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爾德的情人》:王爾德與他的神經質美少年

2021-01-12 垂餘

這部電影裡裘德洛飾演的波西真的太美了。

個人感覺中外很多男星在飾演同性電影時,總能美出一個新的高度。比如《心之全蝕》的小李子、《春光乍洩》的張國榮、《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等等。

《王爾德的情人》

電影改編自真實故事。於是忍不住去搜索歷史上的波西到底長什麼樣子,同樣被驚豔到,真實的波西不僅顏值高得像從童話書裡走出來的王子,還擁有一雙憂鬱含情的眼眸。

幸而那時有照片流傳下來,幾乎瞬間可以理解王爾德那顆愛美的心,面對這樣的顏值必然怦然心動,再面對波西的家庭境遇,又怎能不憐惜。

《王爾德的情人》

王爾德真的愛波西嗎?我想是愛的,且深愛。

王爾德的愛無法質疑。一個男人願意為另一個人付出一切,他妻離子散、從神壇跌落、被唾罵指責、入獄服刑、破產潦倒,依然無悔。

王爾德百花叢中過,風流張揚,偏在波西身上栽了個大跟頭。王爾德罵他、恨他千萬遍,卻仍想要他的一封信件、一個探望。出獄後,本可以重新開始,卻也因波西的再度回歸而放棄擁有的新的人生的機會。

《王爾德的情人》

第一眼看見波西,王爾德的目光就無法移開,一見鍾情於年輕美麗的皮囊。而之後才更糟糕,日漸了解波西的缺點,他依然難以自拔。

他了解波西的淺薄、虛榮、神經質。

他無數次想過分開,但他自始至終拒絕不了波西的任何請求。他願意給這個孩子包容和溫暖,用合理的藉口把波西包裝成一個自幼被父親逼迫而缺愛的孩子。

《王爾德的情人》

同樣的,波西真的愛王爾德嗎?

我想,也是愛的,也是深愛。

只看這部電影並不覺得波西有多愛王爾德,與其說波西是王爾德的情人,倒不如說王爾德是波西的情人,在這段感情裡波西才是真正的操縱者。

但波西並非進退自如,他一樣的離不開王爾德。

《王爾德的情人》

第二次看這部電影,終於窺出了波西的愛。

他的愛實在變態、神經質。愛著的是一個靈魂,偏還要保留肉體的自由。他根本不懂得愛情裡最寶貴的是什麼,他只能用無數次的作,來證明王爾德的不離不棄。

其實早在兩個人相遇之前,波西就從王爾德的文字中喜愛上了他有趣的靈魂。波西主動來到王爾德面前,以最好的樣子。

《王爾德的情人》

後來王爾德對羅比說:「波西愛我勝過任何人,以他能付出的所有,以及他容許自己被愛的最大限度。」

波西無所顧忌的索取,像個貪婪的孩子,肆無忌憚地榨乾王爾德的價值。他在惱怒之下離開王爾德,再在思念之中回到王爾德身邊。

這朵帶刺的玫瑰花被寵得無法無天依然不能滿足。他似乎認定了,王爾德只愛他年輕美麗的肉體。

《王爾德的情人》

從歷史中窺探兩個人的感情。

波西並不全是王爾德在《自深深處》中所寫的樣子。愛情裡,當一方處於憤恨中時,寫下的內容大多是帶有情緒影響的。是以直到王爾德死後,波西才看到這封長信。

波西出身高貴,是高材生,寫過詩歌,為王爾德做過翻譯。他一直崇拜王爾德,也同樣了解王爾德,不然不會在王爾德的底線上肆無忌憚的拿捏。

《王爾德的情人》

王爾德入獄之後,波西被牽扯其中自顧不暇,他並非無動於衷,他也曾想方設法救王爾德出來。

王爾德出獄後,波西重新回到王爾德身邊,以照顧為由重新開始。這段時間不長,很快他們被貧窮擊垮,在諸多壓力下,波西分手。事實上,他們依然沒有斷,私下裡仍寫信聯繫。

王爾德去世之後,波西自以為可以重新開始,卻陷入精神疾病,一生被人議論辱罵,他因《自深深處》的內容,在身上貼滿了標籤。百年過後,仍然與淺薄虛榮相連。

《王爾德的情人》

王爾德深愛著他的美少年,想盡方法保護他愛惜他,但在最終,他的波西承受的最大的痛苦,也是來源於他。

相關焦點

  • 王爾德唯一長篇小說新版上市,曾是送給情人的禮物
    近日,浙江文藝出版社推出英國作家奧斯卡·王爾德唯一長篇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該版由資深王爾德研究學者孫宜學新譯,曾是王爾德送給情人的禮物。評論家們紛紛稱道林·格雷為「惡魔」,但王爾德認為他是無罪的:如果不用為犯下的罪孽付出代價,我們每個人都會露出人性的惡。  美少年與畫像交換靈魂的大膽設定構成了王爾德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的情節基礎。主人公道林·格雷是一名長在倫敦的貴族少年,相貌俊美,心地純良。
  • 王爾德與美少年波西,心是用來碎的
    他心是冷的,對愛熱忱,他這麼寫過,心是用來碎的 The heart was made to be broken,如他義無反顧地痴愛著金髮美少年,阿佛列德道格拉斯,暱稱波西。波西負他千百回,王爾德似不曾擁有不愛他的選項。
  • 《王爾德的情人》:我們都在陰溝,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出獄後,王爾德躲在牆後,仔細觀察心愛的波西,他不確定波西是否仍願意與他合作。此時波西看起來像有所感。波西和往常一樣是英俊美麗,當眼睛落在王爾德上時,他們開心地笑著,大聲喊著高喊:「Oscar!」在王爾德和波西的反應下,他終於卸下了心中的重擔,他也笑著摘下了帽子施禮。這應該是一個新的開始。電影戛然而止。
  • 「段子手」王爾德——我愛他,因為他就是愛本身
    王爾德的同性戀人阿爾弗萊德·道格拉斯說過一句話,「如果你不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王爾德,那一切都不再有趣」。王爾德的高高在上,在於他優渥的家庭出生,在於它從小的良好教養,在於他卓越的成績,在於他獨特的思想,在於他可以一心專注於自己所關心的事情,而不必為生活瑣事去發愁。我想這一切的組合,鑄就了道格拉斯心中「高高在上」的王爾德。
  • 王爾德的唯美主義愛情害死了他
    美不是為了滿足一己的功利,而是超私慾、超功利的。在王爾德的「唯美主義」文學思想中,他認為:作品的價值在於藝術形式的完美,而與社會倫理道德無關。文學本就應該「為藝術而藝術」!百年之後,奧斯卡王爾德依然是19世紀英國最偉大的作家與藝術家之一。他的一句,生活在陰溝裡,依然有仰望星空的權利。
  • 紐約時報:《我的醜聞人生》王爾德男友的信
    愛爾蘭裔文豪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是與蕭伯納齊名的才子,他的文採斐然、英俊瀟灑、以及他傳奇一生中的風流韻事都為大眾所熟知和嚮往。作為他生前最為人熟知的同性情人之一,暱稱「波西(Bosie)」的阿爾弗雷德-道格拉斯爵士(Lord Alfred Douglas)則因為使得王爾德的人生走上悲劇道路,而在王爾德死後背上了「禍水」的罵名,至死未洗脫。這次劇作家湯瑪斯-克羅伊(Thomas Kilroy)將視角放在了這位飽受爭議的人物身上,用「波西」自己的口吻重新講述了那段撲朔迷離的故事。
  • 看,王爾德早已洞穿了這個世界丨夜問
    從上至下:《少年的你》《我叫金三順》《王爾德》。1900年11月30日,偉大的作家奧斯卡·王爾德去世,終年46歲。他是唯美主義代表人物,他也是「金句製造機」。「人生有兩種悲劇,第一種是想得到的得不到,另一種是想得到的得到了。」這句話出自王爾德1892年所著的《溫德米爾夫人的扇子》。電影《王爾德》也出現了這句話。「男人因為疲倦而結婚,女人則是因為好奇。
  • 王爾德:可是愛比生命更重要|青年會客現場回顧
    我覺得王爾德的這種外情,它是跟一朵純粹的美是等同的,他認為這種純粹的美是高於一切,甚至是任何形體上的美、功用上的美,這種這種純粹的美,他甚至是只在一剎那出現之後,他就面臨著毀滅和死亡。我覺得他的這種愛裡面,我總覺得有一種基督教的那種殉道者的精神,這種殉道者的精神就又蒙上了一層美的陰翳吧。
  • 童話裡的故事不是騙人的,因為王爾德告訴了我
    馮唐說十八歲請給我一個姑娘,我想說十八歲請給我一個「王爾德」。從小到大生命裡並不缺少疼痛與感動,而這些疼痛與感動,王爾德將它們巧妙地表達了出來。唯美好像總喜歡與感傷呆在一起,它們倆開出的花就是王爾德。王爾德的童話,將世道寫下來,並悄悄告訴你經驗和結果,一點也不浪費他的感情和你的時間。我們常說: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知世故而不世故,歷圓滑而彌天真。這些句子中的道理都藏在他的童話裡。
  • 王爾德的童話作品:夜鶯與玫瑰
    王爾德。英國唯美主義。夜鶯與玫瑰,愛情和金錢,真摯和欲望的對立。王爾德是一名天才,他的童話作品不多,可是每一部作品都充滿魅力,值得人們思考。王爾德他追求完美,打扮總是走在潮流前線,他追求自由的自己,自由的心性,更追求自由的愛情,雖然他遇上了一位人渣,可他仍舊是後世人們心中大膽又有氣質的美男子。夜鶯聽到了青年學生的苦楚,他心儀的女孩兒要求他摘一朵紅玫瑰送給她,她才願意與青年學生共舞。可這寒冬裡,哪裡又有紅玫瑰呢?
  • 人物誌|"段子手"鼻祖王爾德:在陰溝裡也要仰望星空
    在英語文學界享有僅次於莎士比亞的地位,1900年在巴黎因腦膜炎離開人世,他的情人羅伯特∙羅斯(Robert Ross)用賣王爾德作品的錢在拉雪茲神父公墓買了一塊永久墓地,第二年,羅斯的朋友海倫∙卡拉斯(Helen Caraz)用匿名的方式捐獻了2000美金,讓雕塑家Jacob Epstein製作一個雕像放在王爾德的墳墓上。
  • 快樂王子王爾德:儘管我心已碎,但人心註定要破碎
    童話故事《快樂王子》的作者是奧斯卡·王爾德。這部電影《快樂王子》正是奧斯卡·王爾德的傳記片。對於奧斯卡·王爾德,我知道多少?知道他是19世紀英國作家。知道他是唯美主義。知道他是gay。王爾德的小說、詩歌、劇本、散文都沒讀過。我只讀過他的童話,《快樂王子》和《夜鶯與玫瑰》。
  • 在獄中的王爾德:英國瑞丁監獄成為藝術舞臺
    王爾德在事業高峰時因同性戀被捕入獄,從1895年到1897年,相繼在三所監獄服苦刑。他在瑞丁監獄待得最久,這段期間他寫了《自深淵》(De Profundis),出獄之後還寫了《瑞丁監獄之歌》,瑞丁因而聲名大噪。
  • 除了小王子,想給你推薦另一本童話故事——王爾德童話
    小朋友一般都讀《格林童話》和《安徒生童話》,而大人間較為流行的是《小王子》,但除此之外,大家知不知道《王爾德童話》?這也是一本很適合成年人讀的童話。《王爾德的童話》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天真坦蕩的心靈世界,快樂王子、夜鶯、巨人等等主人公都會為了追求美或為了愛而不惜付出自己的一切。但是在這些充滿童趣的故事裡,同樣蘊涵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現實,每一個童話中都有值得我們去深思的地方。
  • 余光中翻譯《王爾德喜劇:對話·懸念·節奏》出版上市
    20歲出頭,他就以服裝惹眼、談吐機智、特立獨行等特點在倫敦社交界有了名氣,一些雜誌甚至刊登著諷刺他的文章。在40歲前後的那幾年,他的每一部戲劇作品都受到熱烈的歡迎,曾有一個時期,倫敦的舞臺上竟同時上演著他的三部作品。1895年年初,王爾德的兩部名劇《理想丈夫》與《不可兒戲》在倫敦相繼首演,得到了觀眾及評論家的雙重肯定,王爾德因此達到了人生及藝術的巔峰,可短短一個月後,他就捲入了官司。
  • 時代的寵兒-王爾德(愛自己是終生浪漫的開始)
    圖為王爾德麥姬·漢姆林雕塑的王爾德雕像在倫敦特拉法爾加廣場附近的阿德萊德街揭幕。雕像標題為"與奧斯卡·王爾德的對話",同時刻有王爾德常被引用的語錄:"我們都在陰溝裡,但仍有人仰望星空。"(We are all in the gutter,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ky)他的一生及其絢麗,如同那深夜划過天空的流星,轉眼即逝,容不得半點停留。
  • 王爾德童話:夜鶯與玫瑰(圖)
    內容簡介  本書是王爾德所著的童話作品集,共收錄了他的《夜鶯與玫瑰》《快樂王子》《自私的巨人》《忠實的朋友》等七部非常經典膾炙人口的作品。這些作品,由民國時期著名的大才女林徽因領銜翻譯而成。林徽因的文字優美自然、富有靈氣,充滿了恬靜的女性美,給這本童話帶來了別具一格的柔美風採。
  • 王爾德|我們都在陰溝裡,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王爾德生於愛爾蘭都柏林的一個家世卓越的家庭,是家中的次子。他的父親威廉姆·王爾德爵士是一個外科醫生,他的母親是一位詩人與作家。 他在這所學校遇見馬哈菲教授,教授對王爾德一生有相當影響。多年後,他還回憶說馬哈菲「是一個很會說話的人,是個善於運用辯才與生動字眼的藝術家。」
  • 《王爾德》99%的人看完後驚呆,因為太棒了!
    年少的道林格雷是在年長的亨利勳爵的教唆下一步一步墮落的,而王爾德本人似乎正相反,被年少貌美的波西所誘惑。王爾德曾說過,抵禦誘惑的唯一方式就是屈服於它。他對波西的愛,我理解為是對年輕、活力,以及涵蓋前兩者的「美」的愛。在唯美主義者王爾德眼裡,凡事沒有道不道德,只有美與不美的區別。
  • 水晶與綠寶石——安徒生與王爾德
    我要求你報答我的只有一件事,就是你要做一個真正的戀人,因為儘管哲學很聰明,然而愛情比她更聰明,儘管權力很偉大,可是愛情比他更偉大。火焰映紅了愛情的翅膀,使他的身軀像火焰一樣火紅。他的嘴唇像蜜一樣甜;他的氣息跟乳香一樣芬芳。」    …… 於是夜鶯就把玫瑰刺頂得更緊了,刺著了自己的心臟,一陣劇烈的痛楚襲遍了她的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