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關區:「兩包一幹」縱深推進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

2020-12-24 新華網貴州頻道

村民在分揀雞蛋

  近年來,七星關區深入貫徹中央、省委、市委關於推進農業合作化、現代化系列決策部署,認真落實《畢節市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運行管理辦法(試行)》,積極探索區級總社「包產銷」、鄉級聯社「包服務」、村級分社「領頭幹」的「兩包一幹」模式,著力破解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中的發展難題,不斷推動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健康發展,為鞏固脫貧成效、推進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區級總社包產銷 破解「兩端難題」

  區委高度重視,精心謀劃布署,依託區屬國有企業盛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建立七星關區村集體合作社總社,通過統籌產業選擇、資金籌措、市場銷售,著力破解村集體合作社產業發展中的生產端與銷售端難題。

  統籌產業選擇。針對部分合作社發展產業規模體量較小、競爭力不強、未能形成集中連片的規模效應等問題,區級總社圍繞全區「532」農業產業布局和「211」生態畜牧業工程,以村集體合作社為主體,共規劃種植刺梨50萬畝、茶葉30萬畝、蔬菜20萬畝,養殖肉牛20萬頭、家禽1000萬羽,生豬年出欄100萬頭。

  統籌資源資金。針對部分合作社資源資產盤活利用不到位,資金籌措能力不足,「支點」作用發揮不好等問題,由區級總社指導做好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改革,激活農村各類生產要素潛能,調動群眾積極性,將各類資源資產折股量化,明晰股權,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入股農民專業合作社參與經營。同時,整合各類零散資金,提高資金集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發揮資金資源優勢。目前,累計為村集體合作社整合投入涉農資金、專項扶貧資金、村集體積累資金、社員入股資金、銀行貸款資金、社會閒散資金共5.6億元。

  統籌市場營銷。針對部分合作社產銷對接不暢、抵禦市場風險能力弱等突出問題,由區級總社牽頭,採取「網絡直播帶貨」「農校對接」「農超對接」「農企對接」等方式,鞏固市內、區內市場。抓住東西部協作機遇,利用「黔貨出山」通道、電商平臺及各類推薦會、展銷會,打通省內、國內市場,推動農產品在走俏省內市場的同時,加快走向省外市場。目前,已建成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1個、產品配送中心1個。國外市場開拓也取得新進展,區內生產的大白蘿蔔等農特產品已開始進入東南亞等國際市場。

朱昌鎮宋伍社區慈倫雞養殖場

  鄉級聯社包服務 強化「兩個支撐」

  為解決部分村集體合作社管理不規範、單打獨鬥等問題,依託區級總社,在鄉鎮(街道)建立鄉級聯社,強化管理服務、技術服務兩個支撐,幫助轄區內村集體合作社推進規範管理、協作聯動,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合力做大產業實體。

  強化管理服務。針對部分合作社組織架構、入股方式、收益分配等制度不健全、管理運行不順暢等問題,充分發揮鄉級聯社示範引路作用,指導和幫助各村完善合作社的章程、組織架構、管理制度,健全利益聯結和財務管理等機制,確保合作社規範高效運行。如鴨池鎮聯社指導轄區內河壩社區黨支部領辦的村集體合作社通過召開社員大會,及時修訂章程,建立健全合作社每年淨收益「217」比例的切塊分配和利益聯結機制,並嚴格按相關規定製定合作社財務制度和會計制度,及時公示財務收支情況,接受監事會和社員監督,保障資金安全和合作社依法依規運營。

  強化技術服務。針對部分合作社技術支撐不力、管理水平不高等問題,鄉級聯社整合人才扶貧工程、農民技能大培訓、貧困勞動力全員培訓等資源,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和鄉土人才,引進創新創業人才。同時,整合鄉鎮農技人才,推動優秀農技幹部充實到「三農」戰線,將村級黨組織書記納入「大人才」體系,建立鄉級人才培訓資源庫,協調各類技術人才針對村集體合作社的產業類型及技術盲點開展培訓指導,提升入社勞動力在種植養殖、食品加工、市場銷售等方面的技能水平。採取深挖本土人才和引進外來人才相結合的方式,通過技術入股等吸納業務對口的專業技術人員參與支持村集體合作社,為合作社發展產業提供優質高效的技術服務。目前,共引進涉農專業技術人才76名,吸納優秀農技專家156名,指導和幫助村集體合作社發展蠶桑、刺梨等產業25個,解決技術難題77個。

  村級分社領頭幹 實現「兩個效益」

  針對貧困群眾小農思想頑固、抱團發展意識不強等問題,充分發揮村集體合作社示範帶動作用,組織貧困戶全部入社,發動群眾出資入股或以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地上附著物等折價入股,支部帶著群眾幹,共同走好農業合作化路子,確保本村村民入社率不低於10%,持股佔比不低於40%,農民成員佔比不低於80%,全力壯大集體經濟,帶動群眾增收。

  增加農民收入。明確每個村級黨組織領辦的村集體合作社至少發展1個規模化實體產業,增強「造血」功能,帶動群眾持續增收、穩定脫貧。如朱昌鎮宋伍社區,在鎮聯社指導下,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契機,在外出考察學習的基礎上,多次組織召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專題會議,研究產業發展思路和辦法。2019年,該社區在發展馬鈴薯500畝、茶葉500畝、蔬菜100畝的基礎上,選擇發展跑山雞養殖項目,引進三黃雞5000羽、烏黑雞5000羽、慈倫雞5000羽,實現產值30萬元,帶動新增就業600餘人。

  壯大集體經濟。鼓勵村集體整合集體土地、集體資產、集體資金、幫扶項目等資源,採取單一或組合方式入股合作社,確保村集體持股佔比不低於20%,不斷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如亮巖鎮太極村藉助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及「太極古茶」品牌優勢,創辦千畝古茶種植和加工基地,並由幸福茶農黨支部領辦,成立「太極茶葉種植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註冊了「七星太極」品牌商標。2019年以來,合作社組織群眾種植茶葉2000畝,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積累突破50萬元。(康聖鴻 雷越 楊文濤)

相關焦點

  • 黨支部領頭 合作社增效 七星關區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描繪鄉村振興...
    近年來,為破解農村發展難題,七星關區緊緊圍繞黨建促發展,將黨組織統籌引領建設村社民一體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基層黨組織引領產業發展,發展集體經濟的重要載體,不斷深化黨組織引領,實現強村與富民雙推進。
  • 七星關區:483個村(社區)完成村集體合作社覆蓋
    近年來,七星關區堅持把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作為農村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緊扣產業發展「八要素」,引導村集體合作社做強產業,發展實體經濟,促進村集體和群眾增收「
  • 七星關區:「三舉措」高效推進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
    2017年,在市農科所和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宋伍社區利用原黔達公司遺留的100餘畝場地,作為跑山雞養殖基地,並整合中央下達壯大村集體資金8萬元、中央專項扶貧資金14.2萬元和社區集體自籌資金5萬元,成立了「七星綠源養殖專業合作社」,有效解決了社區涉農資金「碎片化」問題,充分發揮整合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效應。
  • 七星關區龍場營鎮——走活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這盤棋
    七星關區龍場營鎮——走活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這盤棋 發布時間:2020-03-16 17:33:06      來源:貴州網   「黨支部有了自己的支柱產業
  • 二塘鎮:練好「三字訣」 全力推進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
    近年來,二塘鎮全力抓好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引擎」。通過練好「三字訣」全力推進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積累,帶動群眾增收致富。二塘鎮黨委統籌推進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明確12名包村領導牽頭督促指導12個村(社區)的創建和推進工作,同時各村(社區)的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通過法定程序選舉支部書記擔任合作社法人、理事長,如果村黨支部書記為下派的,由黨總支副書記通過法定程序擔任合作社法人、理事長,負責帶領合作社建立管理章程、制定分紅機制和激勵機制,逐步構建起了以鄉村兩級為主體的組織領導體系和責任體系。
  • 貴州大方:黨支部領辦合作社 農戶集體「雙增收」
    近年來,大方縣全面推進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將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一招」,將黨支部的政治引領、合作社的抱團發展、群眾的能動作用等要素有機融合,組織群眾、盤活資源、用活資產、激活潛力,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效,銜接鄉村振興。
  • 凝聚新動能,奏響最強音——赫章縣達依鄉抓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
    接下來,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四個留下』要求,嚴格按照縣委安排,通過抓點做樣、示範帶動,推進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帶領群眾增收致富,為實現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達依鄉黨委書記李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日前,達依鄉黨委制定了《達依鄉黨支部領班村集體合作社工作督查考核細則》,將工作納入動態督查考核內容,強化考核問效,從嚴追責問責,快速高效推動工作落地見效。
  • 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 七星關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硬核」戰法
    七星關區在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過程中,通過產業鏈延伸和價值鏈提升向現代農業的深度和廣度進軍,農業產業不斷向高質量發展邁進。旌旗獵獵,戰鼓催徵。在希望的田野上,全區以「532」農業產業發展布局和生態畜牧業「211」工程為引領,產業革命風馳電掣,「六個轉變」高歌猛進。
  • 七星關區長春堡鎮松營村:「磁石」黨支部 牽住村集體發展「牛鼻子」
    近年來,七星關區長春堡鎮松營村採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貧困戶)模式,以支部引領富村民、組織保障強基礎為著力點,大力推進黨支部引路子,合作社出點子,村民鼓袋子,不斷增強基層組織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推進基層組織組織力提升上臺階
  • 平原縣王鳳樓鎮:三年成立77個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
    德州新聞網訊(平原融媒記者 王帥 董娟)今年,平原縣王鳳樓鎮柴廟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整體收益不錯,預計有30多萬盈餘,可這卻成了村黨支部書記趙仲利幸福的煩惱。「困擾我的是,30萬的盈餘是大伙兒分,還是用於合作社發展?」
  • 嵐山區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推進全域土地流轉
    康傑釋然又開心,「不用操心費力,一年土地保底收益加分紅,比自己種地掙的還多,而且能騰出時間幹自己的事業了,合算!原來,在前期進行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基礎上,去年,西辛興村在村民自願的前提下,探索實行了土地經營權全域流轉,村黨支部領辦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對全村土地進行統一整合、發包、經營。「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正規,咱信得過!」
  • 海陽市黨支部領辦合作社 全域推進 同頻共振激活鄉村振興「一池...
    研究制定《關於推進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多元化模式全域提升村級集體經濟的十二條措施》,從發展模式、任務目標、方式方法、聯繫包幫、服務保障、制度管理、獎勵激勵、典型宣傳、考核獎懲等方面作出規範性指導。整合涉農扶持政策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傾斜,梳理出24項重點項目清單,整合了市級財政扶持資金800餘萬元,建立了市鎮村三級電商服務體系,為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提供長足保障。
  • 乳山市南黃鎮:推進黨支部領辦合作社 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今年以來,著眼農村支部弱、集體窮、群眾散、產業衰等突出問題,乳山市南黃鎮黨委以支部領辦合作社為抓手,通過「三個強化」務實舉措,引導各村大力發展集體經濟,為紮實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強化規劃謀劃 以點帶面統籌推進南黃鎮黨委牽頭全面摸排各村產業發展和村集體資產、資源情況,全面掌握村集體經濟發展現狀,系統總結支部班子成員成功領辦合作社經驗,確定了「示範引領一批、規範提升一批、重新組建一批」的工作思路,因村制宜定路子,統籌推進支部領辦合作社,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
  • 120名創業致富帶頭人到七星關區田坎鄉白沙河村進行現場觀摩
    畢節試驗區網訊  9月7日,畢節市七星關區中等職業學校組織2020年第二期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到七星關區田坎鄉白沙河村進行現場觀摩
  • 黔西縣鐘山鎮銅鼓村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 「勞務隊」發放工資
    村民們領到了工資  「袁意芬2815元,王朝美1480元,李孝珍1255元……」近日,黔西縣綜合行政執法局駐村扶貧工作隊同銅鼓村黨支部領辦的村集體合作社,在銅鼓村花卉種植基地舉行村集體經濟用工工資發放儀式
  • 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煙臺經驗」的普遍意義
    「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是煙臺的創造,其含義不同於簡單的「黨支部書記領辦合作社」,也不同於先有合作社,再把黨支部設在合作社上,而是通過一套完整的制度體系,把黨組織的領導全面融入農村經濟發展和治理,將黨支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同合作社的經濟優勢以及群眾的能動性相結合,由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或者由村黨支部成員(原則上由黨支部書記)代表村集體註冊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村集體和群眾以集體土地、資金、勞動力等入股
  • 七星關區楊家灣鎮: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 櫻桃助民增收
    在七星關區楊家灣鎮發達村,2500多畝櫻桃樹遍植山坡,如果是春暖花開時節,仿佛一幅山水畫卷,火紅的櫻桃閃爍其中。2005年,村裡開始組織種植櫻桃,很多村民參與其中,櫻桃熟後,村民一次摘二三十斤背出去賣。嘗到甜頭的村民們開始慢慢擴大種植面積。
  • 七星關區「四抓四促」 紮實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
    今年以來,七星關區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省脫貧攻堅「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相關會議精神,大力推進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抓督戰促落實力,提振攻堅士氣。
  • 濰坊昌邑:整鎮推行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 奏響鄉村振興「北孟大合唱」
    為破解這一窘境,北孟鎮黨委經過大量的調查研究,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於2020年初在全國率先將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後成立的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作為成員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功解決了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身份問題。
  • 茶園鎮:打造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領頭羊 盤活資源讓資產變現
    今年以來,茶園鎮積極探索集體經濟合作社建立模式,穩步推進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工作開展,盤活村(社區)集體資源,以轄區內敦豐社區和團結村兩個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為示範引領,走出了一條村集體增收、群眾致富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