅門等)17. 一生的忠告(查斯特菲爾德)18. 一生的資本(奧裡森*馬登)19. 人性的弱點(戴爾*卡耐基)20. 成功大學(拿破崙*希爾等)21. 生活可以這樣過(亞歷山大*馮*舍恩堡)22.
  • 古有韓愈今有饒公!
    也是當代「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人生的第一個驛站。潮州人敬重韓愈,也以同樣的感情稱頌饒先生。他們都說,「古有韓文公,今有饒宗頤」,這話在潮州幾乎婦孺皆知。但公允地說,潮州的真正輝煌始於近代。那時的潮州,由於海上航行和出洋貿易歷史傳統的漸進影響,潮州在國內佔得「得風氣之先」的有利地位,異軍突起,商業發達,科甲鼎盛,文化的依託和風雅的陶鑄成為士民不懈追求,社會風氣蔚然一變。
  • 做人要積八德這是為人處世之道,提升自我影響別人才是真正的人生
    俗話說得好:得饒人處且饒人。不要喋喋不休,蠻不講理像個槓精一樣,讓人瞧不起。自尊敬人,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一定要先學會尊重別人,自己做不到,不要去說別人的不是,學會換位思考,這是做人的基本。之二『掌德』任何人的成長都需要鼓勵和讚美,因為那樣可以給人以信心和鼓勵的勇氣。
  • 比你內心強大的人都懂得牢記這五點人生的處世哲學
    因為人與人的內心不同,那些內心強大的人遇到人生中的任何問題都能泰然處之,而那些內心弱小的人遇到生活中的突然變故都會手忙腳亂。那些比你內心強大的人都懂得牢記這五點人生的處世哲學1 誰能「忍」誰就能「贏」漫漫人生路,誰能路路順,生活中很多時候,你的才能有可能遭遇「失敗」,你的機遇有可能總是「失敗」,你的計劃也有可能「失敗」,但是你的
  • 道德經的「道」是什麼意思?聽王蒙講孔孟老莊,也講人生哲學
    特別是人生經歷尚少,未曾體驗過生活不易的少年時代,直接讀和記,體驗感其實非常差。而一個比較好的建議,就是先從生活化的解讀,去理解先賢們,去理解他們的思想,他們的智慧,他們的處世之道。夾敘夾議,把原文和詮釋,把故事和道理,把學習和思考巧妙地融為一體而結合成的經典解讀,一來對入門國學殿堂的求知者十分友好,二來也凝結了解讀者的生活哲學,讀來頗有味道。
  • 儒家哲學告訴我們三個為人處世之道
    人生的路如一本充滿哲學書,而幾千年前的孔子早就用他的儒學觀點告訴我們諸多的做人故事,只要我們慢慢品味,我們的人生都可以走的順暢,儒學中蘊含了為人處事的經典之道!1.有些話藏在心裡就可以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告訴我們人生一世,我們要經歷很多的事情,要面對很多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學會講話的方式,人們都喜歡被誇獎和頌揚,沒有一個人喜歡被批評。
  • 牛肉麵第一辣,饒師傅脾氣變好了
    在饒記牛肉麵館,隨手就能拍到食客正在大快朵頤@李先生喜歡這裡的牛雜麵,必須要放香菜和香蔥。吃的時候一定要先喝一口辣湯,真的很爽。反正我每次來,連湯都要喝個見底。一碗麵吃完,整個人感覺毛孔都被疏通。如果淋上幾滴香醋,儘管滿頭大汗,一大碗辣湯也要喝得見底才過癮。饒師傅今年74歲了,店已開了三十年,他父親是一位廚師,最擅長的就是做牛肉,他深得父親真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