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球深部找礦突破4000米

2020-12-25 人民網

原標題:我國地球深部找礦突破4000米

  記者葉樂峰、袁於飛從國土資源部3日舉行的膠東地區金礦深部找礦成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國地球深部找礦取得歷史性突破,尤其是深部金礦勘查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山東省已成功施工萊州4006.17米全國巖金勘查第一超深孔等工程,查明我國膠東地區金礦保有資源儲量3694噸,這使該地區一躍成為世界第三大金礦區。

  「從理論上講,地球內部可利用的成礦空間分布在從地表到地下1萬米,目前世界先進水平勘探開採深度已達2500米至4000米,而我國此前大多小於500米。如果勘查開發深度達到2000米,我國固體礦產資源供給量,可在現有基礎上翻一番。」國土資源部地質勘查司司長於海峰說,膠東地區金礦深部勘查重大突破具有世界影響,展示了我國深部找礦巨大的資源潛力。

  在發布會上,山東省國土資源廳廳長李琥介紹,2011年開展深部金礦勘查以來,膠東地區新發現大中型及以上金礦70多處,形成了以三山島、焦家和玲瓏為代表的3個千噸級金礦田。山東省的地質工作者認為膠東金礦向深部延深超過2000米,還具有巨大找礦潛力,預測3000米深度以內不少於6000噸,5000米深度以內有望達到10000噸。

(責編:賀迎春、熊旭)

推薦閱讀

2017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將全面走完「第二步」在2016年相繼完成長徵七號運載火箭首飛試驗、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後,今年4月中下旬,將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開展貨物運輸補給、推進劑在軌補加、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等多項關鍵技術試驗。【詳細】

6329米!國產水下滑翔機「海翼」刷新世界紀錄我國自主研發的「海翼」號深海滑翔機,在馬裡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上完成了大深度下潛觀測任務並安全回收,其最大下潛深度達到了6329米,刷新了水下滑翔機最大下潛深度的世界紀錄,為我國深淵科考提供了新的科考手段。【詳細】

相關焦點

  • 我國地球深部找礦突破4000米
    原標題:我國地球深部找礦突破4000米   記者葉樂峰、袁於飛從國土資源部3日舉行的膠東地區金礦深部找礦成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國地球深部找礦取得歷史性突破,尤其是深部金礦勘查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山東省已成功施工萊州4006.17米全國巖金勘查第一超深孔等工程
  • 朱恆銀:初心如「鑽」 向地球深部進軍
    地下1米,深深淺淺的地鼠洞穴率先映入眼帘;地下200米,煤礦井內明晃晃的探照燈有如夜空中的萬千星點;地下500米,各類金屬礦藏「顯山露水」、千奇百怪;地下1000米,「工業血液」石油日夜奔流不息……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普遍使用的純機械式鑽機,只能推進到地下500米至600米深,且速度極慢。20世紀70年代中期,我成為一名鑽探工人,那時仍難以突破800米。
  • 老礦又逢春--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專項成果概述
    專項的實施,使遼寧阜新八道壕煤礦、四川攀枝花寶鼎煤礦、安徽濉溪縣劉橋煤礦等一大批煤炭礦山資源危機得到明顯緩解,河北遷安鐵礦、遼寧弓長嶺鐵礦等一批黑色金屬大中型礦山深部找礦取得重大突破,廣西南丹銅坑錫礦、湖南桂陽黃沙坪鉛鋅礦等一批有色金屬大中型礦山深部及外圍找礦成效顯著,山東萊州三山島金礦、甘肅瑪曲格爾珂金礦等一批貴金屬礦山後備資源得到進一步保障,湖北宜昌樟村坪磷礦 、廣東茂名金塘高嶺土礦等一批非金屬礦山深部和外圍找礦取得重要進展
  • 鑽井深度達7018米!我國打開探索地球深部的通道
    7018米!5月26日,我國在松遼盆地實施的全球首個鑽穿白堊紀陸相地層鑽井「松科二井」完井,這也是亞洲國家實施的最深大陸科學鑽井。上天入地,人類對於未知世界的探索從未停止。「松科二井」創造了深部鑽探四項世界紀錄,意味著我國「向地球深部進軍」取得了又一重大進展。
  • 如何依靠科技創新實現更大找礦突破?山東有答案了
    24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有關情況。科技創新是推動地質調查事業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請問,在找礦突破行動中,地質科技取得了哪些新進展?下步山東如何依靠科技創新實現更大的找礦突破?省自然資源廳進行了解答。
  • 找礦!找礦!——中國新一輪找礦熱調查
    南海深鑽是我國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耀眼的戰果之一。嚴峻的能源、資源安全形勢呼喚我國找礦新舉措。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指出,「提高地質找礦能力,緩解資源瓶頸制約,為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保障」。在國務院通過的《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綱要(2011-2020年)》中,找礦突破已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新一輪地質找礦熱潮在各地方興未艾。
  • 科技找礦,讓贛南鎢礦長成致富之樹
    南嶺創新成礦理論指導找礦突破  大陸科學鑽探被稱為伸入地球內部的「潛望鏡」,是解決資源、災害和環境等問題的重要途徑。南嶺科學鑽探靠前鑽(SP-NLSD-1)選址南嶺成礦帶東段與武夷山成礦帶交匯部。  南嶺科學鑽探工程於2013年7月22日完成野外工作,SP-NLSD-1鑽孔終孔深度2967.83米,是目前我國在華南金屬礦集區內實施的較深鑽探工程,共揭露到礦化體185層,其中在1000米處發現一條銀、鉛、鋅多金屬工業礦體,在1700米處左右揭露到細脈-浸染狀鎢鉬鉍礦化體;SP-NLSD-2鑽孔終孔深度2012.12米,在鑽孔的800~950米之間,揭露了
  • 我國深部探測技術與實驗研究與國際同步—新聞—科學網
    專項最新研製的中國萬米科學鑽探鑽機成為中國「入地」雄心的真實寫照。專項與企業合作研製生產的我國第一臺萬米大陸科學鑽探鑽機、也是亞洲鑽進能力最深的大陸科學鑽探裝備主體平臺,2011年12月在四川廣漢竣工下線,萬米大陸科學鑽探鑽機研製獲重大突破(黃大年等,2012)。
  • 地質找礦取得重大突破 填補江西紫砂陶土礦找礦空白
    本報訊 (江西日報記者張志勇)記者從1月21日召開的省地礦局工作會議上獲悉,2014年,該局在全省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取得重大進展和成果,探明或初步探明大型礦床6個、中型礦床11個、小型礦床21個,潛在經濟價值達1050億元,其中在九江和瑞昌銅礦勘查預計可提交銅資源量150萬噸,為江西近30年銅礦找礦最顯著成果。
  • 【善作敢為·篤定前行】向地球深部進軍
    產業鏈尚未正常運轉,訂單落實受到影響,重點項目無法按期推進……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國機集團中國地質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裝公司」)生產經營遇到諸多困難,但作為國機集團乃至整個央企系統地質勘探裝備領域的代表性企業,中裝公司「向地球深部進軍」的責任未改,使命不變。
  • 松科二井:向地球深部進發的裡程碑
    「這是我國最深的大陸科學鑽探井松科二井的巖心樣品,它是來自7000米地下的巖石,比黃金還寶貴。」在今年的第50個世界「地球日」科普活動中,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專業技術人員向前來參觀的同學們介紹道。  確切地說,這是來自地下7018米的巖石。
  • 陝西省山陽礦集區深部找礦預測項目穩步推進
    ◎劉凱/文西北有色地礦集團713總隊公司承擔的「陝西省山陽礦集區深部找礦預測(鳳凰咀幅)」課題2020年度工作近日通過驗收。專家組聽取了項目組工作匯報,檢查了地質資料,併到野外進行了實地檢查調研,對該項目的工作質量和階段性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
  • 中國黃金找礦重大突破,三山島北部海域金礦44個鑽孔挖出470噸儲量...
    2020年12月24日,在介紹2011-2020年省組織開展的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有關情況的發布會上,山東省自然資源廳相關領導表示,膠東地區在國內率先實現了具有世界級影響的深部找金重大突破,新增金資源儲量2957.62噸,其中三山島、焦家、玲瓏三個千噸級金礦田令膠東地區一躍成為世界第三大金礦區,穩固了山東省全國領先黃金生產基地的地位。
  • 松科二井:向地球深部進發的裡程碑
    「這是我國最深的大陸科學鑽探井松科二井的巖心樣品,它是來自7000米地下的巖石,比黃金還寶貴。」在今年的第50個世界「地球日」科普活動中,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專業技術人員向前來參觀的同學們介紹道。  確切地說,這是來自地下7018米的巖石。
  • 南盤江—右江成礦帶實現錫鎢金找礦新發現
    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力學研究所承擔實施的「右江成礦帶錫金多金屬礦集區礦田構造調查與找礦預測」項目,以新的構造控礦模型為指導,在南盤江—右江成礦帶錫鎢、金礦找礦中取得突破性進展。近日,這一階段性成果通過了專家組檢查驗收。
  • 7018米!中國發布向地球深部進軍的新成果!"入地"比"上天"更難
    整個工程攻克了超高溫鑽探和大口逕取心等重大技術難題、推動了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實現了大陸科學鑽探技術上的多項突破,工程獲取的415萬組24TB的深部實驗數據,將成為打開地球深部奧秘的「金鑰匙」。那麼,「松科二井」到底是個啥?我們為什麼要向地球深部進軍?未來我們會繼續鑽探嗎?走,讓我們一探究竟!「松科二井」是個啥?
  • 山東地礦再創地質找礦巖心鑽探全國最深紀錄
    近日,山東省地礦局第三地質大隊在遼寧省本溪某礦區鑽探施工中,成功施工一深度達2046.02米鑽孔,刷新了國產鑽機地質找礦巖心鑽探全國最深紀錄。這標誌著地質找礦技術手段進入了新階段,為貫徹《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實施東部攻深找盲戰略、開闢第二找礦空間,提供了技術手段支持。
  • 十大地質找礦成果,一煤炭礦產資源上榜!資源儲量48.57億噸
    該項目是安徽省「358」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核心項目。研究團隊利用多種勘查技術手段,基本查明了煤炭賦存特徵,新發現煤炭資源量48.57億噸,為優質煉焦用煤。據介紹,該項目歷經10年勘查,提交-1500米淺煤炭資源儲量37.57億噸,均為優質煉焦用煤。
  • 這個項目通過評審,蒙陰金剛石原生礦深部找礦將有新突破
    8月27日,山東地礦七院承擔的隱伏金剛石礦評價理論方法與預測項目綜合績效評價,順利通過省科學技術廳組織專家組的評審,並獲得優秀級。同時,通過詳細的野外地質調查,並結合科學合理的測試手段,系統總結了蒙陰金伯利巖地質特徵及金剛石原生礦成礦規律,提出蒙陰金伯利巖構造控礦的特徵,在總結蒙陰金剛石形成環境、金伯利巖形成條件基礎上建立蒙陰金剛石原生礦中心式成礦模式,為蒙陰金剛石原生礦深部找礦新突破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撐。
  • 柞水山陽礦集區成礦特徵及找礦方向
    找礦方向通過對柞水—山陽礦集區構造巖漿成礦作用及 地質、物探、化探、遙感異常特徵分析,認為區內找礦 潛力巨大,應當圍繞以下幾方面開展找礦工作。( 2) 燕山期小巖體周圍具有尋找爆破角礫巖型金礦床的潛力礦集區內的燕山期小巖體均不同程度的發育有 爆破角礫巖,近年來,在廟梁一帶金礦勘查工作取得 突破,在廟梁巖體附近首次發現爆破角礫巖型金礦床,規模達中型,該找礦成果填補了爆破角礫巖型金 礦床在區內礦床類型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