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記載的歷史是真實的嗎?

2020-12-21 雞腳鴨123

喜歡研究歷史的朋友一般會研讀兩類資料,一類是正史,一類是野史。正史一般是官方修著的,比如二十四史,而野史則包括一切非官方修著的歷史,歷史書上大部分以正史為基礎,可是大家想沒想過,正史上記載的是否都是真實的歷史呢?

司馬遷作為西漢史學家,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我們就來說說關於《史記》的故事。漢朝以前的歷史離我們非常久遠了,而夏商周的歷史離司馬遷生活的年代其實也很久遠,相傳夏朝四百多年,商朝五百多年,周朝更是分為了西周東周一共七百多年,秦統一六國,秦滅,西漢建立,夏朝和夏朝以前的歷史對於司馬遷來說已經是一千多年兩千來年以前了。

不過大家一直都以《史記》為正統,一直到《竹書紀年》的出土。

根據《晉書·卷五十一列傳第二十一·束皙》記載,晉武帝在位時,一個叫做不準的盜墓賊盜掘了一座古墓,在其中發現了一堆竹簡,上面的文字皆為古代文字,晉武帝還挺感興趣的,就命人整理翻譯,到了晉惠帝時,秘書丞衛恆奉命考正竹簡,衛恆認為不準盜掘的是魏國第六任國君魏安釐王的墓,而這些竹簡則是當時魏國修著的歷史。

不過晉朝也不是什麼安穩的年代,這部記載在竹簡上的歷史漸漸流散,幸好還有手抄本流傳於世,後來到了元朝和明朝時期,出現了《竹書紀年》刻本,清朝時更是有很多學者認真研究考證,今天我們可以看到的版本是經過專家歷代分析研究整合過的,其中很多記載和其他歷史資料吻合,相對來說真實性比較高。

可是《竹書紀年》的真實性一高,大家就發現了其中的記載和《史記》以及其他很多史書的記載有很大出入,於是關於真正的歷史是何面目的爭論就甚囂塵上了,我們來看看出入有多大。

《史記.五帝本紀》裡說:「堯老,使舜攝行天子政,巡狩。舜得舉用事二十年,而堯使攝政。攝政八年而堯崩。三年喪畢,讓丹朱,天下歸舜。」堯聽說舜非常仁德,就把帝位傳給了舜,這個禪讓制一直被大家稱頌,是儒家學派津津樂道的「盛世」。

《竹書紀年》裡卻完全不同:「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舜放堯於平陽。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

堯老了以後,舜為了奪取帝位,囚禁了堯,還不允許堯和自己的兒子丹朱見面。所以舜取得帝位不是通過禪讓,而是通過政變。

更顛覆的記載後面還有,《史記.殷本紀》記載了名相伊尹:「伊尹名阿衡。伊尹處士,湯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後肯往從湯,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湯舉任以國政。」伊尹這麼賢明後來倒是碰見了一個昏暴的帝王「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湯法,亂德,於是伊尹放之於桐宮。」所以伊尹把太甲關起來好好教育,太甲學好以後伊尹又還政給他,百姓得到了安寧。

《竹書紀年》裡可不是這麼說的:「殷仲壬即位,居亳,其卿士伊尹。仲壬崩,伊尹乃放太甲於桐,而自立也。伊尹即位於太甲七年,太甲潛出自桐,殺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尹放逐了太甲自立為帝,後來太甲潛逃回來殺了伊尹,才奪回了政權。

由於《竹書紀年》顛覆了很多聖人的形象,更是粉碎了儒家學者們憧憬的「禮樂盛世」,人心不古的那個古其實是血腥殘忍的時代這讓統治者們非常恐慌,所以《竹書紀年》被視為異端邪說。其實按照人性和後世的歷史分析,雖然《竹書紀年》看起來黑暗殘酷,可是這些政變才更符合我們熟知的朝代更迭權力鬥爭。

不過因為存在很多爭議,《竹書紀年》沒有被當成真正的歷史被大家熟知,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了解一下。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中關羽一刀斬顏良,正史是咋記載的?比演義可怕
    關羽是三國時期的名將,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關羽在《三國演義》小說中被增加了很多故事,比如溫酒斬華雄等,都是小說中杜撰出來的情節。然而有一件事卻是真實存在的,那就是斬顏良。三國演義中關羽一刀斬顏良,正史是咋記載的?比演義可怕。 關羽
  • 三國正史中,誰單挑最強?據史料記載呂布趙雲都不是其對手!
    在三國演義中,武將人數眾多,那說到最厲害的人物,或者可以這麼問誰是在三國歷史上單挑最厲害的武將呢?可能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呂布、趙雲。確實沒錯,呂布二十四名將排名第一,實力雄厚,無人能敵。趙雲,二十四名將排第二位身陷重圍連殺眾人救出阿鬥,他的實力也是不可小看的。三國正史中,誰單挑最強?據史料記載呂布趙雲都不是其對手!
  • 科普:歷史的正史與野史究竟如何區別
    作為一名優質的歷史領域認證者,今天給大家科普一下正史和野史的區分,和我們正史的分類。 有人說:歷史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也有人說歷史中的虛虛實實讓人很難區分。這都是有道理的。因為正史中也有一些是記載錯誤的,野史的存在剛剛好可以反映那段歷史的一些現象。
  • 三國赤壁之戰正史記載為何截然不同?真相到底是什麼?
    這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描寫的赤壁之戰,眾所周知,《三國演義》是羅貫中以陳壽的正史《三國志》為藍本進行創作的小說,對於歷史事件進行了大量的藝術加工,赤壁之戰亦是如此,然而,不僅僅是羅貫中對赤壁之戰做了藝術加工,真實歷史上吳國人對赤壁之戰也進行了藝術加工進而記載到史書裡,也就是說赤壁之戰無論是小說裡,還是正史裡都沒有真實的記載赤壁之戰,那麼,這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呢?欲知答案,且往下讀。
  • 《三國演義》關羽斬顏良僅一刀,正史又是咋記載的?比小說更可怕
    ——《詠史下·關羽四首》陳普 關羽在歷史中的地位非常高,被稱之為武聖,乃是中國古代忠義之士的代表人物,從各地都有的關公祠就可以看出,關羽的名頭甚至比其主公劉備要大得多。
  • 三國正史中的第一猛將是誰,看正史記載的三次猛將戰場單挑就知道
    ;關羽的杯酒之間斬華雄;張飛一人喝住千軍萬馬;趙雲隻身護幼主殺出敵人千層圍…..通過三國演義的描寫這樣故事,早已經深入每一個從而對於中華文化耳濡目染的群眾心中,三國小說也描寫了很多武將戰場酣戰的場面,其實在三國的歷史上戰場大將對戰是不對的,今天來說下三國中記載的三次武將戰場上的單挑表現。
  • 成吉思汗真實死因揭露,跟西夏王妃有關?難怪正史沒有記載
    正史記載成吉思汗是病死的,但由於年代久遠,加上其他原因,導致他的真實死因眾說紛紜,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第一,西夏王妃說。成書於康熙元年的《蒙古源流》記載,夏末帝見自己大勢已去,便派使者前去向成吉思汗投降。他提出,只要成吉思汗寬限一個月的時間獻城,就把自己最寵愛的妃子古爾伯勒津郭斡哈屯獻給成吉思汗。
  • 誅九族聽起來很嚇人,在正史中被記載誅九族的,到底有多少
    「株九族」這個詞聽起來很嚇人,畢竟牽扯的人太多,《三字經》中對於「九族」的解釋是:「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自子孫,至玄曾。乃九族,人之倫。」不過這個解釋只是傳承方面的,畢竟不可能存在,一個人的高祖與玄孫同時在世的情況,更別說在古代人均壽命很低的情況下了。
  • 正史裡記載的幾匹名馬:第五匹,中國人婦孺皆知
    在古書典籍中,記載有很多「名馬」故事。這些故事,大多只是稗官野史或小說家言,誇張、虛構的成分比較大,不足為信。比較可信的,是正史所載的故事。按照我們的史學傳統,正史雖難免也存在誇張的成分,但斷不會無中生有、虛構杜撰。下面我們就來認識幾匹正史記載的「名馬」。
  • 在正史裡,朱祁鎮是孫若微的兒子,朱祁鈺是胡善祥的兒子嗎?
    追了好久的古裝劇《大明風華》,終於在新年到來之前落下了帷幕,因為這部劇的熱播讓很多人對於明朝的那段歷史開始感興趣了。《大明風華》這部劇是根據小說改編而來的,必然有很多與真實歷史不符合的情節。比如說有人看過這部劇會問到:根據正史的記載,明英宗朱祁鎮真的是劇中孫若微孫皇后的兒子嗎?明代宗朱祁鈺真的是胡善祥的所生的兒子嗎?根據史書的記載,朱祁鎮的確是孫皇后所生的孩子,正史中的孫皇后就是劇中的孫若微,而朱祁鈺卻並不是胡善祥胡皇后所生的孩子。
  • 按照正史記載,除了大唐李嗣業,還有誰能把狼牙棒使得出神入化?
    在人類戰爭史中,第一款武器是石頭,第二款武器就是棍棒。按照當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兒》的記載,一直到明朝,狼牙棒還是軍隊制式裝備:明朝騎兵使用的不是馬刀,而是狼牙棒,其威力實在堪比現在街頭鬥毆時使用的王牌武器三稜刮刀。
  • 正史三國中的三匹名馬花落誰家?
    在正史三國中有三匹名馬,分別是赤兔、絕影、的盧。咱們首先聊一聊赤兔馬。《三國志·呂布傳》記載:布有良馬曰赤兔。赤兔的強項是什麼?呂布是三國中出了名的猛將,馬中赤兔和人中呂布相提並論,足見赤兔的特點就是勇猛。
  • 正史明確記載:記錯了一個字!
    正史明確記載:記錯了一個字! 大家好,小編帶你看歷史,今天的歷史故事已更新。 嶽飛是南宋的抗金名將,還是一個文學家、書法家、詩人。嶽飛對南宋非常忠義,他的母親也從小就教育他要報答國家,嶽飛確實像他母親教導的一樣,20歲開始就進入戰場,為抗金事業做貢獻。可是朝廷中有一個小人秦檜在背後說嶽飛是叛徒,讓嶽飛的抗金事業被迫中斷。
  • 正史記載魏瓔珞的原型魏佳氏死因就一個字,其實死因沒那麼簡單!
    正史記載魏瓔珞的原型魏佳氏死因就一個字,其實死因沒那麼簡單!最近,清宮劇《延禧攻略》大火,原本是周播劇的它後改成日播劇,因而雖有70集,但也是比預想得更早早的就大結局了。那麼就歷史的角度而言,真的清朝真的有魏瓔珞這個人嗎?其實是有的,不過清朝后妃的名字大多是沒有記載的,因此魏瓔珞這個名字也只是虛構的而已,但是這個人物在歷史上是有原型的,那就是魏佳氏,她是嘉慶皇帝的生母。關於這個魏佳氏,也是有著一段不得不說的故事。如何看出這個魏佳氏就是魏瓔珞的原型呢?
  • 正史中關羽夫人是誰?子女是哪幾位?
    但看多了小說和影視作品的您,真的了解關羽其人嗎? 他的夫人是誰?子女又是哪幾位呢? 下面小編我,就帶您走近正史中的關羽。 其實小說和正史相比,對於關羽家眷的描寫出入很大。 在《三國志關羽傳》中曾經寫到:「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 這就是告訴我們正史中的關平,其實是關羽的親生子,而且還是長子。 而關興就是關羽的次子。年少時期的關興,因好學而頗受諸葛亮器重。
  • 《盜墓筆記》裡的汪藏海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嗎?
    《盜墓筆記》裡的汪藏海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嗎?《盜墓筆記》系列是一本非常好看的小說,講述的是盜墓世家的一個後生小子吳邪和他的一幫朋友們,深入各種詭異的古墓盜墓的故事。在《盜墓筆記》一書中,有一個非常牛叉的古代人物,名字叫汪藏海,據說他是明朝人,掌握了很多別人不知道的秘密,所以被當時的皇帝派去尋找長生不老藥。當然,我們都知道長生不老藥什麼的都是不存在的,那只是小說的劇情需要。那麼問題來了,歷史上是否真的有汪藏海這個人呢?如果確有其人,他又有哪些事跡呢?
  • 力不過霸,將不過李,真實歷史中的李存孝真能跟項羽匹敵嗎
    但實際情況並不是如此。 正史新唐書記載的李存孝一身騎兵裝束,作戰帶著三匹戰馬,身披重鎧,卻能在三匹戰馬之間輕鬆跳躍,換乘自如,身手矯捷的一定的。
  • 正史中關羽和呂布誰更勝一籌?對比兩人最強戰績,你就知道了
    在正史中,趙雲是否存在還很難說,因此正史的排名與演義有很大不同。正史中關羽和呂布誰更勝一籌?對比兩人最強戰績,你就知道了。關羽關羽在演義中從溫酒斬華雄開始就逐漸的名揚天下,到了斬顏良誅文丑之後,就已經是當世名將,後來又水淹七軍打了襄樊之戰,非常具有傳奇色彩。
  • 射鵰中一燈大師跟天龍八部中段譽是什麼關係?真實歷史朝代如何?
    喜歡《射鵰英雄傳》和《天龍八部》的朋友們中,對於擅長一陽指的南帝一燈大師段智興,和擅長凌波微步的大理段譽,印象都是比較深的,他們倆都姓「段」,都是大理國王室成員,會不會有血緣關係呢?真實歷史朝代情況到底如何呢?
  • 史書上記載的真實事件,誦《普門品》得解脫
    觀音信仰深入人心觀音信仰歷史已經很久了,觀世音菩薩在中國深入人心,同時在民間有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而史書上記載了一個真實的「觀世音菩薩顯靈」,救苦救難的故事,應該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下面看看歷史記錄的這個故事,能不能給我們什麼啟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