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園鎮:打造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領頭羊 盤活資源讓資產變現

2020-12-11 天眼新聞

今年以來,茶園鎮積極探索集體經濟合作社建立模式,穩步推進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工作開展,盤活村(社區)集體資源,以轄區內敦豐社區和團結村兩個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為示範引領,走出了一條村集體增收、群眾致富的新路子。

走進茶園鎮團結村團結組,一條長1.4公裡的產業路在群山中蜿蜒延伸,建成後將成為團結村團結組產業連結外界的樞紐,產業路最後一段裡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這條預算投入資金45.5萬元修建的產業路,是由團結村黨支部領辦的集體經濟合作社承包建設,而正在修建產業路的工人,全部是由團結村村民組成。

村民趙仕偉老人,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也是施工隊一員,看著家門口的產業路即將完工,他感到非常高興。「我們這個項目搞得很好,工資是一百多塊錢一天,路修好了以後大家都會很方便,大家都很高興的。」趙仕偉說。

由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承包村相關建設項目,再將項目反包給村民建設,團結村通過產業路這一項目,為群眾增加務工收入十餘萬元。

茶園鎮團結村第一書記黃超說:「通過「合作社+農戶+施工方」模式,相比以前的項目,現在各方面都好得多了。施工方在我們手裡承包項目,在質量上、務工人員選擇上,我們都可以起到約束作用,而且資金是經過我們合作社的,我們可以起到監管作用,一定程度最大程度保證農民工的工資按時發放。」

目前,團結村集體經濟合作社除承包建設工程項目外,還與縣農投公司訂單發展種植有青筍500餘畝,與貴州坤兆農發展有限公司籤訂種植200畝紅麻。村合作社發展種植辣椒150畝,目前500畝青筍長勢喜人,每天都有當地群眾在基地上進行務工。村民鄧興勇已經在基地上務工將近9個月了,提起收入,他覺得渾身充滿了幹勁,「上了幾個月班就掙了萬把塊錢,我覺得以後的生活都有個盼頭!」

而在茶園鎮敦豐社區,以便利的交通和地處集鎮中心的優勢,由黨總支領辦的敦豐社區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與鎮內多家企業就商貿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材料運輸及勞務輸出等方面籤訂了合作協議。金沙縣高車石粉廠是茶園鎮內一家專為電廠生產脫硫石的本土企業,在了解到敦豐社區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成立後,主動對接合作社,希望通過資金入股合作社,實現共同發展。

金沙縣高車石粉廠負責人楊永麗說:「由於敦豐社區經濟合作社發展前景比較好,我們現在有意向性涉及這個脫硫石的合作,準備資金投入來發展合作社,對於合作社發展前途,我們很有信心,希望實現共同發展,為茶園的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敦豐社區合作社還充分發揮在當地人力輸出,市場運作等優勢,目前合作社承接建設工程項目8個,籌備實施項目一個,涵蓋了鎮內大埡村940.6米通組路,桂花村村辦公室衛生廁所改造,敦豐社區中街組1800平方米活動廣場硬化等項目,目前各項目都在有序推進。項目建設資金總預算176.3萬元,預計可實現利潤收入30萬元,能為當地群眾提供就業崗位120餘個,同時還與金沙縣興黔建材有限公司籤訂金磊牌水泥銷售協議,已成功銷售水泥1025噸。通過各項目推進,預計社區合作社年收入可達100萬元以上。將有力壯大社區集體經濟,為下一步社區集中力量辦大事打下堅實基礎。

茶園鎮黨委副書記劉珍雲介紹,茶園鎮將打造兩個示範點,分別是敦豐社區黨總支領辦的合作社和團結村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墩豐社區領辦的合作社主要從事項目建設,圍繞運輸和基礎設施建設和一般的原材料供給,增加集體經濟收入;而團結村主要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抓手。預計年底兩個示範點將為集體經濟增收150餘萬,其他社區通過示範社區黨支部建設引領推進。目前8個村1個社區的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已經全覆蓋,各村(社區)結合實際情況,根據自身優勢推進工作。

作者:張波李資葦李傑

編輯:郝濱責編:李資葦

審核:劉禹沙

相關焦點

  • 金沙縣茶園鎮:黨支部領辦合作社 帶領群眾增收致富
    近年來,茶園鎮積極探索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組織模式,穩步推進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全力盤活村(社區)集體資源,走出了一條村集體增收、群眾致富的新路子。茶園鎮團結村,以前由於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留守老人居多,耕種的傳統農產品產出效益低,嚴重製約了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為了改變傳統農業耕作模式,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團結村大力推進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並引進重慶生態園林公司,發展兒菜種植,積極引導群眾流轉土地入股合作社,進一步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增加群眾經濟收入。
  • 貴州大方:黨支部領辦合作社 農戶集體「雙增收」
    近年來,大方縣全面推進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將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一招」,將黨支部的政治引領、合作社的抱團發展、群眾的能動作用等要素有機融合,組織群眾、盤活資源、用活資產、激活潛力,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效,銜接鄉村振興。
  • 煙臺海陽朱吳鎮打造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升級版
    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讓許多村走上了集體致富路,但受到資源、品牌、運輸等因素影響,很多合作社都是單打獨鬥,小單不掙錢、大單不敢接,忙乎多、掙錢少。為讓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規模化發展,朱吳鎮醞釀成立了鎮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服務中心,讓各村的農特產品「攥成拳頭」,實現規模化供應,同時,服務中心還為各村合作社提供電商接單、品牌包裝、物流倉儲等服務,將區域品牌、企業品牌及企業資源、企業資質由各合作社共享,進一步節省合作社成本,提高產品附加值,實現抱團發展。
  • 二塘鎮:練好「三字訣」 全力推進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
    近年來,二塘鎮全力抓好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引擎」。通過練好「三字訣」全力推進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積累,帶動群眾增收致富。二塘鎮黨委統籌推進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明確12名包村領導牽頭督促指導12個村(社區)的創建和推進工作,同時各村(社區)的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通過法定程序選舉支部書記擔任合作社法人、理事長,如果村黨支部書記為下派的,由黨總支副書記通過法定程序擔任合作社法人、理事長,負責帶領合作社建立管理章程、制定分紅機制和激勵機制,逐步構建起了以鄉村兩級為主體的組織領導體系和責任體系。
  • 煙臺海陽朱吳鎮打造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升級版
    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讓許多村走上了集體致富路,但受到資源、品牌、運輸等因素影響,很多合作社都是單打獨鬥,小單不掙錢、大單不敢接,忙乎多、掙錢少。為讓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規模化發展,朱吳鎮醞釀成立了鎮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服務中心,讓各村的農特產品「攥成拳頭」,實現規模化供應,同時,服務中心還為各村合作社提供電商接單、品牌包裝、物流倉儲等服務,將區域品牌、企業品牌及企業資源、企業資質由各合作社共享,進一步節省合作社成本,提高產品附加值,實現抱團發展。
  • 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煙臺經驗」的普遍意義
    因此,唯有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才能真正確保農民成為發展的主體,合理分享發展的收益。煙臺市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提倡,資產固然重要,但更重要、更寶貴的是廣大人民群眾聯合起來,共同通過勞動解放生產力,共同分享發展的成果。因此,同其他類型的合作社相比,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更加強調以勞動聯合為主、資本聯合為輔,最大限度吸收群眾以勞動力入股。
  • 黔西縣鐘山鎮銅鼓村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 「勞務隊」發放工資
    村民們領到了工資  「袁意芬2815元,王朝美1480元,李孝珍1255元……」近日,黔西縣綜合行政執法局駐村扶貧工作隊同銅鼓村黨支部領辦的村集體合作社,在銅鼓村花卉種植基地舉行村集體經濟用工工資發放儀式
  • 乳山市南黃鎮:推進黨支部領辦合作社 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強化規劃謀劃 以點帶面統籌推進南黃鎮黨委牽頭全面摸排各村產業發展和村集體資產、資源情況,全面掌握村集體經濟發展現狀,系統總結支部班子成員成功領辦合作社經驗,確定了「示範引領一批、規範提升一批、重新組建一批」的工作思路,因村制宜定路子,統籌推進支部領辦合作社,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
  • 七星關區:「兩包一幹」縱深推進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
    (試行)》,積極探索區級總社「包產銷」、鄉級聯社「包服務」、村級分社「領頭幹」的「兩包一幹」模式,著力破解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中的發展難題,不斷推動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健康發展,為鞏固脫貧成效、推進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 黨支部領頭 合作社增效 七星關區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描繪鄉村振興...
    為改變落後的鄉村面貌,鐮刀灣村以「黨建+產業發展」為破題思路,建強黨組織,配齊配強「兩委」班子,將原來的村黨支部優化設置為黨總支,在合作社建立黨支部,通過支部牽頭、黨員帶頭,引領產業發展。「支部建在合作社,好處是能夠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和領頭羊的帶動作用。」
  • 海陽市朱吳鎮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高質量發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迎難而上奮力拼搏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重要一年,朱吳鎮今年在緊緊圍繞海陽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下,以全市經濟社會「一二三四五六」的基本發展思路為引領,繼續聚焦「四大重點」,打好「四大戰役」,明確「一二四八」工作思路,全面夯實發展基礎,全力開創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
  • 海陽市黨支部領辦合作社 全域推進 同頻共振激活鄉村振興「一池...
    舉辦「海陽大講堂」,邀請浙江大學錢文榮教授授課二十裡店鎮邵伯村軟棗獼猴桃產業園編者按今年以來,海陽市圍繞解決農村支部弱、集體窮、群眾散、產業衰等問題,大力推行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發展模式,逐步規劃打造136個市縣鄉三級示範村,實現村級組織建設與集體經濟發展同頻共振
  • 濰坊昌邑:整鎮推行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 奏響鄉村振興「北孟大合唱」
    但是,《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在內容中明確規定,「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單位不得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因此黨支部、村委會不能作為成員入股合作社,原來的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大都是支部書記和部分黨員成立的合作社,再通過契約的形式進行收入約定。如何解決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身份問題,這在全國都無經驗可考、無先例可循,成了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一大難題。
  • 「黨建·一線行動」石埠:搞好「三個結合」 提升黨支部領辦合作社...
    今年以來,石埠經濟發展區充分發揮黨組織的示範引領作用,將村黨支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同合作社的產業優勢、市場優勢相結合,穩步推進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做好「三個結合」文章,注重質量不注重數量,避免催生空殼社,凝聚起了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
  • 七星關區龍場營鎮——走活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這盤棋
    七星關區龍場營鎮——走活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這盤棋 發布時間:2020-03-16 17:33:06      來源:貴州網   「黨支部有了自己的支柱產業
  • 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鋪就富民路
    今年1月,黨支部領辦的前許錦園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正式註冊成立,合作社採取以集體「土地+資金」方式完成「紅股」眾籌,明確將合作社收益進行三七分成,其中村集體佔比30%、全體村民佔比70%。目前,合作社8個大棚全部完成西紅柿種植,預計2020年底集體直接收益6萬餘元。
  • 流轉中盤活 聚變裡生金!嵐山區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推進全域土地流轉
    去年起,嵐山區探索開展了「三變三化三集中」改革(「三變」即: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民;「三化」:工業化、城鎮化、生態化建設;「三集中」:土地向合作社集中、人口向鎮駐地集中、產業向園區集中)。其中,以「土地向合作社集中」為要義的全域土地流轉、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正一解土地撂荒和農村生產力發展、村集體經濟增收等多個難題。今春,試點村莊已現新變化。
  • 改革喚醒沉睡資源 農民共享資產變現——河南輝縣市農村改革觀察
    土地是農村最大的資源。但宅基地閒置浪費、承包地低效利用、集體建設用地侵佔亂佔現象長期存在。近年來,輝縣市圍繞土地做文章,進行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宅基地改革、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等農村改革,理清歷史舊帳,盤活沉睡資源,實現資產變現,激發農村活力。
  • 「頭條」奈曼旗:「黨支部+合作社」,集體經濟攀新高
    近年來,奈曼旗委、政府高度重視發展壯大嘎查村集體經濟工作,結合土地產權制度改革,各級黨組織發揮優勢,因地制宜探索了嘎查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公司)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有效途徑和實現形式。截止2019年12月,全旗成立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439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136家,全旗355個行政嘎查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達到3669萬元。「資產經營型」——盤活存量資產,促進保值增值。以蘇木鄉鎮為主體,對嘎查村集體所有的荒山、荒地、校舍、廠房、生產裝備設施等閒置或低效使用的資產集中清理清查,排摸登記,明晰產權歸屬。
  • 凝聚新動能,奏響最強音——赫章縣達依鄉抓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
    今年來,赫章縣達依鄉聚焦「確保高質量、打好收官戰」,黨委「搭臺」、幹群「唱戲」、社會「參演」,凝心聚力抓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為「『留下』一批活力強勁的合作社、『留下』一份殷實厚重的村集體資產」奠定堅實基礎,奏響了鄉村振興的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