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裡裘德洛飾演的波西真的太美了。
個人感覺中外很多男星在飾演同性電影時,總能美出一個新的高度。比如《心之全蝕》的小李子、《春光乍洩》的張國榮、《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等等。
電影改編自真實故事。於是忍不住去搜索歷史上的波西到底長什麼樣子,同樣被驚豔到,真實的波西不僅顏值高得像從童話書裡走出來的王子,還擁有一雙憂鬱含情的眼眸。
幸而那時有照片流傳下來,幾乎瞬間可以理解王爾德那顆愛美的心,面對這樣的顏值必然怦然心動,再面對波西的家庭境遇,又怎能不憐惜。
王爾德真的愛波西嗎?我想是愛的,且深愛。
王爾德的愛無法質疑。一個男人願意為另一個人付出一切,他妻離子散、從神壇跌落、被唾罵指責、入獄服刑、破產潦倒,依然無悔。
王爾德百花叢中過,風流張揚,偏在波西身上栽了個大跟頭。王爾德罵他、恨他千萬遍,卻仍想要他的一封信件、一個探望。出獄後,本可以重新開始,卻也因波西的再度回歸而放棄擁有的新的人生的機會。
第一眼看見波西,王爾德的目光就無法移開,一見鍾情於年輕美麗的皮囊。而之後才更糟糕,日漸了解波西的缺點,他依然難以自拔。
他了解波西的淺薄、虛榮、神經質。
他無數次想過分開,但他自始至終拒絕不了波西的任何請求。他願意給這個孩子包容和溫暖,用合理的藉口把波西包裝成一個自幼被父親逼迫而缺愛的孩子。
同樣的,波西真的愛王爾德嗎?
我想,也是愛的,也是深愛。
只看這部電影並不覺得波西有多愛王爾德,與其說波西是王爾德的情人,倒不如說王爾德是波西的情人,在這段感情裡波西才是真正的操縱者。
但波西並非進退自如,他一樣的離不開王爾德。
第二次看這部電影,終於窺出了波西的愛。
他的愛實在變態、神經質。愛著的是一個靈魂,偏還要保留肉體的自由。他根本不懂得愛情裡最寶貴的是什麼,他只能用無數次的作,來證明王爾德的不離不棄。
其實早在兩個人相遇之前,波西就從王爾德的文字中喜愛上了他有趣的靈魂。波西主動來到王爾德面前,以最好的樣子。
後來王爾德對羅比說:「波西愛我勝過任何人,以他能付出的所有,以及他容許自己被愛的最大限度。」
波西無所顧忌的索取,像個貪婪的孩子,肆無忌憚地榨乾王爾德的價值。他在惱怒之下離開王爾德,再在思念之中回到王爾德身邊。
這朵帶刺的玫瑰花被寵得無法無天依然不能滿足。他似乎認定了,王爾德只愛他年輕美麗的肉體。
從歷史中窺探兩個人的感情。
波西並不全是王爾德在《自深深處》中所寫的樣子。愛情裡,當一方處於憤恨中時,寫下的內容大多是帶有情緒影響的。是以直到王爾德死後,波西才看到這封長信。
波西出身高貴,是高材生,寫過詩歌,為王爾德做過翻譯。他一直崇拜王爾德,也同樣了解王爾德,不然不會在王爾德的底線上肆無忌憚的拿捏。
王爾德入獄之後,波西被牽扯其中自顧不暇,他並非無動於衷,他也曾想方設法救王爾德出來。
王爾德出獄後,波西重新回到王爾德身邊,以照顧為由重新開始。這段時間不長,很快他們被貧窮擊垮,在諸多壓力下,波西分手。事實上,他們依然沒有斷,私下裡仍寫信聯繫。
王爾德去世之後,波西自以為可以重新開始,卻陷入精神疾病,一生被人議論辱罵,他因《自深深處》的內容,在身上貼滿了標籤。百年過後,仍然與淺薄虛榮相連。
王爾德深愛著他的美少年,想盡方法保護他愛惜他,但在最終,他的波西承受的最大的痛苦,也是來源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