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森林,親近自然」,鄰水中學體驗自然教育

2020-12-15 廣安網際網路信息服務

為普及生態科普知識,培養青少年學生強健的體魄和良好的綜合素養,深入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探索讓教育回歸本源的「自然教學」理念。近日,鄰水中學組織開展了「走進森林,親近自然」的自然教育體驗活動。此次體驗活動在四川省萬峰山森林公園舉行,首期共有來自鄰水中學初一年級的學生、家長及教師56人參加。

上午,參與者首先報出自己的自然名,破冰儀式之後,進行分組,沿著通天大道直登銅鑼山最高峰萬峰山,體驗爬山的樂趣。下午,沿著遊步道,大家一邊走一邊看,收集掉在地上不同種類的樹葉,傾聽老師的講解,初步認識了楠木、燈臺樹、刺葉桂櫻、老鼠矢、槲櫟、絲慄栲、矩形葉鼠刺、腺萼馬銀花等樹木。回到自然教育教室後,學生和家長在老師的指導下,利用顯微鏡觀察了植物葉片的表皮細胞和葉肉細胞。最後,學生以「我在自然中」為主題,畫了一副自然筆記畫,評出了最佳人氣獎三名。

為期一天的自然教育體驗活動,大家紛紛表示,在遊覽觀光、爬山健身的同時,不僅提高了對森林植物的認知,感受到森林中豐富的負氧離子,享受到大自然帶來的生態福利,同時還將生態文明的種子播撒到了每個人心中,提高了全民生態保護意識。(瞿德超)

審核:劉本和

相關焦點

  • 廣安鄰水交警走進鄰水中學開展交通安全宣傳
    近日,廣安市鄰水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派出民警到鄰水中學,給該校學生上交通安全課。活動中,民警輔警走進鄰水中學各教室,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言簡意賅的方式,組織學生們學習交通安全法規、交通安全常識,增強學生們的交通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提醒廣大學生不要乘坐非法營運車輛、農用車及超員車輛,要求學生們遵守交通法規,自覺抵制危險、不文明交通行為,倡導他們文明參與通行,在日常出行中要做到「文明交通,從我做起」,認真遵守交通法規,自覺交通陋習。
  • 自然教育成營地教育主流,自然教育也成為森林旅遊的新業態
    目前我國營地教育機構提供的活動產品排名前三為:戶外運動、自然探索、拓展體驗,分別佔比74.77%近幾年,自然教育在我國迅速火了起來,越來越多的營地教育機構推出自然體驗、自然探索、野外生存等一系列自然教育類主打款,自然教育也成為森林旅遊的新業態。
  • 2020粵港澳自然教育嘉年華活動在穗開幕
    2020粵港澳自然教育嘉年華活動在廣州拉開帷幕。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   中新網廣州9月24日電 (程景偉 林蔭)以「共享自然共建灣區」為主題的第二屆粵港澳自然教育講壇和2020粵港澳自然教育嘉年華活動24日在廣州拉開帷幕,現場為廣東今年新評選的30個自然教育基地授牌。
  • 2020年粵港澳自然教育季啟動
    南方網訊(記者/歐陽曉丹 通訊員/林蔭)炎炎夏日,稻子熟了,果子掛滿枝頭,小動物們出來「乘涼了」,蟲鳴鳥叫,綠樹成蔭,暑假之際正是戶外探索、體驗自然的好時期!7月26日,2020粵港澳自然教育季主題宣傳活動在廣州海珠國家溼地公園啟動。
  • 新邵縣嚴塘中學工會組織教職工登山親近自然活動
    紅網時刻12月15日訊(通訊員 鍾雲娟 周信興)為了加強教職工溝通交流,增強凝聚力,培養集體榮譽感,促進教職工身心健康,12月12日,新邵縣嚴塘中學工會組織全校教職工到新寧縣莨山森林公園開展登山親近自然活動,50餘位教職工積極參與。
  • 「走進鄰山鄰水·暢遊巴山蜀水」文化旅遊宣傳周即將開幕
    為深化川渝毗鄰區縣文旅協作發展,全力打造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切實推動川渝文化旅遊交流,將在大麗花節期間舉辦「走進鄰山鄰水·暢遊巴山蜀水本次活動由廣安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中共鄰水縣委、鄰水縣人民政府主辦,由中共鄰水縣委宣傳部、鄰水縣文化廣電旅遊局承辦,由鄰水縣旅遊發展促進中心、五華山旅遊區協辦。將由五華山旅遊區第三次大麗花節「七彩五華·清涼一夏」主題活動、巴山蜀水新媒體「行走鄰水」採風活動、巴蜀風韻非遺項目展示等多個活動組成。
  • 親近自然 體驗激情
    七月以來,河北秦皇島市親近自然的體驗式旅遊迅速升溫,受到遊客的青睞。 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 攝1 234下一頁8月20日,遊客在秦皇島市老君頂景區體驗漂流。七月以來,河北秦皇島市親近自然的體驗式旅遊迅速升溫,受到遊客的青睞。 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 攝上一頁1234下一頁8月20日,遊客在秦皇島市老君頂景區體驗漂流(無人機照片)。
  • 吉林森工集團團委組織開展 「體驗森林 親近自然 保護生態」徒步走活動
    為豐富和活躍企業職工業餘文化生活,緩解工作壓力,增強各部門、公司的溝通交流,增加職工凝聚力;10月18日,集團團委組織企業職工來到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淨月潭開展「體驗森林 親近自然 保護生態」徒步走活動,集團公司幹部職工共52人參加活動。
  • 通訊:當高原特色自然教育「遇上」祁連山
    中新社西寧4月21日電 題:當高原特色自然教育「遇上」祁連山中新社記者 羅雲鵬辨認普氏原羚與藏羚羊的區別、準確識別黑頸鶴與丹頂鶴的差異、畫布藝術創作、動物知識填色卡、觀鳥、識鳥、愛鳥自然體驗以及分享自己和自然的故事
  • 親近自然 樂享假日「圖」
    國慶中秋長假期間,人們紛紛走出家門,走進田園山水之間,親近自然,樂享假日好時光。國慶中秋長假期間,人們紛紛走出家門,走進田園山水之間,親近自然,樂享假日好時光。國慶中秋長假期間,人們紛紛走出家門,走進田園山水之間,親近自然,樂享假日好時光。
  • 這個周末帶孩子走進大自然:2020深圳公園自然教育嘉年華即將開展
    11月28日至29日,第二屆深圳公園自然教育嘉年華開展,23家深圳本地和粵港澳大灣區自然教育機構帶來豐富多彩的自然體驗活動,讓市民朋友在玩樂中收穫滿滿的自然科普知識。這個周末,23家自然教育機構在蓮花山公園風箏廣場西草坪,為市民帶來各種自然遊戲、自然手工、自然體驗活動,其中10家是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建設的自然教育中心,讓孩子們公園裡抬頭看樹、低頭賞花、靜聽鳥鳴。
  • 2020年廣安市多所中學高考喜報!友誼鄰水武勝嶽池九龍共創歷史!
    鄰水中學四川省鄰水中學(Sichuan Linshui Middle School ),簡稱鄰中,坐落於廣安市鄰水縣城鼎屏鎮。1982年被四川省教委批准為首批省重點中學,1994年達四川省重點中學優秀級,2003年通過四川省「國家示範性普通高中」的檢查驗收,2013年經四川省教育廳覆核為四川省一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 自然教育在中國
    北京八達嶺國家森林公園自然學校以中小學生和學齡前兒童為主要參與者,通過開展森林體驗等自然教育活動,吸引孩子們走進森林、熱愛自然。北京八達嶺國家森林公園 供圖青青部落 供圖        (一)        自然教育是根據一定的教育目標,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自然體驗活動的總稱。自然教育是以自然生態系統為客體,以人為主體,開展的一種非正式教育,以知識傳授、自然學習、參與體驗為主要形式。讓受教育者意識到自己與世界、與自然環境、與下一代的關係,從而達到認識自然、保護自然和提升自我的目標。
  • 中山沙溪雲漢小學獲評廣東首個以學校為載體的自然...
    在一眾森林和公園景區當中,中山市沙溪鎮雲漢小學自然探索基地榜上有名,成為目前廣東省50個自然教育基地之中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以中小學為載體的自然教育基地。 接下來,跟隨我們的腳步, 一起走進雲漢小學自然探索園,開啟一場自然之旅吧!
  • 廣東自然保護地預約平臺開放百場自然體驗
    據悉,2020粵港澳自然教育季主題宣傳活動從7月持續到9月底,期間,廣東省林業局將聯合聯動全省50個廣東省自然教育基地、各自然保護地、林場等單位開展數百場森林體驗、自然觀察、自然導賞、夜觀、夏令營、公益課程等自然教育特色主題活動。
  •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內又一親子樂園來了
    不出國門就能體驗風靡全球的自然教育?西南地區的戶外科普樂園?,這一盤家門口就可以體驗了!新希望種子樂園科普探險世界設計以自然為元素,128種無動力創新玩法讓親子家庭在探險玩耍的過程中沉浸式體驗種子的一生。
  • 日本《環境白皮書》:開展親近自然項目打造世界級國家公園
    王燕琴  日本不久前發布2019年度《環境白皮書・循環型社會白皮書・生物多樣性白皮書》,介紹了日本國立公園(由中央政府直接投入和管理的國家公園)建設項目和親近自然項目實施的相關情況。  推進實施「充分領略國立公園項目」  2016年3月,日本政府公布了《日本未來觀光願景》計劃書,並啟動「充分領略國立公園項目」。
  • 【走進春天】寶臺中心校:親近自然,體驗生活
    3月20日,寶臺中心學校全體師生迎來了盼望已久的「親近自然,體驗生活」社會實踐活動。
  • 廣東建成首批10條特色自然教育徑
    ,廣東省首批10條特色自然教育徑全部完成建設,初步形成了集觀賞、體驗、互動於一體的自然教育徑體系。廣東省首批自然教育徑包括了溼地、森林植物、地質公園、古驛道四大色特主題系列。以廣州海珠溼地和深圳華僑城溼地為代表的溼地類自然教育徑,整合了紅樹林、水鳥等溼地資源,建成了「觀鳥」主題自然教育徑,常年可觀察到褐翅鴉鵑、喜鵲、鷺鳥、翠鳥等多種鳥類,看、聽、聞、觸摸和互動為一體的自然教育解說系統將滿足不同層次人群的需求;以深圳沙頭角林場、茂名森林公園、廣州華南植物園為代表的森林植物自然教育徑,根據自身森林資源特色設計了奇趣森林探秘、森林康養體驗、森林自然遊憩、森林手工步道等自然教育特色主題
  • 首批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基地和生態體驗小區名單公布 四川5家...
    四川在線記者 寇敏芳為積極推動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和生態體驗基地規範化建設,打造一批集大熊貓保護、自然教育和生態體驗等聯動推進、融合發展為一體的示範和典型,引導和激勵全社會參與生態保護和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今年6月,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啟動了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基地和生態體驗小區推薦評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