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荒山上長出「金果果」
金秋九月,綏陽縣太白鎮富裕村的刺梨基地迎來豐收,當地群眾忙著在基地採摘刺梨,貴州山珍寶綠色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葉雙全也忙著在基地裡指導工人將摘下的刺梨做好分類處理。 「刺梨是個『懶』莊家,種上就不用管它。」葉雙全說,刺梨的管護很簡單,它耐乾旱、又耐土地貧瘠,不需要過多人力和物力,一年種植、兩年掛果、三年就能旺產,每畝能產3000斤左右不成問題。
-
茶園鎮:打造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領頭羊 盤活資源讓資產變現
走進茶園鎮團結村團結組,一條長1.4公裡的產業路在群山中蜿蜒延伸,建成後將成為團結村團結組產業連結外界的樞紐,產業路最後一段裡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這條預算投入資金45.5萬元修建的產業路,是由團結村黨支部領辦的集體經濟合作社承包建設,而正在修建產業路的工人,全部是由團結村村民組成。
-
壩區建設「引擎」示範強勁 農村產業革命縱深推進——金沙縣500畝...
五月下旬以來,金沙縣春季在壩區種植的7000餘畝萵筍陸續進入採收期,採收、過稱、裝車、銷售,一片忙碌的場景。而在全縣17個500畝以上壩區中,有機高粱、商品蔬菜、果蔬等主導產業也全面進入大田管理階段,壩區建設也成為引領產業結構調整,助力產業革命縱深推進的「引擎」。
-
金沙縣茶園鎮:黨支部領辦合作社 帶領群眾增收致富
近年來,茶園鎮積極探索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組織模式,穩步推進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全力盤活村(社區)集體資源,走出了一條村集體增收、群眾致富的新路子。茶園鎮團結村,以前由於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留守老人居多,耕種的傳統農產品產出效益低,嚴重製約了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為了改變傳統農業耕作模式,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團結村大力推進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並引進重慶生態園林公司,發展兒菜種植,積極引導群眾流轉土地入股合作社,進一步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增加群眾經濟收入。
-
貴州省畢節市金沙縣2020年省市重點項目名單
交投集團 金沙縣碳新公路改建項目 前期 金沙縣新化鄉4 交投集團 金沙縣新能源公共運輸項目 前期 金沙縣鼓場街道5 交投集團 金沙縣玉簪花旅遊項目 前期 金沙縣巖孔街道6 交投集團 金沙縣智能化養老實驗基地建設項目(一期) 前期 金沙縣後山鎮
-
安龍:做優刺梨品種讓「荒山」變「金山」
在安龍縣春潭街道板磨社區刺梨基地,管理人員閔其林介紹。近日,來到位於安龍縣春潭街道板磨社區的石漠化地區刺梨優質豐產種植示範基地,記者看到,山野之間,一株株「貴農5號」刺梨已進入冬季休眠期,抓住這一時機,基地正積極組織工人做好田間管護。基地裡,新培育的「貴農2號」刺梨苗長勢喜人。
-
畢節市金沙縣啟動15.2萬畝國家儲備林(一期)項目建設
儲備林啟動儀式現場金沙縣木孔鎮大樹社區村民尚茂強高興地說:「我有11.36畝土地,都是荒山,現在流轉給他們搞綠化生態,領了22720塊錢,心裡比較開心。」敖懷均是項目的收益農戶之一,他家30餘畝坡耕地種植的其他作物無經濟收益,今年在鎮和社區幹部的動員下,他把土地流轉給金沙縣畢綠生態綠色產業公司發展國儲林項目,實現了雙贏。
-
洪湖鎮發展萬畝特色經濟林 家庭農場「致富金果」今年大豐收
「今年雨水雖然多,我們種的李子不但沒有受到影響,而且還豐收了,如果全部都賣出去,我們一家能實現人均2萬元的收入。」7月2日,黑巖村家庭農場杜曉瓊、雷文舉夫婦帶領家人和前來幫忙的鄉親在果園裡忙著採摘,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
荒山變「青」山 內江東興區萬畝青花椒種出「麻辣」生活
茂密的花椒樹叢中,不時傳來一陣陣歡聲笑語,豐收的場景隨處可見。收穫荒山坡種滿青花椒 開啟花椒脫貧路上塘坊村,是東興區萬畝花椒基地的核心區。看著自己培育的花椒苗一天天長大,又一株株移栽出去,傲立山丘,心裡就有說不出的高興。每次出工,劉玉蓉總是不停地做這做那,忙裡忙外。她告訴記者說:「自從建了花椒基地,我家每年就有2000多元的土地承包費,既守住了家,又能在基地幹活,每個月還有1000多元的工資。都這把年紀了,還能掙這麼多錢,以前想都不敢想。」劉玉蓉只是眾多獲益村民的一個縮影,羅再安也是其中之一。
-
「多彩貴州·相約2020」致富「金果果」!望謨:芒果豐收季 產銷兩頭旺
立秋時節,芒果飄香,望謨縣油邁鄉納王村早期種植的400畝芒果迎來豐收季。收穫的喜悅布滿納王村,來自省內外各地客商絡繹不絕湧來,果農不停穿行在山間和村中採摘、包裝、裝車。「一天可以摘500多斤,可售賣1800多元。」納王村貧困戶黃安忠忙得不亦樂乎,種的7畝多芒果已經採收完畢,每畝產量可達900斤,今年可以賣出3萬多元,明年打算再擴種3畝金煌芒。 線下銷得火熱,線上訂單不斷。
-
貴州六盤水:刺梨香裡說「豐年」,聽取歌聲一片
「今年,截至目前,我家的刺梨已經賣了3萬多元,全部賣完,預計還可以達到4萬多元,比以往划算多了!」說罷,鄧吉棟開心不已。 不僅如此,因種植刺梨實現了「老有所為」的夢想,鄧吉棟更是萌生了創作刺梨詩歌的靈感,他想藉此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 於是,歷經一個多月的時間,鄧吉棟創作出了: 「刺梨產業好處多,我種刺梨幾大坡。
-
馬龍張安屯荒山果園迎豐收 果園裡採摘銷售忙
實名認證公眾號:曲靖珠江網 微信號:qjszjw 近日,筆者來到馬龍區張安屯街道小屯社區備畝衝山上,放眼望去該園負責人正組織人力忙碌著採摘果園裡成熟的紅蘋果、往外搬運、裝箱子、果園裡呈現出一派豐收的喜悅和繁忙景象,果農迎著豐收喜悅臉上笑開顏。
-
「我的扶貧故事」刺梨帶富眾鄉鄰丨六枝特區關寨鎮荒壩村黨支部...
他馬上說:「哥,前不久我聽到一個信息,說是種刺梨不錯。你看我們這裡,到處都是野刺梨,而且還聽說種刺梨的收入是種包穀的兩三倍呢!」接著,堂弟又把從山東帶來的一小袋刺梨乾給我,說:「大哥別小看這袋刺梨乾呢!你一挑洋芋到街上,才買70—80元,而我這袋100克的刺梨乾也要賣80元呢!」他這番話,讓我深受「刺激」,於是便想嘗試看看。
-
「新春走基層」金沙縣馬路鄉犀牛社區:寬公路連通產業發展小康路
新春佳節即將來到之際,金沙縣馬路鄉的犀牛社區喜事連連。 巍峨的高山下,一條嶄新的油路盤山延伸,串連起散布在山林間的美麗村落。1月13日,記者走進金沙縣西部片區的馬路鄉犀牛社區。還未到村裡,便能遠遠望見一支長長的迎親車隊已經排在村口。
-
貴州:不種玉米種刺梨「瘦土也能出黃金」
磋播村村民正在種植刺梨。花戛,距離水城縣政府駐地140公裡,是該縣最偏遠的鄉鎮。磋播村,又是花戛鄉出了名的「窮旮旯」,由原磋播、高坡、水井、高坎四個小村合併而成。到了1996年,玉米價格上漲到8角錢一斤,種一畝玉米能賣300多元,可是烤菸漲得更快,一畝的收益已經超過了1000元。「選擇產業,至關重要。」這筆帳他一直記在心裡。「鄉親們的反對主要是觀念上不認可。」2015年,在基本完成磋播村基礎設施大戰後,徐祥峰帶領村幹部們試種了100畝刺梨。去年,還沒有到盛果期的這100畝刺梨就初掛果13噸,賣了8萬多塊錢。
-
「禿頭」山上長滿大樹,青州10年綠化荒山15萬畝
「禿頭」山上長滿大樹,青州10年綠化荒山15萬畝大眾日報記者 石如寬2020-07-07 15:57:54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近日,接連幾場降雨,為荒山造林帶來了好墒情。雨季造林是青州市全年植樹綠化的重頭戲,今年該市將荒山綠化美化造林1.1萬餘畝。為了讓荒山變綠,幾十年來青州人代代探索,春季植樹、雨季、秋冬不間斷造林,每年投入專項資金300萬元以上,確保每年荒山綠化1萬畝以上,並自創釺探造林技術,十年來完成造林面積15萬畝,樹苗成活率節節提高,成功創建為山東省森林城市,構建起全域一體化生態大格局。
-
助農團團丨刺梨產業巡禮:Q彈軟糯刺梨糕,心動惹人愛
「在所有的水果之中,刺梨維生素C含量是最高。」鍾南山院士在2020年貴州刺梨產業發展論壇談到。貴州是最早開展刺梨人工種植的省份,人工種植刺梨在貴州已有30多年歷史。2019年,全省刺梨種植面積176萬畝,其種植過程不施用任何化學合成的農藥、肥料、植物生長調節劑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產物,保證了刺梨綠色健康,又因營養豐富,每100克鮮果中平均含量約2300毫克維生素C,被譽為「維C之王」。
-
2020年納雍縣豬場鄉種植刺梨良種800畝
2020年納雍縣豬場鄉種植刺梨良種800畝 發布時間:2020-06-10 12:27:22 來源:畢節日報
-
洛寧百畝荒山變金果滿園 23萬畝沙梨豐收
近年來,該縣大力發展經濟林苗木栽植,全縣果樹面積達23萬畝,崛山上的百畝荒山如今已變成了一片片誘人的果園。 【 此內容為優化閱讀,進入原網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