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相結合能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80後、90後設計師如何理解傳統工藝?在具有海外留學背景的觀眾眼中傳統工藝是怎樣的?1月9日,由「曼享匯」與寶庫文化共同主辦、粵海·寶庫1號特別支持的「曼享文化」中國工藝美術新浪潮美學分享沙龍暨「曼享匯」研學基地授牌儀式在上海中心大廈37樓寶庫文化中心·琺瑯廳舉行,各方「大咖」展開一場對於經典工藝文化及中國藝術邏輯的思辨和當代演繹,助力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復興。
2021年,寶庫匠心館攜手7位青年工美藝術家共同打造了「新浪潮——寶庫匠心年度特展·中國工藝新浪潮」,表達中國經典藝術經由「匠二代」創意浪潮後在當代的7種形態、7種精神,展出作品包括7種工藝藝術——玉雕、銀雕、琺瑯、銅爐、耀州窯、紫砂和中式家具。此次沙龍是展覽的重要組成部分,活動邀請到曼徹斯特大學中國中心主任、曼享匯發起人傅瀟霄,寶庫匠心館館長葉柏風,寶庫天團成員、著名琺瑯藝術家施君,設計紀元創始人董嘉菲等業界大咖共話年輕一代的美學理念以及文化視野。
談及舉辦本次活動的初衷,上海市歐美同學會常務理事曼大分會副會長、曼大中國中心主任傅瀟霄表示,曼徹斯特中國中心自成立以來,致力於國際化人才的培養,積極支持中英兩國文化、教育、商業的交流與合作。舉辦本次活動的目的在於希望通過高端對話和論壇,立足中國,放眼世界,加強民間外交,拓展行業精英們的國際視野,提升人文素養,促進中外人民的友好交流和相互了解,為創造更美好的世界努力前行。
寶庫文化一直致力於傳播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精粹,助力民族匠心的傳承。寶庫匠心館館長葉柏風以「在中國地標復興中國美學」為主題向現場觀眾分享了寶庫文化在弘揚傳統文化方面取得經驗,並希望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核心、依託文化地標的輻射效應、用積極而開放的態度連結產業夥伴,助力城市文化品牌的發展。
參展藝術家施君則結合現場展品,分享了自己「為時代造物」的創作理念。他希望通過探索工藝與藝術邊界,將琺瑯的色彩能量與金屬量感極致化呈現,匯聚成作品強烈的空間指向性,重新定義琺瑯在不同場域、觀看距離等時空條件下不同的美學準則。
隨後的訪談環節中,傅瀟霄、葉柏風、施君、董嘉菲等嘉賓圍繞傳統工藝新時代的傳承發展展開討論,尤其是針對工藝美術未來發展與創作形式進行展望。嘉賓們深度剖析了傳統工藝美術的創作技藝和現代創作理念、文化與產業的融合以及如何通過更大範圍的交流合作,逐步提升工藝美術行業的發展水平。
活動當天,還舉辦了「曼享匯」研學基地授牌儀式。寶庫文化與曼享匯將通過主題論壇、研學體驗等方式進行深度合作與交流,共同貫徹落實關於「堅定文化自信,用文藝振奮民族精神」的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