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遇見那個未知的自己,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河南南陽這一個南都明珠,堪稱河南面積最大的城市,總面積2.6萬平方公裡,如果真要說比上海還要大幾倍,那也絕不在話下。
正所謂北有故宮,南有縣衙,在史書中也是屢見不鮮南陽的名字,眾多文學故事更是流芳至今,承載著他那輝煌燦爛的歷史記憶。仿佛穿越時空,如入其境。南陽簡稱宛,位於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陝三省的交界處,它是一個三面環山,南部開口的一個盆地。它因為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而得名南陽。
東漢時期曾作為陪都,為東漢光武帝劉秀髮跡之地,故又稱南都。在歷史上的南陽是古絲綢之路的源頭之一。在漢代的時候,南陽是全國最大的冶鐵中心,現有宛城冶鐵遺址。南陽還是通往湖廣和雲貴川的交通要道,陸路驛道與水陸碼頭相接,發展成商賈雲集的六大都會之一,素有南船北馬之稱。
有關南陽歷史的記載可追溯到西周,到了明朝初年,唐王朱勝在南陽城建造了規模龐大的唐王府,當時的南陽在建築園林、繪畫、雕塑以及書法方面都很有發展。清朝康熙年間,這裡的建築業的非常發達,武侯山峽會館等古建築巍巍壯觀,富麗堂皇。
說到南陽的主要景點,有很多,一般呢會去遊覽的就是內鄉縣衙、南陽武侯祠、漢畫館、張衡墓等。其中內鄉縣衙是咱們國家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封建時代縣級官署衙門,嚴格保存著中國古代縣級衙署的規格,享有龍頭在北京龍尾在內鄉的聲譽。
南陽武侯祠,又名諸葛亮庵,位於南陽市臥龍區臥龍崗,是紀念三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軍事家諸葛亮的大型祠堂群。祠中彩塑諸葛亮及其兒子諸葛瞻、孫子諸葛尚的大型泥塑像前後排開,出師表石刻的明代碑廊後面呢,有諸葛茅廬、古柏亭、半月臺等景點。
白河遊覽區是我國較大的收藏漢代畫像石刻的陳列館,收藏眾多,內容豐富,由五月百戲、腳底戲、騎射填列等生活場景。另有東王公西王母、伏羲女媧等神話人物以及奇珍異獸為題材的畫面,是研究漢代天文科學以及文化藝術社會、經濟等領域的珍貴資料。
張衡墓位於南陽市石橋鎮小石橋村西北,是咱們國家東漢偉大的科學家、發明家、文學家張衡的長眠之地。因為他當年曾擔任尚書,故又稱尚書墳。四周蒼白花木,環境清幽,相傳為張衡幼年讀書鑽研之地。
南陽洋名人輩出,有科聖張衡、商聖範蠡、智聖諸葛亮、醫聖張仲景、謀聖姜子牙等歷史名人。所以想到這些真是令人讚嘆啊。南陽深厚的文化積澱,賦予了它不同尋常的一個獨特的氣質。
兩山兩水的自然風光把它裝點得非常的完美。西遊記中,從花果山的雛形地桐柏山,水簾洞等神話景致,到八百裡伏牛山,領略姿態萬千的仙境奇觀,還有丹江秀水壓和語言等著你。
宛中可謂處處都是盛景,南陽位於河南南部,交通較為便利,目前已經開通飛往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四大城市的航班,各位有時間也不妨到南陽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