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前千萬別給寶寶吃這種肉,吃錯了不長肉,還影響發育

2020-12-20 騰訊網

點擊播放 GIF 0.2M

肉,對寶寶的生長發育非常重要。甚至從添加輔食開始,肉類就排在蛋黃、蔬果的前面。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給出的建議

輔食添加初期從強化鐵米粉開始,然後是紅肉泥、蛋黃、肝泥、白肉泥...所以基本上寶寶在添加輔食1個月左右,就要開始添加肉類了!

但很多寶媽在肉類添加這個問題上,有一些錯誤認知,比如:

怕寶寶不能消化,快1歲了還沒給孩子吃過肉;

怕輔食油膩,只給孩子吃瘦肉;

怕寶寶貧血,只給孩子吃紅肉;

怕寶寶覺得腥,就給肉類輔食裡加調味料等等……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

吃肉,對寶寶的生長意義重大

1補鐵,預防貧血

寶寶到了6個月左右的時候,在媽媽體內存儲的鐵元素就消耗的差不多了,所以添加輔食的初期,就需要開始吃紅肉泥、動物肝臟,來補鐵。

2肉類的某些營養素,更容易吸收

肉類中的某些微量元素,反而會比蔬菜水果中的更好吸收。比如鋅元素,動物性食物中的鋅,遠比植物性食物要高一倍!

3脂肪的攝入十分必要

肉類中的脂肪對寶寶大腦、骨骼等身體各處的發育都很重要!對維生素或某些營養的吸收有很大幫助。兒科專家黃從寧就曾經說過:沒有脂肪,很多幫助寶寶大腦發育、骨骼發育的營養素就很難被寶寶吸收!

吃肉,對寶寶來說非常重要,但,並不是所有的肉都適合寶寶吃!

肉肉很重要,但千萬別吃錯

這3種肉,3歲前儘量別吃!

醃製肉類

比如培根、臘肉、鹹魚、火腿腸(烤腸)……

光看成分就知道,它有多麼不適合小孩子了,高鈉、亞硝酸鹽,還有各種香精、色素、防腐劑。

(某品牌火腿腸的配料表)

還有像豬肉脯、牛肉乾、魚片、魷魚絲這些高糖高鹽的零食,也同樣不適合寶寶吃啊!

隨便挑一款豬肉脯,看看鈉含量,那都是賊高啊,要比新鮮豬肉要高出30多倍!

雖然食品添加劑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多大危害,但3歲內的寶寶,畢竟發育還不完全,還是儘量不吃比較好,當然大寶寶偶爾吃一點可以接受,但也只是「偶爾一點」。

刺身、半熟牛排

沒有完全熟透的海鮮、魚、肉類中,有很大可能會夾帶寄生蟲和大量病菌,憑寶寶嬌弱的消化系統,是無法抵禦的!很容易就造成腹瀉、胃腸感冒等症狀。

因此我們給寶寶吃魚吃肉,必須全熟!

剩下的大魚大肉

燉魚燉肉,往往不會每次只做一點點,尤其是逢年過節的,一做就會很多,然後在接下來的1-2天甚至更久,慢慢把它們吃完。這些剩下來的魚啊,肉啊,大人可以熱透了吃,但並不適合寶寶。

首先這些剩飯菜很容易產生亞硝酸鹽,而且為了好吃,製作過程中也避免不了高油、高鹽,紅燒的菜還存在高糖,所以就算再好吃,咱也還是別給寶寶吃了~

適合寶寶吃的10種肉

很多家長會問,哪種肉最適合寶寶吃啊?其實,沒有哪一種是「最」好的!不管是紅肉、白肉還是海鮮,搭配著吃,營養均衡,就是最好的。

(點擊看大圖)

不要擔心什麼油膩、不好消化,只要把肉肉做成符合寶寶消化能力的形態,就不需要擔心消化問題啦!

不同月齡寶寶應該怎樣吃肉

7~9個月的寶寶

吃多少:剛剛開始吃肉,量要慢慢加,從25g逐漸達到每天50g的肉禽魚

性狀:剛開始一定是泥糊狀的,隨著寶寶咀嚼和消化能力的發展,逐漸過渡到9月齡時帶有小顆粒的肉末。

種類:也應該是逐步添加,先從補鐵的紅肉、肝臟類食物開始,後續再加蛋黃、雞肉,然後再加魚、蝦等海鮮肉類。

10~12個月的寶寶

吃多少:寶寶每天吃肉的量,暫時不用增加。保持肉禽魚50g的標準就剛剛好。

性狀:10~12個月這個階段,正是寶寶開始鍛鍊咀嚼的黃金時期,應該慢慢的從肉末的狀態,發展到小碎塊狀。

種類:繼續拓展吃肉的種類吧,寶媽們可以開始給寶寶嘗試魚、蝦等海鮮肉類啦!

1~2歲的寶寶

吃多少:寶寶到了1歲以上,輔食就漸漸變成了正餐,為了保證寶寶每天都能攝入足夠的營養,需要肉禽魚總量50~75g。

性狀:到了這個階段,肉肉依然是較小的碎塊狀,並且可以適當的進行調味了,但還是要儘量保持清淡。

種類:種類的均衡是非常重要的,紅肉白肉各有千秋,什麼種類的肉寶寶都要嘗試哦!

PS:上面所說的量,並不意味著寶寶每天一定要吃這麼多,每個寶寶的食量和身體狀況都不一樣,今天多一些,明天少一些,這都沒關係,只要平均下來大概在這個範圍就可以了。

製作肉類輔食,要注意這幾點

01

肉和菜要混著吃

從寶寶滿7個月開始添加肉類開始,一直到寶寶一歲半這段時間,營養師都建議寶媽們不要給寶寶一勺肉泥、一勺菜泥這樣喂,而是把菜、肉和主食混在一起給寶寶吃,這樣做是為了不給寶寶挑選的機會,就減少了TA挑食的毛病。

如果每一口味道都不同,等於給寶寶出了選擇題。Ta就會開始區分什麼好吃,什麼不好吃,自然就要挑食了。當然1歲後,就可以分開吃了!

02

不要專挑瘦肉吃

肥肉也很重要

上面也說到了,脂肪對寶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營養元素。寶寶和老人不一樣,生長發育很多方面,都需要脂肪參與。

寶媽們最好不要專門給寶寶挑瘦肉吃,肥肉也要讓寶寶吃,即使寶寶吃了一大塊肥肥的紅燒肉,也不要制止,肥瘦相間的肉不僅好吃,而且營養全面,只要不過量吃,吃點肥肉反而有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

03

肉類的烹飪方式

炒>蒸煮>油炸

肉類輔食的烹飪方式,營養學專家給出的建議是炒最佳,炒的方式最能保留肉中的營養,特別是肉類中含量非常豐富的B族維生素。

而且炒可以更好地給肉類去腥,做出的輔食在味道上也比較容易被寶寶接受。

蒸煮是輔食比較推薦的做法,適合剛剛開始添加肉類輔食的寶寶。油炸是最不推薦的,因為用油炸的方式烹飪肉類,會讓肉中的脂肪增多,還容易產生不健康的脂肪酸,危害寶寶的身體健康。

04

肉湯幾乎沒營養

還是吃肉最直接

肉湯基本沒營養這件事,無論是兒科醫生,還是營養專家,都反覆說過!肉湯只是可以用來促進寶寶食慾,營養價值並不高!

想煮肉湯沒問題,但一定要肉和湯一起吃。

最後一點碎碎念

寶媽們在給寶寶嘗試新品種的肉類時,第一次吃最好只是少量嘗試,然後觀察兩三天,確定寶寶不會過敏再正常添加。

如果寶寶過敏,那麼短期內就不要再吃這種肉啦,建議間隔至少三個月後,再給寶寶嘗試喲!

(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懷孕後,「這頓飯」儘量別吃了,長肉不長胎,可能還不利胎兒發育
    而且到了孕晚期,隨著胎寶寶的不斷生長發育,對孕媽媽體內的各個器官造成壓迫,尤其對於媽媽的腸胃造成擠壓,影響孕媽媽的胃口,如果這時候營養攝入量不足,很容易對胎兒的發育造成影響,導致胎兒發育遲緩。而且我們都知道,對於懷孕期間的女性來說,少食多餐,是非常好的一種飲食規律和習慣。但是話雖如此,可能效果並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麼好。
  • 寶寶不長肉,跟奶粉有關係嗎?該如何選奶粉?
    體重在出生後的前3個月增長最快,一般為每月增長600-1000克,3-6個月每月平均增加600-800克。一歲以內是體重增加的最快時期,也就是所謂的第一個生長高峰期。體重有簡單的公式進行估算:6個月以下嬰兒的體重=出生體重+月齡×0.77,7-12個月齡嬰兒體重=6+月齡×0.25,一歲時體重=出生體重×3,兩歲時的體重=出生體重×4,兩歲到青春前期體重=年齡×2+7,對於男性一般是加上8。
  • 掌握孕期長胎不長肉的7秘訣,怎麼吃也不長胖
    隨著胎兒寶寶的發育成長,孕媽媽的肚皮也被撐得越來越大了,甚至除了肚皮以外,其餘部位也會隨著發胖了。事實上,妊娠期間發胖是必然的結果,儘管知道自己會發胖,但是為了胎兒寶寶的健康發育媽媽們還是會豁出去的,正如媽媽們所說,大不了就是生完寶寶之後再減肥啦。
  • 1歲前千萬別給寶寶吃這些!90%家長易踩雷!
    粉哥導讀:寶寶添加輔食之後,開始慢慢嘗試各種食物了,但是寶媽們千萬要注意,寶寶1歲前牙齒還沒長齊,胃腸道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等都尚未發育完全,以下「高危食物」千萬不能吃!寶寶一歲前千萬別吃這5類食物 蜂蜜:蜂蜜對大人們而言是美味的食物,但是對一歲前寶寶而言卻是「危險品」!
  • 寶寶多大吃肉?過早過晚都是坑娃,專家:多數家長都給加「晚」了
    寶寶1歲了,卻還沒吃過肉鄰居家的小寶寶舒舒長得十分可愛,眼瞅著今年10月就要滿1歲了,但是寶寶發育的似乎並不是那麼好,個頭在同齡中的顯得也不太大。舒舒媽抱怨說,孩子每天吃很多東西,可就是不見長。我問舒舒媽孩子每天都吃什麼。
  • 兒科醫生:寶寶3歲以內,米湯等八種輔食別碰,易積食還影響發育
    「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寶寶5個月齡以後,經常會出現這樣的現象,看到媽媽吃飯時伸手夠筷子,嘴巴裡還會發出「哦哦」的聲音,過兩秒哈喇子就流下來了。父母通常把孩子這種行為叫做「饞大人飯」,孩子想吃大人飯不僅僅是嘴饞,還是身體發育需要。
  • 坐月子吃公雞好還是吃母雞好?吃錯了會影響寶寶發育
    但有一點具有相似性,即很多女性坐月子期間,婆婆和老公都會買來雞給她補身子,但是很多寶媽卻忽視了,坐月子期間,吃公雞和吃母雞的好處是不一樣的,如果吃錯了,可能會影響奶汁的分泌,對寶寶的健康容易產生負面影響。
  • 3歲內的孩子少吃這幾種「肉」,傷身體還費錢,專家推薦吃它們
    據《中國膳食指南》指出:6~12個月的孩子每天應攝入25~75g的肉;1~2歲的孩子每日攝入肉為50~75g;2~3歲的孩子每天50~65g。執筆:王豔微編輯:明珠定稿:蘇子後為了滿足生長發育的需求,當孩子滿6個月後便可以添加輔食,屆時蔬菜、米糊、肉類等齊上陣,但父母需要謹記的是,在孩子未滿3歲前,以下幾種肉類並不適合給娃吃。
  • 寶寶從這一月齡開始,輔食中就要加點肉了,但有幾類肉不適合娃吃
    ,到這個階段可以開始嘗試一些魚類,可以增強對鋅、DHA等營養物質的補充,能夠幫助寶寶智力發育。 這幾種肉寶寶不能吃 1、醃製等加工肉類 很多時候,為了增加食物的保存時間以及豐富口感
  • 寶寶輔食怎麼吃?切記這些千萬不能給孩子吃!
    特別是鐵含量充足,能符合這個時期寶寶鐵元素的需求,過敏情況較少,胃腸負擔也不會過重,而且鐵元素是促進認知發育的重要成分,缺鐵不僅僅會造成寶寶貧血,還會影響智力發育,所以寶爸寶媽們千萬不要不當回事。13~24月齡輔食重點:清淡、易咀嚼輔食質地:不加調味料的家庭日常食物輔食次數:每天3頓正餐+3次加餐1~2歲的寶寶,大多已經嘗過各種家庭日常食物,不需要再吃輔食了。
  • 兒科大夫提醒:別給3歲前的寶寶餵這6種輔食,雞蛋、粗糧都在榜
    作為父母心頭肉的孩子,當父母的恨不得把所有好的全部給自己的寶寶。對於孩子的吃更是上心。有著寶寶的父母都知道,一般寶寶成長到4到6個月時就需要添加輔食了,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好的發育成長。
  • 三歲內孩子吃肉講究「兩吃三不吃」,父母餵對了,娃才長肉又長個
    亮亮也特別高興,因為奶奶會天天做他愛吃的菜,3歲半的他是火腿腸的忠實愛好者,一直吵著要吃,奶奶以為火腿腸是肉食,而且孫子又愛吃,也就天天變著花樣做了。本來亮亮媽還高興自己娃飯量突然變化好,沒想到才過幾天孩子不但總是腹瀉,還出現了皮膚問題。
  • 寶寶吃魚就該吃這4種,富含「腦黃金」且肉多刺少,寶媽快收好
    再者,這種魚對水質要求比較低,而且多半急凍做成魚柳、魚片後在越南等地出口到我國,處理的過程中還會使用燒鹼,不但鮮味盡失不利於味蕾發育,因為寶寶肝臟解毒功能非常有限,吃了這些質量參差不齊的魚有害無益。
  • 孩子吃得多卻很瘦,營養師:家長餵錯了!容易積食還影響發育
    前幾天後臺一個媽媽問菁媽:一歲半兒子很能吃,但是就是不長肉,怎麼辦?一歲半的孩子身高77釐米,體重只有18斤。確實偏瘦一些。根據國家衛計委發布的,七歲以下兒童生長發育標準中,這個男孩身高處於中下水平,體重到了下等。
  • 寶寶有以下幾個表現,說明媽媽母乳質量差,吃再多也不長肉不長個
    執筆:毛寧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世衛組織稱:在寶寶出生的6個月以內,母乳是最佳的「口糧」選擇,也就是說這個階段母乳質量的高低決定著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但有些時候這個「最優選」也可能成為寶寶發育的拖累。
  • 這幾種水果寶寶3歲前最好少吃,可能對寶寶身體有影響,別不在意
    這幾種水果寶寶3歲前最好少吃,可能對寶寶身體有影響,別不在意寶寶在長身體的時期最重要的莫過於攝入足夠的營養跟鈣。我們都知道,孩子小時候需要的營養補充是需要很均衡的,而這些營養的攝入,我們通過蔬菜跟瓜果都能夠很好的補充。
  • 7個月寶寶吃雞蛋過敏,勸告:1歲前不能吃的輔食名單,你收好
    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來說,母乳就是最好的「糧食」,但是等長到一定月齡,母乳的營養跟不上寶寶發育需求,於是「輔食」要登場了,寶寶的身體嬌嫩,吃的食物要慎之又慎,否則營養吸收不好,就會越吃越瘦,這還不打緊,很多寶媽餵養不當,吃錯輔食,給孩子的身體健康帶來損傷。
  • 注意:這四種水果,寶寶一歲之內儘量少吃!
    小寶寶的吞咽反射尚未發育完善,餵食葡萄極容易引起窒息。別以為噎住的是食道就不會影響呼吸,如果恰好卡在了食道第一狹窄處(食道與咽交界處),都可能會阻塞氣道引起窒息。如果在2分鐘內沒有及時處理,孩子就有可能造成腦缺氧或窒息死亡。而葡萄本身含有的維生素並不是其他水果無法代替的,所以建議一歲內的寶媽們還是暫時遠離葡萄。
  • 寶寶2歲後還延續這幾種走路姿勢,會影響骨骼發育,還容易長不高
    一般的孩子,都是在一歲左右就學會走路了,從寶寶邁出的第一步後,還需要3-6個月的時間進行鞏固練習,這個期間的孩子,走路都不穩當,也不能控制腳步的頻率,走路晃晃悠悠,一著急就容易跌倒,姿勢也實在算不上好看,但是孩子在兩歲後,走路姿勢如果愛延續以下幾種姿勢,爸爸媽媽就要引起足夠重視了,不及時糾正,很可能會影響孩子的骨骼發育,嚴重的還會影響將來的身高。
  • 寶寶挑食身體不長肉,根源往往在於家長做的這件事
    每到吃飯的時候,媽媽們總要費一番心思哄寶寶吃飯,可是寶寶們總不愛吃,不愛吃青菜,不愛吃肉,各種不愛吃。小區的其他媽媽們見了都說寶寶不長肉,而且還瘦了!寶寶挑食危害大,很大原因是家長們做了這個,快來一起看看!1. 寶寶挑食不長肉有哪些危害?營養失衡是最常見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