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時尚消費力 上半年328家首店落戶京城

2020-12-15 北京商報

作為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城市之一,北京旺盛的消費力,在世界時尚版圖中的地位正變得越發重要。9月26日,由北京市商務局、海澱區政府主辦,北京品牌協會、海澱區商業聯合會承辦的北京國際品牌發展戰略研討會在京舉行,並發布《2019北京國際品牌發展報告》。總體看,北京已成為國際品牌進入中國的首選門戶城市,知名一、二線品牌幾乎皆有入駐,未來高端小眾品牌,新晉潮牌及國外優秀獨立設計師品牌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大牌雲集 上半年328首店落戶北京

據統計,2019年上半年,共有328家品牌首店落戶北京,其中國際化品牌54個,來自美國、日本、義大利等15個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目前,國際一線、二線和輕奢的各種品牌在京均有門店分布,一線品牌門店更多分布在較為成熟的商圈。相信隨著營商環境的不斷改善和消費的不斷提檔升級,入駐北京的國際品牌數量還將持續提升。

北京市商務局副局長孫堯出席研討會並致辭表示, 「品牌」二字,既代表了企業的商業價值,也代表著消費者認可的服務與口碑。

近年來,北京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勵國際品牌入駐,提升城市吸引力,推動國際消費樞紐城市建設。2018年出臺的《北京國際消費樞紐城市建設行動計劃》,提出「到2022年將北京打造成為特色突出、品質高端、功能完善的國際消費目的地」這一目標,「建設國際頂級品牌的集聚中心」是其中一項核心工程。今年出臺的《關於鼓勵發展商業品牌首店的若干措施》,從開啟首店服務「綠色通道」、助力品牌選址推廣、提升品牌引進效率等方面給予品牌企業支持。

同樣是今年出臺的《北京市商業服務業商圈改造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則提出,將用3年時間在全市範圍內打造22個高品質商圈,通過一圈一策,分批推進,形成各具特色的商圈、商業街和街區,為不同行業、不同定位、不同特色的國際和國內品牌拓寬選擇,助力品牌更好地聚集、孵化、發展。

「今後,將在貫徹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的基礎上,為商業企業做好服務,以更新、更優、更便利的政策,為國際品牌提供更加寬鬆和包容的發展環境」,孫堯指出。據悉,此次研討會將為國際品牌「引進來」和本土品牌「走出去」搭建交流平臺,進一步滿足中外知名品牌企業對中國巨大消費市場的需求,促進品牌文化的融合發展,推進北京國際消費樞紐城市建設。

快時尚漸弱 硬奢與潮牌走高

北京作為一個擁有2100萬人口的超級大城市,不僅是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中國的國際消費樞紐城市,第三產業佔比81%,為全國最高。北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是中國最高的城市之一,消費旺盛。正因為此,北京一直是國際品牌進入中國的首選門戶城市,目前,國際上幾乎所有一二線奢侈品牌、輕奢品牌和潮牌都已進駐北京市場。

《2019北京國際品牌發展報告》顯示,從分布來看,國際一線品牌主要分布於北京核心商圈內的頂級商場,北京SKP、國貿商城、三裡屯太古裡北區、王府中環、半島酒店等都是國際大牌集中雲集之地;二線及輕奢品牌則分散於京城各大商圈以及奧特萊斯;潮牌及設計師品牌目前門店數量較少,仍有較大增長空間。國際品牌門店整體數量來看,北京和上海難分伯仲,在品牌精品店和旗艦店數量上,北京以539家領先於上海的521家。但一線品牌和潮牌設計師品牌門店數量,上海略領先。

近兩年,眾多國際時尚品牌將首店設在北京。《報告》顯示,在選址上,京城時尚地標三裡屯太古裡成為絕大部分品牌的首選,2018-2019上半年,38%的首店落地太古裡,追求創新的招商策略、開放街區、豐富多元的業態、強體驗感和差異化的商場調性,讓太古裡成為了「首店收割機」。此外,國貿商城、SKP、僑福芳草地、王府中環、朝陽合生匯、太古頤堤港和世貿天階也均有首店進駐。

隨著國人時尚消費風向轉變,國際品牌在京發展狀況也呈現明顯分野。《報告》根據各品牌所屬上市公司披露的2019年上半年財報數據梳理的品牌在亞太市場表現顯示,愛馬仕、古馳、迪奧、博柏利等國際精品品牌增速明顯,為8%-20%;運動品牌如Lululemon、安德瑪、阿迪、耐克等也都有較顯著的增長。但優衣庫、H&M、ZARA等快時尚增長放緩;輕奢品牌除了鞋履以外,基本上增速都有較嚴重的下滑;潮牌業績則表現突出;高端小眾品牌增長最快,目前已入駐北京的國際高端小眾品牌,平均年業績增長率在70%-90%,未來發展機會最大。

國內第三方線上平臺如今已是國際時尚品牌進入中國的敲門磚。《報告》顯示,商場和國際品牌越來越重視利用網際網路手段提高門店管理效率和客戶體驗,開展線上線下互動,已經成為北京國際品牌零售的新趨勢。

需求多元 高端小眾迎商機

隨著中國消費多元化和全球化趨勢越發明顯,越來越多的小眾高端品牌和潮牌入駐北京,未來將是這兩類品牌大展拳腳的好時機。《報告》指出,小眾高端國際品牌在品牌力、產品裡和個性化上受到北京消費者青睞,與人們的消費升級趨勢和對品質生活的追求相符合,LV、古馳、普拉達等一線大牌已不再能滿足北京消費者,相反,很多高端小眾品牌優良的設計和品質被流量明星推崇,進而成為網紅。越來越多的高端小眾品牌正在選擇將北京作為中國首秀之地。潮牌在北京將迎來快速發展期。《報告》顯示,2018年北京商場新增或翻新門店中,潮牌類服飾和小眾設計師服飾門店佔比近五成。

此外,珠寶也將在北京市場迎來商機。從2018年線上珠寶零售增長趨勢來看,越是等級高的珠寶品牌增長越好,一線珠寶品牌訂單量增速高達32.26%,訂單金額增速達到172.63%。輕奢珠寶2019年門店覆蓋面也在原有基礎上擴大,品牌之間競爭激烈。

從門店的變化趨勢來看,未來北京的一線國際品牌將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大型旗艦店,現有的精品店等小店將會關閉或被整合升級。這一趨勢由門店功能升級決定,隨著零售服務向體驗門店轉變,未來越來越多的一線大牌將出現「一城一店」趨勢。

配套跟上 北京時尚消費潛力巨大

專家認為,為了吸引更多國際品牌入駐北京,基於品牌零售的發展趨勢,為品牌創造更具前瞻性和客戶價值的「線上線下結合」的品牌展示和體驗環境,是目前吸引國際品牌入駐北京的最佳方式和手段,如優化商業街區改造,建立適合國際品牌進行新品發布和走秀的品牌體驗中心,以及文化藝術時尚新地標,鼓勵現有商業地產進行網際網路化改造,打造為傳統產業發展賦能的電子商務新模式,建立新零售、新消費、新服務的創新商業體系。

要客集團集團CEO、要客研究院院長周婷認為,高端物業供應緊張,道路過於寬闊,商業資源聚集度較低,大型商業設施過於集中在中心城區,偏遠郊區缺乏大型優質商業設施等問題目前北京時尚商業發展的部分瓶頸所在。彌補這些短板,可以通過打造具有北京特色的「第五大道」和「香榭麗舍大街」等大型知名商業街區,提高商業聚集度。針對郊區商業設施欠缺,可發展區域性生活方式產業,如建立英國生活方式館、義大利美食中心等,為郊區引進國際品牌,滿足周邊居民的消費升級需求。此外,北京還可以更多打造兼具藝術、文化、時尚特性的新型展覽展示中心,為國際品牌提供更多品牌展示和活動場地,對於吸引國際品牌入駐北京,將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杉林文旅創始人蔣蓉結合當前國內夜間經濟發展現狀指出,北京可借鑑日本「夜間觀櫻」、曼谷暹羅天地和首爾「夜貓子夜市」等,將商業與文化、旅遊融合,利用夜間經濟產品打造品牌,培育有特色的夜生活街區和大型文娛中心區,繁榮夜間經濟助力消費升級。

北京商報記者王曉然 孔瑤瑤

相關焦點

  • 商業消費引力升級 上半年328家首店落戶京城
    據統計,2019年上半年,共有328家品牌首店落戶北京,其中國際化品牌54個,來自美國、日本、義大利等15個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目前,國際一線、二線和輕奢的各種品牌在京均有門店分布,一線品牌門店更多分布在較為成熟的商圈。
  • 328家!2019年上半年北京首店數據發布
    2019年上半年,北京、成都相繼出臺首店補貼政策,上海宣布力推500家首店的落地,首店經濟進入爆發期。首店經濟受到商業地產行業及政府部門的高度關注,成為煥新城市商圈、激發居民消費活力的重要引擎。RET睿意德對北京市2019年上半年的首店數據進行統計及深度解析,以窺探北京商業發展新趨勢,為購物中心經營者、品牌商及政府部門提供啟發。
  • 2019年三季度共有212家首店落戶北京
    繼2019上半年落地328家首店後(詳情:上半年北京首店報告),北京市首店經濟加速發展,各業態商業創新如火如荼。據RET睿意德持續觀察統計,三季度共有212家首店落戶北京。這些首店按地域類型可分為:全球首店3家,亞洲首店2家,中國首店、中國大陸首店及中國內地首店分別有42家、2家和1家,華北首店11家,北京首店151家。
  • 2019上半年深圳新開50家首店品牌:米其林集合店、奧倫納素…
    消費升級主導下的新商業時代,引進品牌首店,被購物中心視為打造內容差異化的有效武器之一。   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2019上半年,深圳共引進50家首店品牌。去年同期相比,首店開業數量增長約38.88%,其中包括全球首店1家、亞洲首店1家、全國首店2家、華南首店8家,以及深圳首店品牌38家。
  • 成都「首店收割機」背後的秘密是什麼?
    相關市場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北京、成都分別引入首店498家、328家、237家,排在全國前列。首店,其實是一種創新。通過創新經營模式、服務方式和獨特的設計等,創造出超出消費者目前認知的商品和服務,激發出消費欲望,從而引領社會消費潮流。因此,「首店經濟」不僅僅是滿足需求,更多是創造需求。
  • 上半年鄭州首店報告發布 60家新進品牌入駐這些MALL
    「首店」一直被認作是購物中心打造差異化消費的獨特競爭力,引進首店也成為突顯購物中心實力的一個側面。   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2020年上半年,鄭州市共有60家首店開業,包括全國首店1家、華中地區首店1家。其中零售、餐飲類業態發展勢頭迅猛,零售類業態品牌首店達到33家,細分品牌以服飾、美妝類為主;而餐飲類業態品牌首店有25家,此外休閒娛樂業態新開首店1家,生活服務業態新開首店1家。
  • 苦與難的上半年,北京依舊開了這些首店……
    市商務局通過首店支持政策與商圈發展政策相融合,鼓勵首店來京落戶的同時,進一步助推商圈提質升級,也確實取得了不菲的成績,不過北京與上海、成都等城市的競爭也更加激烈。據商業地產觀察不完全統計,2020年1-6月,北京市共有36家首店開業,首店的範圍界定包括全球首店、全國首店、北京首店和區域首店。其中零售、餐飲類業態發展勢頭迅猛,零售類業態品牌首店達到20家,細分品牌以服飾、美妝類為主;而餐飲類業態品牌首店有14家,此外休閒娛樂業態新開首店兩家。
  • 北京上半年新開35個首店,首選購物中心
    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陷實體商業幾近於崩塌覆滅之地,困難局面下,全國首店經濟成色幾何?為此,我們聚焦全國十大主要商業城市,逐一回顧梳理其上半年的首店經濟成果,尤其關注購物中心首店品牌拓展情況,一起來看下。
  • NEW LOOK中國門店已達21家 鄭州首店落戶中原萬達廣場
    繼ZARA、H&M、UNIQLO、C&A、UR、MANGO等國際快時尚品牌進軍鄭州市場之後,另一家來自英國的快時尚品牌NEW LOOK(需求面積:150-300平方米)也登陸鄭州,首店落戶中原萬達廣場,擬12月31日開業,目前正在招聘中。
  • 2019上半年北京首店大數據報告:這些Mall瓜分了49家首店
    據商業地產觀察不完全統計,2019年上半年北京共有49個首店品牌開業,直逼2018年北京全年51家的首店數量。2019年首店經濟必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商業地產觀察從首店的業態發展趨勢、品牌自身特色、入駐項目等多維度進行分析,以期為品牌經營、項目招商提供差異化經營範例及靈感。
  • 樂高樂園在華首個項目落戶,成都首店經濟再升溫
    根據成都零售商協會的數據,2019年上半年,成都進駐各類首店237家,已超過2018年全年首店數據,首店品牌持續發力。按地域等級劃分來看,全球首店2家,全國首店27家,西部首店14家,西南首店37家,成都首店157家。
  • 杭州第三季度新開40家首店,39家選擇購物中心
    雖然,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搶佔了首店經濟先機,但作為新一線標杆城市,杭州也展現出了極高的覺醒意識和超強的市場敏銳度。 近兩年,杭州通過推出優惠政策,優化營商環境,助力商圈提檔升級,用充滿活力和潛力的消費市場吸引更多知名品牌首店落戶。 2020年上半年,疫情對線下實體商業衝擊頗大,不過杭州依然引進了62家首店。
  • 上海「首店經濟」加速跑,上半年新進320家首店,看看徐匯有哪家?
    上海「首店經濟」加速跑,上半年新進320家首店,看看徐匯有哪家?來自第三方機構——中商數據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上海引進首店數量達到259家,已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為一季度61家首店數量的4.2倍。今年上半年,上海共計迎來320家首店(包括30家旗艦店概念店)。商務部數據顯示,上海、北京、成都的首店數量排在全國前列。上海的「首店經濟」領跑全國,不僅數量多,而且質量高。
  • 2020上半年全國首店品牌超100家 零售、餐飲業態是主角
    上半年,雖然商業遭受疫情重創,但品牌商家依舊奮力向前,乘風破浪。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2020年上半年全國21個主要城市新開全國首店106家,遍布14座城市,對比2019年上半年,數量減少約20%。   106家首店品牌多家為品牌全球首店、品牌首家線下門店,還有多家品牌新概念店。
  • COMMUNE杭州首店落戶西溪印象城
    COMMUNE杭州首店落戶西溪印象城來源:聯商網2020-06-24 14:36聯商網消息:6月20日,精釀餐酒吧COMMUNE公社杭州首店落戶西溪印象城,該店位於杭州西溪印象城一期L2-25號。有別於傳統酒吧的昏暗嘈雜和休閒清吧的孤芳自賞,成功的時尚休閒餐吧要巧妙地取二者的平衡。COMMUNE英文翻譯為公社,品牌初衷就是極力表達「親密交談。
  • 杭州上半年新開62家首店 哪個購物中心最受青睞?
    為此,我們聚焦全國十大主要商業城市,逐一回顧梳理其上半年的首店經濟成果,尤其關注購物中心首店品牌拓展情況,一起來看下。作為新一線標杆城市,杭州也開始發力首店經濟,通過優化營商環境,引進更多首店來促進消費需求,活躍商業氛圍,釋放城市消費潛力。據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統計,2020年上半年,杭州共引進62家首店。與2019年同期相比,減少16家,這主要是受疫情影響。不過,據《聯商網》了解,杭州各大購物中心已經摩拳擦掌,下半年首店或迎來大爆發。
  • 上半年進駐新品牌68家 鄭州商業開啟「首店經濟」時代
    你也許不了解「首店經濟」,但你肯定聽說過一些在行業內具有代表性的品牌新入駐一個城市或一個地區時引起的排隊長龍。由首店品牌引發的「首店經濟」已經成為衡量一座城市商業繁榮的標誌之一。8月7日,《2019年上半年鄭州商業市場首進品牌研究報告》(數據截止到2019年6月)發布。
  • 塔可貝爾京城首店「京」彩亮相
    8月21日,全球最大的連鎖餐飲品牌之一塔可貝爾(Taco Bell)京城首店,正式亮相位於亮馬橋附近的北京Hello Mart城市市集。與肯德基、必勝客同屬百勝集團的塔可貝爾,將來自加州的美式墨西哥風味美食帶給京城消費者,呈現出不一樣的「京」彩。
  • 南昌2020上半年首店盤點 調色師、賢合莊、哥老官等20家品牌進駐
    據不完統計,2020年南昌上半年共開出20家首店,其中不乏呷哺呷哺、賢合莊、綠茶、哥老關等知名餐飲品牌,以及調色師和完美日記等時下熱門彩妝品牌,首店將為南昌帶來的商業熱度可見一斑。      南昌百盛購物中心在上半年度共引進了7家首店品牌,為所有購物中心中引進首店最多的商業項目;其次銅鑼灣T16購物中心共引進了3家;紅谷灘萬達、南昌王府井購物中心、紅谷灘蘇寧易購、南昌杉杉奧萊、紅谷灘印象城、南昌高新吾悅廣場
  • 上半年國內外知名品牌商在華首店情報精選
    尤其是在地產商加大投資力度、百貨公司加速向購物中心轉型、外行企業搶佔市場的當下,不僅進駐中國市場的外國品牌逐漸增多,許多國內公司也紛紛推出副牌或引進時尚品牌、小眾品牌等,以滿足顧客的多樣化需求。甚至,還有知名企業跨界操刀,推出各具特色的品牌門店,欲分得一杯羹。此次,搜鋪網從2015年上半年在中國進行拓展的品牌中精選部分集結成篇,看看他們的「第一次」都給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