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以休閒、旅遊、度假為一體的湖泊型旅遊度假區,大縱湖·東晉水城自開園後,受到了社會各界較廣泛的關注。日前,大縱湖旅遊度假區管委會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國勝接受媒體採訪,回答了大眾較為關注的幾個問題。
填補蘇北空白,三層理念設計充分展現景區魅力
3月23日,江蘇鹽城大縱湖國家溼地公園成功通過試點驗收,晉升為國家級溼地公園,意味著長三角地區又增添一張「國字號」生態名片。在關於「大縱湖旅遊度假區·東晉水城的設計開發理念以及如何與時俱進」的問題上,張國勝表示:「東晉水城項目,以水為文,因水而生。他的設計理念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生態+旅遊,也就是生態與旅遊融合發展;第二個方面是文化+旅遊,東晉水城具有非常久遠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可以將其作為一個文化的載體,供遊客欣賞;第三個方面是生活+旅遊,希望遊客能夠在這裡體驗到生活的感覺。」
在解釋三個方面時,張國勝舉了非常生動形象的例子:把東晉水城比作一個穿越時空到達現代的《清明上河圖》,遊客置身於東晉水城之中,就能感受到傳統文化與良好生態環境的交相融合。另外,張國勝還表示,「大縱湖旅遊度假區·東晉水城項目填補了蘇北地區的一個空白,它把我們的生態,通過國家公園的形式展現出來,並差異化地融入長三角地區。」
生態與經濟共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存
展現文化底蘊的基礎是生態文明的建設。大縱湖實施的退漁還湖、引江入湖、生態修復、汙水處理等四大生態保護工程,對其自身的生態文明發展影響深遠,也是其晉升為國家級溼地公園的關鍵。在該問題上,張國勝表示,「國家級溼地公園的稱號,對於大縱湖來說,只是一個稱號,我們真正需要意識到的是,這塊溼地是祖祖輩輩留下的最大的資源,只有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基本理念,我們才能獲得長久的發展。」
與此同時,張國勝還從長遠角度及效益層面,表達了生態保護對當地發展的作用。「從長遠來看,溼地的治理使我們的環境變得更好,使我們發展生態的基礎更加牢固,自然資源也更加豐富及多樣化。從效益來看,一個地區有好的空氣,有好的水色,也將有更多好的水產品。這不僅代表了生態效益,也代表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兩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實現在保護生態的基礎上獲得長久發展。」
「吾心在吾鄉」,尋找現代人心靈歸宿
大縱湖·東晉水城提出的「在一城水色裡,換一種活法」的度假理念,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熱烈討論與廣泛關注。在這個方面,張國勝介紹:「每個生命都離不開水,水能滋潤萬物,這是天下所有水的共性。但是東晉水城的水、大縱湖地區的水,卻又有著自己的特點。這種特點呈現給遊客一種獨特的文化體驗與全新的生活狀態。」對於這個解釋,張國勝還列舉了古代文人與水的例子加以說明:「水是文化的一種載體,能給人一種獨特的文化底蘊。」
張國勝說:「我們呈現的是一種宋氏的文化體驗,是一種智慧和初心。所謂智慧,就是圓滿自在;所謂初心,就是回歸自然生活的一種初心。遊客千萬不要把它理解成一個景區,大家來這裡不是來觀賞的,而是來這裡生活的,來這裡找到一種『吾心在吾鄉』的感覺。」
追隨時代潮流,利用科技發展推動景區發展
在談到大縱湖下一步的發展規劃時,張國勝表示:「大縱湖位於長三角地區,目標是打造成一個生態文旅的新地標,建成一個知名的旅遊度假勝地。同時,在5G逐步應用,VR、AR等新技術蓬勃發展的今天,我們在這方面也將有所作為。」
最後,張國勝強調了大縱湖·東晉水城對於現代人的意義:「這不僅僅是一個景區,更是一個生活的平臺。大家來到這裡可以有更多的創意,活出不一樣的自己。」(孫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