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有個「冷門」桃花源,是理想中的田園牧歌,來了就不想離開

2020-10-07 一號旅行風向標

文/一號旅行風向標 (歡迎個人分享與轉載)

要麼心在書裡,要麼身在路上,身體和靈魂總得有一個在路上。

甘孜州位於四川省的康藏高原的東南部,全州總面積為15.3萬平方千米,行政級別相當於地級市,境內的民族以藏族為主,也有漢族人民生活。我們所熟知的康定便在甘孜州境內,同時縣級市康定市也是甘孜州的州府所在地。甘孜州地域遼闊,境內生物資源豐富,如珍稀動物大熊貓、小熊貓以及金絲猴等都有一定數量的分布。此外,甘孜州還盛產中草藥,如天麻、蟲草、貝母以及當歸等。

2019年甘孜州境內的常住人口超過一百多萬人,為119.9萬人。甘孜州的交通出行也非常便利,公路、火車站、機場等基建設施應有盡有,從而也大大帶動了甘孜州的旅遊業的發展。像康定市因《康定情歌》名揚天下,走紅全國,康定也因此被人們譽為是「情歌的故鄉」。此外,稻城亞丁也是一個名氣很大的地方,每年來這裡旅遊的遊客絡繹不絕,同時它也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

這一次小編要向大家介紹的是位於甘孜州雅江縣境內的一座「世外桃源」,不過來這個地方旅行的人相對來說就比較少了,因而成了一個比較「冷門」的「桃花源」。這個地方是一處鄉村,它有著所有人心目中最美好的鄉村田園風光。你能猜到它是哪裡嗎?這個地方便是雅江縣德差鄉。

德差位於雅江縣的西南方向,距離縣城有110公裡,雅江縣境內只有一條G318國道橫穿東西,因此相對來說雅江縣的交通條件還是不太方便的。因而,德差鄉與雅江縣超過100公裡的路程還是非常遠的。不過即使距離較遠,德差也非常值得來一次。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發現,德差鄉「冷門」是有原因的,在地圖上,德差鄉的位置顯然是非常的不顯眼,乍一看還注意不到。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地方,俘獲了很多無意中發現它的遊客。德差的鄉村有著所有人心目中田園鄉村生活的所有模樣,靜謐祥和,被人們譽為是「所有人心目中的田園牧歌」。也有人讚譽德差是「香格裡拉最後的閨房」,是「川西最後的一片處女地」,是一處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地方。一年四季德差都有著它無法言說的魅力,每一個季節都有獨特的顏色,甚至是每一年的同一個季節,它的顏色也不盡相同。

德差之名來源於「溫泉」,因為「德差」二字在藏語中的含義就是「溫泉」。德差鄉下轄5個村落,是一個純粹依靠牧業生活的一個地方,主要蓄養牛、羊以及馬,生產牛羊肉和皮毛。德差天山牧場遼闊壯觀,亦是很好的去處。在小編心目中,德差才是真正的世外桃源。此外,雅江縣海拔較高,如果要去雅江縣德差鄉,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以應付高原反應。而且,德差鄉交通不便,需要徒步旅行。德差鄉民風淳樸,是一處非常值得去旅遊的地方,趁著秋季天高氣爽,找個機會去四川德差看一看吧!

那麼,你對甘孜州這個城市有什麼樣的看法和見解呢?在你看來,甘孜州的發展前景和潛力怎麼樣?如果你有任何想法,歡迎對「甘孜州有個「冷門」桃花源,是理想中的田園牧歌,來了就不想離開」這一話題發表積極的討論和看法,小編非常期待大家的評論和回復!

往期精彩

相關焦點

  • 田園牧歌首屆田園藝術節開幕 市民可前往打卡體驗農耕樂趣
    中新網重慶新聞9月6日電 9月5日,田園牧歌「首屆田園藝術節開幕式暨秋收大典」在水土觀音山舉行。現場有近100多組家庭相聚一起,共同體會金秋收穫美景。  田園舞臺之上,焰火騰空起,獅舞鼓聲響,秋收大典的序幕緩緩拉開。  藍城集團總裁許峰致辭中說,「今天舉行的田園藝術節,也是這種理想生活的一種呈現。
  • 田園牧歌|田園藝術節開幕暨秋收大典,復現大地絢爛詩意
    一種有質地、有樂趣的田園記憶,在田園牧歌徐徐展開。山水相照,藝術與稻浪共舞田園舞臺之上,焰火騰空起,獅舞鼓聲響,秋收大典的序幕緩緩拉開。藍城集團總裁許峰致辭講道:今天舉行的田園藝術節,也是這種理想生活的一種呈現。
  • 陶淵明的理想之境,到底存在嗎?《桃花源記》為什麼成了謎
    而陶淵明的《歸田園居》中曾有這樣的描寫,私裡認為,那才是陶淵明真正的狀態,詩中這樣描寫,「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陶淵明雖然討厭在世俗中沉淪,但是田園之居,並沒有他描寫得那樣美好,那種田園牧歌一般的美景,只是他的自我開解而已。這樣的自我開解之後,他寫出了《桃花源記》,裡面是這樣描述桃源的,「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 在刷寶APP看完李子柒的視頻 你嚮往她的田園牧歌生活嗎?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瓢飲一簞食……生活在安靜的鄉村環境中,李子柒過著自給自足式的田園生活,她在那個山間小院中,演繹著人們可望而不可及、平凡無奇卻又無法實現的田園牧歌。除了以微信等作為傳播的主陣地,我們意外地在刷寶APP上發現她發布的視頻,很顯然,作為備受全球公眾關注的國民級網紅,在一場關於文化輸出的全民大討論之後,李子柒加快了視頻內容的覆蓋廣度,意在讓更多人了解到這份「桃花源」式的山水田園。
  • 綠洲農事.田園牧歌三部曲
    這田園牧歌三部曲,依據綠洲農事節目內容加工創作,誕生在綠洲農事創辦初期,由節目主創人員自編自演而成,節目完成後又在欄目中多次播出,引發較大社會反響。它與欄目相得益彰,並且成為欄目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但又是欄目成長的一個裡程碑,欄目發展的一個風向標,欄目繁榮的閃光點,是欄目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的具體體現。
  • 《小森林》:水泥森林裡的田園牧歌理想,這部日本電影拍出來了
    現實世界裡沒有田園牧歌,只有學識家境出身不同的人們在為同樣的目標生存而奮鬥,一面掙扎求生,一面被鋪天蓋地的過度消費主義洗腦和綁架。李子柒火到了國外,正說明了人們雖然生活在現代文明構築起的水泥森林裡,人人卻都有一個田園牧歌的理想。
  • 熱烈祝賀「田園牧歌奠基儀式」圓滿成功
    2020年7月23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田園牧歌奠基儀式準時在5點50分隆重舉行,田園牧歌項目各級領導和媒體朋友以及來自社會各界的來賓出席了本次奠基儀式,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性時刻。
  • 一首田園牧歌般的冷門唐詩,僅短短28字,道盡最詩意的人生暮年
    在古人心中,重陽是個登高望遠,親友團聚,飲酒賞菊的日子。可是,每到此時此刻,總有很多人不得不奔向遠方,成為客居他鄉的遊子。每每臨出門的那一刻,最是讓人傷懷,最是讓人不舍。兩個日漸蒼老的身影,孤獨地佇立在門框邊,在一次又一次的離別中,慢慢化成了每一個人生命中最珍貴而又最模糊的記憶。
  • 四川有個甘孜州,藏著野性、醉人的秋色
    ,有極致的田園風光,也真正應了那句話:風景在路上。甲居藏寨在相對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藏式樓房灑落在綠樹叢中。或星羅棋布,或稠密集中,或在高山懸崖上,或在河壩綠茵間······金秋,山寨呈現出一派多彩的畫面,樹葉漸次褪綠,漸染紅色,與充滿靈氣的山谷、清澈的溪流,將田園牧歌式的畫卷展示在人們眼前。
  • 青山葵海、田園牧歌
    東晉隆安5年(公元401年),陶淵明赴假還江陵途經此地,得聞九真道教煉丹仙地,且秀美幽深景色,駐足探訪,遂寫出千古名篇《桃花源記》。2013年蔡甸區人民政府利用九真山生態自然景觀,挖掘傳統歷史文化,投資建設了陶淵明筆下文化主題景區——九真桃源。
  • 陶淵明的理想狀態是否存在?為什麼《桃花源記》是個謎
    一、桃花意象不僅是描述桃花源之美,更是陶淵明的理想之地《桃花源記》的開頭是「……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這些不是真實的環境,而是陶淵明的想像空間,在他心目中,有一個世外桃源,桃花就是這個仙境的形象。
  • ——峽谷深處的隱逸山居,你要的田園牧歌這裡都有
    ——峽谷深處的隱逸山居,你要的田園牧歌這裡都有 2021-01-05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周末,不妨來一曲田園牧歌!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城市觀察者,ID:gh_5d8c6e13d4b1 】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在成都也有這樣的田園風光哦
  • 陶淵明的理想狀態是否存在?為什麼《桃花源記》是個謎
    一、桃花意象不僅是描述桃花源之美,更是陶淵明的理想之地《桃花源記》的開頭是「……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這些不是真實的環境,而是陶淵明的想像空間,在他心目中,有一個世外桃源,桃花就是這個仙境的形象。
  • ——峽谷深處的隱逸山居,你要的田園牧歌這裡都有
    ——峽谷深處的隱逸山居,你要的田園牧歌這裡都有 2021-01-05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王維到李子柒,理想中的桃花源離我們有多遠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隱居山林的田園夢看似很美。然而勞作的辛苦,離群索居的孤獨,物資的匱乏,網絡通信的不便,這些難以避免的隱居真相卻並不那麼讓人喜歡,很多人歸隱了一段時間又回到了城市。那麼,理想中的桃花源是什麼樣子的呢?
  • 《邊城》——田園牧歌式的語言與希望
    加上這寫的是湘西茶峒的風土人情,我個人認為:這反而達到了描寫對象和表達語言的一種統一,用田園牧歌式的語言來寫一部田園牧歌式的小說,豈非神形兼備?其次,沈從文文字中的文言色彩十分濃厚。正如大多數民國時期的文學家那樣,他筆下的文字既受古代文言文的影響,也受到了在近代逐漸佔據主導地位的白話文的影響。
  • 【山花子•田園牧歌】
    【山花子•田園牧歌】作者:趙立凡煙橫水流村人家,林翠風清月朗華。笑容燦爛漫真情,萬裡霞。田園風光聽牧歌,豐收季節伴桂花。夕陽醉了紅滄桑,滿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