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倫的博物學》
原創系列之六十七
圖文/林海倫
編輯/小山
洞頭半屏山風景區
近日,我有幸去溫州洞頭島上旅遊度假。平時不愛離開寧波的我,這次算是大開眼界了。溫州只去過雁蕩山世界地質公園,別處也沒有多大興致。這次出發之前並不抱什麼大的期望,反正跟團走也不必做旅遊攻略。但經過2天多時間的遊歷,我發現這洞頭島確實有意思,非常值得向大家推薦。
洞頭本島風光
洞頭原先是個十足的海島縣,現改為溫州市的洞頭區,位於溫州市區的東邊海域,是溫州市四大主城區之一。洞頭由103個島嶼和259座礁石組成,因此有「百島之縣」、「東海明珠」、「海上花園」等美稱。
洞頭區有十分豐富的濱海景觀資源,風景以石奇、灘佳、礁美、洞幽、魚豐、鳥多為特點。可去感受望海樓的仙氣瀰漫,仙疊巖的奇幻山石,東岙的臨海小漁村,七十二級石階的古舊民宅,山頂村落的石頭房子……
望海樓
我們的第一站是有「百島一望」之稱的望海樓。望海樓的海拔雖然只有226米,但這裡是整個洞頭區的制高點,站在氣勢非凡的望海樓上可以看到洞頭縣域的全部海島景觀。望海樓內是個展示洞頭海島風情的博物館,別具一格的洞頭民俗文化同樣可以一覽無遺。
第二站是仙疊巖景區,仙疊巖景區位於洞頭本島,但和對面的半屏山景區是處於同一條斷裂帶上。整條斷裂帶幾乎垂直於海面,這種大面積的斷裂崖壁在大海波濤的長期作用下形成奇險的海岸景觀。仙疊巖景區是條沿著崖壁修築的海上棧道,一直通達到南炮臺,止於大沙岙沙灘,全程大約有3公裡長。這裡處於東海的前沿,海上風大浪急,礁灘眾多,可謂風光無限。
第三站是半屏山景區,由大橋與洞頭本島相聯。半屏山是洞頭旅遊的一個亮點,據當地導遊介紹,半屏山的另一半在臺灣島。半屏山的崖壁有100多米高,站在山頂往下望,感覺雙耳生風,腳底發癢,猶如刀削一般的山體氣勢非凡。此處幾乎沒有懸空的棧道,但仍然讓人覺得無比驚險。我想,溫州樂清的雁蕩山也是大海的傑作,或許經過幾萬年後,洞頭又會成為第二座雁蕩山的。
住地附近有個東岙沙灘,沙灘邊上都是漁家居民,一個原生態的小漁村。早晨時分有當地村民一字排開坐在碼頭邊垂釣黑鯛,有一條小河豚不幸上鉤被被丟棄在地上。
不小心上鉤的小河豚
洞頭旅遊是在「七橋聯八島」之後才興起來的事情,在大橋通達之前,洞頭地處偏遠的海島,交通十分不便,少有遊客光顧,因此島上幾乎保存著原汁原味的漁家風情。這裡的海域有臺灣暖流經過,是羊棲菜的重要產區。羊棲菜是種食藥兩用的海藻,被稱為「長壽菜」,是當地的特產,村口的牆上就有收穫羊棲菜勞動場景的牆繪。
萬佛塔
我還利用自由活動的時間,獨自朝著一座高塔行進。這是洞頭的另一個地標——11層高的萬佛塔,走近後才知它是永福禪寺內的一座佛塔,塔的全名叫「瀛洲萬佛護國塔」。如此高聳入雲的佛塔,是海上航行者的導航燈塔。島內還有個中普陀寺,寺院依山而築,建築氣勢恢宏,寺前的觀音像和各種精美的雕塑作品都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在島上行走,發現許多寧波這邊少見或不曾看到過的植物。常綠的臺灣相思樹隨處可見,原本是引種的樹種現在已經變成了洞頭的鄉土植物了。巴西野牡丹、藍雪花、黃蟬、三角梅、硬骨凌霄、小葉榕等熱帶植物都是露天落地栽種。溫州就是個溫暖之地,沒有寒冬,氣候上與寧波還是有較大的差別的。
林海倫2019年10月11日
----the end----
林海倫老師工作照
林海倫老師文章延伸閱讀
66、枯葉蛺蝶和美鳳蝶:兩種重量級蝴蝶首現寧波
65、南田島金七門:寧波的天涯海角
64、燦若雲霞!數萬株野生石蒜如期盛大綻放!
63、雨後,秀色可餐的小蘑菇粉墨登場了
62、不畏夏日驕陽的人,才有機會一睹百變石蒜絕美芳容
跟著草木 走過四季
關愛自然 敬畏生命
江南四季花歷/甬城草木地圖
◎更多有趣草木,請關注江南草木觀察筆記《甬城草木記》。
1、網絡平臺:京東、噹噹、天貓等各大平臺均可下單。
2、作者親筆籤名版本。新到一批,60元/本(含郵費),有意者請在本公眾號後臺留下【姓名+地址+手機】,並通過下面的喜歡作者按鈕讚賞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