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幻莫測的卡瓦格博 匪夷所思的神山奇觀

2020-12-19 晚霞毓秀

當罩住卡瓦格博的雲霧象幕布一樣拉開,金字塔般直插霄漢的潔白雪峰映入眼帘,我激動的伸出食指,驚呼,神山!

我的手指卻被一掌擊落,你怎麼能這樣指著神山?大不敬!

我有點兒吃驚……

來梅裡之前和阿光在網上神聊一通,得知他跑梅裡100極限耐力賽時下大雨,卡瓦格博隱於雨霧之中,影子都看不見,他仍然虔心祈願能夠見到卡瓦格博的面寵,就有那麼一刻,雲開霧散,他如願以償。他的同伴揮舞雙手,高喊卡瓦格博,我要徵服你!在開賽之始即高反,狼狽退賽。

8848米的珠穆朗瑪之顛已經相當擁擠,而6740米的卡瓦格博至今無人登頂,聖潔的雪山之顛尚沒有印上人類的足跡。這座因宗教、因文化保護而禁止人類染指的雪山,究竟有多少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演繹了怎樣的人神和諧共處的軼事?

我查閱了能找到的中日登山隊遇難的資料,也向當地藏民了解山難時的感受,太多的巧合,太多的不可思議!虔誠的藏民認為卡瓦格博用神力捍衛了神山的尊嚴,呼籲促成了2001年政府正式下文禁止攀登卡瓦格博。

在登山者眼中,海拔7000米以下的山峰不被列入要攀登的山峰之列,只有卡瓦格博是個例外。

一百多年的現代登山史,14座8000米以上的雪峰,幾十座7000米以上的雪峰都被印上了登山者的腳印,唯有這座6740米的卡瓦格博,仍然保持著她的聖潔,在中、日、美共計九次的嘗試失敗之後,拒絕人類的染指,成為登山者永遠無法逾越的山峰,甭管多牛逼的登山客都不被卡瓦格博所接納。

位於橫斷山脈三江併流腹地的卡瓦格博,是梅裡雪山的主峰,雲南省最高峰。神山下的明永冰川是一座低緯度冰川,從海拔6000多米的雪山穿越山腰的茫茫森林一直延伸到2000米的瀾滄江邊,可以近距離觀瞻。交通發達的今天,從昆明出發,也需要至少兩天風雨兼程車旅勞頓,才可以走到它身邊,中日登山隊運作的八九十年代,需要一個星期才能到達。

雪山下的藏民按自己的方式生活,世世代代維護著敬仰的阿尼卡瓦格博神靈的寓所。藏族人深信藏傳佛教的四大神山之首卡瓦格博,在山之顛,有一座琉璃的宮殿,住著卡瓦格博神,庇佑雪域高原人畜興旺,五穀豐登,眾生吉祥。

直到1991年的那次重大山難,打破神山亙古的寧靜安逸,並為外界所熟知。讓人匪夷所思的是登山隊員在距離峰頂幾百米的地方看見山頂有一座金碧輝煌的廟宇,被登山指揮中心判定為高海拔缺氧產生的幻覺或是雪山反光所致的海市蜃樓,只是這也太巧合了,而且並非傳說,通話錄音尚保存在迪慶圖書館,只是沒對外公布。

為了徵服這座並不太高的雪峰,中、日兩國聯合登山隊出動的是頂尖的隊員,配置的是頂級的裝備,並進行了歷時三年的考查調研,而且是在梅裡雪山的旱季攀登,巧合的是每一次嘗試都會遇到暴風雪或雪崩,死裡逃生後認為登頂已沒有任何不可克服的困難時,突然之間17名登山隊員連同三號營地神秘失蹤。之後四天,晴空萬裡,風和日麗。當救援搜索隊到來時,又是風雪交加,使搜救隊連二號營地也不能到達,三號營地究竟發生了什麼,成了不解之迷。

七年後登山隊員的骸骨在明永冰川腳下被放牛的藏民發現,包括衣服、相機、手錶等等散落在大約兩個足球場大的冰川範圍內。

17勇士紀念碑揭碑儀式,遇難者家屬團的車一到德欽,鵝毛大雪紛紛而下。

第二天前往飛來寺,又轉而下雨,路上積雪太厚,鏟雪車開道才可通行,到達飛來寺雨又轉雪,能見度低到讓人喘不動氣的感覺,陰霾的天空讓前來祭奠的家屬心情壓抑到極點。

親人永遠留在了這裡,而梅裡雪山卡瓦格博究竟是個什麼樣子呢?雲遮霧罩,當面不識!悲痛欲絕的家屬之一,向著雲中的雪山大聲呼喊親人的名字。一人呼喊,十人效仿,奇蹟發生,梅裡雪山似乎被感動,雲霧就像大幕布「譁」地一下拉開一樣,卡瓦格博神山凸顯在人們面前,恰在此時太陽的第一縷光線打在梅裡雪山峰頂,卡瓦格博金光燦燦。十來分鐘,雲霧又來,接著傾盆大雨。藏民說神山顯靈,是也非也?

當登山隊向峰頂發起衝擊時,藏民一遍遍祈禱:「阿尼卡瓦格博,顯示出你的神威吧,否則,我們就不再敬你了!」,真的是成千上萬的喇嘛和藏民在飛來寺、在雪山腳下詛咒登山隊,造成了登頂卡瓦格博最終以第二大山難告終的嗎?

出於對死難者的尊重,雲南省為日本京都大學登山隊保留了五年的首登權。1996年首登權期限的最後一年,京都大學登山隊再次來到梅裡雪山,意欲完成夙願。

有了上次血的教訓,倍加小心,日方、中方的天氣預報天氣連日晴好,才開始攀登,就象宿命一樣又遇天氣聚變,丟盔棄甲一路狂奔下山,六日的下山行程,一天完成,似有神助,而天氣又奇蹟般地晴好了,神秘的卡瓦格博似有無盡的巧合與玄機,冥冥中支配著一切。至此,日本京都大學登山隊宣布偃旗息鼓,不再挑戰。

似乎就象藏民信奉的那樣,人和神有必然的界線,逾越就會帶來災禍。對神山不敬,災難就會降臨。

藏民解釋的山難是,那一年卡瓦格博神到印度開神山大會,回來時,發現怎麼有幾個人爬在自己肩膀上,於是抖一抖,三號營地和十七名登山隊員神秘失蹤。

登山者則認為什麼卡瓦格博山神,完全是造謠!神話有實際意思嗎?話是這麼說,登山隊每次進山都請藏族喇嘛祈禱,日本和尚也祈禱,每個人都帶了護身符,但是山難還是發生了。

登山可以給當地帶來經濟利益,不管什麼神山,把它轉化為一種財富,服務於藏民,才有意義。德欽是全國特困縣,為什麼不利用登山來改變貧窮呢?神話能改變生活嗎?

而藏民認為信仰或許不能改變貧窮,卻給了他們支撐一生的力量,使他們幸福到老,並代代傳承。

藏曆水羊年,卡瓦格博轉山路上的朝聖者都在十萬人以上,因為藏民認為卡瓦格博屬羊,羊年朝覲,功德加倍。一座山峰,登山者想到的垂直超越,而藏民則是平行地繞著它行走,並且帶著至尊、至聖、至神的祝福和祈願,與大自然達成一種平等共存的關係。攀登梅裡雪山是對神靈的褻瀆和蔑視,山永遠不能被徵服,登山者徵服的只是一個海拔高度,一個數字,毫無意義。

藏族同胞絕對不會用手指指著梅裡雪山說話,就是象我開始時那樣,所以當你面對卡瓦格博,請伸出整個手掌而不是一個手指頭。

或許我的心已經足夠虔誠,當我抵達飛來寺時,並不太厚的雲層飄蕩在卡瓦格博山顛,使神山一半天庭,一半人間。

當我義工結束回到飛來寺,卡瓦格博隱約可見,朦朧但不虛幻,他的妻子緬茨姆亭亭玉立地接待了我,幾束佛光刺破天際,感覺十分幸運。之後開始下雨,便不再奢望第二天早上的日照金山。許多人來過好多次,從未和神山謀面,更別說日照金山了,心下已經知足。

一夜安睡,凌晨四點多鐘醒來,拉開窗簾一看,黑黢黢的山巒,拱衛潔白的雪峰,突兀在深藍的天際,一種莫名的感動湧上心頭……

起身,洗漱,穿上羽絨服,帶上相機,踩著溥冰,走上房頂平臺,視線不完美,又幾度更換位置,最終站在一個路邊靜靜地等待日照金山的出現。

卡瓦格博一點點泛紅,紅中透金,一點點向下拓展,直到整座梅裡雪山之顛流金,連綿起伏的山峰,金燦燦,亮閃閃,美不勝收。

在這激動人心的十幾分鐘裡,目不轉睛,手指沒有離開過快門,最後發現多張照片中竟有一個相似的人頭像!朋友圈、微信群瞬間炸了鍋,說什麼的都有,各種問詢我都不能做出很好的回答。不是隔著玻璃,沒有建築物的反光,照片中的人頭像究竟從何而來?

匪夷所思!常聽人們說在梅裡,遇見神,遇見自己,照片上的那個祥和的人頭像是神,還是自己呢?

其實到現在我也沒想明白……

相關焦點

  • 卡瓦格博:遙遠的傳說 聖潔的神山
    藏北牧人的《贊山詞》說到:「北有神山40座,南有神山40座,是南北各部的保護神。東方的瑪加崩熱山、西方的岡嘎底斯山、南部的卡瓦嘎布山、北部的念青唐古拉山,這四座山是全藏的守護神。卡瓦格博峰是藏傳佛教的朝覲聖地,主峰卡瓦格博在藏族民間更充滿宗教意味,位居藏區八大神山之首。藏文經典中稱其為「絨贊卡瓦格博」,漢語意為「河谷地帶險峻雄偉的白雪山峰」。在藏族語意裡,所謂卡瓦格博,不單指最高的山峰,而是統指聳立的數座雪峰在藏傳佛教裡,卡瓦格博贊神傳說是噶舉派的保護神,位居藏區八大神山之首。十世班禪曾在峰前舉行隆重法事,今已刻石立碑留下勝跡,供遊人瞻仰。
  • 「雪山之神」卡瓦格博:不是每一座神山都會被登頂
    「雪山之神」卡瓦格博:不是每一座神山都會被登頂2000年,通過了一項宣言。卡瓦格博是西藏八座聖山中的第一座,永遠不會被允許攀登。它是中國第一座受到尊重和禁止的文化和信仰的山。卡瓦格博不僅被公認為世界上最美麗的雪山之一,而且具有獨特的宗教地位。每年,許多藏族人前來朝覲這一藏區。在藏族文化中,崇拜神山可以減少罪孽,增加道德操守,並祝福他們的家庭和一切生命。當地藏族人叫卡瓦格博爺爺。這是神聖的山在他們心中保護他們的祖先和孫子的安全。他們日夜崇拜是一個奇蹟。
  • Kawadgarbo(卡瓦格博)
    本帖最後由 kawadgarbo 於 2011-8-30 11:45 編輯 Kawadgarbo概述:相傳Kawadgarbo山神是藏傳佛教的一位護法大神,雄居藏區八大神山之首,統領另七大神山,225中神山以及各小山神,維護自然的和諧與寧靜。藏族認為,每一座高山的山神統領一方自然,而Kawadgarbo(卡瓦格博)則統領整個自然界之所有。
  • 「大江大河大徵途」手記⑬:卡瓦格博的"日照金山"奇觀十回九不遇
    的「日照金山」奇觀。)……正在飛來寺觀景臺上的所有人,面對這絕美的奇觀,似乎都摒住了呼吸。當地嚮導扎西說:「『日照金山』的奇觀十回九不遇,由於氣候因素,一年內只有30多天可以看到!曾經有個攝影團隊在這裡蹲守了一個星期,始終沒能看到。」
  • 中國「雪山之神」卡瓦格博,至今仍是無人成功登頂的「處女峰」!
    人類雖已徵服了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瑪峰和所有8000米以上的高峰,但由於梅裡雪山的主峰卡瓦博格峰複雜的地形和變幻莫測的氣候
  • 卡瓦格博|雪山儀仗隊
    2019年跨年,我有幸深入到這個地區,去領略其壯美的風景,探究藏人千百年來對於神山的信仰。,我最初的印象來源於少年時代所看到的一個關於中日聯合登山隊的紀錄片《卡瓦格博》,1991年,中日聯合登山隊來到了該地區,嘗試登頂卡瓦格博,但是卻意外遇到山難,十七位登山員無人生還,這在當時登山運動蓬勃發展的時代,是一個震驚世界的消息,因為你要知道當時參與登頂的登山員有三分之一擁有8000米以上雪山的攀登經驗,中方人員也都是當時國內該領域最好的登山運動員,且有日本大財團的支持,所有的登山設備都是最專業的
  • 卡瓦格博的過去與當代
    來自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的仁青多傑醫生,曾寫了很多篇卡瓦格博的文章和詩集,其中有一篇文章主要闡述和表達了藏族人民對於神山神聖不可侵犯的敬意:無需建造而自然成就的銀白佛塔,無需修剪自然成就的神柏法印,無需陳列而自然成就的河水供奉,敵不能勝而天生的天龍神做衛士——險峻陡峭的神山卡瓦格博殊勝處,世間有色人的腳足若登上神山頭,天然生成的銀色佛塔用各種變幻,一剎那間將登頂者葬入雪棺裡。
  • 連綿150公裡,這是全世界公認最美的雪山|梅裡雪山|卡瓦格博|神山|...
    阿尼卡瓦格博  很多人都以為藏地神山的八大之首就是在講梅裡雪山,但更準確地說法是指主峰卡瓦格博。  而在藏地,其實大家都把它叫阿尼卡瓦格博。  在公元8世紀前,卡瓦格博就已經是藏傳佛教的神山。到了松贊幹布時期,傳說這是一座無惡不作的妖山,蓮花生大師歷經八大劫難才收服了卡瓦格博山神,從此便改邪歸正,皈依佛門,做了千佛之子格薩爾麾下一名剽悍的神將。
  • 一部被禁多年的紀錄片《卡瓦格博》
    海拔為6740米,是藏傳佛教的朝聖地,傳說為寧瑪派分支伽居巴的保護神,位居藏龍區八大神山之首,故在當地有「巴何洛登地」的尊號,是康巴藏民頂禮膜拜的「神山」。20世紀30年代,美國學者洛克博士,稱卡瓦格博峰是「世界上最美之山」。卡瓦博格峰至今無人成功登頂,並且在2000年,卡瓦博格峰被永久不允許攀登!
  • 卡瓦格博:只為那虔誠的信仰
    佛經中講到,康藏地區的128處大聖地和1022處小聖地的守護神皆於藏曆水羊年降臨於卡瓦格博聖地內安住。為此人們要通過外轉卡瓦格博聖山的方式來消罪積德,同時也通過轉山對神山表示敬畏與崇拜。藏傳佛教的思想是尊重和保護萬物,藏族民眾對神山、聖湖的尊重不亞於對親生父母的尊重。攀登與信仰之爭卡瓦格博峰位於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西北部的德欽縣,海拔6740米,為雲南第一高峰。
  • 梅裡雪山又稱太子十三峰,主峰卡瓦格博是藏民心中的八大神山之首
    梅裡雪山又稱太子十三峰,主峰卡瓦格博是藏民心中的八大神山之首飛來寺飛來寺之所以大名鼎鼎,主要是因為這裡是觀賞梅裡雪山的最好位置。梅裡雪山梅裡雪山又稱太子十三峰,主峰卡瓦格博是藏民心中的八大神山之首,頗具王者風範。卡瓦格博峰是雲南第高峰,海拔6740米,在藏語中是白色雪山的意思,它是一座金字塔形的雪山,被譽為「世界最美之山」,迄今無人登頂。
  • 遇見卡瓦格博的晚霞,看見梅裡雪山的冬季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向卡瓦格博的峰尖,你會被日照金山的美麗所震撼。原來日照雪山,可以這麼美。妙傍晚只要你運氣夠好,遇見個晚霞那一定是終身難忘。卡瓦格博群峰神姿各異,造型奇特,猶如鬼斧神工,美妙絕倫,可謂是神採之筆。
  • 雪山之神卡瓦格博
    它在藏區稱卡瓦格博雪山,「梅裡」一詞為藏語mainri漢譯,因盛產各種名貴藥材而得名。它與西藏的岡仁波齊、青海的阿尼瑪卿山、青海的尕朵覺沃並稱為藏傳佛教四大神山。 梅裡雪山全長150公裡,其主峰卡瓦格博,被譽為「雪山之神」,雖然接天之峰者眾,它以海拔6740米的安泰,卻享有聖潔和尊崇的「處女峰」桂冠——迄今仍未接納人類的足跡。
  • 我們為什麼稱其為「卡瓦格博」而不是「梅裡雪山」
    我想,他們在稱呼這座山的時候,內心很自然地會做一個區別:說漢語的「梅裡雪山」,那是想對卡瓦格博沒什麼印象的客人做介紹;說藏語的「卡瓦格博」,那是對一座神山,一個山神的恭敬的稱呼。
  • 卡瓦格博:沒有故事,也能讓紀錄片好看
    紀錄片《卡瓦格博》捕捉風的聲音、金黃的麥子揚起的角度,孩子在麥田的土牆根旁走路的姿態、孩子在校園裡唱民歌、玩遊戲的樣子,它也記錄了轉經的老人用木棍救青蛙,用食物餵食螞蟻等瞬間。這些生活的碎片,構成了敘事的推力,展現了藏區宗教、生態、醫療、娛樂、以及藏民對神山的崇敬等方方面面的內容。
  • 藏區八大神山之首:唯一一座明令禁止攀登的佛教神山
    也是藏傳佛教八大神山之一,也是至今無人登峰過的神山。迄今為止,共有9次組織攀登梅裡雪山。其中:中日聯合攀登有4次,日本單獨攀登1次,美國隊攀登過4次,全部失敗。自1991年梅裡雪山卡瓦格博發生山難後,1996年國家明令禁止攀登梅裡雪山,這是唯一一座明令禁止攀登的神山。梅裡雪山從此也成為登山者的禁地。使得這座在藏地居民心中的第一神山更加神聖莊嚴。
  • 卡瓦格博,神聖的雪山之神
    雲霧繚繞中的卡瓦格博見到了梅裡雪山,見到了卡瓦格博!在雲霧繚繞之中,雪山若隱若現,雲霧時而濃厚、時而淡溥,卡瓦格博時而清晰,時而朦朧,自己似乎也飄飄欲仙了。飛來寺
  • 逍遙說:梅裡雪山還是卡瓦格博?一場陰差陽錯的誤會
    但只要和村民交談,他們經常提到的確是「卡瓦格博」這個名字。在外界,「卡瓦格博」遠沒有「梅裡雪山」名氣大。涉及這座雪山的大部分宣傳資料,只要是漢語的,用的都是「梅裡雪山」的稱謂。他們在稱呼這座山的時候,內心很自然地會做一個區別:說漢語的「梅裡雪山」,那是想對卡瓦格博沒什麼印象的客人做介紹;說藏語的「卡瓦格博」,那是對一座神山,一個山神的恭敬的稱呼。他們清楚地知道,這座終年積雪的山峰以及它的主人只有一個名字:卡瓦格博。
  • 【6740米的梅裡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比珠穆朗瑪峰還要恐怖】
    梅裡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是藏傳佛教教義中的四大神山,另外三座分別是岡仁波齊峰(就是kailas小太陽的那個品牌名稱來源),尕朵覺沃和阿尼瑪卿。我聽當地藏民說,在91年山難登山前,很多當地藏民聚集到飛來寺前祈禱,祈禱神明不讓那批登山者攀登神山。雖然事故和這個藏民的願力並無直接聯繫,但是多多少少說明了,在當地文化甚至藏傳佛教文化中,攀登神山不是一個受歡迎的事情。但梅裡雪山不讓攀登因為當年的事故,還多了層隱晦的原因:避免大規模搜救造成的人員傷亡。
  • 守望卡瓦格博神山(走進新西部)(圖)
    維護神山的寧靜與尊嚴  在當地老百姓的眼裡,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神山給予的。卡瓦格博峰在當地藏民心中的地位極其神聖,他們認為,人類一旦對神山不敬,神靈及其護佑便會離去,災難就將降臨。  然而,在外人尤其是登山者的眼裡,「卡瓦格博」只不過是一個海拔數字:674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