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觀花成過去 快旅慢遊才時尚時尚

2020-12-24 華西都市報

以前出遠門旅遊,一大把時間都浪費在車子上了

走馬觀花成過去 快旅慢遊才時尚時尚

木格措(攝影姜曦圖片由龍泳潔提供)

四姑娘山(攝影羅政圖片由龍泳潔提供)

受訪者龍泳潔的旅行記憶

  

開欄語

  40年前一縷春風,吹遍祖國各個角落;40年前一聲驚雷,傳遍祖國大江南北。改革開放40年,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咱老百姓收穫了滿滿的幸福感、喜悅感、獲得感。今起天府早報推出「慶祝改革開放40年」系列報導,通過市民視角,講述生活中的那些滄桑巨變帶來的便利,共同為改革開改 40 周年點讚。 讓我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改革開放再出發!
■天府早報記者朱佳慧
  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期間,成都累計接待旅遊總人數1520.43萬人次,這一次又同比增長18.7%。實現旅遊總收入228.8億元,又同比增長27.1%。這些旅遊數據充分表明,改革開放40年來,成都作為重要的旅遊目的地,已經成為國內外遊客心目中的「詩和遠方」。
  與此同時,大眾的旅遊方式也從上車睡覺、下車拍照,變為更為隨性的體驗式休閒旅遊;從出門十天七天在車上三天在景區,變為跨越萬水千山,也可朝去暮歸;從住旅館、招待所,變為如今可選擇乾淨整潔的星級酒店和各具特色的民宿。
  可以說,40年來,改變不僅體現在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上,也體現在人們精神層面需求的不斷豐富上,這都得益於改革開放以來旅遊產業的迅猛發展。

市民楊小軍:
不再依賴客車 去都江堰青城山選擇多了

  資料顯示,1995年起雙休日政策開始執行,居民的周末生活進一步豐富,周末出遊成了不少人的選擇。
  市民楊小軍說,那時候最愛和家人朋友去的地方就是都江堰和青城山,要去都江堰,需在成都西門車站坐客車。在他的印象中,一張車票約3元錢,一路走的是成灌路,約1小時20分鐘就到了。而要前往青城山,可以先坐到都江堰再轉去青城山的客車,或者在成都新南門車站坐直達客車,花2小時左右。「和現在比,以前去一次都江堰、青城山,算是很折騰人的,但也是最便捷的方式了。」楊小軍回憶說。
  如今,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居民私家車的數量快速增加,以及成都交通路網建設不斷完善,自駕遊已成為成都人周邊旅遊的主要方式之一。「現在去都江堰、青城山這種近郊旅遊的地方,我們基本上都是自己開車去,成灌高速開通後開車是非常快的。相較於去車站坐客車,自駕在時間安排上更自由、更靈活,與家人朋友結伴出行,也能更真切地感受到當地的風土人情。」
  得益於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及旅遊產業的迅猛發展,高速鐵路也在這40年中悄悄邁入我們的生活。楊小軍告訴記者,相比自駕,現在又更多地選擇坐更省事、省心、省力的高鐵,前往都江堰、城山,以及樂山、峨眉山等地旅遊。

市民高磊:
告別綠皮火車 去西安當天能打來回了

  事實上,長途旅遊也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已經不再是「出門玩十天七天在車上三天在景區」了,而是「跨越萬水千山,也可朝發夕至。」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旅遊還沒有走進千家萬戶,在像市民高磊一樣的很多人印象裡,當時的長途旅遊就是坐綠皮火車,然後到景區標誌性地點留下一張紀念照,如此「奢侈」的旅遊方式也足以令很多人羨慕。
  在高磊印象中,1999年我國的第一個國慶黃金周誕生,也正因為此他開始了第一次北京旅遊。他回憶說,那時成都與北京之間航班少機票貴,而坐火車是最優之選。「我記得那時候的1364次還是非空調綠皮車,全程要40個小時左右。」高磊回憶,那時候別說電腦、平板等掌上設備,就連手機都很少,於是紙質小說成了旅途中大部分人唯一的消遣方式。「在街頭買的一本已經忘記名字的600來頁的武俠小說,在車上翻來覆去地看了兩三遍,終於才到了。」
  高磊表示,那時候成都到北京也有T8次火車,需要32小時左右,上午從成都發車,第二天下午抵達北京。雖然後來提了幾次速,T8的運行時間慢慢縮短,但到目前為止也沒有突破24小時大關。「總之,出遠門旅遊,一大把時間都浪費在車子上了。」
  2011年,京蓉動車開通,D318次列車成了除乘飛機外,成都人去北京旅遊最快、最高效的出行方式,在高先生心目中,「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這是成都與北京間往返的最佳車次。」
  而去年,西成高鐵開通,坐高鐵去北方許多城市旅遊成為現實。「高鐵一坐,去西安最快3個多小時,還能當天打回來。到北京最快7個多小時,飛機更是『公交化』運作,真的打破了南北兩城的時空距離!」高磊感慨,與以前的出遊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交通出行越來越便捷,全域旅遊市場持續升溫,不僅成都人出得去,外地人也進得來。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期間,成都累計接待旅遊總人數1520.43萬人次,這一次又同比增長18.7%,實現旅遊總收入228.8 億 元 ,又 同 比 增 長27.1%。這些旅遊數據充分表明,改革開放40年來,成都作為重要的旅遊目的地,已經成為國內外遊客心目中的「詩和遠方」。

業內人士
快旅慢遊成為新的旅遊方式

  現如今,旅遊消費結構正朝著個性化、品質化的方向升級。從事旅遊行業多年的西行驛站新媒體中心負責人龍泳潔告訴天府早報記者,隨著各地旅遊道路及公共服務設施不斷完善,自駕遊、自助遊客數量持續增加,「像一些熱門、方便的景點,自助遊佔比基本達到了80%左右,以年輕群體居多。而老人或是帶小孩出遊的,依然還是偏向於傳統的跟團遊。」
  說到自助遊,現在龍泳潔也像很多人一樣,出門旅遊前,吃、住、行、娛用一部手機就能全部搞定,既方便還能撈到相因。「酒店在線預訂、酒店自助入住……這些在是多年以前,都是不敢想的。」
  另外,龍泳潔認為,旅遊發展至今,「走馬觀花」式的旅遊時代已經是過去式,現在出遊的公眾更加注重體驗和休閒,快旅慢遊成為新的旅遊方式。「金秋時節,位於成都崇州的大坪村,山地間慢慢有了秋色,不少遊客選擇在周末自駕前往,再住上一至兩晚,留下來慢慢感受深山裡的自然生態之美。」她說,這部分人之所以選擇到大坪住兩天,或是因為平時工作壓力太大,想讓身心完全放鬆,這既是一種休閒旅遊方式,也是一種品質生活的體現。
  總的來說,改革開放40年,旅遊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旅遊業態更加豐富,同時隨著產業迅速升級,其更實現了爆發式增長。龍泳潔告訴記者,這背後不僅是經濟建設取得的成就,也有人們對精神生活更高層次的嚮往。

相關焦點

  • 廣西高鐵無軌站開通 「快旅慢遊」將成為現實
    廣西高鐵無軌站開通 「快旅慢遊」將成為現實時間:2017-09-08 10:25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日前,自治區旅發委出臺了《關於進一步促進高鐵無軌站旅遊集散項目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將提高旅遊便利化水平和產業運行效益,更好滿足遊客快旅慢遊的需求。
  • 想慢遊 不妨到西蠡湖邊走走
    西蠡湖慢遊系統徒步體驗活動慢遊系統全民健身帶,既可「走馬觀花」也能深度體驗前天一早,家住吳橋附近的卜士洪老先生坐著公交來到蠡湖景區,體驗新建成的西蠡湖慢遊系統全民健身帶唐寧陸媛前天,西蠡湖慢遊系統全民健身帶項目正式建成亮相蠡湖景區。健身帶從百米高噴為起點,途經渤公島、蠡堤、漁夫島、西堤,環線5.6公裡。區域內設廣場文化、時尚運動、靜謐休閒、沙灘娛樂四大功能區。該項目將休閒旅遊和慢遊健身相結合,使市民和遊客的健身遊玩體驗從「走馬觀花」向「深度體驗」過渡。
  • 快旅慢遊 美麗中國
    才飲珠江水,又賞洞庭月。武廣高鐵的開通,拉近了湖北、湖南和廣東三省的時空距離,成為串起珠三角、長株潭、武漢城市圈三大城市群的「黃金旅遊線」。中國之聲系列報導《坐著高鐵看中國》,10月3日推出:《快旅慢遊 美麗中國》。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
  • 江西婺源:「快旅慢遊」正當時
    2015年,合福高鐵全線貫通;2017年,九景衢鐵路建成通車:這兩條鐵路在婺源「十字」交匯,南北東西的遊客來婺源旅遊就像「遛彎兒」,把過去路上花的時間都省下來遊玩了。篁嶺景區不是個例,婺源的旅遊同樣搭乘了高鐵的「東風」。
  • 高鐵成就快旅慢遊 國慶來一場「美麗中國高鐵遊」
    「快旅慢遊」成旅遊新理念高鐵遊是旅遊行業中重要的產品升級,高鐵遊以其便捷、快速、安全的特點,受到了越來越多旅客的青睞。9月17日攜程開通「高鐵遊」頻道,率先將高鐵開通城市的特色旅遊景點,通過地圖的形式直觀地展示給消費者,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位置、時間、需求等條件,通過篩選找到適合自己出行的旅遊目的地。
  • 甘肅「快旅慢遊」交通運輸網絡逐步形成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崔亞明)「旅遊要發展,交通必先行」,近年來,我省深入推進「交通+旅遊」融合發展,扭轉了「走大於遊、點不成線」的局面,逐步構建起了「快旅慢遊」交通運輸網絡。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在9月5日舉行的住浙全國政協委員來甘考察團座談會上介紹,近年來,甘肅下大力氣彌補交通短板,立足全省地域特徵、文化旅遊資源稟賦,在「快旅慢遊」上做文章,全省「快旅慢遊」交通運輸網絡逐步形成。所謂「快旅」,重在構建旅遊交通運輸體系,包括通道支撐、集散銜接、基礎網絡、配套服務等方面。
  • 坐著高鐵看中國丨快旅慢遊 美麗中國
    才飲珠江水,又賞洞庭月。武廣高鐵的開通,拉近了湖北、湖南和廣東三省的時空距離,成為串起珠三角、長株潭、武漢城市圈三大城市群的「黃金旅遊線」。中國之聲系列報導《坐著高鐵看中國》,10月3日推出:《快旅慢遊 美麗中國》。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
  • GAP衰退只是樣本,外來快時尚品牌最好的時代過去了
    壯士斷腕快時尚已經窮途末路?外來快時尚品牌逐年降溫,快時尚「寒冬」來了嗎?外來快時尚品牌GAP最新財報顯示,2019年11月GAP集團前3季度營收117.09億美元,同比下降2.07%,盈利5.35億美元,同比下降26.41%。
  • 《坐著高鐵看中國》(陽朔篇)丨旅遊服務高端精細化,陽朔「快旅慢遊」成現實
    在距離陽朔高鐵站最近的興坪鎮,中高端民宿入住率很高,保姆式一對一的細緻服務,則讓「快旅慢遊」得以實現。遇龍河景區供圖遊客激增,陽朔旅遊恢復八成進陽朔的路堵了,停車場爆滿,曬穀場、房前屋後的空地都成了臨時停車場……10月4日下午,灕江景區興坪竹筏碼頭遊客接待量達到上限,景區暫停接待並發出提醒,建議遊客錯峰改期出遊。
  • 「快旅慢遊」漸成出遊新常態
    來自南昌鐵路局的消息,進入暑期黃金旅遊季,該局管內客流高度集中於熱門旅遊景點城市,高速度、高頻次運行的動車,助推動車沿線景區「快旅慢遊」熱潮。「從北京到武夷山只要8小時,這種快在以往是難以想像的。」7月9日第一次到武夷山的北京遊客李茂全感受合福高鐵開通帶來的便利,「感覺武夷山的雲朵離我們都如此的近。」  藉助合福高鐵旅遊熱,龍巖火車站暑運前就做好福州、廈門、龍巖三地旅行社團體遊客調查,專門開闢了旅遊團進出站綠色通道,暢通團體遊客進出站通道。「僅今天就接待了12個大型旅遊團,乘動車返程。」
  • 高鐵帶動效應明顯 廣西旅遊進入「快旅慢遊」時代
    高鐵帶動效應明顯  廣西旅遊進入「快旅慢遊」時代  經濟日報北京10月21日訊 (記者童政、通訊員石才學)今年上半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入境過夜遊客199.34萬人次,同比增長11.27%。
  • 坐著高鐵看中國——快旅慢遊 美麗中國
    才飲珠江水,又賞洞庭月。武廣高鐵的開通,拉近了湖北、湖南和廣東三省的時空距離,成為串起珠三角、長株潭、武漢城市圈三大城市群的「黃金旅遊線」。中國之聲系列報導《坐著高鐵看中國》,10月3日推出:《快旅慢遊 美麗中國》。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
  • 【坐著高鐵看中國】快旅慢遊 美麗中國
    才飲珠江水,又賞洞庭月。武廣高鐵的開通,拉近了湖北、湖南和廣東三省的時空距離,成為串起珠三角、長株潭、武漢城市圈三大城市群的「黃金旅遊線」。中國之聲系列報導《坐著高鐵看中國》,10月3日推出:《快旅慢遊 美麗中國》。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作為江南三大名樓中唯一一座保持原貌的古建築,嶽陽樓因其建造年代之早、自然風光之秀、建築工藝之巧、詞章歌賦之佳而聞名。
  • 高鐵時代的「快旅慢遊」
    原標題:高鐵時代的「快旅慢遊」  到2020年,全國要形成一個「四橫四縱」的高鐵客運專線骨架,以中心城市為核心的中短途旅遊將迎來快速發展。如何在高鐵及核心城實現跨區域協作?旅遊企業及旅遊者如何更好地利用高鐵產品呢?
  • .| 雲南彌勒旅遊創業史:挖潛、造美、高鐵提速「快旅慢遊」
    發現最美鐵路 | 雲南彌勒旅遊創業史:挖潛、造美、高鐵提速「快旅慢遊」 2020-07-03 15: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旅居養老漸成蘭州時尚 有滋有味頤養天年
    原標題:有滋有味頤養天年 旅居養老漸成時尚中國甘肅網3月21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見習記者 田玥) 一邊深度旅遊,一邊快樂養老,既玩了樂了,又開了眼界,「旅居養老」作為新興的養老模式,如今受到越來越多老年人的青睞。
  • 在「快旅慢遊」中尋一路清涼賞一路美景「錦繡太原城」盡收眼底
    如今,越來越多的市民喜歡在閒暇之餘,與家人同行,與好友為伴,在「快旅慢遊」中尋一路清涼,賞一路美景。旅遊公路美如畫資料圖不久前,太原東西山旅遊公路「握手」,似一個「人」字,輻射串聯東山、北山、西山百餘個景點,擁「錦繡太原城」入懷。
  • 迎接「快旅慢遊」 貴州掀起「旅遊廁所革命」
    迎接「快旅慢遊」 貴州掀起「旅遊廁所革命」 2015-06-18 17:32:15  鄭旭表示,貴州省將依託高鐵沿線文化、生態、環境等資源,把景點串成景區,打造高鐵旅遊精品帶,並且將進一步加強區域合作,深化黔桂粵三省旅遊互動。「同時,將加快構建『快旅慢遊』服務體系,提升旅遊服務現代化水準,讓遊客在貴州停下來、住下來、靜下來,盡享多彩貴州之美。」
  • 「坐著高鐵看中國」快旅慢遊 美麗中國
    才飲珠江水,又賞洞庭月。武廣高鐵的開通,拉近了湖北、湖南和廣東三省的時空距離,成為串起珠三角、長株潭、武漢城市圈三大城市群的「黃金旅遊線」。中國之聲系列報導《坐著高鐵看中國》,10月3日推出:《快旅慢遊 美麗中國》。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
  • 快旅慢遊,讓遊客細細品味敦煌
    記者 楊志彬 攝  今年以來,敦煌市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契機,不斷做大旅遊經濟的同時,在「快旅慢遊」上做文章,均衡發展上求突破,促進了旅遊產業提檔升級。  構建立體式交通網絡,研發特色旅遊產品  敦煌市不斷提升旅遊交通能力,增開省內外旅遊列車9對,開通或加密重點城市航線16條,提前恢復了香港至敦煌的旅遊包機,在「快旅」上構建了立體式、便捷化交通網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