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精讀 旅遊安全藍皮書:中國旅遊安全報告(2016)

2021-02-07 世研指數

一 2015年中國旅遊安全形勢回顧


(一)旅遊安全總體形勢

2015年,我國境內境外的旅遊安全狀況較為穩定,但影響旅遊活動的不安全因素依然存在,並對我國旅遊業的安全穩定帶來了一定的影響。2015年,我國旅遊業遭遇了「蘇迪羅」颱風、浙江臨安山洪、新疆奇臺縣江布拉克雪崩、峨眉山景區暴雨,以及境外的葉門首都恐怖襲擊、尼泊爾8.1級地震、土耳其首都反華示威遊行、泰國曼谷炸彈爆炸、臺灣地區登革熱疫情、南非開普敦武裝搶劫、巴黎恐怖襲擊等突發事件。儘管影響2015年旅遊安全的不確定性因素複雜多樣,但全國各級旅遊主管部門努力強化與提升旅遊人員的應急安全管理,創新與優化旅遊設施設備的安全管理,大力營造安全的旅遊環境,有效地應對和妥善處置了各起旅遊突發事件和安全事故,確保了2015年我國旅遊安全形勢總體穩定的態勢。


(二)旅遊行業安全形勢

1 旅遊餐飲行業安全形勢總體較好,但事件的網絡輿情影響嚴重

2015年,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有效地加強重點環節、重點領域及重要時段的旅遊餐飲安全防範與管理,發生在旅遊過程中的餐飲安全事件較少,我國旅遊餐飲行業安全形勢總體較好。但是,由於旅遊餐飲行業具有涉及面廣、參與人數多等特點,2015年,旅遊行業餐飲安全事故仍有發生,並呈現以下特徵:①事故災難最多,其次為公共衛生事件;②事故災難發生時間多為旅遊旺季和餐廳非營業時間;③宰客、價格虛高等事件常有出現;④自媒體時代旅遊餐飲安全事件網絡輿情影響擴大。影響2015年旅遊餐飲安全的主要因素有:①安全管控因素:政府監管力度有所加強,但仍存有漏洞;②餐飲經營主體因素:餐飲企業安全責任意識薄弱;③消費者因素:餐飲消費者安全意識薄弱、法律意識較薄弱等。


2 旅遊住宿行業安全形勢嚴峻,安全突發事件總數有所上升

2015年,我國旅遊住宿行業市場儘管運行平穩,安全監管力度不斷加大,但安全形勢依然嚴峻。案例統計顯示,從安全突發事件類型上看,旅遊住宿行業事故災難發生頻次最高,社會安全類事件次之,公共衛生事件和自然災害事件數量相對較少。從發生時間上看,基本覆蓋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全年的各個月份。從損失結果來看,給旅遊住宿企業、企業員工、住客等多方造成的人、財、物等損失嚴重,對我國住宿行業的整體形象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2015年,旅遊住宿行業安全事件呈現以下特徵:①安全突發事件月份分布不均且與旅遊市場淡旺季相一致;②旅遊住宿行業突發安全事件規模空間分布不均;③歸屬社會安全事件的亞類事故結構變化顯著;④非正常傷亡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數增幅較大。影響2015年旅遊住宿行業安全的主要因素有:①管理制度不完善;②住宿企業的安全責任意識不強,片面追求經濟利益;③旅遊住宿企業內部員工安全意識淡薄、消費者安全認知不足等安全認知因素。


3 旅遊交通行業安全形勢總體平穩,重特大事故數上升

2015年,我國旅遊交通行業安全形勢總體平穩。與2014年相比,旅遊客車、客輪和大巴發生重大交通事故的起數和死亡人數均有所上升。2015年旅遊交通行業安全狀況具有以下特徵:①水運、道路交通運輸重特大事故起數及死亡人數有所上升;②鐵路、民航交通系統運輸安全保持穩定;③景區交通險象時有發生,索道、纜車交通事故所佔的比例比較高。影響2015年旅遊交通行業安全狀況的主要因素是:①交通安全生產體制、機制、法制不完善;②路況條件存在隱患;③不可抗力的氣候因素;④旅遊交通中駕駛員等相關主體因素等。


4 旅遊景區安全形勢良好,影響因素呈複雜多樣

2015年,中國旅遊景區安全形勢呈良好狀態。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中國旅遊景區共發生安全突發事件105起,分布在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造成689人死亡。2015年,旅遊景區安全突發事件中事故災難發生的次數最多,地文景觀類型景區的安全事故突發頻率最高,其次是水域風光、建築與設施等類型景區。2015年,旅遊景區安全突發事件具有以下特徵:①安全事件發生具有明顯的突發性和複雜性;②事件分布表現出區域的集中性和分散性;③事件危害程度的嚴重性和惡劣性。影響2015年旅遊景區安全狀況的主要因素是:①旅遊環境;②管理制度;③安全意識;④救援體系等。


5 旅遊購物安全形勢波動,影響因素呈多元化

2015年,我國旅遊購物安全形勢出現波動,國內遊、出境遊的購物投訴明顯增多,引發購物衝突的安全事件因素趨於多元化。2015年,旅遊購物安全狀況具有以下特徵:①財產損失和人身傷害是旅遊購物安全事件的兩種主要危害類型;②旅遊景區購物店、大型商場或超市免稅店以及旅遊大巴或遊客下榻的酒店是購物安全事件的主要發生地;③遊客利益受損是旅遊購物安全事件的受損主體,旅遊從業者的身體傷害也時有發生。影響2015年旅遊購物安全的主要因素是:①出境購物持續火爆;②低價競爭仍是重要起因;③遊客防範意識薄弱;④旅遊購物維權與索賠困難。


6 旅遊娛樂場所安全形勢趨於平穩,安全事故總數減少

2015年,旅遊娛樂場所的安全形勢趨於平穩,安全事件數量有所減少。2015年,旅遊娛樂安全狀況具有以下特徵:①旅遊娛樂安全事件中以事故災難為主,傷害主體包括兒童、青少年和老年人;②安全突發事件發生較多的月份為5月、7月和8月;③事故發生數量最多的省份是湖北省,其次是浙江省和江蘇省。影響2015年旅遊娛樂安全的主要因素是:①不可控的自然災害;②旅遊者安全意識缺失和自救能力薄弱;③從業人員缺乏安全操作技能;④旅遊娛樂場所設施設備存在安全隱患。


(三)旅遊安全事件形勢

1 涉旅自然災害安全形勢複雜嚴峻,發生頻次和傷亡人數增加

2015年,我國自然災害與旅遊安全形勢複雜性和嚴峻性仍然突出,旅遊安全事故明顯偏多。自然災害引起的旅遊安全事故發生頻次及造成的遊客死傷人數均有所增加。2015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乾旱和颱風災害為主,地震、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和森林火災等也均有不同程度發生。2015年我國涉旅自然災害安全事件的主要特點是:①時間分布呈集中性、空間分布呈差異性;②颱風、暴雨、暴風雪等原生災害影響範圍廣;③洪水、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危害性大;④遊客傷亡群體以散客為主。影響2015年我國涉旅自然災害安全的主要影響因素有:①自然災害的不可預知性;②特殊景區景點的區位安全防範與救援問題;③景區基礎設施與應急體系不完善;④散客群體缺乏安全意識與自救能力等因素。


2 涉旅事故災難形勢嚴峻,事故數量和傷亡人數上升

2015年,我國涉旅事故災難總體形勢嚴峻,事故數量與造成的傷亡都大幅上升,但涉旅事故災難形勢總體可控。2015年,我國涉旅事故災難事件的主要特點是:①旅遊交通事故、涉水溺亡事故、登山探險事故是主要事故類型,重大事故災難時有發生;②4~10月是事故災難多發期,以華東地區發生次數最多;③安全意識淡薄和風險防範能力偏低是主要原因。2015年,我國涉旅事故災難的主要影響因素有:①人為因素是造成事故災難的主要原因;②管理因素導致了大量涉旅事故災難;③不可控因素廣泛存在。


3 涉旅公共衛生安全形勢穩定,防範意識整體增強

與2014年相比,2015年涉旅食物中毒事件數量和等級程度基本持衡,涉旅傳染病疫情防範效果較為理想,涉旅其他公共衛生事件傷亡人數基本持衡,涉旅公共衛生事件防範意識整體增強,涉旅公共衛生安全總體形勢相對穩定。2015年,我國涉旅公共衛生事件呈現以下特徵:①政府涉旅公共衛生監管力度明顯加大,但法規政策仍待健全;②旅遊企業公共衛生環境有所改善,但業界自律性仍有待提高;③遊客公共衛生防範意識普遍增強,但突發性事件防不勝防;④涉旅公共衛生潛在事件危機凸顯,但相應管控防護對策尚在探索。2016年我國涉旅公共衛生安全事件的主要趨勢包括:①旅遊廁所革命,涉旅公共衛生將從微觀環境落實到位;②老年團旅遊市場火爆,老齡遊客公共衛生服務有待提升;③自由行盛行,涉旅公共衛生個人預防和救護亟須到位;④出境遊熱,跨境涉旅公共衛生監管防控體系亟待完善;⑤旅遊大眾化,推廣普及旅遊公共衛生宣傳教育迫在眉睫。


4 涉旅社會安全總體不容樂觀,安全管控依然嚴峻

2015年,我國涉旅社會安全總體形勢不容樂觀,安全管控依然嚴峻。2015年,我國涉旅社會安全事件呈現以下特徵:①安全事件涉及面廣,防控工作依然困難;②重大事件時有發生,社會關注與日俱增;③政府部門多頭管理,管控機構尚不明晰;④涉旅社會安全事件主要發生在4月、5月、7月、8月和10月,其中8月安全事件發生最多;⑤涉旅社會安全事件主要發生在華東、華南和西南地區,其中華東地區安全事件發生數量最多。2015年,我國涉旅社會安全事件發生的主要原因有:①旅遊者安全意識薄弱;②從業人員意識不強、工作疏忽;③設施設備存在風險;④管控機構不明確、多頭管理,管控效果不佳等。


二 2016年中國旅遊安全形勢展望


(一)影響2016年中國旅遊安全的因素分析

1 自然災害與社會風險並存且持續影響

暴雨、山洪、颱風、地震、霧霾等不可抗力的自然災害是旅遊業的重要影響因素,給旅遊業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可低估。如2015年8月10日颱風「蘇迪羅」登陸;8月11日,廣州海珠湖數名遊客避雨時遭遇雷擊;8月15日,浙江臨安暴發山洪;8月16日,新疆奇臺縣江布拉克景區發生雪崩;8月20日,河北邢臺縣九龍峽景區發生強降雨;9月5日,峨眉山景區發生暴雨;等等。不可抗力的自然災害將可能繼續出現,甚或越來越嚴重,是影響2016年旅遊安全最重要的因素,需要重點關注。

近年來,社會矛盾問題凸顯,極易引發各種社會公共安全事件。特別是社會治安、恐怖暴力、爆炸等社會風險因素造成的安全災難與安全事故影響嚴重。如2015年3月20日,葉門首都發生恐怖襲擊事件;4月25日,尼泊爾發生芮氏8.1級地震;7月5日,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市中心反華示威遊行;8月17日,泰國首都曼谷市中心商業區發生炸彈爆炸;9月16日,臺灣地區登革熱疫情持續蔓延;10月25日,南非開普敦地區發生中國公民遭武裝搶劫案件;11月4日,馬爾地夫宣布進入緊急狀態;11月13日,巴黎發生恐怖襲擊事件;等等。各種可預見、不可預見的社會風險因素在2016年將依然存在,甚或演化、蔓延和升級,需要重點關注。特別是出境旅遊,境外旅遊目的地頻繁發生恐怖襲擊、爆炸、綁架等惡性社會安全事件,都可能給境內外旅遊者帶來安全風險,各地各級旅遊主管部門、旅遊企業及旅遊者都應予以重視。


2 網絡技術對旅遊安全的利弊影響共存

旅遊安全管理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撐,旅遊安全技術對於提高旅遊安全管理水平、防範事故發生、減少突發事件給旅遊業造成的損失尤為重要。在智慧旅遊時代下,科學技術、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給旅遊業帶來極大的幫助,旅遊網絡備受當下眾多旅遊者青睞,其成為購買旅遊產品的主要途徑和渠道的同時,也帶來各種安全隱患的出現與升級。如在線旅行網透露用戶信息、「假保單」事件、過期門票、無效機票……不法分子通過不斷翻新的釣魚手段,「克隆正規網站、以超低價格誘騙消費者、假借系統維護要求銀行轉帳、虛假客服收取訂票保證金或佣金」等欺詐方式時常見諸媒體報導。特別是當前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公共區域Wi⁃Fi免費使用,消費者可隨意連接,手機移動端APP網絡預訂均存在網絡病毒、黑客入侵等安全風險,無法被及時發現和糾正。同時新型網絡營銷方式層出不窮,不法分子利用消費者貪圖便宜的心理,設置微信「集贊」兌換、微博「轉發」中獎、限時「零團購」等進行虛假宣傳,導致企業面臨誠信安全危機。第三方安全漏洞造成客戶信息可能洩露的信息,成為國內旅遊業內信息安全方面的爆炸性新聞。旅遊信息安全,包括旅遊者的信息安全,將成為2016年各界急需關注的熱點問題,旅遊信息安全監管將成為2016年旅遊業安全管理的新任務與工作內容。


3 新媒體的信息傳遞與網絡輿情風險凸顯

現代新媒體快速發展和普及,在旅遊目的地營銷和形象宣傳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也加劇了旅遊目的地負面信息的快速傳遞、廣泛傳播,對旅遊目的地形象的負向影響和消極作用不容忽視。例如,2015年10月4日,青島市北區「善德海鮮燒烤家常菜」38元一隻大蝦事件,經媒體炒作、輿論持續發酵,一夜之間青島旅遊城市形象受到重創,「好客山東」品牌受到質疑。新媒體的信息傳遞和網絡輿情傳播依然是影響2016年中國旅遊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全國各地旅遊部門應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和採取相應的輿論管控措施:一方面,應該積極營造安全的旅遊環境,樹立良好的旅遊形象,通過藉助新媒體渠道,快速傳播旅遊目的地安全信息和正面新聞;另一方面,應該整頓旅遊市場存在的亂象,通過新媒體揭發旅遊市場發生的失信經營行為,嚴厲打擊旅遊市場的違規違法行為,為廣大遊客營造一個充滿誠信的旅遊市場氛圍。


(二)2016年中國旅遊安全態勢展望

1 進一步明確旅遊安全職責,落實旅遊安全責任

2015年,發生了多起涉旅重大事故,上海外灘擁擠踩踏事件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傷;臺灣復興航空墜機事件造成28名大陸遊客遇難、3名大陸遊客受傷;5月15日陝西省淳化縣境內發生的特別重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35人死亡、11人受傷;6月1日「東方之星」客輪翻沉事件共造成400多人死亡。因此, 各級旅遊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強化旅遊安全意識,明確旅遊安全職責,落實旅遊安全責任。旅遊安全責任落實主要體現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明確旅遊安全職責,落實旅遊安全責任。按照《旅遊法》第七十六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一負責旅遊安全工作」,明確了政府必須管理旅遊安全,旅遊安全不僅僅是旅遊部門的職責,也是各級政府應有的責任。此外,《旅遊法》第七十九條、第八十條、第八十一條對旅遊經營者的安全措施與應急管理提出了詳細要求,進一步明確了旅遊經營者應承擔旅遊安全的主體責任,落實各級政府旅遊安全管理責任、旅遊企業主體責任,確保安全責任和措施落實到位。


二是加強旅遊安全督導管理,強化部門監管和行業指導責任。全國各地各級旅遊主管部門應加強旅遊安全督導,積極協調各方面的力量,督促有關部門履行旅遊安全的監管職責,聯合各相關部門共同做好旅遊安全工作。按照《旅遊法》第七十六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依照法律、法規履行旅遊安全監管職責」。各級旅遊管理部門要對旅遊安全有直接影響、旅遊安全隱患較大的領域,處理好屬地管理、專業監管與行業管理指導的關係,主動協調相關部門強化綜合治理,形成多部門齊抓共管的局面。


三是實行旅遊安全考核,追究旅遊安全責任。考核旅遊安全責任的履行情況,追究旅遊安全相關責任是旅遊安全考核問責的具體體現。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等中央領導就安全生產工作做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堅決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切實做到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全國各地旅遊部門要按照國家旅遊局的精神制定旅遊安全生產目標任務,配合有關部門,依法依規嚴厲查處旅遊責任事故,嚴肅追究事故責任,嚴肅懲處失職瀆職、違法違規等行為。各級旅遊主管部門嚴格制定並實行旅遊安全考核機制,全面落實事故責任追究制,切實實行安全工作責任考核「一票否決」制度。


2 探索和完善旅遊警察職能,推廣「旅遊警察」綜合執法模式

在旅遊市場監管相對乏力的背景下,海南省三亞市率先設立了「旅遊警察」。「三亞旅遊警察支隊下設綜合保障大隊、偵查大隊、業務指導大隊、市場秩序管理大隊,專職維護三亞市旅遊市場秩序和旅遊治安環境,接受遊客的報警、求助,服務遊客等工作。「作為全國首支旅遊警察支隊,三亞旅遊警察支隊掛牌成立以來,已查處涉旅案件65起,行政拘留違法人員66人,有效打擊和遏制了旅遊市場的違法犯罪活動。」


設立「旅遊警察」,體現了旅遊目的地政府加強旅遊市場監督、規範旅遊市場服務的決心,傳遞出維護遊客權益的信號,增強了遊客的信心。其真正意義在於,實行了執法資源和信息資源共享,警察介入並前置旅遊市場監管,在具體執法過程中,可以避免旅遊部門不移送或公安部門不接案件的情況,實現旅遊行政執法與刑事執法的無縫對接,避免以罰代刑、該刑事處罰的罰款了事等各種不規範的執法行為,提高了執法效率和震懾力,尤其是對侵害遊客權益的違法行為起到威懾作用。


「旅遊警察」是一種綜合執法模式,世界上多個國家,如俄羅斯、泰國、希臘、埃及等都實行了「旅遊警察」制度。雖然各國「旅遊警察」擔負的職責和管轄的業務不盡相同,但都在整治旅遊市場秩序、維護遊客權益方面起到積極作用。因此,我國應該在三亞「旅遊警察」的實踐探索中總結經驗,為海南乃至全國旅遊市場整治、綜合執法經驗的推廣提供借鑑和示範。為進一步壯大「旅遊警察」隊伍,探索和完善「旅遊警察」的職責,提升「旅遊警察」的功能。一是在國家層面上,從有關法律、制度入手,給「旅遊警察」明確的定位,設置由「旅遊警察」構成的綜合執法機構,確定執法邊界,避免濫用職權、越位執法等問題發生。 二是界定「旅遊警察」的職責:在面向旅遊業的安保功能方面,應對恐怖襲擊、打架鬥毆等社會治安問題,維護安全的旅遊形象;在為遊客提供各種便利服務方面,提供旅遊諮詢、舉報、投訴「一站式」服務;在擔負旅遊執法的職責方面,聯合開展旅遊執法,整治旅遊市場亂象,嚴厲打擊旅遊市場違法犯罪行為,維持正常的旅遊經營秩序,保障旅遊經營有序進行。


3 整治旅遊市場亂象,保障旅遊市場規範、有序

全國各地區依然存在「宰客門」、「天價海鮮」、「黑車」、「黑導」、「黑社」和「黑店」等市場亂象,規範旅遊市場秩序、提升旅遊服務質量是2016年全國各級旅遊主管部門長期的重點工作和重要任務。全國各地旅遊主管部門應通過旅遊安全隱患排查和安全檢查,開展「打非治違」活動,開展旅遊餐飲、涉旅客運、娛樂等專項整治活動,依法治理旅遊市場,保障旅遊市場規範、有序運行。


一是全面進行旅遊安全隱患排查和安全檢查。各地旅遊安全隱患排查和安全檢查的內容除了星級飯店、A級旅遊景區、旅行社等單位基礎設施、運營項目、特種設備和大型娛樂活動項目的安全隱患排查和安全檢查外,檢查內容還涉及旅遊安全責任制落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貫徹、應急管理、安全基礎工作及教育培訓等重點領域、關鍵部位的監管。要堅持企業自查自糾與政府督察、自查自糾與現場檢查、全面排查與重點整治、監督檢查與聯合執法相結合的方式。


二是全面開展「打非治違」專項行動。按照安全監管的職責,積極開展旅遊安全生產領域「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各地嚴查「黑店、黑導、黑社」等問題,通過廣泛的宣傳報導,鼓勵旅遊企業職工和遊客積極參與,主動舉報非法違規行為,對嚴重非法違規行為導致的事故及時公開曝光,及時發現並立即整改,有效防範和遏制旅遊安全事故發生,切實增強旅遊安全自律意識,營造良好的旅遊地社會氛圍。


三是集中進行涉旅專項整治。旅遊交通客運安全專項整治主要包括:落實旅遊交通客運企業和旅行社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切實加強對旅遊包車運行全過程的動態監控,檢查旅行社對旅行團乘車安全的保障;旅遊租用車安全制度和預防旅遊交通事故措施、安全預案制定及應對措施;針對檢查提出的安全隱患,限期整改及其整改效果。旅遊餐飲食品安全專項治理主要表現在:落實旅遊餐飲安全的監管責任和主體責任,做好重點環節、重點領域和重點時間節點的旅遊餐飲安全監管,加強相關食品安全知識的安全培訓教育以及餐飲安全應急管理。娛樂設施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內容主要包括:娛樂性企業的審批、註冊營業許可檢查;安全設施設備的配置和查驗;安全管理制度和應急預案的制定與修訂;安全防護設備的合格認證、安全員的資質;相關安全教育和培訓、應急演練等情況。通過各地旅遊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開展,進一步強化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排除安全隱患,有效地保障旅遊業安全運行。


4 創新優化旅遊保險保障,進一步增強化解風險能力

隨著旅遊保險的規模日益擴大,應拓展保險對旅遊安全的保障範圍與風險化解能力。2016年,中國旅遊保險應繼續以旅行社責任保險統保示範項目為基礎,進一步提高旅遊者、旅遊企業對旅遊保險的認知,進一步擴大旅遊保險的規模和受益面,不斷豐富旅遊保險產品,更好地轉移和化解旅遊風險。


一是部門聯合,進一步推動旅行社責任保險統保示範項目的實施。隨著我國大眾旅遊時代的到來,各種突發事件的不斷增多,旅遊市場對旅遊保險需求也相應增多。在中國保監會的大力支持下,國家旅遊局推動實施了「旅行社責任保險統保示範項目」,採用「6+1」模式,選取全國最有實力的人保、太保、平安等6家財產保險公司進行全國統保,引入市場化的專業保險經紀人江泰保險經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了一系列產品、服務模式、制度等方面的創新,使其更加貼合旅遊行業特點,初步解決了旅遊行業在責任險方面索賠難、理賠慢等多年的痼疾,統保項目獨有的動態優化機制確保示範項目成為保險市場上最好的旅行社責任保險產品。各級政府在積極推進旅行社責任保險統保示範項目的同時,不斷創新優化旅遊意外保險項目,增強旅遊風險的化解能力。


二是迎合市場形勢要求,不斷豐富旅遊保險產品內容。隨著旅遊活動形式的多樣化和各種旅遊新業態的出現,旅遊市場對安全的需求、對旅遊風險的規避與化解、對各種旅遊保險產品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越來越多樣。分析旅遊市場的安全需求、研究旅遊企業和旅遊者的保險需要,不斷開發並推出貼近市場需求的旅遊保險產品、豐富旅行社責任保險統保示範項目的旅遊保險產品,成為旅遊行業與保險行業關注的話題;開展出境旅遊意外險強制制度調研,提高出境遊保障水平。同時,旅遊意外險的承保範圍不斷擴大,如潛水、跳傘、滑翔、登山、攀巖、探險、狩獵、蹦極、武術比賽、摔跤比賽、搏擊、賽馬、賽車等高風險項目,隨著參與人數的增多,這些活動的承保漸漸符合大多數原則,活動的責任條款也應被作為附加險予以考慮,進一步滿足旅遊新業態市場的保險需求。


三是提升統保示範項目滿意度,消除遊客理賠尷尬。統保示範項目覆蓋面應逐步拓寬,運行服務水平穩步提高,服務滿意度不斷提升。在保險條款和框架協議保持不變的前提下,示範項目將著力提升項目運行服務水平,進一步發揮項目風險管控作用,不斷完善配套旅遊保險體系,積極引導旅行社投保,提高統保率,更好發揮示範項目為旅遊業發展保駕護航的作用。但在理賠過程中,旅行社和發生事故的旅遊企業相互推諉、扯皮,遊客的索賠程序煩瑣,往往不盡如人意,處境尷尬。對此,廣大遊客一方面需要豐富旅遊保險知識,選擇好旅遊保險的類別、保險的內容、保險的區域,遵循旅遊保險的基本規範;另一方面,遊客需提高維權意識,了解免責和後續理賠的流程,並注意旅遊保險的具體權責約定和索賠程序。旅行社責任保險統保示範項目妥善處理各項重大旅遊突發事件,可以減少旅遊者與旅行社的糾紛,較好地轉移旅行社的風險,為建立科學、合理的旅行社行業責任風險社會分擔機制奠定堅實的基礎。



長按下方二維碼即可訂閱


相關焦點

  • 報告精讀 | 平安中國藍皮書:平安北京建設發展報告(2020)
    近日,由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首都社會安全研究基地、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主辦的《平安中國藍皮書:平安北京建設發展報告(2020)》發布會在京舉行。
  • 報告:泰國旅遊業已達產業化水平 中國客源佔比大
    報告:泰國旅遊業已達產業化水平 中國客源佔比大中新網北京4月15日電 日前,華僑大學和社科文獻出版社在北京發布的《泰國藍皮書》顯示,儘管旅遊業存在諸如旅遊設施、安全措施有待加強等眾多問題,但泰國旅遊業已經基本上達到規模化、產業化的水平,在外國遊客中
  • 報告精讀 | 可持續發展藍皮書:中國可持續發展評價報告(2020)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阿里研究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了《可持續發展藍皮書:中國可持續發展評價報告(2020)》。第一,藍皮書構建的評價體系具有開創性的學術貢獻和應用價值。藍皮書在理論上開創性地構建了一套新的測度中國可持續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在修訂和微調基礎上對中國國家、省及100個大中城市可持續發展狀況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數據驗證分析,並進行了排名,得出了對實踐有重要指導意義的結論。
  • 《馬來西亞藍皮書:馬來西亞發展報告(2019)》發布會在京舉行
    中國網12月19日訊(記者李金秋)由北京外國語大學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主辦的「《馬來西亞發展報告(2019)》藍皮書發布會」今日在京舉行。《馬來西亞發展報告(2019)》由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研究院、中國馬來研究中心組織編寫,這是我國出版的第一本馬來西亞相關藍皮書。
  • 《中國普洱茶產業發展報告(2019-2020)》文化藍皮書發布
    發布會現場 供圖 雲南網訊(記者 畢芃)11月22日,由雲南大學國家文化和旅遊研究基地、雲南省茶馬古道研究會、中國社科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雲南基地)、雲南省文化產業研究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拾翠民藝公園共同舉辦的「文化藍皮書·特色產業系列:
  • 《河南發展報告2017》英文版藍皮書問世
    12月26日,記者從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和河南省社會科學院聯合組織的《河南發展報告2017》(英文版)新書發布會在鄭舉行。本書主要包括河南開放發展報告、河南經濟發展報告、河南工業發展報告、河南金融發展報告、河南科技創新發展報告、河南旅遊發展報告、河南城鎮化發展報告、河南農業農村發展報告、河南社會發展報告、河南文化發展報告、河南法治發展報告、中原銀行發展報告等12個專題報告,約20餘萬字,分別對河南省2012年到2016年這五年來經濟社會文化等重點領域發展態勢及熱點問題進行了分析,為國外海外工商領域及學術界比較準確的了解河南砥礪奮進五年來的不平凡歷程及未來趨勢提供了較為翔實的材料
  • 報告:中國每年赴泰旅遊千萬人次 性價比高是最大吸引力
    近日,華僑大學和社科文獻出版社在北京發布的《泰國藍皮書:泰國研究報告(2018)》顯示,在外國遊客中,中國客源佔比較大,中國目前依然是泰國旅遊最主要客源國。泰國國家旅遊局供圖  這份報告由華僑大學泰國研究所暨詩琳通中泰關係研究中心主編,這也是該研究機構繼2016年、2017年之後推出的第三部泰國藍皮書。該書國內篇重點探討了泰國產業分工體系、政黨政治、海洋戰略、環境政策、文化產業及中文教育。
  • 《中國餐飲產業發展報告(2020)》 藍皮書發布會在昆明舉行
    12月18日,由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和昆明學院共同主辦的《中國餐飲產業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發布會在昆明學院隆重舉行。連續三年參與中國餐飲產業藍皮書編撰工作,這是業界和學界對昆明學院應用型專業辦學的肯定和支持,也是對昆明學院旅遊學院產教融合成果的肯定和鼓勵。她指出,《中國餐飲產業發展報告(2020)》發布會同時也以「滇菜產業發展」為主題開展研討,契合當下雲南餐飲業發展現狀和需求,對後疫情時代雲南餐飲產業升級和滇菜文化傳承發展有重要意義。
  • 《文學藍皮書:中國文情報告(2016~2017)》在京發布
    《文學藍皮書:中國文情報告(2016~2017)》發布會在京舉行。   《文學藍皮書:中國文情報告(2016~2017)》,設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紀實文學、散文、詩歌、戲劇、網絡文學、文學理論批評
  • 2016:中國入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 (附完整獨家PPT)
    [摘要]今天,中國旅遊研究院攜手Visa公司聯合主辦《中國入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6》發布會,中國旅遊研究院國際所所長蔣依依博士主持會議,戴斌院長和Visa中國區副總裁楊文明分別做主旨演講。今天,中國旅遊研究院攜手Visa公司聯合主辦《中國入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6》發布會,中國旅遊研究院國際所所長蔣依依博士主持會議,戴斌院長和Visa中國區副總裁楊文明分別做主旨演講。國際所李創新博士發布《中國入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6》。入境旅遊市場總量回升,外國客源市場小幅回落,港澳臺客源市場增幅顯著。
  • 《文學藍皮書:中國文情報告2015—2016》發布-光明日報-光明網
    【文事速遞】     日前,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主辦的《文學藍皮書:中國文情報告(2015—2016)》發布會在京舉辦。該報告指出,在小說創作尤其是長篇小說創作中,小人物的描寫出現新的藝術突破。
  •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發展研究報告(No.2)》藍皮書出版
    2020年6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組織編寫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發展研究報告No.2》藍皮書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2018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這是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是國際貿易發展史上的一大創舉。2019年4月,上海研究院編寫出版了國內第一本聚焦進博會的藍皮書《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發展報告No.1》,全面呈現了首屆進博會的舉辦過程與運行機制。
  • 中國黃金集團發布2016年社會責任報告
    9月13日,中國黃金集團公司舉辦發布會,正式發布《中國黃金集團公司2016年社會責任報告》,同時發布了蘇尼特金曦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湖北三鑫金銅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太平礦業有限公司三家權屬企業的社會責任報告。   這是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發布的第7份社會責任報告。
  • 2016年《法治藍皮書》《中國地方法治藍皮書》《四川法治藍皮書...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主辦,北京藍太平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協助給予支持的2016年中國《法治藍皮書》、《中國地方法治藍皮書》和《四川法治藍皮書》的成果報告會,和新書發布會現在正式開始。
  • 《海洋文化藍皮書·中國海洋文化發展報告(2019)》發布
    《海洋文化藍皮書·中國海洋文化發展報告(2019)》發布 2019年12月10日 16:24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360發布《2016年中國網際網路安全報告》
    【IT168 資訊】近日360網際網路安全中心發布了《2016年中國網際網路安全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對個人及政企所面臨的惡意程序、釣魚網站、電信騷擾、安卓系統漏洞、網絡詐騙、IoT安全、網站安全、DDOS攻擊、網絡掃描、郵件安全、工控安全、APT、應急響應等安全威脅情況做了全面介紹,報告顯示,國內46.3%的網站存在安全漏洞
  • 《文學藍皮書:中國文情報告》發布
  • 《江西文化藍皮書:萬壽宮文化發展報告(2018)》在京發布
    會議現場 本網記者 張振/攝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張振)2019年4月29日下午,江西師範大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及南昌西山萬壽宮共同發布了《江西文化藍皮書:萬壽宮文化發展報告(2018)》(以下簡稱「藍皮書」)。
  • ​《中國語言政策研究報告(2019)》(藍皮書)發布
    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5月31日訊(記者 劉博智)今天上午,教育部在京發布《中國語言政策研究報告(2019)》(藍皮書)。本年度語言政策研究報告堅持「問題驅動,專家視角」,對2018年國內語言政策研究的10個熱點話題進行了專題綜述。其中包括國家通用語推廣、語言文字法治建設、語言與國家安全、漢語國際教育、中國傳統文化外譯傳播、部編語文教材、語言服務、語言認同、跨境語言、語言學學科建設。《中國語言政策報告(2019)》主編、國家語言文字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日培介紹,語言認同是語言政策的重要驅動要素。
  • 《2020中國旅遊集團發展報告》發布
    2020中國旅遊集團論壇近日在北京舉辦。期間,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了《2020中國旅遊集團發展報告》。報告總結了2020年我國旅遊業特別是旅遊集團的發展情況,分析了當前發展形勢,就2021年和中長期發展提出了建議。  在疫情發展初期,旅遊集團率先停止有組織的旅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