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縣千村行|因地制宜讓房前屋後產出大效益

2020-12-21 四川在線

掃碼看「百縣千村行」更多報導。

關鍵詞·五小庭院經濟

四川在線記者 袁城霖 吳曉鈴 樊邦平

8月7日,萬源市鐵礦鎮泥溪溝村4社,村民張仕明家的西瓜地裡,前來收購西瓜的批發商不斷。

2014年,張仕明家被認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他當時因病致貧,加上比較懶散,不做活路。」村支書張華仁說。

改變,從2017年萬源市扶持發展「五小庭院經濟」開始。

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萬源市出臺每戶不超過3000元的產業發展獎補政策,鼓勵貧困群眾以家庭為單位,因地制宜發展小畜牧、小種植、小果林、小加工、小商貿等「五小庭院經濟」。

利用自家土地,張仕明種植李子3畝,飼養土雞四五十隻。「每株李子樹補貼10元,每隻雞補貼15元,這兩項補貼每年就有3000元,賣李子、賣雞總共有四五萬元收入。」

嘗到甜頭,張仕明變得勤快起來。他利用周邊居民的撂荒地,種植藥材近1畝、西瓜四五畝,成了村裡有名的「張西瓜」。

泥溪溝村2社村民殷合強,養中蜂30群、生豬2頭、牛1頭、雞五六十隻,按政策享受補貼3000元。目前,他一年僅賣蜂蜜的收入就有4萬餘元。

「村民的積極性帶動起來了,家家戶戶養雞種樹。」張華仁說。

「萬源是高山地區,連片發展產業難度較大。」萬源市相關負責人介紹,「五小庭院經濟」降低了貧困戶發展產業的補助準入門檻,大大提高群眾積極性。

據介紹,2017年至2019年,萬源市共投入資金3000餘萬元,帶動群眾養殖小家禽43萬餘只、中蜂11萬群、生豬3萬頭、牛羊1.4萬餘頭、水產300畝,種植小果木14萬株,建成蔬菜籬笆園24萬餘米,惠及1.56萬戶貧困戶,實現戶均年增收2000餘元,成功探索出一條適合貧困山區農戶就地就近脫貧奔康的新路子。

相關焦點

  • 「百縣千村行」—凱翼汽車採訪車隊護航川報媒體團採訪報導50天
    自9月15日 「百縣千村行」凱翼汽車採訪車隊發車啟動以來,從成都一路向西,先後經過茂縣、黑水縣、汶川縣、馬爾康、石渠、德格、稻城等甘孜、阿壩兩州的12個市縣,助力四川日報媒體採訪團圓滿完成了由炫界組成的「百縣千村行」採訪車隊,翻越了數十座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其中317國道的鷓鴣山、318國道的折多山都是著名的險路,凱翼炫界依舊憑藉著紮實的產品實力保障了川報媒體團採訪工作的圓滿完成。
  • 百縣千村行·甘洛縣:四川日報今天最顯眼的是孩子的笑臉
    川報觀察特別報導四川日報重點策劃的「百縣千村行」採訪活動繼續進行,今天,8月7日,四川日報繼續以「1+1」的方式(即頭版一篇通訊+後面一個整版的文章),推出「百縣千村行·走進甘洛縣」特別報導,版面上大幅的照片——孩子們的燦爛笑容,令人眼前一亮。
  • 百縣千村行(307)|合江壩壩會上的「帶貨」大比拼
    當天,四川日報全媒體「百縣千村行」採訪報導行走進合江,在回洞橋村召開壩壩會。包括合江縣委書記李仁軍在內的縣、鎮、村三級黨委書記與村民們面對面暢聊脫貧攻堅成果經驗。特色農業產業是合江縣的支柱產業,也是各貧困村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
  • 百縣千村行|成都國際鐵路港綜保區通過國家驗收
    掃碼看「百縣千村行」更多報導。見證四川在線記者李秋怡陳昊程文雯2020年12月25日,成都國際鐵路港綜合保稅區通過國家聯合驗收組驗收評審。
  • 百縣千村行|「天堂秘境」裡的「秘境之湖」
    這是10月16日下午時分,四川日報全媒體「百縣千村行」小分隊行駛在甘孜州境內,從全省海拔最高的石渠縣駛入被戶外運動愛好者視為「天堂秘境」的德格縣。汽車行至竹慶鎮,在一個不為人注意的小岔口,右拐而行。初起,景物是與國道317線並無二致的山體枯草、薑黃一片。
  • 房前屋後皆風景 讓美麗宜居鄉村留得住鳥語花香
    走進寒亭區高裡街道的農村,房前整整齊齊,屋後乾乾淨淨,一個個農家小院透著乾淨敞亮,村裡一派詩畫田園風貌。「村裡給俺們買了紅磚,咱們自己把屋後整平鋪好,這樣下雨天就不怕泥土衝到路上了。」在東營村,村民正在自家屋後鋪設紅磚,好不忙乎。
  • 房前屋後特色農作物唱主角 如皋下原「國字號」蘘荷帶村民增收
    蘘荷,是一種長在房前屋後樹蔭下,在南通以外幾乎很少見的農作物,今年,如皋下原鎮的蘘荷,已經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小小的蘘荷正帶著種植戶們增收奔小康。如皋下原鎮種植蘘荷歷史悠久,白李社區是目前蘘荷種植最為集中的一個社區,在這裡,多的兩三畝地,少的兩三分地,幾乎家家戶戶的房前屋後都種植有蘘荷,加起來,整個社區共種植有700多畝蘘荷。
  • 百縣千村行|村民撿回白唇鹿 餵養兩年半長成「帥小夥」
    10月15日上午,跟隨龍溪卡村村民劉偉的腳步,四川日報全媒體「百縣千村行」採訪小分隊向沙棘林深處走去。有一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唇鹿在那裡生活。依樹而站立,眼前的白唇鹿,正值青春,渾身閃著光澤的棕黃皮毛,兩叢碩大的鹿角伸向天空,唇周一圈寬帶白色形成它的標誌性識別。
  • 房前屋後打造「四小園」
    近日,《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全面推進農房管控和鄉村風貌提升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正式印發,其中提出,將全面推進農房管控和鄉村風貌提升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重要抓手;2022年年底前,全省美麗鄉村「一十百千」(1個示範市、20個示範縣、120個示範鎮、1260個示範村)示範創建區域的存量農房率先基本完成微改造;同時鼓勵在村民住宅的房前屋後因地制宜打造「四小園」(小菜園、小果園
  • 百縣千村行|新村「新」人 科技賦能 高原開出「致富花」
    百縣千村行|新村「新」人 科技賦能 高原開出「致富花」 新聞來源:四川日報
  • 百縣千村行•稻城|「三大主雪山同框」亞丁腳下小村莊這樣奔小康
    10月16日,「百縣千村行」採訪小組走進甘孜州稻城縣木拉鄉麻格同村,眼前的壯美秋景令人驚嘆。央邁勇、仙乃日、夏洛多吉三座大雪山可以同框,跟相熟的攝影愛好者一提,個個都『』饞得流口水『』。王雷說,能看到這三座主雪山同框的點位,全省僅2個,一個在木裡,另一個就在麻格同。這個發現,讓大伙兒著實激動了一番。「這個攝影基地可以成為亞丁景區的重要補充!」很快,麻格同村打造出一個名為「麻同拉域」的攝影基地,藏語意為「自由廣闊的天堂」。」
  • 農村房前屋後種點毛竹怎麼樣?有哪些利弊?
    在農村,居家過日子,在自家的房前屋後栽種一些竹子,對日常生活和農用是有非常大的好處的。在居家房屋前後種竹子,既有它的好處,又有它的弊端,建議種竹要適宜,不可多種。第一,家裡房前屋後種竹子的好處。家裡種點竹子,好處還是很多的:①房前屋後種點竹子,是非常好的風景。竹子一年四季是常綠植物,到了冬季,周圍的大樹葉子都掉光了,光禿禿的,房前屋後有些翠綠的竹子,就有一片生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
  • 農村面貌改造提升千村行:小村有了「生態水塘」
    原標題:農村面貌改造提升千村行:小村有了「生態水塘」   農村面貌改造提升千村行  小村有了「生態水塘」  ——在東光縣西王校店村  初秋時節,站在東光縣西王校店村的水塘邊,只見岸邊上樹木繁茂
  • 【媒體看呂梁·新華網】小香菇,種出「房前屋後」新面貌
    【媒體看呂梁·新華網】小香菇,種出「房前屋後」新面貌 2020-09-10 16: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俗語「房前不栽樹,屋後不種花」是什麼意思?
    今日導讀:俗語「房前不栽樹,屋後不種花」是什麼意思?屋後不種花說到屋後不種花,相信很多花友都不是很明白,主要有3個原因,一起來看看吧!1、屋後種花不利於觀賞在房前或是院子裡種上一些花,出門或是推窗都能看到,易於觀賞,但是在屋子後面種花,則不利於觀賞。
  • 農村房前屋後常見的草,長相普通卻頗具價值,一斤能賣上百元
    農村房前屋後常見的草,長相普通卻頗具價值,一斤能賣上百元曾幾何時,人們對農村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房屋老舊,道路泥濘、物資匱乏的景象中。在農村的房前屋後,有一種形狀普通,而非常常見,且有經濟價值,每斤價格達到上百元的植物。它就是藤三七,藤三七含有黃酮、多種維生素、皂苷、胺基酸、等成分,它的珠芽部分能入藥,有消腫散結、活血化瘀、止痛等作用。對於女性易患的乳腺炎、乳腺增生、月經不調等病,有明顯作用,藤三七的葉片、嫩梢還可當作蔬菜食用。
  • 【雲霄生活百村行】第十五站:下河鄉世坂村|報名了!
    【雲霄生活百村行】1~14站點擊文字看各站詳情你知道這一站要去哪裡嗎?
  • 百縣千村行|新村「新」人 不笑都不行啊,30萬元的債馬上要還完啦!
    掃碼看「百縣千村行」更多報導。四川在線記者 唐澤文 侯衝12月12日,鹽源縣青天鋪村,看到記者一行,村民馬長生不住地推銷自家蜂蜜。「質量好得很,才從蜂箱裡摘出來的,顏色都沒變。」「一共借了30萬元的外債,修了養牲畜的圈舍、採購了養蜂設備、種植了30畝花椒,還將家裡空地重新整修成了售賣農特產品的店鋪……」30萬元,這對於一個省、州、縣重點建檔立卡貧困村的人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開始心裡也有點慌,但看著他的幹勁,就知道攔不住,那我們就一起幹吧。」馬長生妻子如今身體已康復,大小事務兩人都是一起在做。
  • 百縣千村行(287)|煤老闆改行做農旅融合 小藍莓成了山溝裡的「嗨...
    日前,四川日報全媒體「百縣千村行」採訪組進入大竹縣烏木鎮栢島湖藍莓園,被園內五彩繽紛的遊樂設施吸引。這還是農業園區嗎?定睛細看,記者才注意到漫山遍野的藍莓植株。這裡是基地業主李連君的家鄉,也是他的「藍莓王國」。
  • 百縣千村行(287) | 煤老闆改行做農旅融合 小藍莓成了山溝裡的「嗨...
    日前,四川日報全媒體「百縣千村行」採訪組進入大竹縣烏木鎮栢島湖藍莓園,被園內五彩繽紛的遊樂設施吸引。這還是農業園區嗎?定睛細看,記者才注意到漫山遍野的藍莓植株。這裡是基地業主李連君的家鄉,也是他的「藍莓王國」。「租地」5年竟有兩年撂荒投資家鄉出於情結。