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156年的全聚德烤鴨,為何賣不動了?看看顧客怎麼說

2020-12-18 騰訊網

北京烤鴨的名號由來已久,每一個去北京旅遊的外地人,幾乎都會去全聚德走一遭,畢竟全聚德乃是一個傳承100多年的老字號,而中國老百姓又比較認牌子,自然會趨之若鶩。不過,這已經是十幾年前的景象了,如今的全聚德早已不復當年盛況,就算它的牌子依舊那麼響亮,也沒有多少人願意買單了。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全聚德會落到這步田地,究竟是為何呢?

既然提到全聚德,就不得不提一嘴北京烤鴨了,據《食珍錄》記載,烤鴨起源於中國南北朝時期,乃是一道宮廷名菜,其用料乃是正宗的北京鴨,不但色澤紅潤、口感細膩,還肥而不膩,使人回味無窮。另外,關於原材料「北京鴨」,則是1000年前遼金元歷代帝王狩獵時偶然發現的「純白野鴨種」,為了日後狩獵所用,便採取人工飼養的手段將其延續了下來。久而久之,野生白鴨被餵成了「填鴨」,也就是後來的北京鴨。

不過,烤鴨之所以能傳到民間,還要感謝朱元璋和朱棣這兩位皇帝。大明建國後,朱元璋終於過上了能吃飽飯的日子,他和南京老百姓一樣,也對南京板鴨情有獨鍾。據史書記載,朱元璋「日食烤鴨一隻」,為了討好皇帝,宮中的這幫御膳房的廚子絞盡腦汁改善烤鴨的口味,而經過漫長的研究和試驗後,他們終於搞出了2種手藝:叉燒烤鴨和燜爐烤鴨,而500年後逐漸興起的全聚德便是以叉燒烤鴨的巔峰。

公元1402年,明成祖朱棣即位,他和朱元璋一樣,也對烤鴨情有獨鍾。幾年後,朱棣遷都北京,為了能享用到南京美食,他帶去了一堆御廚,尤其是擅長製作烤鴨的那幾位。於是,當烤鴨師傅的手藝與北京鴨一結合,便誕生了聞名中外的北京烤鴨,與之前的南京烤鴨相比,北京烤鴨的口味還要更上一層樓。不過,當時北京烤鴨的名氣還不是很大,老百姓喜歡的仍是南京烤鴨,所以在嘉靖年間,第一家烤鴨店「便宜坊」開業時,牌匾上仍刻有一行小字:金陵烤鴨。

可是,無論任何一種美食,都需要與時俱進,北京烤鴨也不例外,若一直沿用「南京」的名號,只會是自斷生路,不會有突破性的發展。此外,隨著「便宜坊」的出現,市面上也出現了不少賣烤鴨的攤子,雖說名號沒有「便宜坊」響亮,但口味卻是相差不多的,而且由於其親民的價格,老百姓也願意買單。然而,北京烤鴨卻在1864年迎來了一次顛覆性大洗牌,楊全仁憑一己之力撼動了整個烤鴨界。

楊全仁,1822年出生於河北冀州徐家莊楊家寨村,因家中清貧,沒錢供他上學讀書,於是他年紀輕輕就來到了北京。不久之後,楊全仁攢了些錢,他在前門外肉市街租下了一個攤位,幹的是販賣雞鴨的買賣。楊全仁是個十足的聰明人,他很快便鑽研出了賣鴨的門道,縱觀整個肉市,他的生意是最紅火的。十幾年後,楊全仁賺了一大筆錢,一個小小的攤位已經不能滿足他的胃口了,於是,他又開始琢磨新的商機。

1864年的一天,楊全仁偶然察覺到一家名為「德聚全」的乾果鋪不太對勁,他每天出攤、收攤都會經過這家門店,只不過,這家店的牌子雖然醒目,但最近幾個月,似乎沒什麼顧客上門,幾乎到了倒閉的邊緣。於是,楊全仁適時出手,出資買下了這個門店,基於之前的生意,他打算開一家烤肉店。不過,生意是敲定了,可是這店名卻是個問題,若是沒有一個能帶來鴻運的名字(當時的人比較迷信),或許難逃乾果鋪的結局。

於是,楊全仁請來了一個風水先生,讓他幫忙看一下。風水先生先是觀察了一番,又結合地勢奉承了楊全仁幾句,說是有「八抬大轎」之相,前程不可限量。最後,風水先生一口咬定:之前的「德聚全」之所以會倒閉,只是因為名字不行,若想除去晦氣,將「德聚全」三個字倒過來便好,這樣一來,運氣也就回來了。

楊全仁一聽,頓時眉開眼笑,他當即便採納了風水先生的提議,把名字倒了過來。當然了,楊全仁還有別的想法,一來,是因為他的名字中有「全」字;二來,是因為「聚德」一詞極為妥帖,所謂「聚德」,便是聚攏德行,既抬高了門面,也把他做生意講誠信的理念傳達了出去,可謂「一舉兩得」。果不其然,在楊全仁的精心經營下,全聚德蒸蒸日上,他店裡的烤鴨與外面相比,多了一份精緻和細膩,深得食客喜愛。

不過,若想生意興隆,單靠鴨子還是不夠的,烤鴨師傅也是必不可少的。於是,楊全仁沒事就去別家店鋪溜達,遇見手藝高超的師傅,就花大價錢挖回來,雖說這手段有些不仗義,但也在情理之中。後來,楊全仁請來了專做掛爐烤鴨的宮廷御廚孫師傅,有了他的加盟,全聚德「聲名鵲起」,很快就傳遍了每一位老百姓的耳朵。

新中國成立後,全聚德烤鴨被定為國宴,在烤鴨界,它是當之無愧的無冕之王。1993年5月,中國北京全聚德烤鴨集團正式成立,全聚德越做越大,一步步成為北京的美食標誌。然而,如今的全聚德卻迎來了罕見的虧損,整個上半年,公司的虧損就達到了上億元之多,曾經引以為傲的烤鴨,已經略顯頹勢。一直以來,餐飲業務都是全聚德的營收支柱,高達70%以上的營收佔比,佔據了整個公司的半壁江山。

遺憾的是,全聚德的門店消費卻不是普通人能支撐得起的,尤其是10%以上的服務費,更加為人所詬病。一般來說,定價如此之高,甚至還有服務費的門店,對待顧客的態度也不會差到哪去,但很多人都表示:實在不敢恭維。況且,一隻動輒200元的鴨子,早已超過普通消費者的承受極限,要知道,同等價位的烤鴨在別處都能買到5隻之多,既然口味相差不大,為何還要選擇全聚德呢?食客的嘴是不會騙人的,在招牌和口味之間,大多數人還是選擇了後者。

相關焦點

  • 156歲的「烤鴨之王」全聚德,為啥賣不動了?食客:你先看看價格
    談到中國美食,北京烤鴨成了最有名的菜餚之一,而談到烤鴨,又不得不提到全聚德這個品牌,最早的全聚德,可追溯到156年前,清朝時期,京城有一家叫德聚全的乾果店,雖在繁華地段,招牌引人注目,但店前總是門可羅雀,瀕臨倒閉。
  • 156歲的「烤鴨之王」全聚德賣不動了?網友:你去看看價格
    在北京,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烤鴨真遺憾」,而說到北京的烤鴨,那絕對得提到「全聚德」,自1864年建立至今,全聚德已經156歲了,是實實在在的「百年老人」,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它背後的傳奇故事,以及如今面臨的挑戰。
  • 156歲的「烤鴨之王」全聚德,為何跌落神壇?食客:你去看看價格
    全聚德是中華老字號,創立於清同治三年(1864年),距今已156歲,歷經了幾代創業,集「全鴨席」和400多道特色菜品於一體,享譽國際,被譽為「中華第一吃」,「全鴨席」還曾多次被選為國宴。1952年全聚德老闆楊福來同家人商議後,決定公私合營,在當時,全聚德依然保持了自己的輝煌,在我國餐飲業500強中,全聚德排名為中式正餐之首,而全聚德在全國也開起了分店,據了解,全聚德年營業額超過了7億多元,每年賣出的烤鴨有300多萬隻,接待賓客超過了500萬人次然而「烤鴨之王」全聚德發展到今,跨越了三個世紀,卻從神壇跌落了
  • 業績暴跌64968%,全聚德烤鴨真賣不動了
    而全聚德今年前三季度就虧掉前三年的利潤,讓人總有種要拍手叫好的衝動。三個季度虧掉三年利潤至今已有156年歷史的「老字號」全聚德,在10月27日發布了其今年前三季度的財報。2019年非經常性項目產生利潤2432.55萬,其中交易性金融資產產生利潤1982.34萬;2018年非經常性項目產生利潤1588.12萬,其中交易性金融資產產生利潤1772.65萬,看來全聚德還是一個隱形投資高手啊!不過,這些跡象恰恰說明全聚德主業衰落,而全聚德的主業是賣烤鴨。因此,可以說,不是烤鴨不好賣了,就是全聚德烤鴨技術不行了。
  • 156歲的「烤鴨之王」全聚德,為何賣不動了?網友:你去看看價格
    ,也想從中分一杯羹,便埋下來了賣雞鴨生禽的念頭。 有了德聚全的店鋪,楊仁全就一心一意的賣自己的生禽,有了一個門面就多了一份壓力,這種情形之下,楊仁全也不知道怎麼的,就請了當時給清朝朝廷做御膳尤其是做烤鴨的孫師傅來製作烤鴨,這家本是賣生禽的店已經名副其實的成為了一家烤鴨店
  • 曾一天兩萬份賣的全聚德烤鴨,為何如今賣不動了?驢友:看價格!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一句順口溜「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烤鴨真遺憾」,烤鴨是中國的美食,它以色澤紅豔、肉質細嫩、味道醇厚還有肥而不膩的特色,被譽為是「天下美味」而馳名中外,甚至還是國宴的標準菜單之一。要說北京烤鴨最出名的是誰,那必然是全聚德,據了解,在零幾年到一二年之間,是全聚德的鼎盛時期,當時的全聚德可以說是一塊「吸金招牌」,全北京一天能夠賣出兩萬多份的烤鴨。
  • 每隻賣200,日銷2萬單的「全聚德烤鴨」,為何如今賣不動了?
    曾每隻賣200,日銷2萬單的「全聚德烤鴨」,為什麼如今賣不動了? 談到北京,最出名的除了長城應該就是北京全聚德烤鴨,作為北京當地的特色美食,它成為旅人必嘗的一道食物。在幾年前,這道美食還非常火爆,平均每天有2萬人點單,如今卻開始出現銷售困難的情況,這是為什麼呢?
  • 156歲的「烤鴨之王」全聚德賣不動了?網友:太貴,還沒貴的道理
    眾所周知,我國烤鴨裡最著名的當屬北京烤鴨,而北京烤鴨裡最正宗的還得是全聚德。作為一個存在了155年的老字號,全聚德早在1864年就創建了。經過長達百年的發展經營,幾乎成了北京烤鴨裡一家獨大的品牌。甚至人們一提起北京烤鴨,便自動默認是全聚德的鴨子。
  • 一年丟百萬顧客,近三年淨利潤走低,全聚德烤鴨為何賣不動了?
    全聚德2019年接待的顧客數減少約111萬人,營收和淨利潤均出現了大幅下降,疊加2020年初新冠狀疫情的衝擊,這家百年老字號的烤鴨還賣的動嗎?《投資時報》研究員 呂貢隨著網際網路經濟崛起,外賣、網紅小吃街遍布全國,行業變遷下,百年老字號餐飲全聚德(002186.SZ)越發難以吸引食客目光。
  • 烤鴨大王巨虧降價斷臂求生,156歲的全聚德能否返老還童?
    「全聚德要永遠保存下去」風裡雨裡,全聚德在北京城也走過了156年的光景。清同治三年(1864年),京城裡前門大街有個叫德聚全的乾果鋪,因為經營不善,生意甚是慘澹。店面瀕臨倒閉之時,街上一個名叫楊全仁的雞鴨販子出手把它盤下,轉營烤鴨店。這個楊全仁乃河北冀州人,家境清貧,鹹豐年間便來到京城謀生。其人精通販鴨之道,來到京城後生意卻做得紅紅火火。
  • 全聚德烤鴨300多一隻,被吐槽「徒有其表」,看看老北京人怎麼說
    全聚德烤鴨300多一隻,被吐槽「徒有其表」,看看老北京人怎麼說!說到烤鴨,那天大家都吃過,現在街面上的烤鴨店也是越來越多了。說到烤鴨牌子的話,就屬於北京烤鴨了。這是眾人所知的,外來遊客到北京都會首先品嘗當地的北京烤鴨。甚至說北京烤鴨在全球都是非常有名的,幾乎是沒有人不知道的。就算沒有吃過,也會知道全聚德烤鴨的。其實大家都知道,全聚德裡邊的食物並不便宜。全聚德烤鴨300多一隻,被大家吐槽「徒有其表」,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北京人怎麼說。什麼事情我們是不能聽的,要用眼睛去看。
  • 全聚德烤鴨賣不動了!烤鴨之王淪為北京一個旅遊景點?
    從以上數據可以明顯看出,2012年至2017年6年時間,全聚德營收和淨利潤幾乎沒有太大的變化,陷入增長停滯,利潤下滑幾乎已經成為全聚德的頑疾,從人人必吃的烤鴨之王到如今增長乏力,深陷業績泥潭的餐飲企業,全聚德到底做錯了什麼?
  • 全聚德下調菜價、取消服務費!156歲的烤鴨老字號,你會去吃嗎?
    作為北京的烤鴨老字號,全聚德在全國各地都頗有名氣,全聚德創建於1864年,其首創的掛爐烤鴨,色香味都不次於原來的燜爐烤鴨,受到各國元首和中外遊客的青睞,曾經每天可以賣出兩萬份,是北京城最有名的烤鴨品牌。
  • 從北京烤鴨到「全聚德」的歷史與蛻變
    全 聚 德 說起正宗北京烤鴨, 小夥伴們首先會想到的是「全聚德」,1864年的農曆六月初六,是全聚德創建開張的日子,到今年7月26日(農曆六月初六),全聚德已經走過了156個年頭,是實實在在的「百年老人」。
  • 全聚德156歲了!北京烤鴨有多少歲,你知道嗎?
    近日,美食界又出了一個大新聞,烤鴨老字號全聚德迎來了156歲生日,在這個「重大」節日之際,全聚德高調宣布,菜價整體下調10%到15%,所有門店大廳不再收取服務費。這看似「實惠於民」的消息,著實吸引了一把眼球。
  • 全聚德歷經了156載興衰,現在卻跌落神壇,原因究竟為啥?
    全聚德的歷史可以追述到滿清的同治三年,距今已經有了156年的歷史,是名副其實的百年老店,在全世界都有極高的聲譽,甚至幾度登上國宴的餐桌。但現在的全聚德好像已經失去了曾經的榮光,跌下了神壇,這是為何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現在價格貴的離譜。全聚德在誕生的時候,只是單純的烤鴨店,沒有形成品牌,只是店名叫全聚德而言。
  • 曾經每天2萬人點單的全聚德烤鴨,為什麼開始賣不動了?
    「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烤鴨真遺憾。」 可能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老北京順口溜,而說到北京的烤鴨,大家腦海中跳出的第一個名字,一定是:全聚德。 然而,這家馳名中外的烤鴨店最近開始有些賣不動了。 曾經的國宴品牌 全聚德可謂歷史悠久,1864年(即清同治三年)它創立的時候,美國的歷史還不到100年。 全聚德創始人是河北冀縣人楊全仁,當時,傳統的烤鴨製法是燜爐烤鴨,而楊全仁首創掛爐烤鴨,依靠熱力反射而非明火來烤制鴨子,這樣烤出來的鴨子肉質鮮美,全聚德烤鴨也漸漸獲得了「天下第一吃」的美譽。
  • 世道變了 全聚德的烤鴨都賣不動了
    來源:投中網「全聚時刻,就在全聚德「,這是北京老字號烤鴨品牌自豪的口號,但最近幾年,越來越少的消費者在全聚德「全聚」。2月24日,「烤鴨第一股」全聚德正式披露了2019年業績快報。沒落的「老字號」官網介紹,「全聚德「品牌始於清朝年間,1993年5月,中國北京全聚德集團成立。1994年6月,由全聚德集團等6家企業發起設立了北京全聚德烤鴨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4月,首都旅遊集團、全聚德集團、新燕莎集團實施戰略重組。首都旅遊集團成為全聚德第一大股東。
  • 百年歷史的全聚德烤鴨,為何北京人都不去吃了?看完價格瞬間明白
    但是如果問,中國哪裡的烤鴨最好吃,估計不管是吃過的還是沒吃過的,大家都會異口同聲:全聚德。烤鴨在中國人的餐桌上是一道非常重要的菜餚,各個地區都有烤鴨,但是要說正宗的,還是全聚德。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美食也是一樣,要吃正宗的,還是要到發源地去品嘗。可是,即便全聚德在烤鴨界擁有這麼高的名望,還是難免在近幾年來各方面指標頻頻下降,賣不動了。
  • 全聚德連年虧損,烤鴨之王為什麼不香了?網友:又貴又難吃
    去北京旅遊有三件事情是遊客必做的,第一件事是參觀故宮博物館;第二件事是登上萬裡長城遊覽一番;第三件事是去全聚德吃一次北京烤鴨。現在前兩件事還好實現,但是第三件事去北京吃全聚德烤鴨可能以後就實現不了了。因為這隻全聚德的鴨子差不多已經處於賣不動的狀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