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出嫁,新娘父母應不應該準備嫁妝,應該準備哪些嫁妝,對於這個問題,我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不同,出嫁方式也就不同了。
在古代,我們傳統社會裡,準備嫁妝,一方面代表著父母對女兒婚姻的祝福和疼愛,另一方面則是希望女兒帶著嫁妝出嫁到婆家,不會在以後的日子裡受到委屈。
早些年,就有女兒出嫁時,父母給縫置幾床棉被,準備一系列的生活用品;有些家庭甚至還會準備家具、電器和首飾等許多父母覺得重要的東西。而現在的家庭,女兒出嫁,他們也是根據個人的經濟情況不同,新娘父母們會為女兒準備一套房子或者一輛車,也或者是其他的嫁妝。
《甄嬛傳》裡的皇后娘娘—蔡少芬,據說在與其老公結婚時,就購買了豪宅作為結婚嫁妝。澳門首富二女兒何超儀結婚時,其父親何鴻燊也為女兒準備了2000萬元的現金作為嫁妝,而且,據說當時的婚禮也是場盛世豪門婚禮啊。就連電視劇裡《微微一笑很傾城》,肖奈和貝微微在遊戲裡結婚時,貝微微還準備了嫁妝。所以以此看來,嫁妝的準備與否,在大多數人看來,還是有必要準備的。
結婚是人生之四大幸事之一,所以雙方家長早在好幾個月前、甚至有的早在一年前就開始準備起來了。而作為嫁女兒的新娘父母來說,這也是一件非常講究的事情,不能讓自己的女兒失了體面,同時也要表達出父母對子女的一片美好和祝福。在這個過程中,為了讓女兒有一個完美的婚禮,幸福的婚姻,他們在一起籌備婚禮的同時,也同樣在為女兒精心準備了陪嫁禮物!那麼這些禮物中,新娘的陪嫁箱裡到底需要裝些什麼呢?接下來,讓我們一一道來。
一,陪嫁物品
在結婚前,新娘父母就為女兒準備了許多首飾,有的是父母傳承下來的陪嫁物,比如手鐲、耳環、項鍊等等,這些首飾的傳承,一方面是家族傳統象徵,另一方面,代代相傳,也體現了一種對婚姻長久的美好期望。當然,也有父母會為女兒買一些黃金首飾,寓意和和美美,希望女兒婚姻幸福美滿。
二,生活日用品
擔心女兒初到新家會慌亂起來,於是大多數父母會把女兒日常的生活用品給準備好,以備不時之需。父母為女兒準備好毛巾、日常衣物、牙刷、牙膏、護膚品等這些日常需要的生活用品;當女兒看見這些熟悉的物品時,遠離父母,獨自生活的失落感和不安全感也會大大減小。同時,也可以減少在新婚之初就會遇到的各種小問題、各種尷尬。
三,大紅喜被
也許是長輩對子女的美好期望吧!「被子」譯為「輩子」,新娘父母為女兒準備了成雙成對的被子,是希望他們的子女,在未來,家庭可以紅紅火火,和和美美一輩子。
四,子孫桶
「子孫桶」,光從這個詞字的行間都可以知道這是新娘父母希望女兒為男方家庭帶來子嗣的意思。多子多福,這樣才能家庭圓滿。子孫桶一共是兩隻,總共放8樣東西;紅棗、紅花生、桂圓和蓮子,這些放一個桶裡,意為「早生貴子」;5個紅色蛋、衛生紙和一包筷子,這些放另外一個桶,最後用紅布把它們包起來。
五,蜜糖罐子
放蜜糖罐子,顧名思義就是希望子女婚後生活可以生活甜蜜如糖,這在陪嫁箱是不可或缺的物品,而且寓意「甜甜蜜蜜」,這也是父母對子女婚後、未來生活的美好祝福。
六,壓箱錢
準備壓箱錢,是為了給女兒在婚後以備不時之需。生活難免有困難,難免會遇到一些磕磕絆絆的事情,獨自一人在陌生的環境生活,沒有父母和朋友的陪伴,希望這些物質上的幫助,可以讓自己的女兒更舒心一些,照顧好自己。
每個人的家庭環境不一樣,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也會有所不同;所以,在結婚時準備的事情和東西都會有所差異。雖然現在時代在不斷在改變,一些關於結婚的許許多多的事情都在悄然變化,但這些都是形式上的,不重要;只要結婚後,兩人相互扶持,真心相愛,平安幸福一輩子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